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篮高手 大黑摩季:新闻评论标题“六美”探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3:58:20

(《应用写作》1997年4期 )
新闻评论难写,其标题制作更不容易。好的新闻评论标题,要有神——凝聚着新闻评论的主要思想;要有情——透示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有形——以其神情合一构成的优美形象来吸引读者。我在《湖南教育报》工作了5年,撰写和编发了不少新闻评论稿件,在写作实践中我体会到制作新闻评论标题时应力求“六美”。
一是简洁美“文以简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新闻评论的标题更要求“言简意赅”,“立片言以居要”。因此,作者必须尽力用高度概括的、非常简练的文字把评论的内容、作者的感情浓缩于字数少得不能再少的标题中。我曾写过一篇题为《劝学要依法》的评论,经反复斟酌,后将标题改为《依法劝学》。这样,字数更少了,也更加易读易记、明快醒目。我制作的四字评论标题还有《岂有此“礼”》、《得意忘“行”》、《人走情留》等。
二是力量美评论担负着驳斥谬论、澄清是非、扶正祛邪的重任,因而具有较强的论战性。评论的论战性要求评论的标题不能软绵绵的,必须具有震慑人心的气势。回顾几年的采编实践,我觉得论说性的评论标题要理直气壮,音韵响亮,如《望子成龙先要教子成人》;号召性的评论标题要铿锵有力,富有鼓动性,如《走出深闺让人识》;指导实际工作的评论标题要体现紧迫感,催人奋进,如《寒假好扫盲》;揭露性的评论标题要主动出击,机智辛辣,如《“电游”也是“可卡因”》。
三是含蓄美评论的标题要求旗帜鲜明地表明作者欣赏什么、厌恶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但态度鲜明与用词含蓄并不矛盾。一个好的评论标题往往在表明态度时既旗帜鲜明,又不直露肤浅。当然,含蓄也有个“度”的问题,以能把读者引进似知似不知的境界为妙。让读者似知,是为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似不知,是为了促使读者尽快下定阅读的决心。一段时间,一些报刊纷纷开辟“警钟”专栏推介案例,意在告诫读者不要步入歧途。可作者在介绍案例时,行文却又追求低级趣味,甚至出现淫秽下流的东西。针对这种现象,我曾写过一篇评论,标题是《敲敲“警钟”的警钟》。该文被《新闻出版报》采用。
四是幽默美不少作者以为评论是板着面孔讲道理,因而制作的标题也常常平淡无趣,缺乏吸引力。其实,评论要增强感染力,其标题最好能寓庄重于诙谐之中,尽可能幽默有趣。深刻的含义一旦披上风趣幽默的语言外衣,无疑会增强表达的效果。有位为人霸道且不善经营的校办工厂的厂长在搞垮企业后,还振振有辞地在职工大会上说:“现在到处都是亏损企业,人家亏得我亏不得?”颇有点阿Q式的“和尚动得我动得”的风格。我据此写了篇评论,标题为《想起了阿Q》。类似这样的评论标题我还做过一些,如《母鸡为何不下蛋》,《绳索十塑料袋=背书器》、《何必一次赚个够》。
五是形象美生动是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评论标题应力求有血有肉有感情有形象,最好像“传神的写意画”。形象,才能生动;也只有形象,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记。我有次下乡采访,发现一个乡40多所学校没有一所学校有校办产业,问起原因,乡联校负责人说:“发展校办产业,难呀。我们是喂猪怕死,养鱼怕偷,办厂怕亏,经商怕骗。”据此,我写了一篇评论,最初的标题是《胆小干不成大事业》,几经修改,最后定题为《怕蛇采不到鲜蘑菇》。我还写过一篇引导大中专毕业生把择业的目光投向基层的评论,当初定题为《基层也有用武之地》,后改题为《何不转脸向基层》。这两篇评论获得过省专业报好新闻奖。
六是修辞美评论语言切忌干瘪枯燥,其标题自然更要讲究文采。而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往往可以使标题文采飞扬,引人入胜。鲁迅曾经说过:“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在标题实践中,我喜欢运用比喻、反语、借代、对比、谐音、重叠、回环等手法来增加标题的文采。我制作过《本地生姜也辣人》、《“遗失启示”的启示》、《让教师之“星”高高升起》、《岂能因“财”施教》、《尊师重“效”莫重“叫”》、《老太未必徒伤悲》、《锥处囊中早脱颖》、《花旺好招蜂》、《要想火旺勤添柴》、《断“奶”才能闯市场》、《“井中葫芦”做不得》等评论标题,有的还获过奖。
最后应该指出来的是,评论标题的“六美”是互相联系而不是孤立的。一个好标题,往往兼具几美。另外,作者在制作评论标题时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不要为美而美,否则就可能弄巧成拙。
(责任编辑:张秉忠)
(《应用写作》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