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跳棋官方下载:寻找图片中消失的伟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16:59




张大力觉得,照片上的历史是第二历史—在近60年的时间里,差不多一直指导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以及家庭观念的照片,是历史本体的影子,它们可长可短,可虚可实,取决于利用它们的人——
30多年前.在黑龙江鸡西,张大力的父亲往家里拿回来一张图片(图①)。图片是根据照片制作而成的,而照片的内容显然是周恩来的同事们欢迎他出访归来。尽管高级干部之间这种迎来送往的场合具有高度的政治性,但照片却抓取了一个亲切的瞬间,人物的表情相当传神:周恩来面朝毛泽东,似乎正在和毛泽东打招呼;他看上去精神良好,丝毫没有长途旅行后的倦怠。毛泽东居于画面右侧,双手交叉,神态从容,注视着周恩来的眼睛.而朱德站在周恩来左侧身后。他们似乎刚刚谈起某件趣事,画面上的人物都流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事实上,和图片上三位人物的轻松神态相比,照片的背景非常沉重:
1964年11月,周恩来同志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参加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7周年庆祝活动期间,坚决回击了苏修叛徒集团对我党的恶毒攻击。周恩来同志从莫斯科回到北京时,受到毛主席朱德委员长以及首都人民的热烈欢迎。
张大力回忆不起父亲将图片带回家的具体时间。他能够确定的是,当时“文革”已结束。
父亲准备张贴这张图片时,颇为迷惑地对张大力说:“图片上少了一个人。”“文革”结束后的几年,仍然是中国政治最微妙、最紧张的时刻。即便是最底层的中国人,经过几十年政治运动的洗礼后,也掌握了一套完整的解读政治动向的理论。那些富有仪式感的事物:党报报道中出现的名字、高级干部的排名顺序、照片、画报、在电影正式开演之前放映的《新闻简报》等等,都受到高度注意。人们从中揣测高层人事的变动,以及中央对某些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因此,这张1964年的照片重新被制作成图片发行,不由得不让人们顽固地相信,周恩来重新出现在画面中央,并且以如此亲切放松的状态站在他的战友之间,必定有某种原因。
事实可能的确如此,但很难得到验证。高层级的政治生活一直隐藏在文字和影像的迷雾背后。1949年以来,人们见识了太多诡谲的政治变动:一个默默无闻的人突然上升到高位,接受群众的欢呼和拥戴,然后以更快的速度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受到谴责和践踏。受到公开或不公开批判的高级干部,不得不离开权力中心,但其中极少数人也有可能获得谅解,从而重新掌握权力——— 邓小平就是最好的例子。在高层政治起伏不定的波澜中,周恩来的稳固地位是很罕见的。但稳固的地位并不意味着顺遂的政治处境,他受到江青等继起的政治人物的挤兑,其困难处境甚至在他活着的时候就传到民间。1976年他积劳成疾,逝世后引发了群众大规模的自发悼念。
在生命的晚年,毛泽东陷入了反复的自我否定。他开始怀疑王洪文是否具备接班的资历和实力。悼念周恩来的群众集会,实际上是对可能的权力安排的无声抗议(一直有传闻说张春桥将接替周恩来的位置,出任国务院总理)。所以,当1976年清明节的悼念活动被定性为“天安门反革命事件”时,人们并不感到出人意料。
所幸,随着毛泽东在几个月后去世,“四人帮”被捕,华国锋叫停了清查运动。悼念活动得到了有关部门肯定,被看做是要求推翻“四人帮”的民意表达。
发生在周恩来去世后的事件,帮助周恩来最后一次从争议的漩涡中脱身出来。他作为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得到了维护,人们真心地怀念他——— 这一切都表现在了张大力的父亲带回家的那张图片里。
然而,到底谁从图片上消失了呢?
“图片上少了一个人”——— 这个迷惑的句子回到张大力的脑海,让他重新思考中国当代历史,是他成为职业艺术家很久之后的事情。
2003年的一天,张大力决定找到他。没有费多少时间,他就发现了那个不翼而飞的人:刘少奇。
1964年迎接周恩来访苏回国的欢迎仪式规格很高。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国家主席刘少奇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悉数出席。在记者当年拍下的照片里(图②),刘少奇站在毛泽东的左侧,位于画面最右边。和朱德一样,刘少奇戴着一顶便帽,面露笑容。尽管毛泽东的眼光近距离地直视周恩来的眼睛,但在摄影师按下快门的一刹那,周恩来其实在看着刘少奇。
在公开场合,人们都将刘少奇看做是毛泽东亲自选定的接班人。二人的关系在延安时期就十分紧密。刘少奇是革命的理论家。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上,他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新说法,将毛泽东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位提升到仅次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位置。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国家主席,刘少奇是第二届国家主席,毛泽东多次表示,自己从党中央主席的位置上退居二线之后,接替他的将是刘少奇。
但这些承诺最后没有兑现。
从刘少奇被打倒的那一天开始,他的形象就被丑化成漫画中的小丑,北京大学生在天安门广场焚烧他的头像画报。新闻照片被篡改,在暗房中,有人精心地将他的形象从合影里剔除出去。根据新照片制作的报刊和宣传画,刘少奇严肃的面孔消失得干干净净,就像这个人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尤其是那些本来用于反映刘少奇和毛泽东亲密关系的照片,后来变得极度不合时宜,删削就成了一项迫切的工作。
沿着这条线索,张大力开始寻找那些照片上的失踪者。1959年4月的第二届全国人大上,刘少奇当选为国家主席,会后他与毛泽东并肩在中南海怀仁堂的后院里接见了全国人大代表。照片上的毛泽东开怀大笑,大步向前,刘少奇则略显拘谨,落后毛泽东半步——— 几年之后,照片上只剩下了毛泽东孤独的身形。
另一张迎接周恩来访苏归来的照片拍摄于1961年,画面上有三个人:周恩来位于左侧,面向右侧的毛泽东,两人紧紧握手,而刘少奇站在二人中间——— 这张照片刊登在1964年1月号的《民族画报》上,而在1978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主编的《纪念周恩来总理》画册里,刘少奇消失了。
不止是照片,其他视觉形象也不例外。油画《开国大典》中,刘少奇站在毛泽东身后,这幅画也被交付给作者董希文,要求修改。这是《开国大典》的第二次修改。在第一次修改时,画家去掉了中央政府副主席高岗的形象——— 1954年,高岗被指控从事分裂党的活动,被打为“高岗、饶漱石反党集团”的首犯。历史学家普遍认为,他当时试图挑战刘少奇的接班人地位,才招致大祸。高岗于1954年自杀身亡,他的形象随即从《开国大典》上消失了。
删除照片上原有的人物是最常见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抠去刘少奇的影像完全是出于政治原因。出于同样的理由,北京市委书记彭真也从毛泽东身边消失了。1958年毛泽东在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义务劳动的照片(图③中,彭真本来和毛并肩而立。彭真被打倒后,他在照片中的位置被一个工作人员的背影所取代(图④)。
1978年出版的画册《纪念周恩来》中使用了1938年10月的一张合影,周恩来的右边站着朱德,左边则是一片可疑的空白。12年后,另一本画册再次使用这张照片,空白消失了,彭德怀赫然出现在那里。
有一些修改是为了突出主要人物。1943年毛泽东与陈云、林伯渠等人的合影被修改成一张单人照;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读中央政府成立的公告时,董必武站在他的身后,为了使这张照片上的毛泽东更加醒目,董必武常常被修掉,取而代之的是天安门城楼上的窗户。类似的做法不计其数。有时候是为了构图上的单纯,有时候是为了突出毛泽东的个人权威,比如在毛泽东检阅八路军的照片中修掉陪同人员,甚至单纯为了美化人物的形象——— 在延安庆祝朱德60大寿的宴席上抓拍的一张照片中,毛泽东不巧闭着眼睛,摄影师在暗房中施以巧手,最终的照片上,毛泽东的眼睛睁开了,摄影师还顺带修掉了毛泽东嘴角的两缕髭须。
有些修改兼有突出主要人物和政治的双重原因。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同时出现在第一届全军运动会的主席台上时,天正在下雨,两名工作人员从身后给毛周二人撑起了伞,唯独朱德表现出军人的本色,冒雨站在台上。1977年的《人民画报》发表这张照片时,制作人员对照片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不仅修掉了可能被非议为特殊化的伞,还删掉了三位主角背后所有工作人员,增加了原图片没有拍到的LOGO和代表军队历史的年份数字。
要理解中国的变化,需要对历史有同情和理解,还要有一点特别的幽默感。
张大力由衷地说:“我们就是生活在这么有趣的一个时代。”
这个有趣的时代的确有过一个严酷的母亲,那些被修改过的照片就是证明。张大力觉得,照片上的历史是第二历史——— 在近60年的时间里,差不多一直指导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以及家庭观念的照片,是历史本体的影子,它们可长可短,可虚可实,取决于利用它们的人。(摘自2011年第27期《新民周刊》汪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