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乳熟母茂木芳江:se.30sqw.com_se.30sqw.com【最新地址www.qvod74.com】se.30sqw.co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22:13:10
博客杂谈3:“博客网”与web2.0无关    [原创 2005-08-22 08:18:30 | 发表者: easelong]   

 

 提到博客,似乎绕不开以前的博客中国现在的博客网,提到博客,似乎又没必要提到博客网,对博客网的形容,挂羊头卖狗肉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汇了。(博客的羊头,门户的狗肉 )本文的标题我曾经想用“博客网,博客只是幌子”,后来又觉得不是很确切,如果能定义清博客的概念,也能搞清,不过这样做似乎没什么意思,用处不大。

 

令人迷惑的是明明是“披着web2.0的皮,干着web0.5的事情”的博客网,却越来越红火,不但得到了风险投资的青睐,还在事实上成了web2.0的代言。本不想谈博客网,因为如果不用政治来分析,博客网现象是很难讲透彻的(不想也没必要谈政治),但是如果绕过不讲,似乎又没讲博客一样。就退而求其次从方兴东本人和文化背景两个方面分析一下。

 

有一段时间我觉得方兴东这个人很怪,有时候看起来很深刻,有时候又好像白痴一样。后来我发现,他其实并非一会儿深刻一会儿白痴,给我这种印象的原因就是上篇说过的,方比较注重传播价值。实际上,从一定意义上说,从以前的博客中国到现在的博客网,方关注的都不是什么所谓的web2.0,而是话语权。

 

博客中国最初创建就是因为言论的不能自我表达:

20027月,我将《向微软投降》和《微软为什么》两篇稿件发给几家网站,文章陆续刊出,可是很快,微软通过公关把这些文章撤了下来。一气之下,我决定自己做个网站来传播自己的声音。

 

  好友给我推荐了一个国外的博客网站,起初我觉得挺没劲,仔细一想后豁然开朗,似乎一下看到了互联网的未来:人人都是网络的主人,由网络的旁观者变成网络的创造者。

 

博客其实就是一个人在网上的“窝”,它代表了互联网的未来。”

 

而道今天,方兴东最初的梦想似乎已经得到了实现,在最近刊出得一篇访谈《方兴东纵议网络话语霸权》里他说到:

 

“在互联网上,各领域的意见领袖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以个人博客为代表的诸多个人平台也令老百姓能够参与言论,从而构成一个广阔的新闻源。以上二者的形成,代表在现阶段,网络话语已进入了社会的主流语系。”

 

在上面一段话里,主流语系是关键词,在这几年里,方通过对博客的概念炒作和博客中国的运作初步获得了一定程度主流话语权。从这个角度理解,方对web2.0特点的解说也就合乎逻辑了。在这个概念源起的美国,web2.0的特点一般被归纳为,个人化,社会性,去中心化等,方兴东显然阉割或者说盗用了这一概念,将这个概念转变为个性化,自组织。个性化可以理解为追求独立话语权,自组织可以归结为民意选择热点。显然如果是真正社会性和去中心化的web2.0,那么门户这一概念就不可能存在了,方兴东其实并没有想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他甚至告诉大家,我是第二代门户。那么既然是门户,就自然用门户的商业模式。而“第二代”这三个字所代表的是技术还是其他的什么,恐怕就不好说了。

 

 

评论博客商业前景的人似乎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博客现象所代表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们可以从博客网首页上很轻易的看到其文化价值观。

 

博客网在首页最显著的专题是“博客网个性解读超级女声”,通过博客专栏,新闻专题等形式,博客网对超级女声的追捧几乎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那么超级女声代表的又是什么呢? 对此,新京报的一篇文章很精辟,《超级女声 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反动》

 

摘抄该文一些片断如下:

 

超级女声已经不仅仅是一次娱乐版全民狂欢,而是200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里,一次文化事件、社会事件。因于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关注它,没有理由不解读它。

 

朱大可:价值分裂无疑是当下时代的基本特征。我们曾经居住在这样一个时代———所有的思想都必须统一于惟一的真理性标准。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分层运动,价值分层、分化和分裂日益严重,加上表达意愿的途径被互联网全面打开,这样,我们就能在21世纪听见各种截然不同的民意。民意的多元化不是坏事,它在某种程度上预言了“市民社会”(由自由市民主导的社会)的出现。频道的开关在你的手里,你爱看就看,不爱看就按遥控器走人,这就是“观看的民主”,其间折射着民众的意志。

 

新京报:据统计,超级女声收视份额创下国内第一,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次由地方媒体占据首位。超级女声为什么能在全国弄出这么大动静?一个地方媒体凭借什么战胜了中央媒体?

 

新京报:有评论认为中国人把选举的热情,都用在超级女声身上了。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喻国明:不能完全等同。

 

     但毕竟中国能够实际的完全用投票的方式进行选择,机会是比较少的。而中国人现在又接受了具有普适价值的游戏规则,像民主呀,平等呀。有了这种基本理念,总要通过某种方式释放出来,体现到生活里面。而超级女声的游戏规则设置里面,有了这样的一种可能性,而且是相对透明的游戏规则,使人们对自己的投票结果有自信。

 

 新京报:超级女声进程中,出现了粉丝联名“罢免评委”事件。有评论认为这将起到民主启蒙作用。你是否赞成这个观点?

 

  喻国明:这都是一些民主参与的萌芽吧,因为评委在这样的游戏规则当中是权力的行使者,当权力行使者不能代表民意的时候,人们可能就对权力行使产生质疑。因为被留下的女生应该体现大家的某种审美和期待,但如果你不按照大家的游戏规则行事时,大家就会通过某种方式对你进行谴责,对你产生某种压力。当然,这只是在娱乐性游戏规则里面,但这种东西如果具有相仿性的话,也在社会其他领域通过这种方式表现出来,当然体现了社会成长。

新京报:放在时代背景下看,能不能给超级女声一个概括性的评价?

 

  喻国明:超级女声至少是近年来社会文化领域最值得关注的一个标志性现象,它标志着大众文化的崛起,精英文化的打破———精英文化是惟一的,而大众文化是兼容并存的,所以这是游戏规则的深刻改变,我们要适应这样一个改变。

 

 

 

套用一下这篇文章的标题,所谓的博客网不过是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一种反动。分析一下当下热炒的社会现象,如芙蓉姐姐、超级女声、等等,大众文化的影响力迅猛上升的势头已经不可阻挡,在这一背景下,博客网是有可能成功的。如果给博客网下一个定义的话,那就是网络技术与大众文化的一种巧遇。

诚然博客网可能成功,但我相信它决不会一帆风顺,碰到各种问题而失败的风险是很高的。另外我想说即便博客网成功了,也不是web2.0的胜利,而只可能是在新文化的代言人这个意义上的成功。方兴东的目标是超过新浪网,他有可能超越(当然这种可能性极小),但决不会真正超越新浪网的商业模式。

原因是文化虽然是新的,但是媒体运作的客观规律是无法绕开的。博客是可以自由的发表评论,但是对于大众传播媒体来说,必须挑选符合主流价值观的( 参见 <博客缺少商业价值 并没有2.0时代>and<从木子美到芙蓉姐姐:《商业周刊》眼中的中国博客们>) ,论点精辟的评论刊登才有价值,否则就会使受众陷入庞大的垃圾信息中,在这点上新浪陈彤的见解还是不错的(具体原理上篇文章已有论述)。

博客们很快就会发现,在门户时代的博客网所谓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过是在文章后面添点自己的评论而已,大部分人想提高自己文章的点击率只有靠自己作弊了,所谓个人门户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个人文章网站。从一定意义上说,博客网和web2.0 一点关系都没有。

 

(没想到文章越写越多,而且每次写到最后都有种迷糊的感觉,想想可能因为还有很多没写出来所以迷糊。另外如果不将我的文章系列看下来的话我觉得也很难完全理解我的意思,这篇给出几个超链接,把我提到的几篇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