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芳园:qvod快播播放器_qvod快播播放器【最新地址www.qvod74.com】qvod快播播放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8 09:09:50
互联网观察:Web2.0浪潮下的网络新闻观作者: 陈世鸿 | 2005年09月02日00时09分 |    【内容提要】web2.0汹涌而来,那些想绕开所有的过去的勇士们摆出一幅我不进地狱谁进地狱的姿态,先烈利他们还远吗? 

尽管人们对网络2.0的命名有些分歧,甚至2.0本身的提法都有疑义,但大家对互联网未来将会更进一步走向互动性或者参与性都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名字叫“狗剩”可能比叫“发财”更吉利,这只代表部分人的意思,最终做出让网民满意的服务才是硬道理。

 

web2.0浪潮汹涌澎湃,之所以说是浪潮,正因为当前各种声音纷杂,正如礁石边的海浪你推我赶,没有统一的章法,却是一往无前,而在这一浪潮中当前最被关注的是网络新闻,本文想就网络新闻相关的问题作些探讨。

 

1)草根新闻

 

“草根”是2.0浪潮中一个响亮的名字,好比以前说自己是“贫下中农”,以博客为代表的互联网新锐,为“草根”阶层提供良好的舞台,免不了,“咱们‘草根儿’今个儿要高兴”。只是,那个搭建得颇象样板戏的舞台上,草根们跳的是忠字舞吗?

 

草根新闻是草根的一个具体表达,那么“草根新闻还是网络新闻吗”,另一个类推的问法是,“网络新闻还是新闻吗”。

 

新闻作为一个公众产品,形式上是一个个小故事,但本质上不等于街头大妈在嚼舌头,新闻发布的权威性、及时性、真实性是新闻区别于其它故事的关键,不能简单通过形式的相似来判断。

 

在早期的宣传中,互联网为了表达自己的新媒体地位,发掘出了网络新闻的特点,其中重要的两条就是海量与互动,对于单向广播和线性播送的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是一个超越,网络新闻为自己争取了一个发展的未来。

 

尽管网络新闻具有这两大特色,仔细一琢磨,海量与互动似乎并不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海量?难道人们需要从早到晚一直看新闻,如果一个人每天看新闻的时间就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话,海不海量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互动?新闻是客观的传播,看完之后除了需要发几句牢骚,对于大众而言,互动什么呢。

 

现在回头来看,海量和互动性确实没有发挥出太多的作用,网络新闻近十年的发展,依然保持了和传统新闻模式相同的广播模式,这意味着所谓新锐的网络新闻实际上是在用先进的网络渠道作广播电视的事情,坦克当作拖拉机用。

 

如此一来,网络新闻没有创造出超越处在占位优势的传统新闻让传统媒体感到压力的新模式,这种简单地按照传统新闻观点照搬的网络新闻,在与与传统媒体的直接竞争中,一直处在劣势,难以超越传统新闻。

 

同时,网络新闻与传统的新闻如电视新闻相比,由于国家对新闻发布权的控制,具有一定的落差,尽管网络新闻基本上具备了新闻的特征,把网络新闻当作新闻也没有太多问题,但严格说来网络新闻还不能算作真正的新闻。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一些新推出的网站干脆以娱乐和八卦为核心,从内容上差异于新闻服务,结果却获得了比较明显的发展,由此看来,内容对用户的影响胜于空洞的形式。

 

回过头来看看草根新闻,从大家比较趋同的意见看,草根新闻体现了网民的广泛参与性,即所谓“人人是编辑”,不过人人是编辑的草根新闻却未必是新闻,不要说广泛博客用户,即便那些被挑选过的专栏作者们也难保证信息的权威、及时、真实。

 

把几个专业编辑的工作模式直接推广到全网民参与的草根大众,并没有可以类推的必然性,一根笔是小学生,两根笔是中学生,十根笔不是大学生而是修笔的;盖一层楼用码一层楼的砖来实现,盖两层楼用码两层楼的砖来实现,盖十层楼不是码十层楼的砖而是要先浇筑混凝土结构。

 

由此可见,尽管大众化和广泛参与性是互联网的趋势,却不能简单的予以推广,即便我们还要用草根新闻这个词语,一定要明白,草根新闻的内容才是真格的。

 

博客的形式与业务实现与传统网络新闻发布没有过多的差异,能够成为新的关注点仰仗与网络新闻有差异的内容,形式虽然对内容有着限制或促进的作用,但草根新闻应该植根于这种内容而不是形式。

 

2)互动参与

 

参与是人的天性,为大众提供参与的机会是媒体二十多年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区别于早期的单向广播,参与衍生出了互动的概念,强调信息受众与信息传播者相互作用,突出了信息受众的主体地位。

 

互动类节目并非网络的独门功夫,80年代开始流行的电话点歌到今天短信参与的电视娱乐,说明传统媒体早就开始从广播转向互动。

 

笔者做了个简单的分析,时长30分钟到60分钟的点歌节目,能打进直播间的电话充其量也就20个,对于广大的听众而言,参与进去的机会只有万分之一甚至十万、百万分之一,仅从数据来看,这个比例低的近乎是零,跟买彩票中头彩差不多,却没有中头彩奖励,按理不会有什么人追捧。

 

笔者曾经热烈的参与过电台点歌,自身的经历与数据的分析结果相矛盾,长达两个月的执著打进过一次电话到直播间,当时激动万分。尽管后来几乎没再打进过电话,但我还是经常准时收听节目,遇到有好朋友,我会告诉他,我曾经和某主持人打过电话,喜悦难于言表。

 

互动类节目演化到现在,许多电视和电台到了互动泛滥的程度,足以说明参与互动的受追捧程度。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数据分析和实际感觉的巨大落差呢?

 

参与性和参与并不是一回事,参与性是指节目能够提供用户参与的可能性,参与是指用户参与到具体的节目中,媒体互动类节目,用户更多关注的是自己能够参与到节目中,即参与性,而不在于电话打进直播间到底要说些什么内容,即参与,作为饭后的谈资,只需要告诉别人自己曾和某某著名主持人通过电话,而无须详细讲述通话中语无伦次的内容,同样别人也不关心你到底说的是什么。

 

试想,听歌的过程中,有几个听众会是奔着听另一个听众打电话进去说“我非常激动能打进电话”的呢?如果电台真让每个听众全部参与进来,那又什么时候听歌呢?参与性虽然并不能大量的转化成参与,但丝毫不影响大家的积极性,因为,一方面,人们关心的实际上是自己的感受,达到“我能!”的效果,另一方面,稀缺的真实参与又进一步提高了这种“我能”的价值。

 

网络互动性的发展趋势不是简单地让每一个人参与,更不是平等的参与,一条新闻一万个人看,如果同时再显示这一万个人的评论,到底还能不能让人看到新闻?

 

参与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诱因,但却不是全部,不同情况下参与的方式也多种多样,看一场球赛无论踢得好还是踢得坏,你只需要骂声娘就行了,如果是不满评论员瞎评论,你就需要摆摆自己的龙门阵。

 

老师们正在努力改变填鸭式授课为师生共同参与的授课模式,而变化并不意味着,老师和学生会变得平权,学生之间会是平均主义的参与,毕竟教书育人的主导者始终都是老师。

 

由此看来,对于参与或者互动的认识需要有更丰富的内容,参与性并不表示所有人的真实参与,也不是大家毫无区别的参与,更不是参与的越多越好。米饭要吃饱为止,味精则点到即可。

 

能够参与可以感觉舒畅,只做观众却又何尝不可?!

 

3)大众化与去中心

 

尽管许多人都赞成互联网大众化,这并不说明大家已经达成某种共识,大众化实际上是互联网领域的“一中各表”。

 

很多人认为大众化是专业人员为了创造需求的引导过程,即所谓炒概念,实际上互联网的大众化倾向具有现实的原因,笔者列举以下几种情况:

 

1  网民结构变化。根据CNNIC最新统计数据,我国网民已经达到近1亿人,互联网用户进一步向非专业化发展,所谓非专业化,是指互联网用户不是IT的从业者,他们将互联网当成一种生活、学习或者工作的工具。

2  互联网业务内容的变化。互联网经过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适合互联网传播,适合互联网价值链的业务形式。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基于成本、政策限制等原因,总体来说,电视等传统媒体在比较正规的具有舆论导向的信息传播中主导,网络媒体更多倾向于非正式娱乐性的或者小众话题。并且,网络业务内容的变化进一步引导了用户在互联网上的需求,相互推动发展。

3  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业务形式。技术手段的进步会对业务形式产生影响,且不说互联网本身就是技术进步的产物,还可以举出几个例子,网络带宽的发展和语音技术进步,促使及时通信从文本向语音方向转化,再到网络视频转化;短信取代热线电话,成为电视、报纸等传统单向媒体的补充,传统单向媒体变成准双向媒体。

 

上述3种情形,第1种情况中用户群大众化,说明互联网信息受众的改变,从面向更多用户服务的角度出发,互联网需要针对用户群做改变。第23种情况,为大众化服务创造了相应的业务形式,同时也为大众化服务创造了需求。

 

归纳起来,大众化在两个方面:第一指面向大众化的用户,第二指面向用户的大众化需要。面向大众化用户指尊重用户的主体地位,面向大众化需要指设计出符合大众的服务模式。

 

从面向大众化用户来看,要尊重用户的主体地位,无歧视的平等性。有人认为,尊重用户就是让用户的意志得以充分发挥,平等性是推倒霸权的去中心化,我称这种情形为平权主义。

 

平权主义强调每个人的权力一样,具有相同的参与权。实际上,平等不等于平权,客观社会具有的结构化表明,人所具有知识、智能、财富、影响力等是不一样的,提倡平等性并不是让人平权的做事情,这在许多探讨男女平等的话题上有很多探讨,不再赘述。

 

平等不意味每个人的权力都不受限制,尊重客户并非让客户任意发挥,只有保障了用户的合理意志和权力,并对影响到其他人的意志和权力进行限制,才能保证互联网的有序性。

 

毫无限制的bbs将变得垃圾满天飞、广告满天飞,这样的bbs是用来讨论问题还是自寻骚扰?毫无限制的博客网站将山头林立,鱼龙混杂,当茶叶蛋和导弹混在一起卖的时候,顾客到底是谁?毫无限制的新闻(姑且还叫新闻吧)将成为谣言制造基地,这样的新闻在目前的意识形态下适合传递何种信息?

 

去中心化的平等在提倡网络民主方面有着进步的意义,但真理多走一步就是谬论,无原则的去中心就从民主走向自由主义或无政府主义。良好的愿望产出一个不折不扣的网络“乌托邦”。

 

从面向大众化的需要来看,本能的东西大众化程度最高,在舆论导向性权利被剥夺(有些网站倒不是别人剥夺的,而是自己主动缴械的)之后,一些网站在本能上做文章,情色、八卦、猎奇。不可否认,这是一种被人不齿却又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做法,在各种压力的逼迫下,通过本能来寻找出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我称这种情形为庸俗主义。

 

简单有效却并不意味着庸俗主义能够成功,因为简单,被复制克隆的成本也就非常低廉,因为有效很多人会起而跟风,因为是擦边球,知识产权便无从说起,一个情色八卦类网站只需要一两个人就可以支撑,随着RSS的普及,支撑将更容易,这种是个人就能干的生意依靠什么来成功?

 

从全球范围来看,色情网站是盈利性网站的佼佼者,互联网收益非常大的一块来自于色情网站,但这不适用于中国,至少不适用于目前的中国。色情是政府禁止的内容,你无法象国外同类网站一样获得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也不可能公开进行商业交易,注定了色情类网站顶多只能作为个人站长赚点小钱的工具,而且需要冒着牢狱之灾的危险。一个想做大的网站则只能靠擦边球来拉点击率,赚一点广告费,不幸的是,网络广告收入对于海量点击率的门户公司来说都是鸡肋,对于其他企业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企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透射出管理者的投机心理,简化问题,化解难题并没有错,但当把企业的未来作为简化的筹码时,还会有未来吗?企业管理者还会以一些此类成功的例子作为自己决策的理由,在此不想再去嚼舌头,只想问一句,这种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吗?

 

真正的大众化,不是平权主义、庸俗主义的大众化,大众化是一种结构化的大众化,一边喊着社会网络,一边又企图把具有的不平权、结构化的真实用户转换成平权、扁平的网络用户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意义,发掘大众化需求,立足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企业才能长久。说到底人并不是只有“那点事”。

 

4)个性化

 

许多人看来,博客blog是个性化的代表,另外一种比较集中的说法,rss新闻聚合是个性化的代表,如何看待个性化?

 

什么是个性化?没有找到专门的解释,从类似个性化新闻这一类的组词来看,个性化的意思是针对每个人(或者场景、事情)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与大众化相对,大众化解决共性的东西,个性化解决差异性的东西。

 

在匮乏的年代,不太可能挑三拣四,只能来者不拒,大家吃相同的大锅饭不会有问题,个性化也就无从谈起。

 

物质或者信息日渐丰富,人的需求又相对有限,当人的需求开始小于社会能提供的供给时,卖方市场转化成买方市场。买方市场的消费者有了选择权,只是不同个体的喜好未必是一样的,大家的选择会出现差异,潜在的物质越丰富,人们进行选择后的差异就越大。物质或信息丰富到一定的程度后,人们通过选择来实现与别人差异已经变成一件困难的事情了,个性化服务呼之欲出。

 

个性化服务是服务者为不同用户提供的差异化服务,但并不是只要有差异就可以,而是要有适合用户要求的差异。适合用户要求信息必须是有组织和秩序的,因为只有有序的信息,服务者才能分拣,准确提供给不同的用户。

 

博客是用户用来写东西的,一般为文章、心得类的文字,一些博客网站已经扩展到了图片甚至音频、视频,名字叫法也有所不同,不关心具体的形式变化,总体说来,博客是一个人自我展示的地方。

 

博客网站面向每一个博客作者的需求来提供服务,博客对作者是个性化的服务,以作者为对象的个性化服务;同样,读者可以任意选择博客作者,实现个性化阅读,博客对读者也是个性化的服务,如果博客作者的网站提供rss,读者还可以通过聚合的方式或者rss客户端来阅读。

 

人们或许已经准备为这种个性化的服务叫好,但接下来的问题却不怎么妙,当收集的作者超过一定程度的时候,读者们会发现自己的阅读效率显著下降,因为一个作者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是值得读的,而且一个人没有版权报酬维护的博客,错误出现率很高,读者难以面对成百上千的博客作者。

 

这种个性化的服务问题出在哪里?

 

原来,读者收集的博客文章实际上是众多博客作者作品的堆积,单个都难以保证自己作品的有序组织,何况这些相互独立,鱼龙混杂的博客,这种内容分散拼凑在一起的文章没有组织性,读者需要自己充当编辑来重新组织,没有编辑作为信息的整理者,读者不方便也就不足为奇。

 

由此可见,个性化本质还是为了用户更方便,如果过于推销个性化最终导致用户不方便,实际上偏离了个性化的本来目的,舍本逐末的个性化并不可取。

 

说到这里可以给大家举个例子,如果一个裁缝能够让用户自己选择款式,用户对衣服的满意度一般会比较高,但是,如果到了裁缝连用什么化学成分的纽扣,什么材质的布料,甚至花纹如何搭配、纱线怎么纺等非常专业化的问题都要用户来决定的时候,用户就不堪“灵活性”的重负了。

 

公共相同的东西并不是落后的概念,人们写英文文章,建立在26个公共字母的基础之上,一般的中文文章,基于公共的5000个左右汉字,没有知识体系的公共性,今天我们还只能结绳记事。个性化和公共信息并不是谁代替谁的问题,他们应该各司其职。

 

现实中,博客网站上面专栏的欢迎程度远远超过分立的博客,除了专栏作者的平均水平高些之外,是因为编辑们替你过滤了些质量低劣的信息,这也说明,非个性化并不是洪水猛兽。

 

web2.0汹涌而来,那些想绕开所有的过去的勇士们摆出一幅我不进地狱谁进地狱的姿态,先烈离他们还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