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斯战纪2停运了吗:中國印度比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23:10:21
文章发表于《亚太研究》 2009年5期
中国与印度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与解释∗
李钢1 董敏杰2
(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摘要:本文首先对中印两国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认为无论经济指标还是社会指标中国比印度处于更高的发展阶段。本文对中印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表现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高于印度。本文对中印制造业竞争力表现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在大多数年份,印度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强于中国。(2)、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主要来源于竞争优势。虽然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综合竞争力弱于印度,但实际中国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始终强于印度,而仅是由于中国制造业发展速度更快,而中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弱于了印度。最后从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政府作用、社会异质性、宗教文化、海外侨民六个方面分析了中印之间竞争力存在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印比较 制造业竞争力服务业竞争力
中国与印度有诸多相似之处。两国都是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都经历了民族独立、独立发展本国工业的阶段,并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但是,由于采取了不同的改革模式,两国的发展状况存在着明显差异。
一、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基本状况
在实现民族独立之后,受苏联模式影响,中国与印度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这种发展战略在两国都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两国分别于70年代末、90年代初进行了经济改革。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改革模式,再加上改革时间与背景的不同,两国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
(一)经济总量及人均状况
在1978年之前,印度的经济总量领先于中国。以1990年不变美元价衡量,1970年印度的GDP为1378.8亿美元,相当于中国的1.5倍。此后的8年间,尽管中国GDP的年均增长速度(5.0%)要快于印度(3.1%),但到1978年,印度的GDP仍相当于中国的1.3倍。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增长明显加快。1978-199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2%,印度只有5.0%。1984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开始超过印度。1991年,中国人均GDP开始超过印度。同年,印度开始经济改革,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提高。1991-2007年,印度GDP与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3%与4.4%。但是,由于同期中国的经济增长更快(GDP为10.2%,人均GDP为9.3%),印度与中国的经济差距反而是越来越大(图1)。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21280.8亿美元,是印度的2.3倍,人均GDP达到2604美元,相当于印
[作者简介]李钢(1973-),男,贵州省思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中国经济学人》编辑部主任。联系方式 13911946235,gangli@vip.sohu.net
董敏杰(1984-),男,山西省运城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1
度的2.7倍。图1:1970-2007年中印两国GDP与人均GDP010000200003000040000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亿美元0500100015002000美元中国GDP印度GDP中国人均GDP印度人均GDP
资料来源:GDP来自于联合国National Accounts Main Aggregates Database,1990年不变美元价;人均GDP由GDP数据以及http://laborsta.ilo.org两国人口数计算而得。
(二)产业结构
1978-2008年,中国经济中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幅度要远大于第二产业。但是,目前第二产业依旧是中国经济的主体,在总增加值中占据了近一半的份额。印度的经济总量与人均GDP要低于中国,但其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较大,这与发达国家更为相似。2001年,第三产业在印度总增加值中的比重已超过50%,在之后的几年内还有一定程度上升(表1)。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改革开放之前,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比较高,在1980年为40.8%,改革前的1990年达到43.8%。1991年的经济改革使第一产业的比重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同时提高,但第三产业提升的幅度要远大于第二产业。
然而,印度的就业结构并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20世纪后50年,印度第三产业的比重仅提高5.7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下降不到10个百分点,远低于中国的23.5个百分点(表2)。这主要是因为,印度制造业在促进劳动力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并没有像中国那样,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
表1:1978-2008年中印两国增加值结构(%)
中国
印度
指标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
28.2
47.9
23.9
37.4
23.6
39.0
1980
30.2
48.2
21.6
33.8
25.4
40.8
1985
28.4
42.9
28.7
32.5
26.0
41.5
1990
27.1
41.3
31.5
29.2
26.9
43.8
1995
20.0
47.2
32.9
28.5
26.8
44.7
2000
15.1
45.9
39.0
25.0
25.3
49.7
2005
12.2
47.7
40.1
19.2
28.2
52.6
2006
11.3
48.7
40.0
19.1
28.8
52.2
2007
11.3
48.6
40.1
18.2
29.5
52.4
2008
11.3
48.6
40.1
18.1
29.5
52.4
资料来源:中国2007年之前数据来自于国研网,2008年数据来自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2
计公报》;印度数据由亚洲经济数据库各产业现价增加值整理而得。
表2:1950-2000年中印两国就业结构(%)
中国
印度
指标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0-1951
83.5
7.4
9.1
73.6
10.2
16.2
1960-1961
65.7
15.9
18.4
72.9
11.3
15.8
1970-1971
80.8
10.2
9.0
72.5
11.6
15.8
1980-1981
68.7
18.2
13.1
69.5
13.4
17.1
1990-1991
60.1
21.4
18.5
64.7
15.3
20
1999-2000
50.0
22.5
27.5
64.2
13.9
21.9
注:中国的对应年份分别为1952、1960、1970、1980、1990、2000。
资料来源:中国1990年及之前的数据来自于《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2000年数据来自于国研网;印度数据来自于拉尔(2008,p.199)。
(三)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量与人均钢产量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2001-2005年,人均能源消费量从0.87吨油当量提高到1.32吨油当量,增长了一半多;2001-2007年,人均钢产量从117.9公斤提高到368.2公斤,增长了两倍多(图2)。对能源、资源需求与生产能力的迅速提高说明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的阶段。印度的人均能源消费量与人均钢产量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从这两个指标难以看出印度工业化进程有加快进行的迹象。图2:1981-2007年中印两国人均钢材生产量及能源消费量00.10.20.30.4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吨钢00.30.60.91.21.5吨油当量中国人均钢产量印度人均钢产量中国人均能源消费印度人均能源消费
资料来源:人均钢产量由www.worldsteel.org两国钢铁总产量、http://laborsta.ilo.org两国人口数计算而得;人均能源消费量来自于国研网。
(四)健康与教育
在社会事业方面,中国也基本领先于印度。健康方面,从1962年开始,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一直高于印度(图3)。印度目前的人均寿命大体相当于中国1976年的水平(中国1976年为65岁)。教育方面,本世纪初,中国的识字率超过了90%,而印度的文盲率将近40%。2006年,中国的识字率为93%,比印度高27.8%,其中,男性识字率高于印度近20个百分点,女性识字率更是高出36个百分点(图4)。
3
图3:1960-2006年中印两国预期寿命3540455055606570751960196219651967197019721975197719801982198519871990199219951997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年中国印度 资料来源:1960-2004年数据来源于中宏统计数据库,2005、2006年数据来源于国研网。图4:1986-2006年中印两国识字率20406080100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420052006%中国男性印度男性中国女性印度女性中国全体印度全体
资料来源:1985-1999年数据来源于中经网;2000-2004年数据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www.uis.unesco.org/ev.php?ID=6561_201&ID2=DO_TOPIC;2005年男性、女性识字率数据来源于Wor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8,总识字率来源于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9;2006年数据来源于www.accu.or.jp/litdbase/stats/index.htm
二、中国与印度制造业竞争力比较
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可以有多种,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产业竞争力状况及其变化。在本文中,我们主要采用两类指标来分析中韩两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一类指标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包括制成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例、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相对出口优势指数等指标;另一类指标衡量竞争优势,包括国际市场占有率与贸易竞争指数等指标。
(一)比较优势分析
1.制成品出口情况
1980年,中国制成品出口额为87.1亿美元,印度制成品出口额为50.3亿美元,两国差距并不明显。在1980-1985年间,两国的制成品出口额没有明显变化。从1986年开始,两
4
国的制成品出口明显加快,但中国的速度要远高于印度,1986-2007年的22年间,中国制成品出口年均增长24.0%;印度1986-2007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3.9%,比中国低了10个百分点。这使两国的差距明显拉大,2007年,中国制成品出口额达到11348.0亿美元,印度只有923.6亿美元,不到中国的十分之一(图5)。图5:1980-2007年中印制成品出口额及其在商品出口额中的比重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00520062007美元020406080100%中国出口印度出口中国比重印度比重 资料来源:由WTO网站Statistics database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由于中国制成品出口的增长速度显著快于商品出口增长速度,其在中国商品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到2007年已上升到93.2%,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69.8%)。20世纪80、90年代,印度制成品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重有所提高,在1999年曾超过80%,但2000年以来,这一比重逐年下降,到2007年降为63.6%,与1986年的水平接近。
在20世纪80年代,中印两国在制成品方面均存在贸易逆差,多数年份中国的逆差要超过印度。1990年以来,中印两国基本实现了制成品贸易顺差,但中国的顺差额较印度增长更快。2007年,中国制成品净出口额与人均净出口额分别达到4571.7亿美元与344.1美元,印度则出现了80.4亿美元的制成品逆差(表3)。
表3:主要年份中印制成品净出口额及人均制成品净出口额
中国
印度
指标
年份
净出口额
(亿美元)
人均净出口额
(美元)
净出口额
(亿美元)
人均净出口额
(美元)
1980
-34.9
-3.5
-3.2
-0.5
1985
-232.1
-21.8
-35.2
-4.6
1990
19.3
1.7
3.5
0.4
1995
208.7
17.2
38.9
4.1
2000
499.8
39.4
103.2
9.9
2001
459.0
35.9
103.3
9.7
2002
557.5
43.3
95.2
8.8
2003
684.2
52.8
83.2
7.6
2004
1141.0
87.4
78.2
7.0
2005
2072.0
157.8
28.4
2.5
2006
3159.3
239.2
9.1
0.8
2007
4571.7
344.1
-80.4
-6.9
5
资料来源:净出口额由WTO网站Statistics database相关数据计算而得;人均净出口额由净出口额以及国际劳工组织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2.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
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又称“出口优势变差指数”)计算公式为:
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gi-g0)×100
其中gi为产品i的出口增长率,g0为全部商品出口增长率。该指标将各产业产品的出口增长率与全国产品出口总额的增长率相比较,从而判断制成品的出口竞争力。
从图6可以看出,1986年以来,尽管中国制成品的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有所下降,但除2000年外,中国的制成品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商品出口增长速度,这说明制成品在中国商品出口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印度的制成品出口增长速度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要快于商品出口增长速度,但是,1990年之后,印度的制成品出口增长速度总体上慢于商品出口增长速度,这表现为其制成品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在多数年份为负。图6:1981-2007年中印两国制成品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30-20-100102030405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中国印度
资料来源:净出口额由WTO网站Statistics database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3.相对出口优势指数
相对出口优势指数也被称为“显示性比较利益指数”(RCA),其计算公式如下:
相对出口优势指数=(/)(/iaitwawt XXXX
其中iaX为代表国家i的制成品出口额,itX是国家i在t时刻的商品出口额;waX、wtX分别代表全世界该产品t时刻的出口额和世界所有产品出口总额。相对出口优势指数比值越高,表示该国在该产品的出口上相对于世界平均值而言,具有比较大的出口比较优势。若RCA>1,表示该国该产业的竞争力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6
根据日本贸易振兴协会(JETRO)的标准,这个指标依据数值大小可分为极强、次强、中等、较弱等四个层次,分类原则如表4所示:
表4:出口优势指数含义对应表
出口竞争力等级
相对出口优势指数范围
意义
极强
大于2.5
该产业具有强烈的比较优势
次强
1.25~2.5
该产业具有次强的比较优势
中等
0.8~1.25
该产业具有中等比较优势
较弱
小于0.8
该产业比较优势不大
我们计算了1980-2007年的中国制成品出口优势指数。如图7中所示,在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经历了短暂的下降之后,中国的制成品出口优势指数基本保持着上升趋势,在2007年达到1.4,这表明中国制造业整体上具有次强的比较优势。印度的制成品出口优势指数变化不大,在2000年之后略有下降,2007年为0.9。
通过比较两国的制成品出口优势指数,可以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印度的出口优势指数要明显强于中国;1990年,中国的制成品出口优势指数超过印度,但在90年代前半期,中国的相对优势并不明显;从1995年开始,两国的差距逐步拉大。图7:1980-2007年中印两国制成品相对出口优势指数0.00.40.81.21.6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中国印度
资料来源:由WTO网站Statistics database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二)竞争优势分析
1.国际市场占有率
1985年以来,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之后,中国制造业国际市场占有率的提升速度明显加快。到2007年,这一比率已达到11.9%,位列世界第二,与德国仅相差0.1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印度的工业制成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并没有明显变化,2007年仅比1980年提高不到0.5个百分点(图8)。
7
图8:1980-2007年中印两国制成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024681012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中国印度
资料来源:由WTO网站Statistics database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2.贸易竞争指数
贸易竞争指数(NTB)也被称为“贸易特化系数”,反映一个国家某一产业是净出口国还是净进口国,以及净进口或者净出口的相对规模。贸易竞争指数为正,表明该类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反之,如果贸易竞争指数为负,则意味着出口竞争力较弱。计算公式如下: itititititXMNTBXM−=+
其中,X、M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i代表某产业或产品。
我们计算了1980-2007年中印两国的制成品贸易竞争指数。自1985年之后,中国制成品的贸易竞争指数基本处于提高态势。其中,在1990年,中国制成品实现了从净进口到净出口的转变。印度的制成品贸易竞争指数波动较大,在2000之后基本处于下降趋势(图9)。
从两国的比较看,在2003年之前的多数年份,印度的制成品贸易竞争指数要高于中国。但是,最近几年,这种情况发生变化,两国的制成品贸易竞争指数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变化趋势,其结果是,中国的制成品贸易竞争指数开始超过印度并且领先优势越来越大。图9:1980-2007年中印两国制成品的贸易竞争指数-0.6-0.30.00.3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中国印度
资料来源:由WTO网站Statistics database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8
(三)、综合评价
1.评价体系
前文的各项指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为全面评价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我们首先建立一个综合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两大类因素: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其中,比较优势包括三类指标:制成品出口额在一国商品出口额的比重、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和相对出口优势指数;竞争优势包括两类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与贸易竞争指数。综合评价体系及各指标权重具体见表5。
表5: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
目标层
因素层
指标层
指标权重
制成品出口额在一国商品出口额的比重
1
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
1
比较优势
权重3
相对出口优势指
1
国际市场占有率
1.5
产业国际
竞争力
竞争优势
权重3
贸易竞争指数
1.5
2.计算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1)、指标指数。设定1981年为基期,则该年度中国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为100。然后,根据公式①与公式②计算出各指标指数。其中,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按公式①计算,其他指数按公式②计算。
A指标各年份指数=(A指标各年份值-A指标1981年中国值)+100 ①
B指标各年份指数=(B指标各年份值/B指标1981年中国值)×100 ②
(2)、因素指数。将各指标指数乘以该指标的权重,再计算出平均值,相加得到各因素指数。
(3)、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将各因素指数乘以各自的权重,再计算出平均值,相加得到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
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越大,说明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相对中国1981年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得越快。
3.综合指数
根据上述计算方法,我们计算出中国与印度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结果见表6。从中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高于印度。1981-2007年间,除了1985年外,中国制造业的综合指数都要高于印度。
(2)、中印两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相比而言,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程度更大。以1981年的中国相应指标为基础,1981-1986年,中国与印度的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相差不大。但是,从1987年开始,中印两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明显拉大,到2007年,中国的指数达到405.4,而印度仅为105.3。
9
(3)、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及竞争优势均在提升。印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有一定程度提高,比较优势则经历了先提高后下降的过程。
表6:1981-2007年中国与印度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
中国
印度
指标
年份
比较优势指数
竞争优势指数
综合指数
比较优势指数
竞争优势指数
综合指数
1981
100.0
100.0
100.0
116.0
73.3
94.6
1982
92.9
99.4
96.1
93.9
72.5
83.2
1983
98.0
101.0
99.5
102.5
72.5
87.5
1984
92.4
103.4
97.9
105.2
73.6
89.4
1985
73.9
92.8
83.3
112.5
72.9
92.7
1986
95.5
98.3
96.9
114.1
71.0
92.5
1987
119.7
119.0
119.3
118.3
72.6
95.4
1988
114.7
127.5
121.1
122.5
74.2
98.4
1989
122.5
138.0
130.3
120.4
77.0
98.7
1990
122.3
144.9
133.6
118.6
76.9
97.7
1991
127.7
162.4
145.1
123.0
76.7
99.8
1992
130.7
178.1
154.4
129.7
79.2
104.5
1993
132.4
191.6
162.0
124.8
81.4
103.1
1994
134.0
214.5
174.2
132.3
83.1
107.7
1995
135.8
222.1
179.0
122.8
82.0
102.4
1996
135.7
219.1
177.4
120.5
82.2
101.3
1997
136.9
248.1
192.5
122.5
82.8
102.6
1998
137.9
249.2
193.5
123.8
81.4
102.6
1999
138.9
256.8
197.9
133.1
85.0
109.0
2000
139.5
289.7
214.6
124.4
85.8
105.1
2001
140.0
317.2
228.6
121.3
86.6
104.0
2002
141.7
364.9
253.3
122.8
89.6
106.2
2003
142.8
418.8
280.8
122.5
90.7
106.6
2004
144.3
468.0
306.1
118.6
92.4
105.5
2005
146.4
541.3
343.9
119.4
99.4
109.4
2006
148.0
605.1
376.6
111.9
99.3
105.6
2007
149.1
661.6
405.4
110.7
99.8
105.3
资料来源:由WTO网站Statistics database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三、中国与印度服务业竞争力比较
我们采用与前文相似的方法,来分析中国与印度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变化状况。
(一)比较优势分析
1.服务业出口状况
1982年,中国与印度的服务业出口额分别为24.8亿美元与28.3亿美元,两国水平接近(图10)。在此后的25年间,中国服务业出口额年均增长16.9%,2007年达到1216.5亿美元,相当于1982年的49.1倍;印度的服务业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14.8%,2007年达到897.5
10
亿美元,相当于1982年的31.7倍。
印度服务业的出口增长速度慢于中国,而且自1986年以来,其服务业出口额也一直低于中国。但是,由于印度商品出口额较中国更低,增长速度较中国更慢,印度服务业在总出口中的比重要高于中国。1982年,印度总出口额中服务业比重为23.2%,到1996年下降至17.8%,此后一直上升,2007年达到38.2%。中国总出口额中服务业的比重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在1982年为10.0%,1996年上升至12.0%,此后基本呈下降趋势,2007年降为9.1%。图10:1980-2007年中印服务业出口额及其在总出口额中的比重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520062007美元01020304050%中国出口印度出口中国比重印度比重
资料来源:由WTO网站Statistics database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1992年,中国服务业出现贸易逆差,净进口额与人均净进口额分别为1.0亿美元与0.1美元;此后,中国服务业贸易逆差不断扩大,2007年净进口额与人均净进口额分别达到76.0亿美元与5.7美元。印度服务业在经历了多年的贸易逆差后,在2004年实现顺差,其净出口额与人均净出口额在2007年分别增至125.5亿美元与10.7美元(表7)。
表7:主要年份中印服务业净出口额及人均服务业净出口额
中国
印度
指标
年份
净出口额
(亿美元)
人均净出口额
(美元)
净出口额
(亿美元)
人均净出口额
(美元)
1982
6.1
0.6
-5.7
-0.8
1985
6.6
0.6
-5.4
-0.7
1990
16.4
1.4
-13.3
-1.5
1995
-62.0
-5.1
-33.0
-3.5
2000
-57.1
-4.5
-28.7
-2.7
2001
-61.3
-4.8
-29.9
-2.8
2002
-67.0
-5.2
-16.5
-1.5
2003
-84.8
-6.5
-10.5
-1.0
2004
-95.5
-7.3
26.4
2.4
2005
-92.6
-7.1
79.6
7.0
2006
-89.1
-6.7
120.0
10.4
2007
-76.0
-5.7
125.5
10.7
资料来源:服务业净出口额由WTO网站Statistics database相关数据计算而得;人均服务业净出口额由服务业净出口额以及国际劳工组织(IBO)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11
2.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
如图11所示,在1996年之前,中国的服务业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在多数年份为正,印度则在多数年份为负。但是,在1997-2007年的11年间,印度的服务业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在绝大多数年份为正,其中有五个年份超过10%,说明近年来印度的服务业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总出口增长速度;与印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多数年份,中国的服务业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为负,说明中国的服务业出口增长速度慢于总出口增长速度。图11:1981-2007年中印两国服务业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20-10010203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中国印度
资料来源:由WTO网站Statistics database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3.相对出口优势指数
1982-2007年,中国的服务业出口优势指数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基本保持在0.45-0.65之间,这说明中国服务业不具有相对出口优势(图12)。
印度的服务业出口优势指数在经历了1981-1996年的持续下滑之后,从1997年开始出现反弹,1998年达到1.27,标志着印度服务业已经具有次强的相对出口优势。在2006年与2007年,该指数已经超过2.0,印度服务业正处于迈向极强优势的过渡阶段。图12:1980-2007年中印两国服务业相对出口优势指数0.00.30.60.91.21.51.82.1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20062007中国印度
资料来源:由WTO网站Statistics database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二)竞争优势分析
1.国际市场占有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印度服务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图13)。正如前
12
文所述,由于与印度相比,中国服务业的出口额绝对规模较高,增长速度较快,其国际市场占有率也要高于印度,提升速度也快于印度。2007年,中印两国服务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7%、2.7%,比1982年分别提高3个、1.9个百分点。图13:1980-2007年中印两国服务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01234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中国印度资料来源:由WTO网站Statistics database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2.贸易竞争指数
在1992年之前,中国服务业的贸易竞争指数一直为正。从1992年开始,中国服务业的贸易竞争指数变为负值,1995年曾一度降低至-0.14。2000年之后,该指数有所反弹,2007年升至-0.03(图14)。
1980-2003年,印度的服务业一直存在贸易逆差。2004年,印度服务业开始出现贸易顺差,贸易竞争指数也由负转正,并在之后的几年内迅速提升,2005-2007年已接近0.1。图14:1980-2007年中印两国服务业的贸易竞争指数-0.3-0.2-0.10.00.10.20.3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中国印度
资料来源:由WTO网站Statistics database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三)、综合评价
采用前文的方法,以1983年为基期,我们计算出中国与印度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结果见表8。从中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在大多数年份,印度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强于中国。1983-1992年,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低于印度,但是差距逐渐缩小,并在1993年超过印度。在之后的五年中,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强于印度。但是从1998年开始,印度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重新超过中国,而且两国间的差距逐渐拉大。
13
(2)、两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都大体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中国的综合指数在20世纪80年代稳中略降,进入90年代之后,基本处于上升趋势。印度的综合指数在1996年之前基本处于下降趋势,但从1997年开始快速上升。
(3)、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主要来源于竞争优势。1983-2007年,中国服务业的竞争优势指数明显提升,比较优势指数在多数年份略有降低。虽然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综合竞争力弱于印度,但实际中国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始终强于印度,而仅是由于中国制造业发展速度更快,而中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弱于了印度。与综合指数相似,印度服务业的比较优势指数与竞争优势指数在经历十多年的下降之后,从1997年开始快速上升。特别是最近几年,印度服务业的竞争优势指数上升势头十分迅猛。
表8:1983-2007年中国与印度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
中国
印度
指标
年份
比较优势指数
竞争优势指数
综合指数
比较优势指数
竞争优势指数
综合指数
1983
100.0
100.0
100.0
208.6
114.1
161.4
1984
96.9
104.6
100.7
192.8
111.4
152.1
1985
97.5
105.1
101.3
211.3
111.5
161.4
1986
103.8
108.0
105.9
192.7
100.2
146.5
1987
92.5
107.3
99.9
173.3
94.0
133.6
1988
88.9
106.5
97.7
172.9
94.3
133.6
1989
78.5
98.7
88.6
162.6
94.6
128.6
1990
89.6
102.9
96.3
160.7
92.3
126.5
1991
88.2
109.9
99.0
169.0
92.6
130.8
1992
96.5
120.7
108.6
151.5
87.9
119.7
1993
101.7
133.7
117.7
145.6
88.3
116.9
1994
111.3
163.6
137.4
153.3
91.8
122.5
1995
99.1
162.8
131.0
143.5
91.3
117.4
1996
110.4
167.5
139.0
143.0
90.9
117.0
1997
105.8
184.6
145.2
163.8
98.9
131.4
1998
102.4
177.9
140.1
192.1
109.2
150.6
1999
106.3
184.9
145.6
209.7
122.1
165.9
2000
96.8
196.4
146.6
203.0
127.8
165.4
2001
101.4
209.4
155.4
204.8
131.3
168.1
2002
98.0
227.4
162.7
203.0
136.1
169.6
2003
86.7
232.0
159.4
208.9
142.7
175.8
2004
90.8
251.6
171.2
243.1
173.2
208.2
2005
84.9
264.6
174.7
257.2
211.2
234.2
2006
85.9
286.3
186.1
274.5
244.1
259.3
2007
91.5
315.4
203.4
268.1
245.8
257.0
资料来源:由WTO网站Statistics database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四、对竞争力的解释
前文的分析表明,与中国相比,印度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14
较强。事实上,在印度的产业结构与出口结构中,服务业占据了很大部分,软件业的快速发展更是令世人瞩目。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印度经济的主要推动力,这明显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而更与发达国家相似。根据H-O模型,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印度应该在制造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在服务业方面具有相对劣势。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印度上述独特的国际竞争力结构呢?
传统的H-O模型所强调的要素禀赋只是比较优势形成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一国的要素禀赋优势能否转化为现实的比较优势还要取决于社会、文化等诸多条件。本部分将从这些条件出发,探讨导致印度独特的竞争力结构的原因。
(一)劳动力素质
在上世纪后半叶“东亚奇迹”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初等教育被认为作用最大,中学入学率的提高以及教育性别差异的缩小也被认为十分重要(世界银行,1995,p.29-36)。近年来,印度政府在教育方面投入力度不小,但这些投入主要用于高等教育,因此,印度的高等教育虽然比较先进,基础教育发展却相当落后。其结果是,只有极少部分精英或贵族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不同阶层人群受教育程度的差距非常明显。例如,1999年,印度最富有的20%阶层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年,初等教育完成率为87%,儿童失学率为2%;而最贫困的20%阶层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3年,初等教育完成率为31%,儿童失学率高达35%(World Bank,2008,p.92)。另一方面,对女性的歧视使教育的性别差异也十分明显,2006年,印度男性的成人识字率为76.4%,比女性的53.4%高出20多个百分点①。
与印度相比,中国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更为平均,总体水平较高。在受教育机会方面,2007年,中国的初等、中等与高等教育入学率分别为99.5%、75.5%与21.6%,均高于印度的88.7%、54.0%与11.8%(World Economic Forum,2008)。在教育成果方面,2005年中国的男性、女性青年识字率均为99%,男性、女性成人识字率分别为95%与87%,而印度的男性青年、女性青年识字率只有84%与68%,男性、女性的成人识字率只有73%与48%(World Bank,2008,88-89),远低于中国。另一方面,印度的教育质量、管理学院质量与在职培训要强于中国(图15),再加上上层社会普遍使用英语,印度的高素质劳动力要优于中国。由于制造业需要的是比较匀质的劳动力,而服务业既可以吸收素质较低的劳动力,又可以吸收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因此形成了中国以制造业为主、印度以服务业为主的出口结构(华民,2006)。
① www.accu.or.jp/litdbase/stats/index.htm 15
资料来源:World Economic Forum,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8-2009。
我们构造了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解释为什么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强于印度,而印度服务业的竞争力强于中国。我们假设两国劳动力供给均随劳动力素质提高而供给价格也不断提高;但考虑到劳动生产率后,中国低端劳动力的价格低于印度;而印度高端劳动力的价格却要低于中国。这在图16中,表现为印度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更为陡峭。世界劳动力市场需要也随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而愿意支付更高的工资。考虑两条供给曲线与世界劳动力需求曲线相交所形成的中间部分就是各自所能形成的产业,具体而言,面积1是两国所共同从事的产业,面积2是中国的优势产业,面积3为印度形成的优势产业。相对于服务业而言,制造业要求的劳动力素质较低,因此,面积2意味着中国更多地从事制造业生产,面积3意味着印度更多地从事服务业生产。O 劳动力素质劳动力价格 中国 供给曲线印度供给曲线世界需求曲线图16:中印两国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与优势产业的形成123
(二)基础设施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国的基础设施迅速改善,印度则没有较大变化。2005年,中国人均用电量为1781千瓦时,印度为480千瓦时,约为中国的1/4①。2007年,中国每百人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拥有数为69部,印度为24部,相当于中国的1/3②;中国每周运输里程达到72.2亿公里,印度仅为27.2亿公里,相当于中国的1/3(World Economic Forum,2008)。
基础设施的差异有助于解释中印两国在制造业竞争力方面的差异。一方面,良好的基础设施有助于中国吸引国外投资(靳涛,2006;陈建军、胡晨光,2007),这些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降低国内制成品价格,基础设施的改善能起到促进出口、替代进口的作用,研究表明,中国各地区基础设施的基本建设投资与该地区制造业的出口和进口呈现显著的相关性(社科院工经所,2002)。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制约其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日本学者对在印日资企业的调查,基础设施落后是它们面临的最大问题③。相对于制造业,服务业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较低,因此,选择服务业能使印度绕开基础设施落后这一劣势,实现发展经济的目的。
(三)政府作用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在缺乏市场机制和私有财产权的情况下,中国政府的行政分权尝试深深地动摇了中国的中央计划机制,为1978年后所进行的地方分权和其它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举措扫清了障碍(Sachs,胡永泰,杨小凯,2003)。而印度则形成了一个的社会经济体系的“印度均衡”(拉尔,2008),在很长的时期内几乎没有发生变化,这产生
① www.worldbank.org.
② 同上。
③转引自李晓,2006:《印度经济能够赶超中国吗?——兼论“中印比较”的意义》,《国际经济评论》11-12期。
16
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特权阶层,为经济改革设置了许多障碍。事实上,与中国相比,印度的经济改革在较大程度上是由外在压力推动的,被认为具有更强的“选择性”(Bottelier,2007)。
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参与经济活动可能是一种“次优选择”,更有利用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实证研究发现,在产权不安全、资本市场不完善、税收制度不健全的环境下,政府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控制要比私人控制更为有效(钱颖一,2003)。同时,有效的集中决策有利于组织更好的应对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希克斯,1987,p.14),重视制造业的发展战略使中国把握住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实现了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政府制定的政策也被认为是中国出口绩效“与众不同”的重要原因(Rodik,2006)。
相对于中国,印度的产权保护、法律体系更为完善,同时,印度还被认为是最大的民主政体,正因为此,有些学者认为印度更具有增长潜力(黄亚生,2005;陈志武,2006)。然而,这些制度要充分发挥作用,必须要以一定的社会、文化条件作为基础(韦森,2004)。受历史原因的影响,印度的民主制度与种姓、宗教与部族有着紧密的联系①。由于各种姓、教派的利益往往不一致,印度政府难以根据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快速制定或者实施有效的经济政策②。正是由于政府在经济政策制定方面的低效率,印度并没有像东亚四小龙与中国那样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全球产业结构调整,错失了发展制造业的有利时机。
另外,政府提供基础设施的方式以及财政体制的不同还是造成两国基础设施差异的原因。一方面,中国的基础设施是由政府设立的不同公司提供、运营、维持的,印度则是由政府自身承担的,因此,中国的基础设施成本更易收回;另一方面,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使地方政府有更多的激励与能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而印度相对集中的财政体制使地方政府缺乏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Mahadevia,2006;华民,2006)。这样,政府在两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有不同的作用,正如上文所提到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印两国竞争力的不同表现。
(四)社会异质性
中国与印度都有过被“异族”统治的历史,阿富汗人、伊朗人、土耳其人与阿拉伯人等“异族”曾长期统治过印度,满人等少数民族也曾统治过中国。但是,从文化角度看,满人与汉人的文化差异较小,印度的情况则截然相反(艾蒂安,2000,p.12)。而且,与中国相比,印度统一的历史非常短暂,只是在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期、17世纪莫卧尔帝国时期、19-20世纪中期英国统治时期,才实现过统一。
频繁更换的异族统治、短暂的统一历史使印度的社会差异性远比中国复杂。人种方面,印度既有克什米尔、帕坦人等白种人,也有达罗毗荼等黑种人,同时还有那加人、尼泊尔人等黄种人;宗教方面,印度不仅有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还有基督教、锡克教、耆那教、拜火教、犹太教等多种宗教;语言方面,印度的文字和方言有200种以上,主要的民族语言有十五种,缺乏一种通用语言。
社会异质性不仅带来了教派冲突、种族冲突等问题,而且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首先,在民主制度下,社会异质性往往难以达成被各方都接受的经济政策(Singh,2005)。其次,
①可参见林良光,1995:《印度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54-289页;李晓,2006:《印度经济能够赶超中国吗?——兼论“中印比较”的意义》,《国际经济评论》第11-12期。更为具体生动的描述与分析,可参见爱德华·卢斯,2007:《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奇怪崛起》,中信出版社,144-161页。
②例如,印度早在1950年代就提出要控制增长过快的人口规模,但由于其复杂的宗教、民族与政治问题,时至今日还没有得到解决,而中国在1970年代末制定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得到迅速控制;印度早在1960年代就曾设想搞“经济特区”,但一直悬而未决,而中国在1979年开放后,“经济特区”便迅速发展起来。转引自李晓,2006:《印度经济能够赶超中国吗?——兼论“中印比较”的意义》,《国际经济评论》第11-12期。
17
社会异质性阻碍了人们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由流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优势。再次,社会异质性强化了种族制,导致各地方的独立性很强,无法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难以为工业品提供足够的国内市场。最后,缺乏政治统一也强化了种姓分裂现象(韦伯,2005,p.138),正如下文将要分析的那样,这也是造成印度劳动力优势难以发挥的重要因素。
印度社会异质性不利于经济增长的一个实例是印度语言的多样性。印度目前实际上没有一种全国通用的语言,印度被不同人群作为母语使用的语言有几十种,而被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也仅有不超过15%的印度人将其作为母语。因而当不同地区印度人在一起开会时,使用英语成为了无奈的选择。虽然中国各地也有自己的方言,但除少数民族地区外汉文字在各地是通用的。由于普通话的大力推行,中国40岁以下青年基本都可以使用普遍话进行交流,这大大促进了了劳动力及商品的跨地区流动,从而使资源能更有效的配置。
(五)宗教文化
在印度的多种宗教中,印度教占主体地位,对印度文化有着深远影响。至少在三个方面,印度教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第一,印度教倡导因果轮回说,提倡并鼓励人们摆脱世俗的各种欲念。这使人们很少关注现实生活,压抑了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缺乏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第二,作为印度教的显著特征之一,种姓制度将人分为不同等级,不同种姓之间不仅鲜有往来,而且固定地从事不同的职业。如果说种族制限制了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那么种姓制度则限制了劳动力在不同职业之间的流动。第三,在很大程度上,种姓制度造成了“两个印度”,即“贵族化的印度”与“贫(平)民化的印度”。由于手工业主要是由最底层的种姓——首陀罗承担的(韦伯,2005,p.120-130、p.134-135),掌握权力的印度“贵族”在制定发展战略时更倾向于采用技能密集型的发展模式,尽量绕开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这在教育政策上体现得十分明显(李晓,2006)。杨浩勇①在《印度能超越中国吗》中提出印度人缺乏时间压力决定这个地区很难适合发展对国际大企业代工的制造业。
在韦伯看来,儒家伦理也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韦伯,2003)。但是,近些年的研究则认为“儒家的群体主义可能更适合大工业化的需要”②。这是因为,伦理所倡导的集体观有利于培养员工的责任感,使员工团结一致,为共同目标而努力;忠诚观使员工对公司怀有归属感,提高对企业的认可度;和谐观能促进员工团结合作,提高管理效率;勤俭观促使员工积极的工作,并会增加储蓄扩大生产资本投入。儒家文化特别家族观念对于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民营企业基本不合法,如果没有家族的力量,民营企业很难发展;因而一般中国家族力量强的地区,民营企业的发展更好一些。因此,宗教与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印两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发挥,进而造成了两国在国际竞争力方面的不同表现。
(六)海外侨民
庞大而富裕的海外侨民被认为是中国的一大优势,海外华人对中国的贡献要远超过海外印度人对印度的贡献(艾蒂安,2000,p.140)。20世纪90年代,中国吸引的外资中有一半来自于海外华人,而印度的海外侨胞对印度的投资额不到其所获取的外资的10%。这部分是因为,印度的社会异质性较为强烈,再加上国内对印度海外侨民成功的憎恨(Huang & Khanna,2003),海外侨民缺乏类似于中国海外侨民的归属感;另一方面,中国的侨民拥有丰富的资本,印度侨民拥有更多的知识资本,但并没有掌握太多的资本(黄亚生,2007)。
① 杨浩勇,《印度能超越中国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P119-132。
② 转引自陈峰君,2000:《东亚与印度:亚洲两种现代化模式》,经济科学出版社,第167页。
18
相对于制造业而言,服务业需要的人均资本较少而知识技能过多,因此,海外侨民的不同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印两国竞争力的不同表现。
五、结论
2003年11月时任印度财长贾斯万特·辛格说,印度已进入全新的经济增长期,只要六、七年时间就将超过中国;到2010年印度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站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即将结束之时来看,上述判断如果不是别有用意,就是痴人说梦。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今后,我们能客观的分析与评价“印度具有很好的‘软件’和发展潜力,总体发展水平上将很快将超过中国,甚至在某些关键领域,中国现在已经远远落后于印度”之类的观点。
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无论是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发展阶段及人文指标等各方面,中国总体上要优于印度。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强于印度;而印度服务业的竞争力要强于中国。但深入的研究表明,实际中国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始终强于印度,而仅是由于中国制造业发展速度更快,而中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弱于了印度。可以说由于多种原因,如果印度没有大的变革,将很难有效参与到制造业全球化的进程中;可以推测,随中国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升,中国服务业的竞争力将不断提升,中国服务业竞争力全面超过印度的时间不会太长了。
可以说由于两国历史与文化不同,两国走了两条工业化不同的。中国以制造业为切入点,通过不断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参与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而印度以服务业为切入点,不断提升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至少到目前可以判断,中国走的更好。
参考文献
[1] Bottelier, Pieter, 2007, “What India Can Learn from China and Vice Versa”,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 15, No.3, 52-69.
[2] Huang Yasheng and Tarun Khanna, 2003, “Can India Overtake China?”, Foreign Policy, July/August.
[3] Mahadevia, Darshini, 2006, “Urban Infrastructure Financing and Delivery in India and China”,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 14, No. 2, 105-120.
[4] Rodrik, Dani, 2006, “What’s So Special about China’s Exports?”,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11947.
[5] Sachs, Jeffery,胡永泰,杨小凯, 2003:《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4期。
[6] Singh, Arvinder, 2005, “Comparisons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 13, No. 3, 72-79.
[7] World Bank, 2008,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8”, http:/www.worldbank.org/
[8] World Economic Forum, 2008,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8-2009”, http://www.weforum.org/
[9] 爱德华·卢斯,2007:《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奇怪崛起》,中信出版社。
[10] 陈峰君,2000:《东亚与印度:亚洲两种现代化模式》,经济科学出版社。
[11] 陈建军、胡晨光,2007:《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投资与FDI流入关系的实证研究——一个时间趋势设定下的VECM分析框架》,《国际贸易问题》第1期。
[12] 陈志武,2006:《印度比中国强在哪里》,《中国改革》第6期。
[13] 迪帕克·拉尔,2008:《印度均衡——公元前1500-公元2000年的印度》,赵红军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4]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1999:《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
19
[15] 华民,2006:《中印增长模式比较》,《招商周刊》第9期。
[16] 黄亚生,2004:《中国能否赶超中国?》,《开放时代》第1期。
[17] 黄亚生,2005:《经济增长中的软硬基础设施比较:中国应不应该向印度学习?》,《世界经济与政治》第1期。
[18] 黄亚生,2007:《中国和印度的绩效与其竞争潜力相称吗?》,载世界经济论坛《2006-2007全球竞争力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
[19] 靳涛,2006:《基础设施投资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经济转型期二者因果关系的检》,《国际贸易问题》第12期。
[20] 吉尔伯特·艾蒂安,2000:《世纪竞争:中国和印度》,新华出版社。
[21] 李晓,2006:《印度经济能够赶超中国吗?——兼论“中印比较”的意义》,《国际经济评论》第11-12期。
[22] 林良光,1995:《印度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3] 马克斯·韦伯,2003:《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印书馆。
[24] 马克斯·韦伯,2005:《韦伯作品集: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5] 钱颖一,2003:《作为过渡性制度的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政府控制:中国的经验》,载世界银行:《东亚奇迹的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6] 世界银行,1995:《东亚奇迹——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7] 韦森,2004:《文化精神、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中国-印度经济比较的理论反思》,《国际经济评论》第7-8期。
[28] 约翰·希克斯,1987:《经济史理论》,厉以平译,商务印书馆。
[29]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02:《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研究》,《经济研究》第2期。
Comparis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and India
Li Gang1 Dong Minjie2
(1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CASS 2 Graduate School, CASS)
This paper first compar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and argues that China is at a higher stage of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whether economic or social indicators. The paper evaluates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of China and India, and finds that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China is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at of India.The paper evaluat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ervice industries of China and India, and finds that (1) in most years,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of India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China; (2)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of China is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lthough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of China is inferior to that of 20
India, its competitive advantage has in fact always been stronger than that of India. It is only because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China develops faster that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its service industry falls behind that of India.In the en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difference of the competitiveness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from the six aspects of the labor quality, the infrastructure, the function of the government, social heterogeneity, religious culture, and the expatriates.
Key Words: Comparison of China and India, competitiveness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competitiveness of the service industries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