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音量增大软件排行:价值不是效用和劳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0:25:42
发布时间:2006-08-17 文章来源:作者惠寄 文章作者:曹国奇
——与禹钟华商榷
禹钟华在其《从价值论到经济学》一文中认为“对经济学内涵的是分配的学问”(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11022),这很好。分配理论在经典价值理论中是高度缺失的,这才是经典价值理论徘徊不前的关键。但是认识到分配后我们对价值的定义就得有质的突变,显然禹先生没有做到这一点。禹钟华认为“价值是效用”,这说明他虽然意识到分配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对价值的理解仍停留在旧的框架之中。
一、价值是财富的量
很明显的逻辑问题是,经济学就在于研究财富的来源和去向——用禹钟华的话来说“经济学是研究交换和分配的学问”,使用价值或效用作为财富的质,自然包含在财富的来源和去向之中。这就是说使用价值或效用是我们的研究对象,此时定义价值是效用,无异于说经济学在用效用说明效用的来源和去向,这是明显的逻辑混乱。在这里经济学中真正缺少的是一个量,一个能使我们从量说明财富的来源和去向的量。说谷交换了布是质上的说明,说1斤谷交换了1皮布是量上的说明。谷交换布自然包含谷的效用与与布的效用的交换,显然这种质的陈述很不完美,我们更要知道是多少谷交换了多少布,或,交换的谷和布的效用各有多少。也许禹先生和其他人士一样,会说“1斤谷交换1皮布”不是很明确的量上的陈述吗?这的确很明确,但是这只是因为我们很熟悉“斤”和“皮”这些量度单位而造成的假象,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1斤谷多还是1皮布多,我们不知道,从而没法知道这是不是等价交换;(二)如果有N种商品,则用“斤”和“皮”这些量度单位陈述时我们立即稀里糊涂。所以经济学中的价值必须是指财富的量(或是指效用的量、使用价值的量),而非价值就是效用。至于如何测量这个量,是另一个问题。
显然,如果定义价值是财富的量(或是指效用的量、使用价值的量),则我们的陈述就完美无缺了,一方面我们在质上说谷交换了布,一方面我们在量上说交换的谷和布各有10价值单位,正好是等价交换。也许禹先生会说经典理论不也是这么陈述吗?不也是说交换的谷和布各有10价值单位,这正好是等价交换吗?但是经典的这钟陈述乱套了,因为经典的价值是效用(或是劳动)。效用和劳动本身是一种实体,他们本身不可能有单位(量纲),只有它们的量——劳动量和效用量才能有单位(量纲)。经典总在用“商品有10价值单位”这种表述方式,说明经典理论中在实际上也是将价值当财富的量(或效用的量、使用价值的量)来使用的,与其定义的“价值是效用、价值是劳动”不是一回事。
二、劳动和稀缺度是分配标准
当明确价值是财富的量而不是劳动和效用后,我们便能处理好产出和分配(消费)间的逻辑关系了。假如群体生产的财富有1万价值单位,那么如何确定群体各要素的消费量呢?这里先得确定分配法则,然后依分配法则确定分配标准。显然按劳分配法则是一个普遍的分配法则,其目的在于鼓励人们多劳动,——毕竟我们的财富主要是自己创造的。毫无疑问,劳动量在这里从当了分配标准,劳动越多分得的财富越多——表现为工资越高。但是社会总财富只有1万价值单位,所以每个人分得的财富量必须由公式“个人分得价值(工资)=(社会总价值量÷社会总劳动量)×个人劳动量”确定。{原公式为:个体获益量 = (群体总利益÷群体总影响力)×个体影响力,见“价值三大定律”中的分配定律,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10950 }。由于各种商品的供给并非总是正好等于需求,所以稀缺度(而非稀缺)从另一方面决定各要素报酬,它仍依上述公式决定各要素因其稀缺程度而分得的财富量。很显然,假如群体总财富不是1万价值单位,而是2万价值单位,那么人们还是以前那么劳动,但是其工资会增加一倍。我国与美国的工资差别就是这样决定的。
经典理论认为价值是劳动,价值是效用,只在于他们看到公式“个人分得价值(工资)=(社会总价值量÷社会总劳动量)×个人劳动量”中“个人劳动量”这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确定了劳动量、稀缺度等与要素的报酬成正比。显然这是既静态分析的结果,也是没看到价值分配的结果。在动态上,群体的“社会总价值量÷社会总劳动量”在不同时间是不一样的,在同一时间不同群体的“社会总价值量÷社会总劳动量”也是不一样的,但是静态分析时却假设了“社会总价值量÷社会总劳动量”不变。价值是劳动、价值是效用这些观点实际上是将财富(或价值)的分配标准当成了价值。
三、分配理论中待解决的问题
分配系统有很多分配法则,这些都是要遵循的,比如有按劳分配、稀缺分配、救济分配、名誉分配、人道分配……。如矿藏稀缺了,于是矿价上涨;如农业不行了,我们要救济农业,于是农品价格走高;如某人明星了,于是片酬猛高;如现在提倡人道,工人的工作环境改善了,于是其商品价格提高。商品的价格或要素的报酬是由很多很多分配法则共同决定的,一个分配法则决定一点,其总和便是商品的价格或要素的报酬。但是社会总财富在一定时期内总是一定的,有人多得了就一定有人少得了,这个分配法则的决定量多了就一定有个分配法则的决定量少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问题,假如社会总财富为M,按劳分配、稀缺分配、救济分配、名誉分配、人道分配等决定的财富量分别是M1、M2、M3……Mn,此时我们知道M1+M2+M3……+Mn = M ,但是不知道M1、M2、M3……Mn分别是多少,或者说我们还不知道M1、M2、M3……Mn是按什么法则来确定的。很显然,假如群体只有1万钱,按劳分配规律决定8千,则权力分配就只能决定2千,相反,如果按劳分配规律只决定2千,则权力分配就能决定8千,于是有权人的收入很高,百姓收入很低。如何确定M1、M2、M3……Mn是我们要研究的.
编辑员:china028
凡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转自“学说连线”http://www.xsl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