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cax-a662功放说明书:120123跟老子学道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11:08:44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此两者也,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解释】

        一、道: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所作《老子》又名《道德经》。所以说,这个“道”字的意义,我们如何来理解,就显得非常地重要。“道”的本义就是指道路,在此引申为有关宇宙万事万物的本原性、本质性的规律、法则、原理、公理等具有真理意味儿的东西。第一个“道”字是名词,是指客观中自然存在的“道”。第二个“道”是名词动用,亦即“出道、说道”的意思,是指人们在主观上可以认知、认识出来自然存在着的客观上的“道”。

        二、恒:通俗版本中多作“常”字。有人解释为“一般的、普通的、平常的”,我觉得不太合适,还是解释为“长久的、恒定不变的”比较准确一些。

        三、名:就是事物的名字、名称。有人把“名”理解为“道”的形式、形态,甚至直接解释为“形”,我认为是不对的,最起码是不妥的。我承认,“名”和“道”确实是密切相关的,也总是有其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的。但它们毕竟是两个范畴的东西,它们是有明显的本质上的区别的。类似于前面的“道”和“可道”用词方式,第一个“名”是名词,指事物的客观意义上的名字、名称。第二个“名”是名词动用,是指人们为事物所创制命名的主观意义上的名字、名称。

        四、欲:就是欲念、欲望,是指人或别的动物个体为得到某些事物、或者是为实现某种结果而产生出来的各种要求。“恒无欲”就是指非生命的物质,“恒有欲”就是指生命体,主要指的是人类。

        五、眇:渺小、微小。

        六、徼:边际、边界,此处引申为端倪的意思。

        七、玄:人们对“玄”字的理解颇有些玄奥玄妙。各种各样的讲解玄乎其玄、神乎其神的,总让人们疑虑难消、无所适从。我个人的观点是这样的:“玄”的本义就是悬挂,它是“悬”的古字、本字。它的古文字形就是一个带着一小段儿藤索的葫芦。其“玄奥、玄妙、玄虚、玄秘”等义,都是它后来的引申义。

【译文】

        客观上存在的“道”,人们总是有迹可循的,但这些“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所固有的名字,人们是可以命名出来的,但这些名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初始的时候,世界万物是没有名字的,它们是混沌一片的。陆续给它们起了名字以后,世界万物才开始从混沌中分化出来。所以说,对于非生命物质要观察其内部的细微结构;对于生命体来说,要观察其外泄出来的端倪。这两大种类,同为天地所造化,只是名称有所不同罢了。但它们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玄机,这些玄机一环套着一环,无穷无尽,它们是人们探索万事万物的必经之路啊!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教之言。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探讨】

        这一章的首句是“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这样的断句方式我认为是不对的。这里有个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古代文献的问题。文献本身具有“物”的性质,它是不可改变的,它永远是第一性的。我们头脑中的常识性的认识只能是第二性的,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古人的思想言论是什么样的,而反过来肆意地肢解古代文献。在上面这一句中,有个比较关键的字——“已”。传统的训诂学家认为这个“已”字在这里是一个通假字,通“矣”。

        而我却早就已经阐明过:“通假字”理论具有显明的非理性,它有悖于人类对自身思维表达的准确、明白、生动、简洁等优良性的主流追求。因而说它是一个十分的荒谬无稽的错误的假说,它是一块阻碍人们准确理解古代文献的巨大的绊脚石。我认为:“已”在这里不是通假字,它不通“矣”,它在这里用的就是它的本义,是“已经、也就”的意思。这样一来,随后的“皆知”一词就不能划拨到后面的句子里了,它应该紧跟在“恶已”的后面,充做“恶”的谓语用。

        重新断句如下:“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这两种断句方式的后果是大相径庭的。按旧的断句方式解释就是说:美的就是丑的,善的就是恶的。按我的断句方式解释就是说:知道了美,也就知道了丑;知道了善,也就知道了恶。因为美和丑、善和恶分别是一对截然对立的概念,但它们又是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的。它们是在同一领域、同一范畴里的事物的不同状态之间相互比较的结果。

        我们再来探讨一下“有无之相生也”,这一句我认为应该断为“有,无之相生也”。“有无之相生”并不是现代哲学意味上的“无中生有、有能生无”的“有无互生”,而只是单向的“无中生有”。这样才可以得出“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教之言。”的结论。“有无互生”与“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教之言。”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所以说传统的断句方式应该修改修改了。比如人们说“水火相克”,并不是说“水火互克”,而只是说“水能克火”。后面的“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正如此,其单向意义更加明显。原文重新断句如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教之言。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解释】

        一、斯:在此为语气助词,无实在意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顿号“、”。

        二、成:《说文》:“成,就也。”也就是完成的意思。其甲骨文画的正是一横尺杆向上移动、已接近纵向标尺的顶端的情景,寓意渐渐完成了。

        三、刑:本义是刑具,此处引申为相加的意思。其甲骨文字形是:一个大大的“井”字表示枷锁一类的刑具,中间有一个猥琐的“小人”。后来变成一边是“井”一边是“人”,再后来隶变成“开加刀旁”的今形“刑”。

        四、盈:本义是充满,此处强调充满的过程。取其上升、增加的意思。

        五、音、声:郑玄《礼记乐记》注曰:单而为声,和而为音。

        六、始:本义就是初始、开始,与“终”相对。其中“台”表示出现、出发、上升、前进等意思,“女”取其柔弱义,表示“轻轻地、慢慢地”意思。

        七、志:其古文字形是“上止、下心”,其意思是心愿、向往,即“心之所向”。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以及如何做才是美的话,那么,什么是丑、什么事是丑的,人们也就知道了。善和不善,也是这样的啊。有,是由“无”生成的;难,是由“易”变来的;长,是由“短”相加而成的;高,是由“下”抬升而成的;音,是由“声”合成的;先,是由“后”紧随追赶而成的。这些道理都是亘古不变的啊!所以说:圣人往往用无为的态度行事做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万物运作起来,也就不是其初始的样子了;人们刻意而为,也就看不出其内心的真实意愿了。成功了,是不宜自居的!因为不自居,所以它才不会舍你而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