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护照免签国家:揭秘中国首支敌军模拟部队:我们的对手是解放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18:47:57
揭秘中国首支敌军模拟部队:我们的对手是解放军

www.hexun.com  【2005.09.23 16:38】中国青年报 



  “其实,我们并没有外界传说的那么玄乎,”近日,南京军区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参谋长马跃大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但是,我们的确是建立了解放军中最早的一支敌军模拟部队,也是目前为止专业化程度最高的‘蓝军’部队。”

  上世纪80年代初,基地化训练成为世界潮流。基地化训练的好处在于可进行不同军兵种参加的战役战术对抗演习,并根据作战任务的需要,模拟不同战场环境作战。

  更为重要的是,基地化训练可以模拟未来战争对手,形成逼真的对抗效果,有针对性地提升部队的战斗力。

  20世纪80年代中期,选址在安徽某地的解放军南京军区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开始建设,1986年4月22日,基地正式成立,开始接收部队进驻训练。

  这是解放军最早的合同战术基地。它拥有先进的训练设施,可供团以上部队进行实兵合同战役战术训练使用。它的建设经验成为后来解放军其他训练基地借鉴的蓝本。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这个基地专门编配了解放军第一支专业敌军模拟部队。但是,严格的保密措施使得人们对这支部队的认识仅限于传闻。

  这种神秘保持至今。偶尔的对外展示使得人们有机会管中窥豹,对这支部队略知一二。

  1998年3月,基地首次对世界开放,接待了美国陆军训练代表团。这支代表团的成员都是见识过世界各国部队训练和演习的专家。观看过基地组织的实兵演习后,一些代表团军官非常吃惊:“没想到你们有这么高的基地化训练水平,更没想到你们有这样一支专业的‘蓝军’部队!”

   建立一支“形神兼备”的敌军模拟部队

  美军假想敌部队第177装甲旅隶属于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我们和他们还是有一些不同”,基地政治部主任文家顺告诉记者。

  该基地的专业蓝军部队长期由南京军区某师装甲步兵团担任,编制不属于基地,但具体训练由基地负责协助。真正演习时,模拟敌军部队除了装甲团外,还会根据具体需要配属电子干扰、火箭航空兵等特战分队。

  在解放军的文化体系中,“蓝军”常常被形象的比喻为“磨刀石”,“红军”就是需要磨砺的“刀”和“剑”。顾名思义,“红”“蓝”双方演习的目的就是让“蓝军”与“红军”进行逼真的对抗交战,通过“反求法”来提高“红军”部队的战斗力。

  所以,基地官兵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打造一支“形神兼备”的敌军模拟部队。

  基地的外军研究从成立伊始就开始了。1986年基地成立了专门研究未来作战对手的外军组。1987年成立外军科,隶属基地司令部,是基地组织训练、演习的主要业务部门。这个外军科为基地培养了大量的“外军通”、“敌军通”。邢照中校、吴西川中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邢照告诉记者,基地的“蓝军”部队被形象地称为“绿色贝雷帽”部队。他们的服装是专门定做的,平时官兵都是头戴贝雷帽,身着与解放军军服不同的蓝白相间的迷彩服,肩佩攻击与包围交叉的徽章。同时,军衔、口令、作战文书都完全模拟敌军部队来实施。他们使用的装备也经过了更新或者改造,力求接近敌军部队。

  这仅仅是浅层次的“形”上面的接近,真正难的是“神”上的逼真。

  “蓝军”部队的训练量要超过一般的解放军部队

  “要想模拟的逼真,必须灵魂上都是‘蓝军’,我们的对手是解放军啊。”邢照笑着说,“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我们总结出来,‘敌军研究’和‘应用训练’是“蓝军”部队建设的关键。”

  外军科成立之后,他们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外军信息。1989年,基地举办了“外军研究交流会”。1995年,完成了外军研究室、外军资料室的建设。

  随后,基地相关人员参与编写了《蓝军战术教材》、《某地区军队作战研究教材》等书,这些书籍后来成为研究敌军部队的经典教材,指导了全军“蓝军”部队的训练和学习。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蓝军’部队建设思想”。邢照中校告诉记者。

  他说,演习中的“蓝军”部队组成一般可以分为“蓝军”实兵对抗分队和“蓝军”情况显示分队。前者是演习中前沿一线阵地的作战分队和前方特遣分队,他们是按照敌军的实际编制进行实兵实装模拟。后者中的各种特种战斗分队和次要方向分队则采取部分实兵或者“以少代多”、“以旗代兵”、“以步代车”等方式进行模拟。

  这种模拟方式使整个“蓝军”部队拥有上下通畅、左右协调的指挥体系,保证“蓝军”部队既能按照敌军思维方式、作战原则和指挥程序进行连续运转,随机生成对抗演练中敌军战术情况,又能根据敌军武器装备情况及其在作战中的运用,模拟出高技术条件下常规作战的真实场景,使受训部队得到逼近实战的高强度训练。

  “敌军研究”是“纸上谈兵”,“应用训练”则是将理论落到了实处。

  吴西川中校告诉记者,“蓝军”部队的训练编有专门的训练纲目和计划。一般分为两大阶段。首先是营区训练。每年3月份开始,5月份结束。这个时间内,主要模拟敌军部队实施单兵、小组和班的基础战术训练,同时进行敌军战术理论学习,组织士兵观看录像,熟悉敌军战术。通过训练,使“蓝军”士兵明确各自的职责,熟悉“蓝军”的作战原则、作战特点和组织实施方法。

  “蓝军”部队的训练量要超过一般的解放军部队,因为在进行“蓝军”课目训练的同时,他们还必须进行“红军”课目训练,整个时间分配是4∶1。

  5月到11月份是现地模拟阶段,“蓝军”部队拉到基地进行训练。吴西川说,这个阶段分三步进行。首先就是按照排、连、营的顺序分布仔细训练,强化模拟敌军的意识,提高模拟的逼真性,达到“让士兵按照敌军部队来思维和行动”的目的。

  这一步完成后,各模拟分队结合基地的模拟敌军阵地,按照方案规定的时间、位置进行训练,这是让士兵们利用现地摆兵布阵,提高熟练程度和协调性。

  最后一步,结合实际地形和前期训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分析判断红军可能采取的各种战术行动,研究训练以及相应的应急战术行动,为进入演习场地与“红军”对抗做好最后的训练。

  一支“形神兼备”的敌军模拟部队为进入演习场地的“红军”部队树立了一个活生生的强敌,他们将为“红军”战斗力的提升装上引擎。

  在这里打败“红军”,是为了让他们在未来战场制胜

  对抗性演习是军事训练的最高形式和境界。1986年至今,该基地利用“蓝军”部队,已经成功的组织了数十次师团级实兵对抗演习。

  美军轮训部队到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训练时间一般为1个月,其中的一半时间是与第117旅进行实兵对抗演练。绝大多数情况下,轮训部队都是失败者。这大大激发了轮训部队的训练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了战斗力。

  与欧文堡相比,该基地并没有刻意去记录来基地组训的“红”、“蓝”双方胜负的比例,但是基地的马跃参谋长听到驻训部队的一致反映是,“‘蓝军’太厉害了,我们真是在演习中学习到了打仗!”

  某年10月,基地某山区。南京军区组织的师级规模检验性演习正紧张进行。

  “红军”根本没有把“蓝军”模拟部队放在眼里。演习一开始,“蓝军”就派出了化妆成“红军”的袭扰分队。“红军”警惕性不高,师指挥部的哨兵没有询问口令就让化妆的“蓝军”大摇大摆地进了指挥部,袭扰分队一下子包围了师指挥所,差一点捉住了“红军”师长。“红军”一下子懵了,指挥员向导演部申诉:“他们不遵守演习规则!”

  “蓝军”指挥员毫不示弱:“未来战争没有这种规则!”

  “红军”登时没了底气。

  随后,“蓝军”又实施了强大的电磁干扰,截获了“红军”电台的频率,他们模仿“红军”师长的声音,成功地调动了“红军”的部队。

  “红军”连连受挫,没有办法对抗下去了。到了晚上,只好由集团军出面担任导调,发出命令,将“蓝军”“旅座”提升,由参谋长代行指挥权。

  可是谁知参谋长照样厉害。“蓝军”部队都有深厚的“红军”背景,“红军”动一下,“蓝军”指挥员就知道他们想干什么,结果这组情况又是“蓝军”获胜。

  没办法,集团军又将“参座”提升,由副参谋长代行指挥权,后面两组情况“蓝军”指挥员处理得照样非常精彩。

  最后,“红军”输得心服口服。演习后的讲评会上“红军”指挥员说,通过这样的实兵演习,我们受到很大的触动,也暴露了不少弱点,但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在这里我们战败,在未来战场上我们将制胜! (作者:赵飞鹏 通讯员 倪敏芝 彭世民 程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