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棋玩法视频:认识汉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34:24
认 识 汉 字
徐文兵( 徐小周 )

认识汉字---序言
中医学是中国古人的智慧的结晶,其传承于世,主要靠师徒间的耳提面命、口传心授。其次靠著录于文字的经典著作。后辈晚辈若无福缘得到明师的点拨去悟道,那就就只能靠读书来学习、理解、掌握古人的思想。本来就有词不达意一说,经过语言文字表达的思想,本身就有很多问题,因为意在言外的东西很多。且不说古人的书简、文章在传抄过程中出现的错愕、散失,颠倒,单是文字本身随着时间、地域的变化,产生演变,就会导致很多古今字义、词义明显的不同。这就使我们想通过读书来掌握古人精神智慧变得很艰难。如果我们持今意学习古文的话,那就越学越离古人越远了,出笑话没事,出人命不是玩笑了。比如说古人把跑叫做走,比如“奔走相告”,如果不过脑子,那就很简单会想象成,一边走一边跑着互相告知。比如“走狗”、今人就可能理解成溜达的狗。“扁鹊见桓候而还走”就不是转身走了,而是转身就跑了,对应于下文扁鹊“已逃秦也”。汉字经过简化浩劫,更是变得面目全非。比如太溪穴,今天解释穴名就是大大的小河,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其实太溪简化以前是豀字,是山谷的意思,内经云:肉之大会名曰谷,肉之小会名曰豀。也就是描述肌肉接缝处的凹陷气象。因为从事涉外的医疗教学工作,基本的工作就是要把中医的基本字词翻译成英语,这样一来,经常是我面对熟悉的汉字,却突然产生陌生的感觉。汉字的互训,经常使我们陷入似是而非的怪圈,比如思者想也,想着思也。翻译英文,那就偷懒不得,确确实实地要求落实含义。艰难也没办法,我们只能从识字、明义、会意、悟道几个基本步骤去愚公移山。笨人用笨办法嘛。
我基本上是从与中医有关似是而非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入手,辨析字义词义。我不喜欢腐儒的寻章摘句、罗列资料,毫无主见的训诂方法,而是为了临床教学实用,独立思考辨析选择我认为对的解释。几年下来,集腋成裘,现在发表出来,抛砖引玉,供大家学习批评。
毒药
天生万物,各具其性。人得天地之全气,为万物之灵。用人的标准衡量的话,那草木鱼虫生灵得天地之偏气,为人所用,以纠正人体的偏差。
毒的本意是偏的意思,特指药物的本性、特性、偏性,与药是同义词。《礼·缁衣》:“惟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毒指偏离正道。再比如《周礼·医师》篇中说:“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就是说医生必须掌握有偏性的药物。《淮南子·主术训》:“天下之物,莫凶于鸡毒,然良医索而藏之,有所用也。” 鸡头就是乌头、附子,是中药中有毒的药物,常人服用会出现抽搐、昏迷症状,但是可以用来抢救心衰的病人,治疗阴寒内盛关节疼痛的病人。据《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识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 这里的“毒”就是指植物的偏性。无毒者性味平和,可作为食物,长期食用;有小毒者,可以作为药物,短期使用,不能久服;大毒者用于急重、危难病情的抢救,用大毒纠大偏,临时使用,中病即止。《神农本草经》把中药分为三类:上品无毒,用在养生保健;中品小毒,用调理康复;下品中毒或大毒,攻邪排毒。“是药就有三分毒,行车走马三分险。”这是普通老百姓都知道的常识。毒是药物的本性,速度快也是车马的本性,并无利害、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人的掌握和使用,使用得当则有利,使用不当则有害。
不知道车马的危险,去开车、骑马,迟早会死于无知;明知车马凶险,但是不去学习开车、骑马就敢开车、骑马的人,迟早会死于无畏;会开车、骑马的的人,如果不守交通规则、漫不经心,迟早会死于无德;出了问题,如果不反思自己,反而去怪怨车、马和发明制造车马的人,那就是无耻了。
很多人认为有毒就是有害,其实不然,有毒的东西,未必有害,甚至有利于人;无毒的东西,未必就无害。关键在于人的使用。糖是无毒的,但是吃多了会导致蛀牙;酒是无毒的,喝多了会得肝硬化;辣椒是无毒的,吃多了会损伤粘膜,导致溃疡、出血。而河豚鱼有毒,但是人们掌握了制作、烹饪的技巧、方法,就能把河豚鱼做成天下第一的美味。蛇毒可以置人于死地,也可以做成药物,治病救人。中国人的智慧就在于,精确认识把握药物的毒性,避其害,用其利。
中医提倡行王道,不用霸道,就是尽量用平和、柔缓、无毒的药物去治疗疾病。《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去病十去其七,小毒去病十去其八,无毒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勿使过之伤其正也。” 对于人体已经阴阳失衡,出现偏差,就可以放胆运用药物的偏性也就是毒性去纠正人体的偏差,这就是所谓的以毒攻毒。被蛇咬伤中毒的病人,中医用蜈蚣研末吞服来治疗。被疯狗咬伤的病人,中医取狗脑涂抹伤口治疗。《周礼·天官·疡医》:“凡疗疡,以五毒攻之。”《注》:“今医方有五毒之药,作之合黄堥,置石胆、丹砂、雄黄、礜石、慈石其中,烧之三日三夜,取以注创,恶肉破骨则尽出。”
砒霜是公认的剧毒的药物,但是可以用来治疗急性白血病,与化疗相比,砒霜的效果在试验中占优势。病人现在有可以利用这种新的疗法,还可能使大多数病人无需进行骨髓移植。中医在数千年前就使用砒霜治疗类似白血病的疾病,现代人们在发现砒霜的中药的活性成分后,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尝试使用砒霜来治疗白血病。砒霜能够导致癌细胞的变化从而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
此外中医还在消除制约药物毒性、副作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神奇的中药炮制理论。其实说来也简单,平常人们吃蒜,会产生烧心、目涩、口臭的副作用,如果把蒜用醋腌制,不仅不影响蒜的温胃散寒,止泻的正作用,同时也避免了蒜的副作用。其它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用生姜制约半夏毒性,用盐卤制约附子的毒性,用醋炒或鳖血拌柴胡,可以避免柴胡的升散、动血。《红楼梦》第八十三回中王太医为林黛玉治疗吐衄血,处方中用了柴胡。“贾琏拿来看时,问道:“血势上冲,柴胡使得么?"王大夫笑道:“二爷但知柴胡是升提之品,为吐衄所忌.岂知用鳖血拌炒,非柴胡不足宣少阳甲胆之气.以鳖血制之,使其不致升提,且能培养肝阴,制遏邪火.所以《内经》说:`通因通用,塞因塞用.'柴胡用鳖血拌炒,正是`假周勃以安刘'的法子。”贾琏点头道:“原来是这么着,这就是了。”
中医治疗急性重病,一般使用单味药物,充分发挥其偏性,迅速纠正人体的偏性。而治疗慢性杂病时,中医一般使用复方药物调理。中药方剂配伍讲究君臣佐使,其实就是互相制约,消除毒性,避免副作用产生。比如在桂枝汤和四物汤中用白芍制约桂枝或当归的辛散,外国人不知道其中奥妙,只顾提取有效成分,结果制造了纯粹的当归丸来治疗妇科疾病,结果导致很多病人服用以后口鼻出血,月经淋漓不断,大把脱发。还有的人不理解中医中病即止的用药观念,用麻黄汤发汗,为病人减肥。结果导致病人虚脱、身功能衰竭。凡此种种,都是人祸,不能归咎于中药本身。
精神
“精神”一词现在已经被滥用了,含义近乎“意志”、“思想”、“人格”等等。毛主席说过:“人是要有一点儿精神的!”,他赞扬那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超脱了动物本能,脱离了欲界,有了精神的追求,也就成了高尚的人。
精神的本意并非如此,精是精,神是神!两个都是道学和中医学最基本的概念。精神之间有炁(发音同气,也就是元气)。精炁神为人生三宝,精炁神学说就是中医最基本的哲学理论、生理基础。而精神就是精炁神理论的高度概括。
精是有形的物质,是化生炁和神的基础。“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人是天地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流而产生的,可以说人是天地之精。《灵枢本神》篇中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而人类繁衍,生生不息,是由于男女精血交媾而产生了新的生命。《本神》篇中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来自父母的精也就是说精子和卵子在结合的一瞬间,新的生命“神”就诞生了。一个“博”字形象地描述了生动活泼的介于精和神之间的生命力也就是“炁”的状态。
胎儿在母亲体内生长发育,靠母体的血液滋养,完成身体的早期生长发育,也就是物质基础的积累,特别是大脑、脊髓的发育,这个阶段是化母血为儿精的过程,也是精的积蓄。《灵枢·经脉篇》中曰:“人始成,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与此同时婴儿的神也在发育、分化、分工。《灵枢·天年》曰:“血气已知,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道家认为人神共有三魂七魄,缺一不可。具体含义功能我在《魂魄》篇中会有专门论述,在此姑且理解为大脑、脊髓的功能。
人在出生以后,呼吸空气,摄入母亲精血化生的乳汁,囟门未闭,头颅留有空间供脑髓继续发育增长。随着身体的增高,脊髓骨髓也在不断地填充。这仍然是一个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同时虽然也有损耗,比如萌生乳牙等等。但是积累远远大于消耗。在这个阶段,魂魄虽然毕具,但是比较脆弱,容易收到伤害、改变。比如小儿受到惊吓,出现夜啼、抽搐、昏睡症状,老百姓称为“丢了魂”。母乳喂养也是很关键的,这时候的孩子是纯阳之体,有足够的热量来消化阴寒的奶,变成自己的精髓。几年前曾有无良商家,制造假奶粉,致使好多婴儿出现大脑发育不良,直接导致神智缺陷,落下终生残疾。
人在出生以后同时大脑的另外一个功能也开始发育,就是意识和思想。与先天的本神不同,后天的意识和思想是可以人为塑造的,也是可以改变的。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接受的教育差异,人会形成不同的理念、价值观。而在幼儿时期,由于先天的神比较脆弱,后天的教育很有可能影响甚至改变幼儿的本性。我在治疗抑郁症患者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病人的病根源于儿童时期父母的伤害和教育失当。一些同性恋者的经历也证明,幼儿时期父母强迫孩子打扮成异性,或总是同异性玩耍是诱发同性恋的主要因素。人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女孩七岁,男孩8岁之前的这个关键阶段。
精髓做为物质基础,在早期积累完成以后,就逐渐流失、消耗,尽管也有填充,总体趋势是由负增长到纯减少,直到油尽灯枯。基本概括精的供养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养神,包括人的智慧、感情、情感、记忆等等,也就是我们今天广义的“精神”。这就是所谓的物质变精神的过程。道家和中医称之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精存于脑髓,高高在上,如雨露下降至丹田,蒸腾化炁,通过三焦输布全身腠理,沿任督脉上济于心脑养神。如果精髓枯竭,无物可化;或丹田冰冷,无力无能转化精产生炁;或任督脉不通,炁无法上济于心脑。都会导致神失所养,轻则智力缺陷,中则黯然神伤,重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
其次,精转化为液,濡养滋润全身。由三焦温煦气化,化骨髓为液先润骨,骨头就有弹性。很多老年人由于精不足,骨头干脆,稍微磕碰就会骨折。再润筋,就是肌腱。很多人抽筋、或者肌腱摸上去个塄作响,也是精血不足的表现。再润脉,精不足则动脉硬化,毛细血管脆裂容易出血。再润肌肉,精不足则肌肉萎缩干瘪;再润皮肤,精不足则皮肤干燥呲裂,皮下没有脂肪。最终滋养毛发,精不足则毛发干枯焦黄,或者脱落。
人体的津液,津可以通过饮食补充,而液必须由精化生。包括血液、唾液、精液、白带、泪液、汗液、胆汁、胰液、胃肠粘液等等。白血病、再生障碍贫血的病人必须要做骨髓移植就是这个道理。人之将死,汗出如油,也是精枯脱液的表现。大吐大泻的病人,损失的也是精液。伤精之最莫过于遗精、带下、堕胎、失血。
精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化生新精,繁衍后代。女孩子到了7岁就开始换牙,黄毛丫头也长出了黑油油的头发。到了14岁开始来月经,有了排卵功能,理论可以生育了,但是为时过早。随着年龄增长,身材也开始有变化,第二性征出现,乳房隆起,阴毛生长,骨盆变宽。《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其中的天癸就是人的精化生的类似于激素的物质,用于推动性功能。21岁的时候是女人最美的时候,智齿也长出来了。身体也发育到了极限,个子不再长高,骨盆也不在加宽,乳房也不再变大。这时候精充血足是生育的最佳年龄。28岁是身体最强壮的时候,筋骨肌肉都很发达,头发又黑又长也不分叉。但是也是女人走下坡路的开始。到了35岁,足阳明胃的功能下降,红润的脸色变得有些黑黄,开始掉头发了。到了42岁,六腑的功能衰弱,脸上出现大面积黑斑,头发也变白了。到了49岁,天癸没了,也就没了排卵和月经,不能再生育了。
男孩子8岁开始换牙,头发变得粗黑。16岁天癸如期而至,出现遗精,长出了胡须,有生育能力了。24岁生长智齿,个子也不在长了。32岁身体最强壮,筋骨隆盛,肌肉满壮;到了40岁,肾气衰,也就是精气不足,头发脱落,牙齿松动、枯槁。48岁的时候,阳气衰竭于上,脸色变黑,发鬓斑白;56岁的肝气衰,筋不能动,出现阳痿。天癸竭,精子数目减少,肾脏衰,形体开始抽抽;到了64岁头发和牙齿都掉光了。
《上古天真论》为我们描述的其实就是精释放消耗的过程。普通人如此,但是知道养生之道的人,知道保精全形的人,则有可能活得更健康更长久。《上古天真论》:“黄帝问於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阴阳。和於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精是有限的,逐渐衰减的,用途有三,所以节约精的办法,就是节欲、存液,养神。出家之人,断色欲,存精养神,用于开启智慧。养生的人,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反其道而行之的人就是“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於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那些喝着春药恣情纵欲的人,抽烟吸毒的人,得到了欲仙欲死的快感,耗伤的是供养一生的精。乐得其所,死得其所。
性命
“性”和“命”是两个重要的哲学和医学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复杂严肃的话题,值得人们去研究探讨。古代真人早有论述传世,可惜千百年来传承出错、伪说纷纭,歧义百出。到了今天,中医学界对这两个字讳莫如深,避而不谈。虽然人人在说性命攸关、性命双修、身家性命、养性延命,但是却仔细一问含义却莫名其妙。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是到了返朴归真,正本清源的时候了。
按字的顺序是性命,可是解释的时候就得先说命了,不为什么,因为命是根本、基础。有命才有身心的生存、活动。
命者,口令也!拆开命字一看便是。甲骨文字形,令字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徐鍇注《说文解字》的时候说:“號令者,集而爲之。卪,制也。”令就是决定好了,让人必须执行的规矩。用英语表示的话就是order, in order, destiny。
口令出自君王,那就不得了了,就是命,王言惟作命!诰命又称诰书,是宣告皇帝封赠官员命令的专用文书。皇帝发布诏书的一句话就是“奉天承运”,假借天命,表明自己是在替天行道。说明比天子更厉害的是“天命”,老天爷决定好了的,人人必须遵守执行,谁也别想违背改变。传达天命的人,现在有算命先生、靈媒,古代有巫覡。当然不乏假传圣旨的骗子。所谓知天达命,就是彻底了解了自己被先天决定好了的东西。孔子说他:“五十而知天命”,言外之意就是五十岁以前一直想自己把握自己的命,到了50岁才明白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认命归顺。
《左傳·成十三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一句话道明了人是天地交流的产物,人的一生注定是被决定了。这就是天造地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命。
现在算命的往往依照人的生辰八字,且不说出婴儿生的时间可以人为改变,但就各地时间与北京时间的差异就是一本糊涂帐。现代科学研究DNA的碱基配对序列,试图通过基因来揭示人的命。中国古人则认识到除了父精母血以外,精子卵子结合瞬间的天时、地势、人情同样会对人的命产生影响。如果说现代科学试图见微知著的话,中医则是见著测微,探究人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测定命的轨迹。《黄帝内经》就是一部揭示命的密码的经书。《灵枢天年》:“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根,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对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黄帝内经素问》开篇第一章《上古天真论》就揭示了女性、男性的不同成长规律。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
在《黄帝内经灵枢》《天年》篇中又揭示了人的寿命以及相应的身心的变化。
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藏六府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股理始流,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化悲,血气懈情,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命决定了人身的生长壮老已的过程,人们常常把生命连在一起说,慢慢的命也就有了生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life, 动词就是live, living。人生一甲子为寿,60岁以前死,都算夭折。80为中寿,120岁为长寿,尽其天年。
现在人们常说的命运,最终搞得命和运不分。命是命,运是运。命是恒定不便的,运是有起伏跌宕的。生为苍蝇,就不要幻想去做蝴蝶。能够改变的只是在厕所里飞还是在厨房里飞。所谓医生治病不治命,说的就是医生只能暂时改变人的气血运行,无法更改既定的、注定的生命变化规律。病入膏肓、骨髓的时候,扁鹊说过:“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性是心生,也就是活着的心。相对于身体的存活,人的心理活动形成了人的性(nature, personality )。包括情绪、情感、意识、思想、智慧、记忆等等。相对固定的话就形成了人的性格、性情。
人的天性,本性是由命决定好了的,一辈子不会改变的。具体说就是“神”。《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中说:“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博谓之神。”也就是说父母的精血结合赋予了孩子的神。神分阴阳、表里的话就是魂魄。简单讲,魄属阴,主宰夜间人体的功能活动,藏于肺。主管浅表的身体的本能反应。比如知觉、欲望。寒热、温凉,饥渴、需要等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六欲。魂为阳,藏于心,主宰白天人的情绪、情感、记忆、智慧等等高级精神活动。包括人常说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还有更深刻的感情,爱恨情仇,贪嗔痴怨,迷恋、癫狂、瘾癖等等。同性恋很大程度上是天性,加上幼儿时期的强化诱导,成年以后就固定成形,永生不变。
人的习性是出生以后被教育培养出来的心理功能,主要包括人的意识、思想,以及由此形成的价值观、判断力、智力等等。习性是可以塑造和改变的,不能遗传的,与天性正好相反。
习性中包括人的共性,也就是在与人相处,由集体赋予的一种性格特征。比如礼义廉耻,忠孝仁爱,贞节悌恕等等。为团体利益往往要牺牲个人利益,所以共性的培养,往往是以牺牲个性,毁灭天性为代价的。
道家和中医的生命观首先是贵生,认为生命是最可宝贵的,千金难买。隋唐时期伟大的道家、医学家孙思邈撰写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起因就是他认为“人命至重,贵比千金。”可是几千年来,中国的当权者为了统治的需要,推行的是儒家的轻生说教。孔子说过:“渴死不饮盗泉水,饿死不吃嗟来之食。”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朱熹说过“饿死是小,失节是大。”蒋介石则勉励属下“不成功则成仁。”外国的裴多菲也是一样,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样的培养出来的意志、意识,本是违反天性,不是促人早死,就是让人活在与天性的矛盾冲突痛苦中。
认识天命,了解本性,在此基础上去顺应天命、尽其天年;顺应天性、愉悦心神就是养性延命的基本思想。遗憾的是一帮人定胜天的狂徒一直在做着违背自然、违反天性的勾当,于国搞得民不聊生,于人弄得生不如死。背道而驰,可谓无德。
子曰:“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狗尾续貂,我再加上两句:“成败托运,毁誉由人。”
意志
“意”和“志”都是名词,是心理活动“忆”的结果。“忆”的繁体字写作“憶”。《灵枢·本神》中说:“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
人有多种心理活动,最浅的层次是欲。饿欲食,渴欲饮,冷欲暖,热欲凉,精满欲交合,腹满欲便溺,困乏欲眠,气力足欲行走等等。这种心理活动是先天
本能,是生理影响心理,不教而会,不学而能。
再深层次的心理活动是情,也就是情绪变化。《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一般情绪的变化可能仅仅影响心包,剧烈的情绪变化就会直接影响心神,进而影响全身气血运行。《灵枢·口问》:“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导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甚至出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悲伤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比较高层次的心理活动是“感”,就是情感活动,即所谓的动情,诸如爱恨情仇、贪嗔痴怨等。如果说七情六欲仅仅是动物本能的话,感情似乎为人类所独有。比如情爱,“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动情生爱直接触及人的心神,让人产生如痴如醉、欲仙欲死的感觉,沉醉其中不能自拔,一旦丧失,便失魂落魄,如行尸走肉。
人的心理活动最高级层次就是“悟”,或称觉悟、顿悟,其结果就是通神。《素问·八正神明论》中歧伯说:“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
我们要说的“忆”是介于“感”与“悟”之间的心理活动。简单地说,“忆”就是思考。忆的结果是“意”,意是出生以后人为训练培养出来的意识、思维、思想。古人将意归于后天之本脾,认为“脾藏意”。被保存的记忆是“志”,比如永志不忘、日志等等。古人认为“肾藏志”,这和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有直接关系。现代人所说的志,变成了志向、愿望的意思。
人类没有虎豹的尖牙利爪,马鹿的奔跑逃逸速度,仅仅依赖本能很难生存。所幸有意识思维,懂得利用火焰、工具以趋利避害。所幸有记忆,得以代代相传,增益累积。所以意志是人类最可宝贵的财富。意是后天培养形成的,所以和生存、生长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现代有很多呆傻的狼孩、猴孩的报道,恰恰证明,不经过后天的教养,人与低级动物言行无异。
意的最初阶段是识,也就是辨识、意识。目辨色,耳辨音,鼻辨臭,舌辨味,身辨觉。进而辨利害、美丑、善恶等等,形成判断。得到意的主要手段是“学”,通过学来掌握前人积累的经验教训。学的重要手段就是背诵,以此来大量存贮知识,即“志”。有了知识以后还需要亲身实践,使得死板的知识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此所谓“习”。通过学习,再加上自己独立的思考,就会形成自己的思想。正如荀子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表达意的方法,一般是言语、文字、图画等。但是这种表述、表达往往不尽全面,甚至有所失真、歪曲,所以古人有词不达意、言不由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说法。《庄子·天道》中称:“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陶渊明有诗云:“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所以古人传授思想往往是口传心授,强调心领神会,这是近乎通神的一种境界。隋唐间名医许胤宗“每疗,无不愈”,人问曰:“公医术若神,何不著书以贻将来?”胤宗答道:“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又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且古之名手,唯是别脉,脉既精别,然后识病……脉之深趣,即不可言,虚设经方,岂加于旧。吾思之久矣,故不能著述耳。”《后汉书·郭玉传》:“郭玉对曰: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郭玉所说的就是后天意识与先天神明相通的一种境界。
人为的思想、意识如果符合自然之道的话,我们称之为“德”。违反自然之道的思想,可谓“无德”。养生处世之道,不过就是调和后天的意志与先天本能、神明的关系。“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灵枢·本藏论》)”
可惜从古至今,很多人不是“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就是“思想无穷,所顾不得,意淫于外”,最终结果只能是“半百而衰”。
思想
思,繁体字写作“恖”,“心”的上面加“囟”,“囟”代表大脑。道家认为,脑为先天“元神之府”,心为后天“识神之府”,所以,“思”几乎涵盖了人的所有心理活动,是仅次于“悟”的层次。
思是不及物动词,想是及物动词。思是自思,也就是考虑自己的事。想是相思、他顾,也就是考虑自身以外的事物。所以习惯上说“我想你”,而不是“我思你”;我“自思”,而不是我“自想”。
思代表本能、欲望。《素问·热论》:“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用思来表示食欲。《素问·痿论》中云:“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为白淫。”这里的思说的是性欲。
另外,思是“七情”之一,与喜、怒、忧、悲、恐、惊并列,属于人之常情。激烈和过度的情绪变化,就会影响心包和心的功能,进而影响脏腑、气机的运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思伤脾。”《素问·举痛论》:“思则气结。”《灵枢·本神》说:“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
在更深的感情层面上,思表现为相思、爱慕,严重的就是相思病。这是后天意识与先天情欲之间的共同作用,也就是所谓的勾魂,所以失恋的人被称为失魂落魄。
《灵枢·本神》:“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存变谓之思,因思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举例来讲,手碰到火的时候很快缩回来,这种本能反应是无意识的,不经过思考的,被称为“觉”。有了被火烫的经历,以后就会远远躲开火,这就是“识”。自己没被火烫过,但是看到类似的场面,或者被人告诉过类似的经验,这就是“知”。掌握知的方法,就是“学”。实践所学的知识,就是“习”。记住了感觉或知识,形成了记忆,就是“志”。
大多数动物都会发展到这个层面。但是人类的伟大在于“心有所忆”,“因志存变”,也就是在觉、知、志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变通,形成意识和思想。就火而言,人类通过思考,晓知利害,不仅不再畏火,反而学会了用火取暖、炙烤食物、治疗疾病、吓阻野兽,甚至学会了钻木取火,这就是人类思想之伟大。
有个小故事说,久居深山的小和尚进城第一次见到女人,问老和尚那是什么。老和尚吓唬他说:“那是吃人的老虎。”晚上回到了深山寺院,小和尚翻来覆去睡不着,老和尚问他怎么了,小和尚说他想老虎。女人触动的是小和尚先天的本能、元神,而老和尚灌输给小和尚的是后天的思想、意识。两者如果矛盾对立的话,人就会迷惑、痛苦。
人生一世,不可能让思想完全顺应先天本能,那样的话与动物无异。大马哈鱼为了洄游产卵,牺牲自身为后代提供营养。公螳螂交配后即被雌螳螂啃食。那些恣情纵欲,酗酒,服用春药的人似乎顺应了本能,但是耗散了真精,湮灭了神明,缩短了生命。
人类不能无限度孳生扩张自己的思想,压抑本性,违背自然、人生之道,更不用说那些基于错觉、幻觉、谬识、伪知上形成的思想,更会给自身和社会带来灾难。老子说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可是今天,人们从小被灌输的思想就是竞争、斗争、名利、货殖、攀比等等,很多人忘记本性,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伤寒论·序》)。这些人真的需要改变价值观,进行一些“忘我”的治疗了。这个“我”就是被后天环境塑造的假我。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到了一个理想的做人境界,那就是先天本能欲望和后天意识思想的完美统一结合:“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淡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忧愁
忧的繁体字写作憂,是会意字。上 “页”(xie 即人头)下“心”,加“攵”(suī行走)表示心动,含义是有了忧的心理活动,必然在脸上反映出来。翻译成worry; be worried。上次讲的虑是期待将来要发生的事,而忧是担心、恐惧将来要发生的事。二者都是妄想。外忧源于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在中国古代社会动荡不安,内部征伐,外族入侵,五千年的历史中,持续和平年月往往不足百年。使得人们“生不满百年,常怀千岁忧。”即使贵为皇帝,整天担心被推翻、篡位。身居高官的大臣,伴君如伴虎,整天担心言行出错,被抄家砍头。普通老百姓就更是战战兢兢、人人自危。这就造成了国人一种普遍的、长期存在的忧患意识,以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成为习惯,直接影响到了人的身心健康,因忧生病,导致脾胃导致消化功能减弱,肝胆气机郁滞,久而成患。内忧是因病生忧,由于生理功能的衰弱,导致病态心理的产生。中医认为脾主忧思,消化吸收功能弱的人,容易借故生忧,习惯性地使自己陷于忧思之中。《素问通评虚实论篇》:“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 《素问移精变气论》“当今之世,则不然,忧患缘于内,苦形伤其外……故小病必甚,大病必死”。这是古代以儒家为代表的一些文人墨客、士绅官僚的通病。他们老是挂着一付忧国忧民的相,操着一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心,摆出一付自我牺牲,“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架势。似乎天不生仲尼,万古就是长夜了。道家崇尚自然,强调人的意志应当遵从自然规律。与其违逆自然,不如清净无为。所谓:“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 又何必去忧?列子在《天瑞》篇中讲述了一个杞人忧天的故事,讥讽那些无事生非,忧心忡忡的人。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现代社会因忧生病,因病生忧的人比比皆是。虽然外部环境相对安静和平了,但是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下降了。衣食温饱的问题解决了,但是人的欲望提高了。妄想和实际的距离,正是忧存在的空间。愁也是会意字,上秋下心。因为在霜风凄紧,关河冷落,落木潇潇的秋天,人最容易产生无助的情绪。愁不仅是一种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心态。愁还表达了一种较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会放弃、不会变通、团团打转,钻牛角尖。从中医角度分析,忧愁是脾胃气机的郁结,而愁又加上了较劲,也就是心火的煎熬。处于这种状态的人都挂相,所谓愁容满面,也就是面部肌肉扭曲不舒展,腹内胃肠痉挛纽结,不思饮食。心火独亢,销烁肺金,反侮肾水,人就会皮夭毛脆,精干黑瘦,双目灼灼,卧寐不宁。须发皆白。正如李白《秋浦歌》所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看看京剧《文昭关》里伍子胥的唱词,体会一下这种心情,也就能明白他一夜白头的缘由。“一轮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实指望奔吴国借兵回转,又谁知昭关又有阻拦,幸遇东皋公行方便,他将我隐藏在后花园,一连七天我眉不展,夜夜何曾又得安眠。” 何以解忧呢?唯有杜康嘛!喝酒能鼓舞肝气,通畅血脉气机,克消脾胃郁滞,甚至能够散结除患。古人常常饮酒消“心中块垒”就是这个道理。但是酒力彪悍,不能持久,而忧患长存,此消彼长,这就使人沉溺于杯中物,伤害自身以及子孙。古代名医还有激怒患者,鼓舞肝气,以胜忧思得案例。对于愁来讲,喝酒不仅于事无补,反而有害。因为酒生肝火,肝木生心火,会加重人急切较劲的心理。正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酒喝多了,急火攻心,使人中风、猝死。古人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萱草就是人们常吃的黄花菜也就是金针菜。使用中药调理可以解忧,不仅仅限于单味药或者特效药,凡是能够条达肝气,疏解脾胃郁滞,清心降火的药物都有助于缓解忧愁。最重要的还是树立正确地思想意识。那些贵生命,轻货财;重自得,渺荣辱:能取舍,知进退;沉心气,不浮躁的人自然是是无忧无愁,逍遥自在的人。
怨恨
每个人都会因思而远慕,形成欲望、心愿,这种急切地对将来的期待、盼望的过程被称之为虑。而最终的结果抑或使人喜出望外、也许心满意足、也许事与愿违、也许大失所望。
怨的意思就是在所愿不得、所欲不遂以后出现的失望、不满的情绪。把这种不满情绪表达出来就是责怪、谴责、抱怨、埋怨。有这种情绪的人被称为怨妇、怨偶。长期不满的积累被称为积怨。怨的反义词是恩,也就是别人做了充分满足自己心愿自己的事。
中国古代诗词有一派被称为闺怨诗,都是抒发居家妇女的性欲、情欲得不到满足的感情和情绪,代表作就是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中说得也很明白,为了让丈夫外出博取功名,导致自己在春日中落寞孤单。二者不可得兼,也怨不得别人,只能后悔当初自己的决定。
怨与愿同音同源,愿说白了是人的妄想,而妄想能否变成实际,又取决于很多条件。从佛学理论来讲,心愿是因,客观条件具备是缘,因缘和合才会有果。可惜很多人都在真诚地发心许愿,却不去顺应自然规律与积极创造条件(结缘),客观规律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不称心、不如意的事情常常会发生,等不如意结果出现了,有怨天尤人的,也有自怨自艾的。《素问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坐持寸口,诊不中五脉,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遗师其咎,是故治不能循理,弃术于市,妄治时愈,愚心自得。”
从中医诊断来讲,怨和哀一样都是虚证,应当用补法。急则治标的话,化解怨的方法就是去尽量满足人的欲望,虚则补之。但是有的怨的源于心火、欲火过于亢进,与现实反差过大,从缓则治本的角度考虑,还是让人降格以求,不要过于攀比、贪婪为好。人生天地间,被父母抚养成人以后就当独立自主、自食其力,能从精神、物质上自我满足自己的需要,对别人的帮助应该本着有则更好,没有也无妨的态度,这样期待值降下来,失望就少一些,怨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黄帝内经》推崇的境界就是“以恬淡为务,以自得为功。”恬淡就是心平气和,不是欲火焚身。自得就是能自我满足。这样对别人的压迫、强求也会少一些,无论亲人、朋友、同事与你相处也就轻松舒服一些。恨是遭受别人侵犯、伤害以后出现的想报复、反击的心理情绪。毛主席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在被伤害、侵犯以后都会生恨,有的人会忍气吞声,有的人就恨不起来。也不是所有有恨的情绪的人都会付出行动去反击、报复,有的人只能怀恨在心、隐忍不发。这与人的性情,气力以及外部环境都有密切关系。
恨的反义词是爱,都是付出,只是付出的内容不同。有趣的是爱恨情仇看似对立却可以相互转化,交织难分。比如性交,可以是做爱也可是强奸,一个是示爱,一个是泄愤,对立统一到了极点。
怨是不满,而恨是反弹。一虚一实,二者截然不同。恨是双刃剑,不发出去伤敌,就会留积伤害自己。化解恨的方法只能用泻法,也就是让恨释放出来,这样又怀恨在心而产生的恶毒的心境才会改善。最好方法就是去反击、报复伤害侵犯自己的人。如果环境条件不允许的话,中医通过调理气血也能达到解恨的效果,比如中药合欢可以蠲愤,化解仇恨心态。宗教的说教也能达到类似的目的,比如耶稣教导信徒去爱自己的敌人。佛家教导众生消除嗔恚之心等等。用模拟的场景,使用假想敌,调整自己的情绪融入发泄仇恨的情景氛围之中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古代人们观看角斗士血腥厮杀,现代人观看拳击、斗牛、足球、橄榄球比赛等等都是疏泄仇恨的有效方法。在日本的一些公司还建立了情绪发泄室,人们在屋子里摔盘打碗,棒击仇人画像等等,有效地缓解了员工的压力。
总的来讲,最高境界是不生恨,看开世事,不以被人伤害、侵犯为意。其次就是顺其自然,不与之较劲,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不把自己的一生甚至子孙家族的一生陷在仇恨之中,而忘记了美好的生活。再次的选择就是怀恨在心,苦心经营,卧薪尝胆,一朝复仇泄恨。最坏的情况就是遭人伤害、心怀恨毒,终生不快,遗恨终生。
悲哀
悲不仅是形声字,而且还是会意字。要想知道悲,也就是非心的确切含义,就先得说说非。
非在金文作“兆”,象相背展开的双翅,,双翅相背,表示违背。《说文》:“非,违也。从飛下翅,取其相背也。”本义是:违背、不合。比如道德经首篇:“道可道,非恒道”。意思就是说能说出来的道,就违背了永恒的道,也就是不是道了。其他的词汇还有非礼,非法等等,都是违背的意思。古人以顺应自然为是,违背自然为非。后来的非也就有了不、不是、不对、错误的意思。
悲的第一层意思,就是遭受违背心愿的事情以后,人的心理感受,也就是违心、不顺心的感觉。人常说事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谋划的失败,情感的挫折,所愿不得,所欲不遂,往往让人产生悲的情绪。非到了一定程度,也就是相互违背,背道而驰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出现分离。人常说的非分之想,其本意是劳燕分飞、即将分离的打算。因此悲的第二层意思,就是分离时人的心理、情绪。古人以聚合为喜为欢,以离别为悲为哀。所以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词句。中药有百合、合欢,可以治疗悲苦的情绪。佛曰人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其中的爱离别所产生的情绪,就是悲。非的最终结果就是分裂、断绝。悲到了极点就是心碎,也就是撕心裂肺,肝肠寸断,伤心、伤痛的感觉。忧愁使人气结,而悲伤则使人气断。人生大悲莫过于生离死别,悲莫悲兮生别离,在与恋人、爱人分手,会产生悲凉的情绪。“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看到亲人去世的时候,会产生悲伤的情绪。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断肠人在天涯等等说的也是类似的感觉。后来悲也被演绎成了怜悯、慈爱。所谓悲天悯人,出家人慈悲为怀,大悲咒等等。在此不多讨论。
哀与爱同音,有时通用。《释名·释言语》:“哀,爱也,爱乃思念之也。”《管子·侈靡》:“国虽弱,令必敬以哀。”郭沫若等集校引李哲明曰:“哀读为爱,古字通。”《《呂氏春秋˙慎大覽˙报更》:“人主胡可以不務哀士,士其難知,唯博之為可。”高誘˙注:“哀,愛也。”但是哀与爱的区别在于,哀有欲爱而不能,欲爱而不得的意思,由此派生出了怜惜、怜悯、悲伤、遗憾、不快的意思。也就是佛门七苦中,求不得的感觉。杜牧《阿房宫赋》:“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其中的哀就不乏为之遗憾、觉得可惜的意思。哀和愁都是面对无奈,无能为力的心态,不同的是,愁是还在较劲,而哀是放弃、示弱、可怜的心态。哀声叹气就是这种表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悲和哀都有伤痛的意思,悲是心情、心意因违逆、分离、决裂而痛苦。而哀是因为心愿不能实现满足而痛苦。一实一虚,感觉不同。悲有肃杀、割裂的意思,所以在五行之中归类于金,应秋气,属肺志。以哭泣能缓解,以宣散清降肺气能治愈。而哀是虚证,心气足则能爱,心气虚则只能示哀,看见什么都可怜、遗憾、伤感,日子久了则为疚。治疗需要静养心神、补足心气。《金匮要略》:“妇人脏燥,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素问·上古天真篇》描述了人的理想生活:“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人们高下不相慕,不攀比,不竞争,人的欲望就少一些,所欲不遂的几率就少。如此生活,悲哀又从何而来呢?灵枢·口问》:“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如果我们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内心总是生活在动荡、风雨飘摇之中,哪里会有气定神闲、心安理得的时候呢?
烦躁
烦是会意字,从页(xié),从火,"页"是人头。火性炎上,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上火,头为诸阳之会。烦的本意是发热、头疼。《说文》:"烦,热头痛也。"《灵枢·癫狂》:“厥逆为病也,足暴清,胸若将裂,肠若将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 其中的烦就是头痛的意思。
由于脑为元神之府,火气上冲头,起初可以出现发热、头疼,久而久之就会影响人的情绪、情感、精神。后来人们逐渐把让人为难、头疼的情绪也称为烦,但是前面大多加个心字,以区别于生理的烦。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意思就是说数脉也就是心跳过快,表示心中有热,扰乱神明。《素问·刺热篇》:“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 这里的烦专指心中热闹,后面用了头痛单指头部症状。《灵枢·厥病》论“风痹死症”云:...风痹淫泺,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时如入汤中,股胫淫泺,烦心头痛。”五行之中,心与心包属火,肾属水。人与天地相应,正常的状态应当心火下降,肾水蒸腾,就象天气下降为雨,地气上升为云,往复循环。这就是所谓的水火即济,天地交泰,也就是《易经》中的泰卦。如果人体产生郁结就会导致上下隔绝不通。这些郁结有的是无形的邪气,有的是痰饮,有的是瘀血,久而成患。郁结的部位一般都在任脉上,有的在咽喉,比如梅核气;有的在胸中,比如胸痹;有的在心下,比如虚痞、结胸。有的在脐周,比如水气病;有的在关元,比如奔豚。就会使火气不降反升,熏灼头脑;寒水无法蒸腾,凝滞于下。热者愈热,寒者愈寒。这就是《易经》中的“否”卦。中医称之为“痞”。经脉郁结导致心中有热,上攻于头就是烦的内因。消散郁结,疏通经脉就是治疗烦的方法,也就达到了成语否极泰来目的。
烦的外因,一是由于暑热邪气外袭头脑,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治疗应当用辛凉解表,针刺风池、大椎疏散热邪,缓解疼痛。
二是处事繁杂纷乱,搅闹心神。在古代烦与繁同音同意,经常通用。比如:“小人不避其禁,故刑烦。”《商君书·算地》。“世浊则礼烦。”《吕氏春秋·音初》。“列五王之德,烦烦如繁诸乎。”《大戴礼记·少间》。类似的词汇不胜枚举,比如:不厌其烦、要言不烦、麻烦、烦琐等等。《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烦劳说的就是频繁过度消耗。中医诊断经常要分清楚是邪气实还是正气虚?有的人外界事务过多,突破了心理承受极限,导致人心中焦躁不宁厌倦,这是外繁导致内烦。是邪气实,应当适当减少应酬、工作。通过服药清解郁结在心中的毒火,也是积极有效地方法。伤寒论:“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主之。”而有的人并没有做多少事情,但是心中总是也是焦躁不宁,这是心虚不能任物,是正气虚。中医称之为“虚烦”。治疗应当静养,恢复心气。《金匮要略》记载:“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伤寒论》:“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
躁是手足无措,不得宁静的意思。“躁,疾也。”——《说文》。“躁者不静。”——《管子·心术》。巽为躁卦,风火相扇,如同朱雀公鸡,急切好斗。现在临床常见多动症的儿童,他们坐不住,小动作多、惹恼同学、咬铅笔、咬指甲,不能静心听课,注意力不集中、东走西跑、忙忙碌碌。还有的孩子,晚上睡觉躁动不宁,在床上翻身调个,睡前朝东,醒来冲北,蹬开被子,床单都拧成麻花。有的还有入睡困难、流口水的问题。成人焦躁也为数不少,他们大多四处出击,狗揽八泡屎,整天忙得四脚朝天,但是对每个事情都无法保持持久热情。坐下来抖动腿,躺下来辗转反侧。有的手脚心烧灼不知道该放在什么地方。更有甚者,几近躁狂。情绪高涨、意念飘忽,莫名欣快,激惹暴怒和好斗攻击。和烦一样,躁本来是形容躯体症状,后来引申用于描写情绪、性格、精神。其本质大多也是由于内在心火,胃火。由于食品安全不能保证,摄入大量的含激素的动植物,再加上喂养不当、营养过盛,非常容易会导致儿童心火胃火亢盛。外部环境紧张激烈的竞争,无限的攀比和欲望膨胀,也使的人们内生心火,不能自持。我看禁止多动症孩子吃鸡肉,巧克力、羊肉串、碳酸冷饮是绝对必要的。成人学会静坐、站桩,对克服焦躁情绪是有帮助的。不由得想起《黄帝内经》的一段话:“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焦虑
繁体字的虑写作慮,是思想延伸。《内经》中讲了“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为它是将来时,还没有发生。同时又牵动了人的情感,让人羡慕、企盼,挑动了人的欲望和情绪。所以在翻译七情喜、努、忧、思、悲、恐、惊的时候,一般把思翻译成了虑,英文是anxiety 或者worry, 也就是焦虑或担忧,而不是翻译成thinking或idea即思想。说到焦,就是火烧火燎般的急躁。《水浒传》里的一首诗:“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家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说的就是这种心情。所以说焦虑,就是一种急切、烦躁、火烧火燎地企盼期待的事情发生的心情。Anxiety 来源于anxious,也就是热切的,渴望的,同时也有忧虑的意思。这和焦虑的中文意思是完全一致的。人的思想后天的产物,和自然规律有差距。自然之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的思想有可能就是妄想、臆度,因此而期待它在将来发生,那只能使人处在长久的焦躁的期待之中。
有个相声叫做《扔靴子》,说的是一位老人等待楼上的房客扔下第二只靴子而不得,以至于一夜没睡。老人的这种状态就是焦虑。焦虑的产生源于以前的思维定式,也就说老人过去的经验使他形成了下意识的条件反射。听到房客上楼扔下第一只靴子以后,心理就开始期待第二只靴子落下的声音,这就是因思而远慕,慕而不得,期待越来越久远,也就形成了焦虑。不必笑话这个老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类似的焦虑。过年放炮,自己或者听到别人放二提脚的时候,听到“咚”的第一声以后,你是不是在内心期待着第二声的炮响。听到以后是不是心理很踏实?没有听到是不是心里是空落落的焦躁的感觉?为了避免焦虑的产生,我们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的思维定式和情绪习惯,特别是在儿童期形成的条件反射,避免非此即彼极端的思维。当然最重要的人应该多经历磨练,经多见广了,也就知道一种原因会有多种结果,也就不会钻牛角尖,在一颗树上吊死了。比如说“有志者事情成”,功夫不负苦心人,善有善报等等说教,其实都是不一定的。有的需要时间,所谓的时候不到,有的还需要其他条件。焦虑是急切地企盼将来发生的事情,后来人们把焦急地害怕担心将来发生的事情,也归到了焦虑之中。这种心态也是早期心理情绪创伤形成的条件反射和放大,形成绝对的有因必有果的情绪习惯。患者根本不去考虑条件变化对结果影响,以至于看到小苗头端倪就预想恶劣结果的发生,然后就陷入惊恐痛苦之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杞人忧天,这种焦虑持续久了,人就会悲观抑郁,病得更深。现在临床上很多人会以焦虑为主诉来求诊,也有人以被诊断为焦虑症来寻求中医治疗。患者以中、青年女性居多。初期症状有点儿类似中医的脏燥,《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症并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 "。严重的焦虑持会续性或发作性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害怕、紧张和不安,甚至产生濒死感。患者担心自己会失去控制,可能突然昏倒或"发疯"。中医治疗应当首先分清是忧还是虑。大多数患者以忧为主,对目前、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和乐趣。对周围环境不能清晰地感知和认识,思维变得简单和模糊,整天专注于自己的健康状态,担心疾病再度发作。少数以焦躁为主,情绪激动,失去平衡,经常无故地发怒,与家人争吵,对什么事情都看不惯,不满意。其次要查清患者是否有明确的标地,那个焦虑失眠的老人至少还知道自己在等靴子。临床上很多患者由于长期的情欲不遂的积累,以至于到最后反而不知道自己为何而焦虑。这就需要耐心细致的,剥茧抽丝般地帮助患者理清思路、梳理情绪。
最后根据中医身心相关的理论,一定要关注患者的躯体、生理症状: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心跳和呼吸次数加快,全身疲乏感,失眠、早醒、梦魇等睡眠障碍,消化功能紊乱症状等。大多数焦虑症病人还有手抖、手指震颤或麻木感、阵发性潮红或冷感,月经不调、停经、性欲减退、尿意频急、头昏、眩晕、恐惧、晕厥发作等。很多患者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不安等症状。
物质决定意识,生理决定心理。中医治疗焦虑,定位在心神,诊断为虚火,病因为妄想。通过针刺、艾灸、服药、按摩等手段可以很快解除其生理症状,进而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心理状态,有的焦虑的患者,解除了其生理症状以后,心理问题往往迎刃而解、不治而愈。
癫狂
癫和狂是心病,也就是神明之乱。现代人癫狂并称,泛指一切精神疾病,在古代癫和狂则有性质上的区别。
善诊者,查色按脉先别阴阳。癫疾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负面的、阴性的,狂症正好相反。《灵枢"癫狂》:“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后来的《难经五十九难》对癫狂也有进一步的论述:“狂癫之病何以别之?然:狂疾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倨贵也,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癫疾始发,意不乐,僵仆直视,其脉三部阴阳俱盛是也。”
癫是阴症,也就是说阴寒内盛或者阴血不足,都可以导致癫疾的发作。狂是阳症,阳气亢进和阳气不足,都可以导致发狂。《黄帝内经》和《难经》都指明了癫狂的实证病机,“重阳者狂,重阴者癫”。张仲景则补充了癫狂虚证的病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说:“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癫狂起病诱因大多与情绪、情感刺激有关,癫一般“得之忧饥”、“得之人恐”、狂一般“得之有所大喜”。
治疗实证狂疾,《素问"病能论篇》说:“帝曰:有病怒狂者,其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夺其食即己,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则已,使之服以生铁落为饮,夫生铁落者,下气疾也。”
治疗阳气虚衰的狂症,张仲景开列的桂枝甘草汤、瓜蒌薤白白酒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都是非常好用的方子。
治疗实证的癫疾,《灵枢》主要采用放血的疗法,直到血脉颜色恢复正常。另外《灵枢》还提出了心理疗法:“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泄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
治疗阴血不足的癫疾,张仲景的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治疗百合病的系列方、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等等都是对证的。
癫狂虽然分属阴阳,但是阴阳互根,阴阳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癫久了可以发狂,狂久了,也可发癫。
反观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病人,其表现出的症状完全符合古代癫狂的特点。在抑郁期,病人一般表现为表情淡漠,沉默痴呆,时时太息,言语无序,或喃喃自语,多疑多虑,秽洁不分,内疚自责,思恍惚,心悸易惊,善悲欲哭,肢体困乏、闭户僵卧。抑郁日久会出现一些阳性症状,比如失眠、早醒、焦虑、烦躁、不安、出逃自残、自杀等症状。
在躁狂期表现为兴奋喜悦、注意力分散、性情急躁,头痛不眠,两目怒视,面红目赤,狂乱无知,骂詈号叫,不避亲疏,逾垣上屋,或毁物伤人,气力愈常,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躁狂日久,精气衰减,又会转回到抑郁状态。在治疗上,如果我们应当严格遵循中医理论,抓住其心病、神乱的病机,分清阴阳虚实,再给予对证的治疗,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疑惑
疑和惑的意思完全不同,先说说疑。疑是形声字,小篆字形,从匕矢止,指刀箭停止,借喻思想停顿。子是幼子,子止喻指幼子多有不懂、不信之事。
疑的本意是不信,有句成语叫做半信半疑。但是与其说疑是不相信,不如说疑是相信其相反的那一面。仅仅把疑翻译成disbelieve(不信)不行,翻译成doubt、suspect(怀疑)又不全面。确切的说,疑是一种不信正面,相信负面的一种心态。所以疑也是一种信,我把这种现象叫做负面相信。疑是焦虑症、抑郁症患者的常见心态。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说的就是客居异乡,孤独凄凉,以至于把明月白光当成了冷霜。汉代的应劭,写了一部书叫《风俗通义》,书中记录了很多“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 “杯弓蛇影”就是写他祖父应彬遇到的一件怪事。某年夏至那天,当县令的应彬把主簿杜宣请来一起饮酒。当时,在喝酒那个厅堂的北墙上,悬挂着一张红色的弓。由于光线折射,那张弓在酒中的影子就像一条蛇在蠕动。杜宣又怕又恶心,可又是上司请喝的酒,只好硬着头皮喝了下去。当天就觉得胸部和腹部都疼痛异常,难以忍受,连吃饭、喝水都非常困难。服用各种药物,不见好转。有一天,应彬因为有事,来到杜宣家中,发现他病得很重,便询问他怎么会得这种病。杜宣把那天喝酒时的事告诉他,并坚持说那条蛇还在他的肚子里。应彬回到厅堂里冥思苦想,看到悬挂在北墙上那张红色的弓,心中明白了。应彬立刻把杜宣接来。他让杜宣坐在原来坐的位置上,斟了一杯酒,随后指着杯中的“蛇”对杜宣说:“你所说的蛇,只不过是墙上那张弓的倒影而已,并不是真正的蛇。” 杜宣验看了以后,相信果真如此,心情马上好转轻松下来,病也很快就好了。 ,阐明真相以解除疑虑。对于不可理喻的疑心只能因势利导,将计就计了。《续名医类案.诸虫》载:“一人在姻家过饮,酒醉甚,送宿花轩,夜半酒渴,欲水不得,遂口吸石槽中水碗许,天明视之,槽中俱是小红虫,心徒然而惊,郁郁不散,心中如有蛆物,胃脘便觉闭塞,日想日疑,渐成痿膈,偏医不愈。吴球往视之,知其病生于疑也。用结线红色者,分开剪断如蛆状,用巴豆(峻泻药)两粒同饭捣烂,入红线丸十数丸,令病人暗室内服之。置宿盆内放水。须臾欲泻,令病人坐盆,泻出前物荡漾如蛆,然后开窗令视之,其病从此解,调理半月而愈。”临床上大多数焦虑抑郁的病人不是因疑生病,而是因病生疑。也就是经常为病态的负面的心态找理由生疑。正常人即便喝了泡有活蛇的酒,也不应该怀疑腹中有蛇。只有小孩子才相信吞咽了枣核,肚子里会长出枣树来。同样看见泡有活蛇的酒,为什么不相信这是药酒,能活血通络,对身体有好处呢?这就是体质、心理健康的问题。我们看到的往往是我们想看到的东西。不解决主体,主观问题,只怕是此疑方解,彼疑复生。
再来说说惑。惑一种不确定的心态,面对多种选择而不知所措、犹豫不定。长期拿不起放不下的心态,就成了一种性格,这种性格也是基于相应的体质。中医认为胆主决断,胆气虚弱的人,比如胆萎缩、胆结石的人往往临事不决,优柔寡断。军事家刘伯承说过:“五心不定,输个干干净净。”古人为了克服惑的毛病,通常以佩戴玉玦来警示自己。《白虎通》:“君子能决断则佩玦。”《在鸿门宴上,范曾数次举玉玦示意项羽下决心处死刘邦,可惜楚霸王心怀妇人之仁,犹豫不决,以致放虎归山,铸成大错。《左传》、《国语·晋语》记载,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晋平公姬彪(公元前557~532年)有疾,求医于秦国。秦景公嬴后(公元前576~公元前537年)派遣医和往诊,医和诊病后说:“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平公问道:“女不可近乎”?”医和答道:“节之”。并对平公进一步解释说:“女阴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晋公的臣子赵孟问:“何谓蛊?”医和解释说:“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 蛊惑人心就是指人被女色迷惑,就是迷恋于多个不同的女人,心性不定,总是激情荡漾而丧真失精。
现代的社会普通人也享受到了以前皇上的生活,锦衣玉食,左拥右抱。性情的泛滥似乎成了时尚,一夜情、换妻、3P、婚外恋、包二奶都成了流行词汇。子曰:“四十不惑”,大概是是说人到了四十岁才能安心定志,从一而终吧。又想起了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贾宝玉算是个不惑之人了。
安宁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诫子书》,充分体现了诸葛亮这位积极入世的的道学大师的修身之道,与其在《隆中对》中论述的三分天下治国之道一脉相承。淡泊就是《黄帝内经》中的倡导的“以恬淡为务”,也就是摈弃身体本能欲望与后天强加人为的意志,才能让先天本性自然显现流露。上回介绍了安定,今天说说安宁,安字不再赘述,重点说说宁字。现在简体字的宁,本读zhù,是“贮”的本字。宁的繁体字是“寧”,从宀(mián),代表家居;从心,代表心情、心神;从皿,代表吃饭的碗盆;从丁,代表儿女。组合起来表述了一种安居、足食、子归、心安的状态。反过来说,居无定所、流离失所算不得宁;有居无家比如鳏寡孤独、未婚离婚也算不得宁;家里没有饭吃算不得宁;没孩子或孩子远游不归都算不得宁。简单的一个宁字,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幸福观,对安居、团圆、稳定、祥和的企盼,兼具了回归、安定的意思。
古人把子女回家探望父母就称为宁,比如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望父母就被称为“归宁父母”《诗·周南·葛覃》。又如:宁省(探望年长的亲属);宁亲(省亲);宁觐(返里省亲)。父母去世,孩子回来守父母之丧也被称为宁。《汉书·哀帝纪》:“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又如:宁丧还家;宁告(古代官吏告假奔丧);宁考(亡父)。《水浒传》二十四回:“只把唐牛儿……刺配五百里外,干连的人,尽数保放宁家。” 宁家就是回家。宁还有回归以后安居、不变的意思,也就是安定或使之安定的意思。成语鸡犬不宁的意思首先是鸡犬不回窝,再者就是闹腾的意思。把在大街上示威游行的人、把在山上的土匪赶回家都算是息事宁人了。类似的词汇还有宁内(安定国内);宁民(安民,使人民安定);宁家(使家庭安定);宁乱(平息灾祸战乱);宁亲(使父母安宁);宁边(使边境安定)。这种用法大概和国人长期形成的心态有关,在外总是不安全、漂泊不定,只有回家才安定。
诸葛亮说的宁静是修身、齐家之道,在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子孙环绕的祥和平静的状态下谋求长远,也许是长期治国,也许是养生长寿,这和中医理论是完全一致的。中医认为宁不仅是一种客观实际,更重要的宁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五脏关系和谐类似于人有家;心包、心脏坚固,类似于人有居,可以保护、安藏心神;精气充溢,滋养心神,类似于人有饭吃。心神内敛,日藏于心,夜藏于肝,类似于人有子归家。
所以当我们说一个人心神不宁的时候,描述的就可能是心神外越的人,在临床上表现为极度的敏感,甚至可以听到很远距离人的谈话,严重的还会出现幻听、幻视;可能是魂飞魄散、失魂落魄的人,这些人神情恍惚、注意力难以集中、行为乖张、言语无序;也可能是恐惧、惊疑的不安状态;或者是经脉阻滞,心神失养的极度疲惫状态;甚至是鹊占鸠巢,邪鬼入主的疯癫状态。
所以收摄魂魄就是宁神的主要目的,比起安神、定神,宁神要困难的多。古代巫医有招魂的仪式和法术,比如《离骚》的巫咸降神,《招魂》的巫阳下招。屈原自称:“我有迷魂招不得”后果自杀身亡。做为现代中医临床治疗来讲,以针刺13鬼穴、使用龙骨、朱砂驱邪,用艾灸关元鼓舞精炁,艾灸神阙、巨阙、神门开放门户,收摄心神,重用“安精神、定魂魄”的人参都是治疗心神不宁的有效方法。
安定
北京有个安定医院,专门治疗精神疾病。情绪、情感、精神的不安、不定确实是困扰现代社会人们的主要问题。
安是会意字,有女在家。女属阴性,主内主静,主封固闭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所以安有保全、稳定、静谧的意思。从风水、堪舆的理论来讲,三面环山封闭,一面开口出入的地势被称为安。因为它易守难攻,有安全保障,适合定居建设城市。中国凡是城市地理环境符合上述条件的,一般都以安字命名。比如长安、临安、安阳、淮安等等。成语有安居乐业、安身立命等,杜甫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可见人得定居曰安。《黄帝内经》中数次提到了五脏安定一词。五脏属阴,主藏精气而不泻。心包为臣使之官,护卫心脏,喜乐出焉。而心为君主之官,为藏神之所。人神若得心血涵养,心包卫固,自然安生。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如果人的情绪出现剧烈变化,就会突破心包,搅扰心神。如果心脏本神气心血不足或者过亢,不能封藏神明,都会出现使人出现不安的症状。表现为莫名的恐惧,没有安全感,敏感多疑,害怕黑暗声音等等。凡动物本能,感知危险之后,一则奔逃,一则拼命进食储存能量。很多抑郁躁狂的病人,也有类似的无目的出逃的倾向和不可抑制的食欲增强。治疗这种不安的症状,轻度的应该补益心气,使用安神之药,比如人参能"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还有填充心血,用血肉有情之品,比如阿胶、鸡子黄。重度的应该先驱心中邪气,针刺13鬼穴,艾灸膻中,使用矿物药比如朱砂、琥珀、龙骨等等。
定也是会意字,有留止于家的意思。《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定就是相对静止,不变不动的意思。同义词有固定、决定、稳定、镇定等等。所谓的心神不定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不知所止,贪婪的欲望无限膨胀,“贪心不足蛇吞象”。司马迁说过:“ 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返观当下社会,人心浮躁,物欲横流。大到贪官近乎病态的疯狂攫取以致失身丧命,小到百姓竞争攀比,伤心劳神都属于此列。心神不定的第二种情况是是散乱,难以聚精会神,集中精力。军事作战有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术,人在使用有限的精神的时候,如果能专心致志,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话,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四处出击,面面俱到的话则事倍功半。看看现在的学生学习的时候听着MP3,嚼着口香糖,开着电视,晃着腿,摇着笔的样子,就知道他们的心神是多么的不定。心神不定的第三种情况迷惑,也就是面对多种选择不知所措,所谓五心不定,输个干干净净。此类情形我在《疑惑》一文中已有论述,在此不在赘述。心神不定大多源于心火。轻度的可以采用食疗冰糖莲子、苦丁茶会有帮助。重度的就需要用苦寒泻心的黄连、胆星了。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静坐、站桩。肾水上济,津液满口,吞咽入丹田,心火自降。
总而言之,安和定只是近义词,很多人现在混用了,当他们说自己内心不安的时候,其实想表达的是内心七上八下不定的感觉。不安和不定中医辨证不同,一虚一实,治疗也截然不同。孙思邈在《大医精诚》开篇就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起码说明医生先安定,才能让患者安定。
愧疚
愧和疚是抑郁症患者的常见情绪和心态,严重时会导致患者自残和自杀。做为医生,本着“上工治未病”,防患于未然的精神,很有必要精细研究和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并及时给予妥帖的关爱和治疗。人的精神和情绪状态有积极、好动、向上、进取、乐观阳性的一面,也有消极、沉沦、安静、畏缩、悲观阴性的一面。阴阳平衡、相辅相成、交替出现,这是常态。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阳性的精神出现在白天,阴性的精神出现在夜晚。也有阴阳颠倒的,白天睡觉,晚上工作,比如毛泽东的生活习惯就是如此。即便是阴阳颠倒,但阴阳还是平衡的,交替更迭。中医把白天阳性的精神、情绪状态名之曰:“神”;把阴性的精神状态名之曰:“魂”和“魄”。请注意代表阴神的魂魄两个字的结构,两个字都带有一个“鬼”,鬼与神相对一阴一阳。鬼者归也,所谓视死如归,鬼也代表人之将死、已死的状态。魂魄一半是鬼,喻指人在睡眠中,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
如果阳性的精神状态亢奋过头,搞得人激动、兴奋,最终失眠,到了次日白天接着工作,再去亢奋,这就是阴虚阳亢、阴阳失衡。长期的失眠,就会导致使阴性的精神以睡眠以外的另外一个面目出现,因为阴阳总是要平衡的。那就是清醒时的负面精神和情绪和行为,情绪低落、丧失兴趣、难以集中注意力、恐惧不安、懊悔、愧疚、自责、自残、甚至自杀。
愧是形声兼会意字,发音近乎鬼,含义是心中有鬼,就是内心有负面、阴暗的精神、情绪。这种愧的情感大概有一下几个表现。
1,  愧是亏心,想了或者做了与自己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违背的事,反思以后感觉亏欠,也就
是与完美标准有差距。这些人一般家教很严,父母对子女体贴温情较少,以至于外界强加的标准与孩子的实际能力相差较大,以至于孩子常常出现亏欠心理。这是外因。从内因来讲,亏心就是心亏,中医认为心包气血不足的人,容易出现羞愧。表现为胆小、害羞、紧张、脸红、心跳、手心出汗、不敢直视或对视。属于没做亏心事,半夜也心惊的那种人。仔细分析一下,导致患者产生愧的原因,大多是普通人不以为然的事情。心气不足的人,容易给鸡毛当令箭,容易夸大痛苦、渲染事实。所以矫正和治疗愧,一要降低父母要求和自我要求的标准,特别禁止那些父母强迫孩子完成自己未尽心愿的病态行为。其次要补益心血、心气。虽说劳心者治人,但是劳心者大多活得不快乐、甚至很痛苦。
2,  愧是自卑,自己看不起自己,经常否定自己,偏低自己,自觉惭愧,甚至自惭形秽。比
起就事论事否定自己来,自卑是对人的全面否定,也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觉得自己不行。自卑源于攀比、竞争,多数自卑的人起初是受到父母、老师、同学长期的有意无意的讥讽、挖苦和贬低,伤害孩子的心气,进而产生自身的怀疑和否定。自卑的人有示弱和逞强两种极端表现,示弱的人总是表现出畏缩、后退,渴望被帮助、关爱的样子,如果外部生存环境好,尚能慢慢自我调整,恢复到正常。反之,极易经不起挫折、打击,走向自绝。逞强的人,是试图从竞争中取胜,向别人证明自己,再通过别人的肯定,来达到自我认同的目的。这种通过外求来解决内患的方法,往往是缘木求鱼,最终把自己搞得很累,始终处在看别人脸色生活,很难自得其乐。疚也是形声兼会意字,是心病日久以后产生的自责和负罪感。可以说愧久了,就会出现疚。也就是说病人从开始的亏欠、自卑的虚证,进而转向了责备、谴责、伤害、杀害自己的实症。开始总说对不起别人,现在要采取行动做个了断。
天造地化,幸而为人,本来是值得让人兴高采烈的事情,但是群居生活,形成江湖社会,为了统治的需要,就产生了无数的说教,让人变成驯服工具。这些说教有个基本特点,就是先让你感到自己有缺点、错误,需要忏悔、改正,实在找不出一点问题,就搞出个原罪来,让人背上沉重的精神负担。有的甚至让你呼吸、喝水、吃饭都产生负罪感,说你杀生了。
很多人中招,在不断地削足试履,改变自己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压抑、削弱心气,最终崩溃。临床经验证明,所有抑郁症病人不是因为事情而内疚,而是感觉内疚,找个事情做由头。心理医生喋喋不休地今天劝解了病人的一个内疚理由,明天病人又会找到另一件事情来内疚。所以解除心病、补益心气是治疗愧疚的根本。物质决定意识,生理决定心理嘛。对于有自伤、自残、自杀心理和行为的,临床治疗以驱邪为主,可以针刺“十三鬼穴”,或局部放血。对于初期自觉愧疚、失眠、早醒、恶梦多梦的,治疗以艾灸、汤药为主,宁心安神,恢复精神与魂魄的平衡。
疾病
“疾”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 从矢指人中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 本意指急性病。疾也作为形容词使用,同急,比如疾风知劲草,春风得意马蹄疾等等。一般说来,邪气盛,正气也足的时候,发病快、病势急,但是往往好的也快。好比外感病,起病突然,高烧体痛,但是汗出以后自然痊愈,来得快,去得急,故称为“疾”。
“病”是象声词,含义是加重的“疾”,或者是合并的“疾”,也就是说,病是急性转为慢性的疾病,或者是深部的、不容易治疗的疾病。《说文》。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仔细研读古文的时候,就会发现古人很注意“疾”和“病”使用的分寸。
比如在《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中描写扁鹊初见蔡桓公,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回:“寡人无疾。” 扁鹊说君有疾,而不是说君有病,含义就在于疾的程度表浅、危害不大。如果不治疗,进一步深入发展的话,疾就成病了。桓候连自己有小毛病的都不承认。联想到先秦的另一篇文章《孟子·梁惠王下》中梁惠王公开承认:“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其实疾不过是小毛病、缺点罢了。扁鹊出,桓候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后来人翻译这句话不清楚疾和病的区别,把不病翻译成没有病,桓候的话就成了医生就喜欢给健康的人治疗,然后邀功,显得不合逻辑。其实“不病”是病得不深的意思,也就是小毛病。桓候的意思大概也感觉到了自己有些不舒服,但是根本算不上疾或者是病,所以不大愿意让扁鹊诊治、邀功。等过了十天,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俟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候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第二阶段的疾的发展就严重了,扁鹊就用“病”来替代“疾”了,层次也逐步深入导肌肤、肠胃、骨髓。在分析疾病的治疗机理的时候,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小毛病用热水洗浴就能好。“病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疾发展成了病,深入到了肌肤、肠胃、分别用针刺砭割、口服汤药能够治好。“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但是病入骨髓,如同病入膏肓,就无可救药了。短短的一篇故事,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由疾而病,由病而死的过程。
在《韩非子·十过》中还记载了一个喝酒误事的故事,“司马子反之为人也,嗜酒而甘之,弗能绝于口而醉。战既罢,共王欲复战,令人召司马子反。司马子反辞以心疾。共王驾而自往,入其幄中,闻酒臭而还。”司马子反喝醉了,不能应召出战,以“心疾”的名义推辞。这里的心疾,后人都翻译成心病。这就是错误的。疾病发展到了心,那就不叫疾了,一个有心脏病的将军,估计也难打仗。之所以叫做心疾,是因为酒后心跳加速,也就是心动过速、心慌、心跳、心悸症状。
病字在古文中的使动用法中经常出现,表示“使某某病”的意思,也就是使某某痛苦的的意思。比如《水浒》中的人物有病尉迟孙立、病大虫薛永。其含义不是病了的尉迟恭和老虎,而是形容梁山好汉英勇,使尉迟恭,老虎都痛苦。名言“病之所病病病多,医之所病病道少。”也是说患者的痛苦在于疾病种类太多,而医生的痛苦在于治疗思路、方法太少。
现代的疾病趋于同义,但是在翻译成英文的时候可以通称illness或 disease.具体说来疾翻译成suffering,把病翻译成sickness 似乎更合古意。
健康
现在人们都在说健康,还衍生出了不健康,亚健康等等词汇。大多数人模模糊糊知道健康就是“好”的意思,其他的就不予深究了。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健康的含义,能够理解古人对于身体好、或者心理精神好的理念,再翻译成英语也就不单指向HEALTH H或HEALTHY。
健即是形声字,又是会意字,发音与建相同,含义相近。建是动词,是会意字,从廴(yǐn),有引长的意思;从聿,意为律。《说文》:“建,立朝律也。”后来引申为创造,设立。建的背后就是能力和能量,所以凡是用建加上其他偏旁组成的字,大多含有“有力”的意思,比如:腱是坚韧有力的的筋,腱子肉就是绷紧发力的肌肉;犍是力大无穷的公牛,因为被阉割过所以性情温顺。键是金属制作的坚固有力的关辖,固定门或者车轴等等。
健以人加建,含义是有力的,可以做形容词,比如:“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垄亩无东西。”——杜甫《兵车行》;“健卒十人。”——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鲁迅《悼杨铨》:“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健也可以做副词,含义是有力地,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健步如飞、健在、健壮、健美、健硕等等。硕是块头大,健是有力量。在使动用法中,健可以做动词,含义是“使之健”,也就是使之有力的意思。比如我们常说的健身、健体、健胃等等。很多人胃肠蠕动呆滞缓慢,常常出现宿食不消,心下痞硬、口臭烟痛、嗳腐吞酸的症状,使用消食化积的药物,后者予以点穴针刺,能够使胃肠得气有力,生动活泼起来,所以叫做健胃。力源于气,有力者源于有气。元气足则神明健,谷气足则体健。健的反义词应该是垂头丧气或者是有气无力吧。
康的含义是五个方向的道路都通畅。古人命名一路畅通为道路,一分为二有分岔叫做歧;十字路口通达四个方向叫做衢;通达五个方向就叫做康;通达六个方向叫做庄;通达九个方向叫做馗(逵)。人们常说的康庄大道就是通达各个方向的道路。所以康的含义就是有路子,行得通。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畅了,物质和能量才可能交换、交流。各个方向的道路通畅了,才有更好的选择的余地,得到最有价值的交流,最终达到平衡。从治国来讲也是如此,《汉书·宣帝纪》中说的:“上下和洽,海内康平。”就是官方和民间交流顺畅,百姓之间也有多种渠道交流、通商,这样人心就平衡了。
人的身体想维持正常的运转也是如此,中医认为人不仅有肉眼可见的血在脉管里流动,还有一种无形的的能量,也就是气(炁)也在体内有蓄积、流动,这种流动是有规律的,有着各自的节奏、方向、时间。这种能量流动经过的路线被称之为经络,大路为经,小径为络。人的先天之炁,又精化生,蓄积在丹田,流行运动在奇经八脉之中,最重要的任督二脉最终注于脑,营养神明。后天之气起于中焦由水谷化生,兼并呼吸之精气,由肺而起逐次按时行于十二正经,循环往复,并且散布于365个小的络脉之中,覆盖渗透全身。《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如果经脉不通,或者络脉不畅,人的气血运行就会停滞,轻则出现疼痛,重则出现麻痹,久而成患,出现地方割据,也就是受中央(心神)节制的自我膨胀,形成癌瘤。以任脉而言,上下交通,水火即济被称为泰;而任脉郁阻,上下隔绝不同,上热下寒,被称为痞(否)。我们常说的康泰,就是人体的经络上下交通,五路旁达的意思。而康宁就是经络通畅,神魂得归能藏于心中的意思。
总而言之,国人身体好,也就是健康的理念源于中医的气血理论,也就是说,气足有力为健,经络通畅顺达为康。徒有气而经络不通者,人体会暴躁、疼痛、气冲牛斗,血溢脉外。出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的疯狂也未可知。经络通畅而无气力者,就象缺乏营养的婴儿一样,难免夭折。所以说健与康二者缺一不可。想让外国人明白中国健康的概念,恐怕难以找到相应的词汇达意,非得让他们学习中医理论不可了。
皮肤
把皮肤翻译成英文,很简单就是SKIN。但是仔细想想,那只是皮的意思。肤与皮是同义词还是近义词?有没有区别呢?如果有,区别又是什么?搞清区别对中医临床又有什么指导意义呢?回答是肯定的,皮与肤只是近义词,有区别。《灵枢口问第二十八》:“黄帝曰:“人之振寒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栗,补诸阳。”这段话说的是皮与肤同时受寒出现的打寒战症状。而在《灵枢水胀第五十七》黄帝曰:“肤胀何以候之?”岐伯曰:“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鼓/空)(鼓/空)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说的是寒气在皮肤之间出现的症状。既然皮肤存在之间,可见皮肤是不同的。
皮就是表皮,覆盖身体表面的,与外界直接接触的人体组织。同时也是毛发生长的地方,著名的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说的就是皮毛的关系。
“肤”的繁体字写作“膚”,是象形、会意字。说白了就是皮下组织。也就是皮下脂肪、毛囊、汗腺。也就是介于皮肉之间的组织。类似的词汇例如肤浅、切肤之痛、体无完肤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人们常说的肌肤之亲,表达的就是比表皮的接触更深的关系。不能因为皮肤经常连用就说肤就是皮的意思,否则经常说肌肤,那肤又成了肌肉了。
《詩經》有句話:“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说的就是皮下脂肪充盈润泽,如同凝固的白脂。《易经》曰:“臀无肤,其行次且”,也就是说屁股没脂肪的人走在路上都不好看。如果把皮肤理解成同义词的话,这句话就不好解释了,屁股蛋上怎么会没有皮呢?现代人用丰乳肥臀描写性感体态,描述的就是健康的皮、肤、脂、肉充盈的身体。
孟子有句著名的论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能被饿瘦的只有皮下的脂肪和肌肉,皮是不会饿没的,最多也就是皮包骨头。《素问五藏生成》:“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 外感风寒邪气以后,血液循环不畅,凝滞在皮下也就是肤的部位,就会出现麻痹的症状。《灵枢经水十二》:“黄帝曰:夫经脉之小大,血之多少,肤之厚薄,肉之坚脆,及帼之大小,可为量度乎?”皮是薄薄的一层,谈不上厚薄。肤就不同了,营养充足,三焦功能正常,脂肪堆积多,肤就厚,反之就薄,甚至会没有肤的存在。
我的一个患者,当年在清华读书,参加过绝食。是真的绝食,不吃饭,光喝水的那种。后来虚脱昏迷,落下了很多毛病,消化不良,心动过缓,腹寒腹痛,常年即便是在夏天也裹着505元气袋,不然就腹泻。他的皮很松,皮下没有脂肪,一捏就能提起来。我经常拿他做例子让学生看,这就典型的是有皮无肤。《灵枢·顺逆肥瘦》曰:“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对于肤厚脂肪充盈的人,可以深刺,反之只能浅刺,或者只用皮针。
《伤寒论》中有个方子叫做猪肤汤,不能仅仅根据字面理解找块猪皮就得了,其实应该是带脂肪的猪皮,猪油也叫大油,滋阴的效果非常好。按照中医理论,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表皮的问题应该从肺气、卫气着手解决一般不涉及营血。而肤的问题直接隶属于三焦、心包,前面我在介绍膏肓、脂肪的时候已经论述了其相互关系。
目前我们常见的脂溢性脱发、青春痘,其实就是肤的问题,油脂代谢的问题,源于心包之火和三焦不利,非关肺事。少女皮肤嫩滑水灵、吹弹得破。中年妇女面焦发堕,皱纹丛生,也是肤的问题,涉及三焦和元气。
现代人皮肤不分,满大街都是在宣传护肤、换肤、嫩肤。其实他们都是在说皮的事情。肤的问题只能靠内部解决。
膏肓
上回说《疾病》的时候,我们谈到扁鹊形容人不可救药时说:“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后来人们也用病入膏肓表达同样的意思,殊不知,膏肓和骨髓就是一回事。
《内经 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岐伯曰: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痠。
骨髓、脑髓就是渗入骨内颅内的膏。膏源于饮食,依赖三焦元气所化,成液入骨髓,没有渗入骨内固体的分成两种,包裹覆盖脏器的白色的叫做膏,皮下黄色的叫做肓。我们吃螃蟹的时候习惯于把公螃蟹体内白色的精脂叫做蟹膏,把母螃蟹的卵黄叫做蟹黄,是一样的道理。《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膏肓在这里特指包裹保护心脏的脂膜,也就是心包。膀胱经的第43个穴位叫做膏肓俞,位于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和心包的背俞穴厥阴俞紧邻。心包是心的宫城,心为君主之官,不受邪,心包代受,《灵枢·邪客》:“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包络。”所以病入膏肓就是,病邪侵入到了人体最后一道防线,艾灸火攻、针刺、服药都达不到,也就是无可救药了。
膏的原穴是鸠尾,位于胸骨柄剑突下,无剑突的人的在胸骨下1寸。“膏之下”也可以理解成膏的原穴之下,就是心的募穴巨阙,此穴解剖位置下面是肝脏左叶,历来禁针。肓的原穴是气海,肓之上也可以理解成肓的原穴之上,就是阴交和神阙。饮食中的营养,经过阳明胃肠的消化,有些通过三焦的气化功能,转化成膏肓。固体的膏肓畜积能量,能保温、保护脏器。膏肓液化,充盈骨髓脑髓,营养心脑;气化的膏肓,转变成能量,温养脏器。膏肓的代谢,直接隶属于心包和三焦,心包的背俞穴、三焦的背俞穴外侧就是膏肓俞和肓门。由于普通人奇经八脉不通,靠三焦通行元气,因此膏肓与元气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一半来讲,元气元阳不足的时候,人体就肥厚,反之就精瘦干练。三焦气化功能弱的时候,消化吸收脂肪的功能就差,三焦功能亢进的时候,膏肓分解消烁的快,甚至会出现骨髓枯槁的情况。
具体分析,肓算是半成品,质地柔软,在皮下、相对较浅。膏的质地相对坚硬,包裹脏器,位置较深。如何把肓转化成膏进而营养骨髓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内经腹中论》:“帝曰:人有身体髀股(骨行)皆肿,环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
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
我曾经在电视上看见过令人作呕的吸脂手术,看见黄色的油脂滚滚而出的时候,不禁想
到如果我们认真学习一下古人的膏肓理论,从三焦、心包、元气入手,那么对于治疗现代的肥胖病、抑郁症、厌食症、丰胸隆乳等等是大有俾益的。
创伤
创伤一词现在被广泛应用,泛指对人体,甚至包括了对情感、精神的一切损害。在古代则不然,创伤是狭义的,有其精确的含义和定位。我们有必要去认真辨析,以利于临床准确地辨证治疗。
首先创伤是由外因导致的。二者的区别在于损害程度的深浅。伤是在皮肤表层,程度较浅。影视剧中的战斗英雄,在负伤以后经常满不在乎地说:“没事,就擦破点儿皮。”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创,金字旁,指金属利刃导致的损害,程度深达肌肉。另外还有导致骨折但是筋也就是肌腱尚未断裂的叫做折,导致筋骨都断裂的叫做断;
为什么要做这么细致的区别呢?这和古代刑名制度有关,法家治理天下,兴诉讼、治牢狱。精确的定义有利于制定量刑标准,以理服天下。中国的目前已知成文刑法是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铸的刑书;公元前513年晋国又铸刑鼎;公元前407年,魏文侯颂布李悝《法经》,商鞅变法(公元前359~前350年),制定刑法《秦律》。以后的《礼记·月令》与《吕氏春秋·孟秋纪》保存了相关的内容:“是月也,有司修法治,缮囹圄,具桎梏,禁止奸慎罪邪务博执。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东汉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在注释《礼记·月令》中说:“:皮曰伤,肉曰创,骨曰折,骨肉皆绝曰断。”精确定义的另外目的,就是为了治疗。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脾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因此不同程度的损害,就要治疗不同的脏腑,使用相应归经的药物,以利于创伤尽快恢复,这是中医外科学的基本原理。无论何种外伤,都会伤及血络、脉管,出现出血、瘀血或血肿,因此止血、消肿、活血就是治疗外伤的必不可少的步骤。轻度的出血渗出,可以外敷、内服药物,比如乌贼骨粉、三七粉、草木灰也就是炭类的中药,棕榈炭、血余炭、荆芥炭等,中医有血见黑则止一说,其理论源于五行黑肾水克红心火。电影《追捕》中杜丘用烧焦的木棒为被熊咬伤的警察消毒止血的情节实在令人难忘,这也是创伤自救的有效的方法。著名的云南白药在止血疗伤上有独到之处,特别是里面的保险子可以治疗大面积出血和血崩。当然严重的出血可以同时采取按压、捆扎止血。出血不好止,但是皮下的瘀血,肌肉的血肿也不好散。时间久了又会出现溃烂,形成疮疡。古代衙役为了索取贿赂,练就了一套行刑杖责的本事,掌握了下手轻重、深浅的力度。如果犯人给了钱,他会显得很卖力,一棒下去声音很大很脆,犯人皮开肉绽、鲜血淋漓。看起来行刑效果不错,犯人受到了惩罚,但是这只是“伤”,伤的是皮肤,外敷些金疮药膏,过几天伤口就慢慢愈合了。而对没交钱的人,他会打得很闷但是很沉,这种势大力沉的打法,加上施暴者的恶念,以意领气,穿透力渗透性都很强。虽然打完了可能皮肤都不破,但是皮下肌肤全烂了,成了死肉。这种犯人不是死于仗下,就是死于刑后的溃烂感染,瘀毒无法外散,内窜攻心。这就是深达肌肉、血脉的“创”。有经验的犯人,如果能当即索要几碗童便服下,使瘀血热毒从小便排出。后者用鲜豆腐外敷,引邪外出,尚有一线生机。当然最好是马上服用活血化瘀解毒的金创药。但是事前没有使银子,哪里来的方便,只有死路一条了。由于伤口或创面暴露,极易引起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导致患者出现化脓、高烧、惊厥、甚至昏迷、死亡。中医一般使用大剂量清热解毒的新鲜中药外敷、内服,比如蒲公英、金银花、马齿苋、败酱草等等。一般情况,应及时清创、排脓,没有医疗条件的,用盐水外洗也不失为有效的方法。当年红军长征之前,陈毅负伤,大腿被子弹穿透,虽然经过手术治疗,因为留在苏区打游击缺医少药,伤口化脓感染生蛆。后来陈毅把自己绑在树上,让警卫员用擦枪布贯穿伤口,排出脓液,挤出蛆虫,疼得陈毅昏死过去,后来伤口才慢慢愈合。能做到这个地步,陈毅可比刮骨疗毒的关公。后期伤口和创面久久不能愈合的,是气血不足的表现。伤在皮肤,一般用补肺的中药,酸温收敛,比如山药、五味子、山茱萸等等,外用醋或石灰水外洗。创在肌肉,在确认没有外邪、热毒瘀血的情况下,可以用甘温补脾的中药比如黄芪、党参、当归、甘草等加上托里透脓的桔梗、皂刺、穿山甲等等。
有的金属利器所伤,在体内还有残留的铁屑、铁锈,有的利器上面还有毒液,这样的创伤就更危险更难救治,会引发类似破伤风的症状以及各种中毒反应,抢救这样的病人,需要首先清除异物,排出毒血,还要以毒攻毒,使用全蝎、蜈蚣、蟾酥等药,抢救的过程更为复杂。
脂肪
之前介绍过了《膏肓》,这回接着说说“脂肪”。现代的中医学对此视而不见,几乎不谈了,古人对此则有精确、细致的论述。
“脂”,和油、膏、肓含义一样,只不过长在飞禽的身上的,或者长在有犄角动物身上的古人称作“脂”;长在没犄角动物身上的的叫做“膏”。《说文》:“戴角者脂,无角者膏。”《易·本命》:“有羽者脂。”。比如牛羊的油一般叫脂,猪油古人称为豚膏。《周礼·考工记·梓人》:“宗庙之事,脂者膏者以为牲。”其中脂者代表祭祀用的牛羊,膏者代指猪。比如《黄帝内经》:“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黄,白如豚膏,黑如乌羽者,生也。”
人身上的油,液体、半固体的叫做膏或者肓,坚硬的固体被称作脂肪。《礼记·内则》:“脂膏以膏之。”疏:“凝者为脂,释者为膏。”《诗·卫风·硕人》:“肤如凝脂”。我们常说的搜刮民脂民膏,说的也就是油水。
“肪”指的是肥厚的脂,一般长在腰部。《文选》李善注引《通俗文》:“脂在腰曰肪。”曹丕《与钟大理书》:“窃见玉书,称美玉白如截肪。”其实肪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板油,成块的硬脂。
脂肪的功能在在于储存能量,保持体温;固定包裹脏器,特别是五脏。脏器下垂的病人,如果是六腑或奇恒之腑,比如胃、子宫,单纯用补益中气的方法就能升提纠正,如果是肾脏下垂,那就需要纠正脂肪代谢的问题。
现代人时尚以瘦为美,谈脂肪而色变。很多人盲目从众减肥是内心自卑怯懦的表现。有的女病人减肥减到骨瘦如柴,上下班坐公共汽车都得带个棉垫子,不然的话直接坐在塑料座椅上就会肚子痛。没有脂肪的保护,寒气直中脏腑,这些人病得更重,死的更快。对于女性而言,如果饮食不当,长脂肪过多的话,会影响生殖功能,不产卵不排卵,甚至闭经。俗话说“母鸡肥了不下蛋”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为女性减肥和调理月经是同时进行的。
还有一些肥胖的人,有的长了一身的囊肉,有的长了脂肪肝,有的抽一管血能有半管油。这些人无论如何忌口,就是喝冷水也长肉。其实这是注水肉,水肿罢了。这些人的三焦的气化功能衰弱,无法化脂肪为能量。我一般建议他们除了稍微节制饮食以外,还建议他们早早睡觉,争取在晚上九点入睡,这正是三焦工作的时间,让后天意识休息,好让身体集中能量化解脂肪。
《素问异法方宜论》:“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认西方来。”意思是说在中原的西面,也就是宁夏、甘肃、新疆一带,那里出产金属玉石,是天地收引的地方。当地居民依山陵挖窑洞居住,气候多风沙,水质偏硬,土地多盐碱。人们不穿丝绸衣服而裹着毛毡。吃的好皮下脂肪厚,耐风寒,不容易感染外邪。但是往往肠胃出问题,一般给予口服药治疗。
《素问·逆调论》:“帝曰: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厚衣不能温,然不冻栗,是为何病?  岐伯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黄帝问歧伯说:“有的人身体冰凉,但是用热水火烤穿上厚衣服也暖和不过来。但是这些人也不怕冷。这是什么病?”歧伯说:“这些人平素肾气太热,耗伤了阴液,熬干了脂肪。最后肾气不足,骨髓也减少了,外来寒气浸入骨髓。”这里的肾脂,就是包裹肾脏的脂肪,也是能够滋养生成骨髓是的膏肓。
关于人的体形,《灵枢卫气失常》还有一段精辟的论述:“黄帝曰:何以度知其肥瘦?伯高曰:人有肥、有膏、有肉。黄帝曰:别此奈何?伯高曰:腘肉坚,皮满者,肥。腘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大意是说肌肉坚强,皮肤紧崩的叫做肥人;肌肉萎软,皮肤松弛的叫做膏人;皮肉分不开的叫做肉人。
黄帝曰:身之寒温何如?伯高:膏者,其肉淖而粗理者,身寒,细理者,身热。脂者,其肉坚,细理者热,粗理者寒。理是皮肤腠理,缝隙,无论皮下脂肪多寡,反正腠理疏松的人容易着凉。腠理致密的人容易发热。
黄帝曰:其肥瘦大小奈何?伯高曰: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肉者,身体容大。脂者,其身收小。
黄帝曰:三者之气血多少何如?伯高曰: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肉者,多血则充形,充形则平。脂者,其血清,气滑少,故不能大。此别于众人者也。黄帝曰:众人奈何?伯高曰:众人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血与气,不能相多,故其形不小不大,各自称其身,命曰众人。
黄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必先别其三形,血之多少,气之清浊,而后调之,治无失常经。是故膏人纵腹垂腴,肉人者,上下容大,脂人者,虽脂不能大者。”
《黄帝内经》中所说的“肥人”,其实就是“脂人”指的就是体形可能不是很大,但是皮肤紧绷有弹性,肌肉、皮下脂肪坚硬的人。膏人就是皮肤松弛,肌肉松软,甚至按之有凹陷的,长着啤酒肚,脸蛋儿嘟噜下垂胖子。肉人是体形大,但是上下匀称,皮肤不紧绷也不松弛,也就是皮肉不分离。
一般说来,膏人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胖子,他们多气少血,这些人容易生热,耐寒不耐热。但是这些人阴血化生不足,往往容易脱发、失眠。特别是冲任阴血不足的时候,胖女人甚至出现闭经,男人有的也会出现髭须稀疏。一般来讲,我们通过调理元气和三焦之气,化膏肓生阴血,不仅可以治疗不孕不育症,而且也为现代的肥胖病治疗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
肉人,体形硕大匀称,毛发浓密,在美国常常可以见多这样的人。这种人来寻求减肥,其实是在减重,减肉。控制饮食,调理脾的功能,采用放血疗法,对于这些人是有效的。
脂人,一般说来就是小精豆子形的人,拿破仑,邓小平似的的人物,怎么吃也不胖,也不长个,但是血清气滑,有着勃勃生机。
国内外现在视油脂如恶魔,各种食品都标识自己不含脂肪。人体又不是试管,你灌进去什么就有什么。你不喂脂肪,他一样会合成脂肪。与摄入相比,提高人体脏腑的功能才是主要的。
肌肉
“肌”和“肉”虽然是同义词,但是还是有区别的。《黄帝内经》开篇《上古天真论》有着么一段话:“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既然说肌肉若一,说明肌和肉非一。
那么“肌”、“肉”的区别在哪儿呢?首先“肉”的内涵要广泛一些,不光指动物的肌肉组织,同时也泛指蔬菜、水果果实的皮下肥厚的纤维组织。《齐民要术·种竹》:“取笋肉五六寸者。”常用的中药龙眼肉、山萸肉就是取其皮壳里、果核外的果肉。另外古代祭祀用的玉璧,形状象一个中间有圆孔的圆盘,两个同心圆中间的玉体也被称为肉,大概和古人认为神以玉为食有关。
先秦时期,“肌”表示人的肉;“肉”表示禽兽的肉。《说文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 《漢書˙卷七十四˙丙吉傳》:“介之推割肌以存君。” 后世肌肉混用,都用来形容人,肉的使用范围仍然广泛,几乎泛指人的所有软组织。肉也就是月,成为了一个偏旁部首,所有涉及到人体组织的字,都要使用它。
除此以外,肉还做为形容词和副词使用。形容质地柔软、性情柔顺、行为懦弱。比如“肉瓤儿的西瓜”。有人开车反应慢、动作迟缓,常常被称为“肉”、“真肉”“肉得慌”、 “做事真肉”。做事犹豫不决、拖泥带水的人,也被称为“肉脾气”、肉蛋、肉头。也就是说肉是刚硬的反义词。
明白了肉的这层含义,就不难理解肌和肉的区别了。简单的说,肌就是绷紧、刚硬、发力的肉;肉就是松弛、放松、柔软的肌
本质相同物质,会因为运动速度、方向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状态、结构。同样是H2O,遇寒成冰,遇热成水,过热成汽。同样是水,有一潭死水,有经过反复搅舀而成的滴水成珠的甘澜水。虽然同饮一江水,但是水在三峡不同的阶段,流速缓急不同,因此“气”也不同,用来沏出的茶也不同。盛开的鲜花,古人称为华。古人重视气,也就是注重物质的运动状态,所以就用不同的字词来形容。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肌肉也是如此。很多人由于长期、过度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导致柔软的肉先是成为绷紧的肌,久而僵硬,进而出现纤维化,条索状,严重的会压迫神经、牵引关节。这些人即便是在身体休息睡眠的时候,肌肉也是僵硬紧崩的,难以放松,影响心理、情绪、精神,出现紧张、焦虑、失眠。
长期暴饮暴食、饮食不节的人,使胃平滑肌抽搐、痉挛、萎缩,出现难以愈合的溃疡、息肉、粘膜萎缩。在球场上奔跑过度的人出现的抽筋,也就是肌肉挛缩;服用春药壮阳,导致阴茎长久充血,阳强不倒,也属于这一范畴。简单地说病因就是有肌无肉,古人称为肌痹或者死肌。
寒性凝滞,受寒以后的肌肉,会出现紧张、僵硬疼痛,《伤寒论》专设了桂枝汤、葛根汤、芍药甘草汤,干姜甘草汤等“解肌”的方剂来来治疗。对于肌痹,死肌,一般采取活血化瘀,通络散结的方法治疗,《神农本草经》久记载了很多“去死肌”的药物,比如白术、乌梅、蛇等等;针刺、艾灸、按摩的效果比内服中药效果更快一些,静坐站桩也是辅助缓解紧张的有效方法。
相反过于安逸,缺乏锻炼运动的人会出现肌肉的松弛、无力、甚至萎缩。尤其在一些瘫痪的病人身上比较常见,古人称之为肉痿,也就是有肉无肌,弛而不张。阴茎不能勃起,或者举而不坚,坚而不久,被称为阳痿。现代医学的康复锻炼也是有效的方法,中医的导引应该是首要选择,比如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形意拳等等。
肌肉在松弛的时候,经络通畅,气意神容易沟通,能化解外力,能持久出内力,缠绵旋转。肌肉紧张的时候,气血郁闭,容易激发暴力,有利于攻击。返回到我们开始说的肌肉若一,其实就是肌肉张驰有度,刚柔相济。
老子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引用在此,全当肌肉的一个注脚。
腠理
在中学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腠理”一词,在《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中,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后来扁鹊又说:“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教科书的解释说腠理是皮肤纹理,让人感觉腠就是表皮的意思。后来上大学学习《内经》,接触了更多的相关词汇,发现那种解释不太确切,有必要深入研究一下。
“腠”发音同“凑”,含义也相近,有时也通假互用。“凑”的本意是“水流汇聚”的意思,引申为“聚集”,相关的词汇有凑集、拼凑、凑和等等。“腠”用肉代替水做偏旁,意思是皮肉聚集。从微观的角度来讲就是单个细胞簇拥在一起,从宏观上形成了覆盖全身的细腻的表皮,但是微观上看,每个细胞之间有细微的间隙,这些细胞和它们之间细微的缝隙就是腠。中医研究细致入微,常常涉及到肉眼不见的外部虚邪、体内真气,所以也研究到了人体微观结构,所以产生了皮腠、肌腠、腠理的词汇。
“理”的本意是顺着玉石的自然纹路治玉。《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做为名词的理,就是指玉石的自然纹理,也就是裂隙所在。人体不是天衣无缝,人的肉眼所见的表皮上有毛汗孔和纹理。这些纹理就是细胞之间的间隙、接缝连接、拼凑而成,纹理所在也就是间隙所在,也就是腠之所在。中医有粗理、细理、小理、膲理等词汇。
简单地说,腠是肉眼不可见表皮间隙,理是肉眼可见的表皮纹路。
有人把毛汗孔解释为腠理,是不确切的。毛汗孔是孔,是水液、毛发出入生长之处,中医另有命名,如鬼门、玄府、汗空等等。腠理是隙,更加细微,是无形的邪气、正气出入之处。
腠理做为人体组织的一部分,与体内脏腑气血有密切地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医宗金鉴》注解为“腠者,一身之隙,血气往来之处,三焦通会真元之道路也;理者,皮肤脏腑内外井然不乱之条理也”。
《灵枢论痛》指出人体“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腠理的疏密与三焦元气和主一身之表的足太阳膀胱有密切地关系,《灵枢·本藏》:“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 “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随着年龄的增长,元气、肾阳衰减,腠理也变得稀疏。《灵枢经·天年》谓:“年四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鬓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
腠理的开合则受卫气的控制,因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灵枢·本藏》言卫气能“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 还说“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灵枢脉度》谓:“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分肉是肌肉间隙,腠理是表皮的缝隙,肥是饱满充盈的意思。如果把细胞比作山的话,腠就如同两山之间的山谷,理就是多个山谷连接成的沟壑。腠理肥,则间隙小;腠理疏,则间隙大。
外部环境寒热变化,影响腠理开合。《灵枢经·五癃津液别篇》谓:“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内部环境,特别是心境也会影响腠理开合。《素问·生气通天论》谓:“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腠理是体内真气外散之处,也是外邪入侵之处。《灵枢·百病始生》说:“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所谓虚邪就是无形的邪气,也就是细微的肉眼看不见的邪气。俗话说:眼见为实。肉眼能够看到的,包括借助显微镜能看得到的细菌、病毒都是实邪。虚邪能够从看似无缝致密的腠理侵入人体。
《素问·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新修本草》序:“几缠肤腠,莫知救止;渐固膏肓,其於夭折。”
作为防病而言,腠理致密,开合自如是关键因素。作为治病而言,疾在腠理,早期治疗至关重要。成语防微杜渐,可以做为腠理的一个很好的注脚。
膏粱
膏粱是指精美的饮食,代指富贵生活,例如《红楼梦》第四回:“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于膏粱锦绣之中,意如槁木死灰一般。” 膏粱、锦绣形容吃喝穿戴奢侈华贵。
具体来讲,膏是指油脂、肥肉。粱指的精米,精面,也就是精加工的细粮。细粮品种本身的的粗纤维含量低,淀粉、蛋白质含量较高。经过精加工以后,脱去了皮壳,磨细过筛,进一步去粗取精,剩下的就更加甘甜、粘性、不会粗砾难以下咽。口感、色泽都好。五谷脱下的皮壳叫做糠,在大多数穷苦老百姓只能吃糠咽菜的年代,膏粱也就成了富裕的象征。孔子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叫做食不厌精,说的就是孔夫子爱吃精米精面,所以有人就讥讽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挤兑他没见过粗糙的没脱壳剥皮的粮食。小时候我在我母亲的故乡山西阳高县下深井公社上深井大队生活过,那是70年代初期,村里一般的人家吃的就是红色高粱米面做的糕,穷苦人家就是糠菜半年粮了。人们喝的小米粥也是掺着糠同时煮着山药蛋。富裕的人家吃的是用带壳黄米磨面蒸的糕,当地人叫黍黍糕。吃菜几乎见不到荤腥,更谈不上吃肉,能用几滴胡麻油吃个拌豆腐那就是高级享受了。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吃上一顿纯粹用黄米磨的的糕。成语一枕梦黄粱,说的就是这种精制的黄米面糕。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前过年才能吃上的饭现在天天可以吃了,这还不算,黄糕再包上馅,用油炸了吃油糕,再摆上七大盘八大碗鸡鸭鱼肉,同时为了刺激人们食欲味觉,不断大量的使用辛香、麻辣、鲜咸的调料,比如味精、辣椒,花椒甚至大烟壳,达到了膏肓厚味的水平。水煮鱼、香辣蟹、麻辣小龙虾算是集大成的几道菜。现代人吃的面包唯恐不白不筋道,闹得商贩们除了给粮食一层层剥皮以外,还添加漂白增白剂,蒸出的馒头还要用硫磺熏白。真是食不厌精到了极至。
正所谓“物极必反、泰极否来。” 结果呢?富贵病来了。膏粱之变,足生大疔。膏粱厚味吃多了,脸上长痘痘,口舌生溃疡,身上张疔疮,咽喉动辄脓肿,前列腺肥大增生,小便淋漓涩痛,包括糖尿病的并发症多发的痈疽,其实都是精美饮食导致的心经毒火。《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早就指出:“诸痛疮疡皆属于心”。
天地造化,奥妙无穷。任何生物,其实都是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整体。也就是说,单取其一部分,它有偏性,采取它的全部,就会有相反的偏性存在,整体就会平衡。
糠是五谷的皮壳,作用正好跟胚乳、胚芽的性质相反相成,如果我们能一起食用,就不会出现积痰生火的病症。古代道家养生吃的是全麦饭,就不会剥去影响美观的黄皮。另外糙米是有活,有生命力的,糙米浸在水中给予适当的温度、空气,数日后就会发芽。而将精米浸入水中只会腐烂。荔枝性热,吃多了会让人发热,甚至口鼻出血。这时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荔枝壳煮水喝,热毒即平。再比如梨性寒,体质虚寒的人吃了会腹痛泄泻,其实在吃梨的时候只要连中间的梨核嚼着吃了,就不会有问题。比如山茱萸的果肉是酸敛的,山茱萸的核就是辛散的,所以老中医开方子想用山茱萸敛气生津,处方就写山萸肉,把核去掉。比如核桃仁是补肾补脑的,可是核桃里面的分心木就是化痰息风镇惊的,包裹核桃的薄皮也是苦涩的与核桃补益的功能相反,老年人吃就应该剥去。
所以说膏粱之家应该吃糠咽菜,把剩下的肥肉精米送给那些整天吃糠咽菜的穷苦人家。这样所有人的身体也就好了,天下也就和谐平衡了。城市里逐渐觉醒的人们开始摈弃大鱼大肉,有的开始吃素,有的开始吃粗粮,有的开始吃野菜,其实这就是自然的回归。
疮疡
上次解释了创伤,今天说说疮疡。如果写成繁体字,就不难看出瘡与創、瘍与傷的相似之处。其实二者之间词意相近,互相关联。在肉眼无法看到寄生虫、细菌、病毒的时候,古人已经察觉了微生物的存在,中医把这种会导致、加重人体疾病的邪气,称为“虚邪”,眼见为实嘛,看不见为虚!繁体汉字的風就是携带小虫子的能量的意思。风邪为百病之长,最易洞穿人体皮肤腠理,或通过破损创伤,深入肌肉血脉甚至骨髓,与人体正气交争,导致高热、化脓、溃烂、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所以中医做手术时,以防风、洁净为要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尽量创造无菌环境。比如为太监做严格去势手术时,一般事先用酒和火为人体和手术器械消毒,烘烤并密闭的房间,作为手术室,古称蚕室。术后一般用热草木灰外敷止血、并预防感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的死亡率。
《黄帝内经风论》指出:“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月真)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疠者,有荣气热腑,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
创伤出现感染以后,就形成了疮疡。一般“伤”在皮肤,出现感染后,伤口比较浅,感染也就比较薄,故称为“疡”。“创”在肌肉深处,感染以后脓血郁积较深,同时伴有红肿热痛,故称为“疮”。因为疮疡一般都由外来创伤所致,所以在古代“疡医”也被用来泛指从事外科、皮科的中医。据《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当时的官医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科。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其中的肿疡是指红肿畜脓没有破溃的疮疡;溃疡是创面暴露的感染或出脓破溃的创面;金疡是被金属利器伤害以后出现的感染;折疡是骨折以后出现的感染。祝指精神、心理治疗;药指麻醉、止血、促进愈合的药物;劀是刮的异体字;杀是切割的意思。没有并发感染的创伤容易恢复,一般用活血化瘀,托里生肌的中药治疗。已经出现感染的疮疡,由于创伤必伤血络、血脉,所以必须预防毒邪攻心。高热、化脓是正气充足的表现,但是如果出现惊厥、抽搐、神昏、谵语,出现疮毒内陷,就是类似脓毒血症、败血症的情况,需要大剂量的清热解毒药物内服外敷,配合透邪外出、活血散瘀的辛凉药物比如冰片、羚羊角、丹皮、赤芍的药物。辅助针刺井穴、委中放血,泻热醒神。《内经》病机十九条中说“诸痛疮疡皆属于心”就是这个道理。
疮疡长体质差、气血不足的人身上,往往缠绵不愈。出现低烧不退、四肢厥逆、疮疡塌陷晦暗、脓汁清淡稀冷、神智萎靡、昏昏欲睡的症状,这种情况,需要鼓舞阳气,补益气血。外用药一般都采用以毒攻毒的方法,使用全蝎、蜈蚣、毒蛇、朱砂、雄黄等有毒药物。著名的红升丹和白降丹就是外科常用的去腐生肌,拔毒排脓的良药。
疮疡也有由内而发的,比如好发于青壮年的青春痘,中医称为痤疮。《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劳汗当风,寒薄为皶(zha),郁乃痤。" 指出了痤疮寒湿外裹的外因。而内因则是心胃郁火。大多是由于饮食过于醇厚、肥腻、辛辣,加上酒色的催化而成。所谓色,指的是性欲。正常男女到了性成熟的阶段,相火萌动本是正常。但是目前人们的食品中,无论是蔬菜、水果、禽肉都被加入了摧熟的激素,导致人体大量摄入催欲的毒药,以致于内火蒸腾,无处发泄,郁积成疮。痤疮之所以难治,也是由于吃药不忌口导致。任你苦寒清热,辛凉解表,抵不住他几只带孜然(小茴香)辣椒的羊肉串下肚。人工摧熟的鸡肉更是罪魁祸首,鸡肉本身就是火热风动的性质,年轻人又从小养成了吃肯德鸡、麦当劳高热量垃圾食品的习惯,外加几杯带着冰块的碳酸饮料郁闭,不发痤疮才怪。人们逐渐富裕,饮食结构随之改变,富贵病也随之而来。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就是出现反复的痈疽、疮疡,甚至导致坏疽。这些也是内毒郁积发作,如果不控制饮食,单纯治疗疮疡也是无济于事。
小儿饮食不节,食积化热,上攻于心,常常会出现反复的扁桃体感染化脓,并发高热、惊厥,有的会内传于心肾,导致心肌炎、肾炎。孩子家长没有中医知识,只能去急诊输液消炎,为此疲于奔命,有的就一刀切除扁桃体了事,不知道少了这道防线,以后门户洞穿,毒邪会直接深入内脏。殊不知少给孩子吃几个鸡腿辣鸡翅,就少了许多麻烦。
疼痛(一)
字典里把疼痛解释为“因疾病、刺激或创伤而起的难受的感觉。”这种解释首先不精确,人因疾病、刺激或创伤而起的难受的感觉不见得都是疼痛,可能会是酸麻胀痒,憋闷坠灼,没准儿还是欣快呢!其次这种解释不准确。疼痛是主观感觉,是内心的感受,它与客观实际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人因病、刺激、创伤不一定会产生难受的的感觉;或者说人感到疼痛,并不一定是因为疾病、刺激或创伤。
比如杀得性起的战士,也许浑身是伤,甚至肠子都流出来了,但是丝毫不觉疼痛,依然在冲锋陷阵。等到胜利以后,精神一放松,才感到疼痛,甚至疼得昏死过去。明白了这个例子,就不难理解被外国人称为不可思议的针刺麻醉的原理。当医生用针刺激一些原穴(元气汇聚之处,一般都有动脉搏动,比如合谷、神门等等)的时候,可以高度凝聚心神于此,这样心神对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感觉就会渐弱、甚至消失。可以任由医生剖腹开膛、切割刮削。身体没有创伤,在医院里做了各种检查,查不出问题,但是疼痛不已的人大有人在。现代医学也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痛称之为“幻肢痛”,就是一些做了截肢手术的人,经常会感到被截去的肢体的某个部位疼痛。西医觉得奇怪,难以解释。中医认为这是合情合理的,《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痛疮疡皆属于心”,疼痛是发自内心的感觉,是心神的问题。它与肉体不见得等同对应。心肌缺血、梗死的病人,表现出来的可能是胃痛,或者是肩背、手臂的放射性疼痛。急性阑尾炎的病人,感觉到的也许是转移、游走性的腹痛。焦虑、抑郁的病人感觉的也许是头痛、目痛。
目前国内外对于安乐死的讨论也不绝于耳,一些癌症晚期的病人不堪忍受疼痛的折磨,唯求一死,这陷医生和病人家属于两难境地。窃以为疼痛是自我的保护反应,是心神活跃、尽职工作的表现。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我疼故我在!”有疼痛说明就心神尚在、生机尚存。《灵枢九针十二原》云:“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中医针刺中药止痛效果很好,包括那些藏于民间,甚至被称为封建糟粕的药物方法,其原理精髓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探讨掌握运用,如果拘泥于现代医学的不治、死刑判决,去给病人实行安乐死的话,医学进步的动力也就无从谈起。另外上工治未病,做为中医大夫更应该发挥中医查病于无形的优势,给病人早期诊断治疗,使麻木者有知觉、痛楚,使疼痛者安定。不管疼痛是多么令人难以忍受接受,它总比麻木不仁要好。我在临床上治疗胃病多年,发现胃癌的患者往往是近几年丝毫不觉胃痛的人。而那些整天感觉叫嚷胃疼的人,往往只是一些患有浅表、糜烂、溃疡的不很严重胃病的人。正所谓“歪脖树不倒,药罐子长寿。”有了疼痛的感觉,用声音把它表达出来,就是疼痛的发音,写出来就是疼痛的字型。我们可以通过发音和字型去了解疼和痛的区别。汉语发音有音调的升降,古人总结为平、上、去、入四声。万事万物皆可分为阴阳两种属性,音调也是一样,平声为阳,不平为阴。也就是说凡是有降调的都是阴性,对应现代四声分类,一声、二声为阳,三声、四声为阴。言为心声,发音的阴阳与内心感觉的阴阳是一致的。疼是二声,升调属阳。痛是四声,降调属阴。就疼痛而言,阳性的疼痛的感觉,人们一般用平声来表达,这就是疼。所谓阳性的疼痛就是急性发作的、持续时间短的、表浅的、烧灼感的、开放发散的、尖锐刺激的疼痛。
相反,阴性的疼痛的感觉,人们一般用仄声表达,也就是痛。所谓阴性的疼痛一般指慢性的、长久持续的、深入的、冷凝的、憋胀的、钝挫的疼痛。我接触了世界各国的病人,尽管他们的语言不同,描述疼痛的单词不一样,但是从发音的音调上来看,其阴阳属性与疼痛属性是完全一致的。其实用一个人类通用的疼痛表达字“啊”字四声不同的发音,就能大概体会疼痛的不同感觉。
痛为会意字,甬为道路。人体经络行气,脉管行血,如同甬道,一旦壅厄堵塞,心神就会产生痛的感觉。喻意不通则痛,痛则不通。疼为形声字,发音尾韵同冬,含义略微相近,喻意冬日寒冷,收引凝滞气血容易导致疼痛。
很多人有过牙痛或牙疼的经历,很少有人去探讨牙痛与牙疼的区别。其实很简单,就看是闭合的还是开放的。当出现牙齿出现感染,炎症分泌物充斥在牙髓内,刺激压迫神经的时候,这种闭合的疼痛应当叫做牙痛,治疗的方法就是 “减压引流”——在牙齿正中开一个洞,让炎症分泌物流出,减轻牙髓腔内的压力。而当牙神经裸露,冷风、饮食都会刺激它,出现的症状就是疼了。这是开放性的,只能用麻醉,或切断杀死神经了事。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的损伤,一般是开放性的,以体液、血液渗出出现血肿,出现阳性疼的症状,快速止疼的办法就是冰敷,喷雾。等过了急性期,再用热敷,按摩的方法,促进血液循环、回流,以缓解痛。在临床上,患者对疼痛感觉的表达、描述并不是很确切,普通人用词也是含混不清,不会把疼与痛分得很清楚。但是做为医生来讲,就必须分清疼痛的属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诊断明确了,治疗才能有的放矢。
《素问举痛论》阐述了痛的病因病机,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同时还列举了痛的不同类型和相关症状。比如有寒气在脉外,使毛细血管拘急凝滞,导致卒然而痛,得温热则痛立止;寒气进入血脉之中,寒热相薄,痛而不可按。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如果时间长了,血液凝滞无法回流到血脉,日久就形成了积。寒气客于侠脊之脉,也就是介于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间的肌肉,会导致腰背颈项痛,但是拒按。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由于寒气阻滞气机,会出现痛伴有脐下、脐旁悸动。寒气客于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之脉,会导致背俞部位与内部相应脏腑同时相引而痛。经过温热按压可以缓解。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可以导致胁肋与少腹相引痛,严重的可以出现阴缩。寒气客于大腿内侧,上及少腹,可以导致腹痛牵引大腿内侧疼痛。饮食生冷,会让寒气留在胃,会出现痛而呕的症状。等寒气移到了小肠,小肠阳气受伤,无法泌别清浊,会主出现泄泻、腹痛。如果饮食过于辛辣,会使热气留于小肠,出现肠中痛,瘅热焦喝,大便坚干不得出,痛而闭不通。寒气深入到了五藏,会导致阴气竭,阳气未入,人会故突然痛得昏死过去,直到阳气来复才会恢复知觉。
在论及疼痛的诊断时,岐伯曰:“五藏六府,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另外触诊也是重要手段。岐伯曰:“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我个人体会,自觉疼痛为阳,经点按触压以后方觉疼痛为阴;疼痛拒按为实,喜温喜按为虚;疼痛得热减轻为阴,得寒凉减轻为阳;游走流窜为阳,固定不移为阴。疼痛夜间发作或加重为阴,白天发作加重为阳。现代医学对疼痛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形而下的层次,所以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看到的只是有形的神经以及有形的物质对神经的压迫,治疗手段不外乎麻痹神经或切断神经。中医也用类似目前西医的方法止痛,当年华佗发明的麻沸散就是为了做手术时候麻醉用的。华佗敢提出给曹操做开颅手术根治其头痛,也是因为艺高胆大。而中医学的高明之处在于,她认识到了无形的能量流动(寒气、热气)与疼痛的关系,还认识到了心神对疼痛的感知具有主观独立性。基于能量流动、聚集形成的中医经络腧穴理论,成为针刺、艾灸的基础。针灸也成为中医治疗疼痛的有力武器,这使得针灸疗法在国外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我发现很多瑞典人,简单、机械地认为生命在于运动,而从不考虑自己的年龄、体质以及适宜的运动以及运动量。貌似健身,其实都在自虐,爱立信的中国老总就死在健身房,很多人出现了运动性损伤,主要症状就是疼痛,而发达的瑞典医学治疗疼痛的办法就是切断神经,然后鼓励病人去继续运动。
当年我用针刺合谷、委中、天枢解除了一个美国人的急性腰痛以后,他惊奇地看着拨出来的银针说:“大夫,您用的针是实心的,里面没有药,怎么就能止痛?”外国人习惯了外求医药,不大相信自己的本能和自愈能力,而我们中医就是擅长唤醒人们的天性。
中医针刺疗法中有一个非常独特有效的方法叫做缪刺,简单的说就是上痛刺下,左痛此右。比如幻肢痛的病人,已经失去了左臂,但是病人感觉已经左手小指外侧疼痛(相当于手太阳小肠经)。对于这种情况就要用针刺其右脚的小趾外侧相应的穴位(相当于足太阳膀胱经)。
道理也很简单,这两个不同的部位,其实是受大脑(心)同一部位控制。就算是病人的四肢全失去了,我们还能在残余的躯体上找到大脑相应的反射区、对应点,通过针刺艾灸来缓解疼痛。
消化
消发音同小,是削减、减小的意思,表示有形的物体体积的减少,也用于描述对于无形的物质、能量、时间的减少。消从水字边,原指固体的冰雪,体积减小,变成液态的水。消同音同义词“销”和同义词“烁”描述的就是固体的金属,融化成液态。消在《黄帝内经》使用很广泛,比如形容脑髓骨髓减少:《灵枢·决气》:“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 《灵枢·痈疽》:“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阳留不发,消脑留项,名曰脑烁,其色不乐,项痛如刺以针,烦心者,死不可治。”形容人体消瘦:《素问35》:“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素问42》:“其热也则消肌肉。”《灵枢46》:“热则消肌肤。”形容有形或无形病邪消失:《灵枢75》:“凡刺五邪之方,不过五章,瘅热消灭,肿聚消亡。”形容无形的能量-气的耗减:《素问39》:“悲则气消。”《素问7》:“是故刚与阳,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回到我们所说的消化的主题,《灵枢46》:“胃中热则消谷。”《灵枢80》:“谷消则善饥。”《灵枢10》:“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
总体来说,消表示的是量变,同一种物质的量减,也就是所谓的物理变化。消到了极处,就是消失、消散、消亡、消灭。但是根据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的原理,这种量变导致了质变,化也就应运而生了。化的意思就是转化,质的变化,新的物质的化生。我们常说的天地造化、化腐朽为神奇、化干戈为玉帛、庄周化蝶就是这个意思。就消化而言,大块的肉,成条的面,成颗粒的米,硬脆的蔬菜水果经过我们的口腔咀嚼、胃的研磨形成了乳糜,这就是消的过程。大块的猪肉消磨得再小,它还是猪肉。当它消解到了极处,经过酶的作用重新组合变成人的组织的时候,这个过程就被称作化了,这就是吃猪肉长人肉了。
有的病人食欲不振,吃不进东西;有的则是食入即吐;有的是吃什么拉什么,那就是不消了。消且不能,更谈不上化了,有人也称之为完谷不化。一般是阳明胃肠出了问题,以实寒、虚寒为多见。还有的病人,吃不了多少,却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处在虚性亢奋状态,比如诸葛亮、雍正皇帝、李贺之类,他们属于能化不能消的人,只不过化的都是自身的精血,用来提前透支生命罢了。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的病人倒是能吃能喝,比如糖尿病人,古人称为消渴,但是身体在逐渐消瘦,体力在下降,尿量却在增多。著名的老将廉颇,到了老年饭量仍然很大,但是一顿饭的功夫就拉了三回屎,其特点就是能消不能化,不能把摄入的营养转化成自身的组织和能量。还有的病人也是能吃,倒也不过多拉屎撒尿,就是不停地长肉长脂肪。这也属于能消不能化,问题出在少阳三焦、胆的功能衰弱,无法把有形的物质转化成能量。
在这里我特别要讲讲对于水的消化,千万别以为,喝水就能直接补充体液,如果没有小肠泌别清浊、膀胱的气化蒸腾,那些水要么穿肠而过,要么畜积中毒。喝得多尿得多,越喝越干燥、喝冷水也长肉的例子不胜枚举。我历来也是反对不分青红皂白,早晨起来先灌自己两杯水的说教。我从来都是反对输液的,水和水不一样,起码你把要输的液体温度加热到和人体体温相当的时候再输好不好。消饮食的功能在阳明胃和大肠,化食的功能在于少阳三焦和胆,化水的功能在于太阳小肠和膀胱。六腑为阳,饮食属阴,阴阳和合,生机盎然。
积聚
积聚与癥瘕经常并称,含义相近,也是指邪气聚而成形,久而成积的病理变化。其中聚与瘕,积与癥含义类似。普通老百姓经常说的食积、疳积,就是指饮食过于生冷、肥腻,或者消化功能衰弱,即便饮食正常,也会出现胃肠内出现有形的积滞。患者会出现嗳腐吞酸、心下痞硬、五心烦热、磨牙噬齿、消瘦干枯等等症状和体征。西医检查也许无异常,中医腹诊触摸到在腹内有形的结块,不是长了什么癌瘤,就是不蠕动的胃肠。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柿结石。柿子性寒味涩,空腹吃或服食过多,就会在胃内形成结石。患者会出现急剧的腹痛、呕吐,X光或胃镜检查也会发现问题。中医以辛散温通的方法治疗,可以消食化积,消灭有形于无形。
癥瘕和积聚也有区别,从程度上划分聚最轻,近乎无形。很多心气不舒的病人,感觉胸闷气短,点按膻中穴以后,出现嗳气、喷嚏,症状得以缓解;肝气郁滞的病人,表现为胁肋胀满,身体受热或被按压以后,就会出现打嗝,症状也得以缓解;有的消化不良的病人表现为或腹胀,点按期门、日月以后,就会出现肠鸣、矢气。这些满、闷、憋、胀的感觉,都是邪气聚集的表现,因为是初起,所以不至于疼痛。临床检查的时候,往往有寒温、流动的变化,没有形状的感觉。《难经五十五难》曰:“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藏所生,聚者,六府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
瘕是聚的延伸,已经有形,但是不固定、状态可变。癥比瘕更严重,质地坚硬,形状、位置相对固定。上回已经详细论述不在重复。
积是最为严重的,病位很深,一般都在五脏,病性接近质变,也就是近乎癌变,成为不治之症。《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篇》详细论述了积聚的病因病机和脉象。師曰:“積者,臟病也,終不移;聚者,腑病也,發作有時,展轉痛移,為可治,穀氣者,脅下痛,按之則愈,復發為穀氣。諸積大法,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寸口,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關應上,積在臍旁;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少腹;尺中,積在氣衝。脈出左,積在左;脈出右,積在右;脈兩出,積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详细提到了五脏之积的名称、形状和脉象。《难经》对此做了详细阐述。《五十六难》:“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痎疟,连岁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心之积,名曰伏梁,起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以秋庚辛日得之。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皖,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以冬壬癸日得之。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癰,以春甲乙日得之。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以夏丙丁日得之。”
总体来看,五脏之积大致分布在心下、两胁、脐上、脐下五个部位,与后世中医腹诊的募穴定位大致相当。诊断定位定性明确了,在治疗上针刺艾灸取穴、用药归经也就清晰了。
如果抛弃中医的观点和立场,仅仅依靠西医的诊断依据,很可能就会对已经出现的积聚视而不见,面对患者的痛苦而不知所从。另外中医认为肝气生于左、肺气降于右。所以五积之中,肝之积表现为左胁下的结块,也就是西医的脾大。而西医的肝大,在五积之中,属于肺病的范畴。
我个人的临床经验是,神志病多有心气郁结、积滞,出现类似伏梁症候,所以必刺心下。长期脾胃消化不良多在脐上有积,类似痞气,必刺中脘、水分。肺气郁闭,慢性咳喘,右胁下多有拘急、痰结,必刺梁门、腹哀、掌门。而肝病日久,多在左胁出现肿块,沿其边缘浅刺,在期门、日月点按多有良效。肾藏精血,下焦也纳污垢,最易聚积阴寒,针刺关元是化肾积的绝妙方法。有趣的是,积是邪气聚成,而化积决不是吐下有形的物质,而是积块渐消,回归邪气,病人开始打嗝放屁,并且逐日增多。有的病人服药以后,矢气连连,甚至自己困窘,不好意思坐在办公室,只好频频去洗手间。还有的病人在针刺得气以后,感觉顺着针柄有凉气外冒。有的病人在艾灸后,腹中雷鸣,自觉如阳春回暖,冰消雪溶。邪气假借脏腑形成积聚,如同罪犯胁持人质。攻伐失当则伤害正气,总不能为了消灭敌人,把自己的脏腑器官都切了。补养不当则滋养邪气,会使积聚越来越大。我曾经治疗两位胃癌患者,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两人几乎同时发病,都不愿意手术治疗。弟弟相对富裕,不听我劝告,在治疗期间,偷偷买了人参补养,复诊的时候我发现全腹坚硬如石,后来早早去世。哥哥控制饮食,坚持服用中药,存活五年。分别清浊,去邪留正。这是个精细活儿,也是个慢活儿,不是粗鲁、急躁的医生干得了。
附  认识汉字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