锻炼飞机杯 推荐:被误读的经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02:40
    在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经典名著和名人名言中,有一些话被人刻意或无知地曲解,背离了话语者本身的意旨与初衷,迷惑了天下万千受众……笔者试着列举几例:  一、 一直被误读的经典诗词         很多古典诗词,已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语句,人们往往能脱口而出,掰开揉碎地解释,几乎到了约定俗成的地步。其实,随着现代生活远离古代社会,诸多常识性的文字也日渐生疏,难免后世生吞活剥,以讹传讹。仅举五个手边的例子,便可见一斑。(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现在的湖北安陆。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古乐府·淮南王篇》:“后栏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 床”也就是这种意思。在李白另一首《长干行》中,有四句:“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看来也是绕着“井床”嬉戏了。        在冷落的秋夜,诗人看到井栏处洒落的月光,望着天上明月,满怀思乡之情。由井而及乡思,背井(故里)离乡嘛。何况,在唐代,人睡的一般叫“榻”,很少叫“床”,如王勃《滕王阁序》:“徐孺下陈蕃之榻”。(二)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船,不是船只;而是“衣襟”的意思。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了当时八位著名的诗人,其中一段专门写李白的醉态。据说,唐玄宗想亲自召见,李白先生仍然保持一副牛哄哄的高人派头儿。所谓“不上船”,并非不登龙舟;而是敞开衣襟,连扣子都不系。《康熙字典》里明确记载:“衣领曰船”,“或言衣襟为船”。(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不是云霞的意思;而是指“零散的飞蛾”。这个句子,出自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要了解王勃此序的意义,当时当地的风物不可不晓。对此,宋代吴曾在其《能改斋漫录·辨霞鹜》中说:“落霞非云霞之霞,盖南昌秋间有一种飞蛾,若今所在麦蛾是也。当七八月间,皆纷纷堕于江中,不究自所来,江鱼每食之,土人谓之霞,故勃取以配鹜耳。” 宋代俞元德也在其《莹雪丛说下》中说:“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世率以为警联。然落霞者,飞蛾也,即非云霞之霞,土人呼为霞蛾。至若鹜者,野鸭也。野鸭飞逐蛾虫而欲食之故也,所以齐飞。”由此看来,“霞”不是云霞,而是一种飞蛾。另外,“落霞”之“落”并不是“飘落”的意思,“落”在句中与“孤”相对,意思当相同或相近,是“散落、零散”之义。零散的飞蛾被孤单的野鸭在水面上追捕,就形成“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千古绝唱。(四)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屋漏,不是屋子漏雨;而是一个方位名词——屋西北角。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其中“屋漏”二字历来被解释为屋子漏雨。“屋漏”首先是一个名词,它是屋内西北角的特定名称。《尔雅·释宫》:“西南隅谓之粤,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宦……”《辞源》修订本“屋漏”条的第一个义项是:“房子的西北角。古人设床在屋的北窗旁,因西北角上开有天窗,日光由此照射入室,故称屋漏。这句诗以借代的修辞方式,举出室内的两个具体地方,“床头”和“屋漏”,代指整个屋子,是列举部分以代整体。两句诗是说:整个屋子都没有干地方了,但还是雨脚如麻下个不停。不直言漏湿而说“无干处”,下句的“雨脚如麻”才无语义重复之嫌。(五)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所谓“红酥手”可作红润的手指,还可解释为一种点心。陆游著名的词作《钗头凤》,写给表妹唐婉。词中以“红酥”形容红梅蓓蕾之色,是个令人陶醉的字眼儿。陆游用“红酥”来形容肤色,便寓有爱怜之意。另有一说是点心,“红酥手、黄滕酒”等,都是桌上的饮品糕点。   二、 被误读的经典词句1、以德报怨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 宪问》  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报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  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拿起板砖飞他!”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秦伯》  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西,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3、无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民间谚语联对  这句来自民间的谚语本来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句子,里边充分运用了对仗。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可惜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这一句话,到了朝廷上那些所谓的学高八斗的“君子”嘴里就变了个味。为什么呢?  这要从古时候文人的习性说起,在这副对联式的谚语里,“度”为仄声字,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那些对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学者们某天吃饱了没事儿干,便发挥他们的专长自做主张,把这句改为“无毒不丈夫”了。4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  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到了孔子之前的卫国之行,孔子“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  我来大致翻译一下这段话,当代全国教育劳模孔老先生受卫国国君的邀请,来到了卫国参观学习休养。但在这期间,孔老先生突然发现自己被涮了,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来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持他来这教化卫国民众的。尤其是那个卫灵公的老婆,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开炫耀,贬低了孔子。  孔老先生很郁闷,收拾行李就离开了卫国,离开之后,心情平复了,想起卫国公老婆那种仗着得宠、骄横跋扈乱政扰民的烂事儿,就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看看孔子的卫国之行,一切都明白了,他这话断不是发神经突然开骂起包括自己老妈在内的所有女人,而是有一个特指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卫灵公那位老婆南子等人。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  庄子的这句话其实是这样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我庄子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面对的知识是无限的,要我以本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种永远看不到边的尽头,这样会搞死自己的”断章取义可能另有味道,但是庄子要告诉我等生灵的是:一切顺其自然、不要强求。所以,你也不能强求道家代表人物庄子以苦作舟不倦追逐6、相濡以沫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相濡以沫,多美的情景,虽然这并不是爱情最理想的状态。当年街道居委会的老大妈就算再没文化,这句话肯定是会说的。只是我们都没曾想到,后边还跟了一句“还可以相忘于江湖”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原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你们推崇的这句话,它的原意中根本没有你们所需要的压迫与歧视,却恰恰相反,它说的是一个公平的道理:我们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在天地的眼中,都是平等的。8:学而优则仕 出自《论语·子张》。首先,它不是孔子所说。原文是:“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被误读为:学习优秀的就去当官。子夏即卜商,是孔子的学生。优,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有两种解释:“饶也”、“倡也”。用现代语言来说,前者意即“有余”,后者意即“优伶”(演员)。显然,子夏语中的两个“优”用的都是前义。“优”确实也可解为“优秀、好”,而且这是现代最常用的意义,但在《说文解字》没有列出,表明此义在东汉以前尚未存在,或者说不常见。《康熙字典》的“优”字条,有“余力”一解,并举“仕而优则学”为例。《论语》研究的权威学者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同样将“优”解为“有余力”,还作了句译:“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9、贫贱夫妻百事哀   误读:生活贫贱的夫妻,事事不称心。元稹悼亡诗《遣悲怀》有三首,都为名篇。其一:“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贫困生活固然有诸多不顺心,然而,从诗中所说到的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可以看出诗人重在叙衷肠而不是说道理。夫妻死别人所不免,但回想当年贫贱相守,而今伊人已逝,真可谓一事一悲凄,百事皆哀感了。10、横眉冷对千夫指 误读:横眉冷对敌人的指责与攻击。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此诗作于1932年10月。领导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就高度评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联,认为“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1931年2月4日,鲁迅《致李秉中》里说:“今幸无事,可释远念。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是说流言猛于虎。而当时鲁迅景况窘迫,“运交华盖”“、破帽遮颜”,似乎,“千夫”应该理解为“敌人”。然而,我更倾向于将“千夫”理解为“群众”。《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里的“千人”就是“群众”的意思。另外,从词性方面来说,“千夫指”对“孺子牛”,才能使对联显得工整,这是一首七律,鲁迅应该不会犯这个小错误。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这是鲁迅一生的真实写照----尤适用于现在的反腐。    三、被误读了的《论语》与《中庸》  《论语》,众所周知就是孔子对弟子问答生平的言行,在孔子身后留给弟子编辑的一个语录体的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籍和代表著作。作为一部记录孔子生活和言行的书,《论语》对后人认知和理解孔子是极其重要的文献。但由于孔子在中国漫长封建社会里的被偶像化,必然对普通读者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另外一方面,现代人懒于细读文本,不求甚解,断章取义之事自然就常常有之了。  比如我们大多知道“父母在,不远游”之言,却不知它的后边,还缀有“游必有方”四个字。如果舍掉这后面的四个字,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孔子弟子中,颜回是受孔子称赞的人,“一箪食,一壶浆,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于是 “君子固穷”便成为人自我安慰的武器。但如全读《论语》,你会发现孔子还说过“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之类的话,还说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的话。原来,孔子也认可富贵。只不过,他求富贵讲原则,只有“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是如此,他又怎样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生活。  再比如“存天理,灭人欲”之类的律条,让我们也不免“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起来。但全读《论语》,又发现自己的误读。原来,孔子也直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真话,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的实话。如是,我们视《论语》为禁欲主义的滥觞,也是冤枉了他老人家。  从上述几例来看,误读主要是对原本的意思理解不够,是理解趋于肤浅的情况,不能把《论语》放回当时的历史年代和语境中理解,用现代人的眼光揣测当时的意思,所以出现歧义。还有一个就是要尊重《论语》成书的时代背景,不能一味地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待那个时代里的人和事。  目前人们对于《论语》的误读总体上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将反对君主独裁的孔子,误读为封建专制制度的卫道士。二是把身体力行创立“师”文化,高扬独立的知识分子群体对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坚持知识分子文化话语权的孔子,误读为热衷名利、因不能在当时建功立业而失意、孤独的“丧家狗”。三是把服膺老子,在哲学思想上深受老子影响,道法自然,心怀“大同”理想,而致力于礼义建设、规范君子言行的孔子,误读为自以为是,唯我独尊,以“仁义”为桎梏来束缚人心、压抑个性的伪君子。四是把务实、通达、亲切、睿智的孔子,误读为整天端着架子、板着面孔,乏味、迂腐的糟老头。  客观一点来看,孔子的气质、形象更接近于一个优秀教师。你能想到的优秀教师所应具有的高尚品质,他都具有。可以说,因为有了孔子和他倡议的师文化,中华民族才成为迄今世界上唯一存世的人脉、历史、文化未曾断裂的古老民族。而误读孔子,造成了许多现代中国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弃之如敝履的后果,恐怕也是世界上不说“唯一”、亦极罕有的现象。   被误读了的“中庸”回想年少时轻狂,偏激,好走极端,患幼稚病,看电影总是要问是好人还是坏人;看世事总要分个对错、善恶、正反、成败……非此即彼,非白即黑,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对中庸之道自然是水火不相容的,因为我们认为,中庸就是折中调和、中间道路,中庸就是骑墙派,和稀泥,老好人,不倒翁,无原则,保守,僵化,平庸,庸俗,不思进取;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东西,儒家文化就是封建文化的糟粕。 弹指间大半辈子都过去了,看过了、经过了太多的事,尤其是“翻烧饼”,翻来翻去,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终究酿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及至有了切肤之痛,这才幡然有所醒悟,中庸被误读了,中庸并不是那么回事。不经事,不历时,不知也!  在我们年轻的时代,理想主义过度实践,人的物质性曾一度受到忽视和压抑。社会主流舆论要求“人皆为尧舜”、“狠斗私字一闪念”,破除“管、卡、压”,即破除制度。这是行走在一个极端上。后来,一百八十度急转弯,“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来一番彻底的实用主义,金钱至上、物欲至上,猛向理想主义泼脏水,社会舆论认为人就是自私自利的物质性的动物,人的自私本性通过市场竞争就可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就可推动社会的进步,无数私利的总和便是社会效益。谁倡导高尚风格、谁提倡集体主义,谁就是否定了人性。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结果不可收拾:权钱勾结,两极分化,腐败滋生,世风日下,自然资源耗费,生态环境破坏,自主工业和技术体系瓦解,社会离散倾向急剧增强(大难临头又当别论),社会隐藏着巨大的非均衡危险。好在——盒子底层的美好东西“希望”还没来得及最后飞出。(美国最近有篇网文指出,四川地震固然是一场悲剧,或许它也带来了一些好处。它有助于消除一个偏见:中国新一代学生都是自私的物质主义者。)  社会确是由无数人组成的。人皆熙熙,因何而来;人皆攘攘,因何而往?利也。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企业,每个社区,每个国家,都自觉不自觉地受利益驱使,倾向于维护、扩张自己的利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利益冲突和较量的战场。追求自身利益,这是一种把社会拉向极端,拉向四分五裂的力量。如果不懂得在两种极端的原则、极端的力量之间保持平衡,那么社会就只能在两个极端间摆动,造成重大的社会动荡。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把20世纪概括为“极端的年代”,恐怕是相当经典的吧。  中国人爱说“物极必反”,也就是说,任何极端的主张和做法都是不可能长久的。因为到了极端,事物就要走向反面。若总是在两极之间跳来跳去,则民不堪其苦,国不堪其乱。  于是,在呼唤、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大背景下,有社会良知、有远见的学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能不能变得聪明一些,懂得制度和文化、物质和精神的平衡,而不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来回摆动、往复震荡、相互否定呢?  换言之,我们能不能变得聪明一些,懂得一点中庸之道呢?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庸指的是任何事都有其“中道”、“不足项”和“过激项”存在。比如面对威逼利诱,“中道”是智勇双全、大智大勇;“不足项”是怯懦、退缩,“过激项”呢,那叫鲁莽、匹夫之勇。  中庸就是不走极端。孔子曰:“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所谓“中道”,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中间道路。“中”,适宜、适度之谓也,“庸”呢,是“平常”、“常道”,总之是中于道、合于道的意思,其哲学内涵是把握“度”。只有中道才是常道,才能持久。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若能坚持中常之道,则可能有持久的发展与进步。毛主席他老人家曾从哲学高度发过话:“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  其实,中庸思想早于孔夫子的时代就提出来了。从尧所谓“允执厥中”,舜所谓“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到孔子提出“中庸”之德,再到《中庸》全面阐述“中庸”思想,以后历代儒家思想家差不多一直继承着这样一种中庸之道的传统。中庸成了儒家修身的最高境界。  甚至中庸也不是儒家的专利,在儒家以外的其他思想家那里,中庸思想也有所阐发。如庄子所谓“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韩非子所谓“去甚去泰,身乃无害”;管子所谓“中正者,治之本也”,“和以反中,形性相葆”,等等,都与儒家的中庸之道有灵犀相通之处吧?  中国中庸思想的实质是:全面、系统、辩正、立体、包容地对待事物,在考察事物对立矛盾的基础上寻求更高层次的平衡。这是一个人修身即人格完善后的心态和处事方式,更是治国平天下的良方。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经世济民,都能从中庸之道中汲取大智慧。  中庸还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文明财富,在古希腊被视为最高美德。毕达歌拉斯学派把现存事物看作是对立双方之间的“恰如其分的均衡”,柏拉图把这种均衡概念移植到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则把中庸和节制相联系,并制定了系统的理论。  中庸思想,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中庸不是骑墙派、和事佬。我们误读的“中庸”,在儒家辞典里,那叫“乡愿”。中庸即中和,也不是平庸、碌碌无为,而追求的是不亏不盈,可进可退,不急不缓、不过不及、不骄不馁,得人生大智慧与为人处世较为完美的平衡点。   中庸,既不是简单地折中,也不是庸俗的中间路线。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并不那么纯粹。中庸追求的目标是在不同时空环境中,尽善尽美与无可奈何之间的最佳方案。中庸,以“过犹不及”为核心,做人处事追求适量、守度、得当,既不过头,也无不及,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过和不及效果都是一样的,越位和缺位都不合适。真理也不能过头,过头一步,也许成了谬误。  中庸,主张“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包容不同的声音,和谐相处而又不盲从;还要“攻乎异端”,讲点斗争哲学,批判异端邪说,不让谬种流传。“不争论”并不是中庸之道。  往日里,“实现正义的热情,会使我们忘记慈悲为怀;对公正的热望,使许多人成了铁石心肠。”(英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和政治学家米歇尔·奥克肖特语)然而,政治“蹦极”者从右倾到左倾(形左实右)再到右倾,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翻起案来,清算务必彻底,手段何其毒也,一点也不见得仁慈;今天否定昨日,现实颠覆历史,右的反攻左的,当惊更“激进”、更极端,一点也不表现得“保守”。   坚持中庸之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要比不负责任地唱一点哗众取宠、耸人听闻的极端的调子难得多。坚持中庸之道,往往要受到来自两个极端的夹攻:左的说你太右,右的说你太左;激进的说你太保守,保守的说你太激进……  坚持中庸之道,需要冷静清醒的头脑,稳健笃实的品格,坚韧不拔的毅力。中庸的人是伟大的人、坚强的人。孔子之所以说中庸是难能可贵的“至德”,“民鲜久矣”,原因恐怕也在这里。荀子说:“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可见要做到“中”,并不如做个和事佬那样轻而易举,需要的倒是主心骨、胆量和勇气。《中庸》所说的“中立不倚”,决不是一种保持中立的骑墙派主张,而是儒家所标举的一种难能可贵的君子节操。《中庸》是这样大声疾呼的:“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 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也就是说,中庸的道德信念和准则一旦确立,就永不偏离,无论治世乱世、有道无道,不论潮流如何变,君子都要坚守信念,保持节操,钢刀架在脖子上,都“至死不变”。这是何等伟大的人格操守!这是何等强大的精神力量!  孔子提倡“死守善道”,说“匹夫不可夺志”;曾子说“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见,坚持“中立不倚”,在原则问题上、在大节上不调和,不妥协,恰是儒家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正是这样一种伦理观念和思维方式,使中华民族形成了一种稳健、笃实、坚忍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气质。  中庸,竟与我们误读的意思完全相反!四、连老外也误读我们的经典美国有一个著名的女作家,名叫赛珍珠,在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位女作家不仅是个中国通,而且有很强的中国情结。她出生刚4个月,还在襁褓之中,就被父母带到中国,在镇江生活了14年。她自己成家以后,又在江苏和安徽等地教书写作,前后在中国度过了40年的时光。她曾说:“我一生到老,从童稚到少女到成年,都属于中国。”按理说,这样一个在中国传统的私塾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美国女作家,对中国的文化和习俗,应该是非常熟悉了。事实上,她在童年就经常听奶妈给她讲各种民间传说,听厨师给她讲三国和水浒的故事。连她自己都觉得,她“与中国人没什么两样”。正是因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赛珍珠以她的言行,有力地驳斥了一些西方人关于“中国人是 劣等民族”的论调。而且,她决定把中国的古典名著《水浒传》翻译成英文。然而,正是在《水浒传》的译文中,赛珍珠由于对原文理解有限,完全是无心地把她的英文读者忽 悠了一把,使那些高鼻子蓝眼睛的读者,对我们这些龙的传人,产生了一些误解。首先,她把《水浒传》这个书名,翻译成《All Men Are Brothers》。稍通英文的人都知道,这个译名的意思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于是,赛珍珠的读者,以为《水浒传》这本书是一部纯粹讲江湖义气和朋友感情的著作,对这部名著真义的了解,大大地打了折扣。然后我们来看一个情节的翻译。《水浒传》第31回有这么一段描写:武松走到一个土冈子下面的乡村小店,见店主给别的客人准备了鸡和肉,却不肯把肉给自己吃,气得大骂店主。原文如下:武行者心中要吃,哪里听他分说,一片声喝道:“放屁!放屁!” 我们大家都知道,武松在这里喝出来的“放屁!放屁”,是指责店主“胡说八道”,而不是真的要店主放屁。但赛珍珠却把这里的意思理解成了后者。于是,她把这两个“放屁”翻译成英文时,连用了两个命令句:“Pass your wind!Pass your wind!”意思就是武松大发雷霆,命令店主放屁,而且要连续地放。这种翻译,自然会在欧美的读者中,造成对中国人性情的误解。他们想:中国人太难缠了,他们发脾气的时候,就会命令你放屁。可是屁这个东西,岂是说放就能放的?你若是放不出来,岂不更加惹恼了他?于是感慨一番:中国真是个神秘的国度啊,中西文化差异实在太大了!当然,这些欧美的读者,不过是被赛珍珠无心地忽悠了一回。赛珍珠误译的地方,还不止这两处。这里不一一列举。幸好《水浒传》的英译本不止赛珍珠的这一 个,英国人狄金森也有一个译本,评论家认为是个很好的本子,至少不会使欧美的读者闹出对中国人的误会。以上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我想还是共同努力,广求甚解吧;否则,祖宗的根脉便越丢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