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谕金色套装:中国经济要超越软硬着陆逻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3:47:02


时间:2012年01月20日  中财网


  观点提要:2012年对中国来说,依然是极其复杂、极具挑战性的一年。但中国发展的动力源没有改变,而且十分强劲。我们没有必要对"中国经济减速"患得患失,更没有必要对唱空中国的声音神经过敏。面对纷繁复杂充满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中国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选择多一些坚定和自信,埋头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中国经济年报17日出炉:2011年,GDP同比增长9.2%,其中第四季度增速为8.9%,是两年来最低的。"中国经济减速"再次受到全球瞩目并引发各类解读,无数人就"中国经济将软着陆还是硬着陆"讨论不休,本就十分活跃的唱空中国的声音则不失时机地提高音量,渲染"世界增长引擎断电了"、"中国经济的崩溃开始了"。
  唱空者似乎忘了,即使是8.9%的GDP增幅,在2011年这个充满变数和压力的年份已经足以让大多数国家羡慕。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增速逐季回落是宏观调控的结果,"某种程度上我们希望它运行在这样一个区间"。而唱空者似乎也没有极大兴趣去讨论,美国、日本、希腊、意大利等国国债额均超过其全年GDP,是不是面临所谓"拐点"、"崩溃"?发展中大国里,向来被西方看好以至于大加吹捧的印度,GDP增速不断下滑,CPI涨幅长期接近两位数,到底又算"硬着陆"还是"软着陆"呢?
  外界热衷"唱空"中国不是一天两天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30余年来,对所谓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预测就从未消失过。近些年,"中国经济拐点论"、"崩溃论"在国际舆论中更是颇为盛行,乐此不疲四处兜售此类"预言"的西方经济学家很多,一边"唱空"、一边"做多"以牟利的国际资本大鳄很多,借助强大的舆论优势唬住他国以转嫁自身危机、巩固霸主地位的大国也很多。而中国民众、专家乃至管理层,对权威特别是洋权威或多或少有些迷信,容易被一些杂音噪音直接或间接地"忽悠",动摇对本国经济的判断和信心。
  受内外因素影响,不知从何时起,对中国经济的预判往往呈现出"两极"状态,好像不是"热"就是"冷",不是"快"就是"慢",就在这两条都不那么正常的道岔上摇摆不定。但凡面对任何有关"中国经济减速"的风吹草动,专家们都少不了拿"着陆"、"怎么着陆"说事,反复去抠"软"、"硬"等空泛的、一般老百姓不理解也不关心的字眼。这种单向度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这种用一个数字、几个词概括中国经济全貌的表达方式本身就很值得商榷。
  确如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所言,2012年对中国来说是极其复杂、极具挑战性的一年,要增强"忧患意识"。也确如国内外媒体一致关注到的那样,中国的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某些领域的泡沫可能会被戳破、地方政府债务始终是一大隐患。但这些都只是硬币的一面,另一面是,中国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方兴未艾,全体国民追求更好生活的诉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具体、都要迫切,中国发展的动力源没有改变,而且十分强劲。
  有西方媒体说,中国的城市像一个橱窗,里头展示着疯狂建设的泡沫,但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有意愿进入城镇生活的人口远不只目前的6.9个亿,而已进入城镇和即将进入城镇的人们对自己和家人生活水准的要求也远不只目前这个水平;在严厉的调控政策下,全国房地产市场看似全面入冬,但大中城市里普通老百姓对住房的需求依然异常刚性;"7·23"事故后,中国高铁建设遭遇空前批评和质疑,但春运让我们彻底看清,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能源相对短缺、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巨大的国度想要发展,根本离不开铁轨延长和车轮转速升级……
  中国是如此庞大而复杂的经济体,与发达国家最大的不同是她长期处于"发展中"的特性,可以说,中国的主要矛盾还是发展不够,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矛盾,许多潜能比如消费潜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都决定了我们没有必要对"中国经济减速"患得患失,更没有必要对唱空中国的声音神经过敏。经历多年的发展和考验,我们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格局应该有一些基本共识,超越"软着陆"、"硬着陆"的逻辑,超越非冷即热的摆荡思维。
  事实上,虽然国际舆论对中国发展的速度依旧异常敏感,但中国国内对发展的关注点正从速度更多地转到质量上来。从各地"两会"传出的信息来看,以前备受关注的GDP增速已不再是中心议题,取而代之的是如何质量与速度并重,如何转方式调结构,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何缓解交通拥堵、如何重现碧水蓝天,等等。
  当然,我们并不能只凭以上信息就判定中国摆脱了GDP迷信,质量与速度并重需要体现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行动中。比如,怎样"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鼓励实业致富,遏制以钱炒钱;又如,怎样在保持高投资率的同时提高投资效率,杜绝落后产能上马、杜绝"鬼城"出现,杜绝重大工程被"骗子承包、厨子施工"这样的荒唐事件;再如,怎样"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让老百姓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特别是在中国年财政收入突破10万亿,而社保和福利水平亟待提高的大背景下,切实办成一些民生大事、要事、实事。可以说,这些行动给力与否,直接决定了老百姓对中国发展的切身感受。
  中国经济怎样发展,不会以外界的好恶和预言为转移。面对纷繁复杂充满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中国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选择多一些坚定和自信,埋头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如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那样,"稳中求进"。 □ .毛.颖.颖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