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正反转原理分析: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福建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07:35

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福建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图)

  • 打印
2012年01月20日10:49

人民网

0说两句0分享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完整阐述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以什么为指导、围绕什么任务、沿着什么方向、按照什么要求、达到什么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奋力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

  学习宣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全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迅速行动起来,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的头等大事和分内之责。要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原原本本地学、深入系统地学、联系实际地学,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六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基本精神,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各项要求,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要精心组织各项宣传工作,切实做好新闻宣传,广泛开展基层宣讲,加强理论研究阐释,把新闻、理论、社会、文艺等宣传有机结合起来,着力统一思想、增进共识、凝聚力量,推动掀起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热潮。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改革发展,孙春兰书记、苏树林省长多次听取汇报、作出指示,深入文化单位和企业园区,现场研究和指导解决文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省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文化改革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为进一步推进文化发展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六中全会的召开,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为动力,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结合我省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力争精神文明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示范。工作中,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打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将要下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 进一步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方式方法和渠道载体,为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一要深入推进理论武装工作。坚持以加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为重点,以提高政治素养为根本,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为关键,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利用海西大讲堂等载体,进一步加强党报党刊、重点新闻网站等媒体的理论宣传, 更好地推动理论创新成果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抓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工作,加强学科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二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抓好李彬、詹红荔和厦门航空等重大典型的宣传, 深入开展学习道德模范活动、公共生活好习惯”促进行动等,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公共秩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课堂。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大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加强青少年德育体系建设。三要持续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认真总结前阶段福州、厦门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经验, 进一步健全精神文明创建长效机制,深化省市、军地、校地共建活动,提高精神文明创建整体水平。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志愿服务品牌,营造当志愿者光荣、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光荣的社会氛围。

  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六中全会指出, 创作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坚持正确创作方向,发挥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我省百花文艺奖的示范引导作用,进一步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推出更多有影响、有市场的优秀文化产品。一要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精心组织好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生产工程、重点文学艺术作品扶持工程、优秀少儿作品创作工程, 鼓励原创和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文化精品,力争再次实现“五个一工程”奖评选“满堂红”。“十二五”期间,争取创作生产50部影视剧, 到2015年年生产动画片超过2万分钟, 打造5至8种在全国有影响的出版物产品线。二要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加强正面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发展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加强舆论阵地建设,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构建统筹协调、责任明确、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舆论引导格局。持续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三要发展健康向上网络文化。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做大做强重点新闻网站,发展网络新技术新业态,提高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形成更多具有福建特色的网络文化品牌。广泛开展文明网站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网上环境。四要完善文化产品评价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完善公开、公平、公正评奖机制,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设立文化精品创作专项资金,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加大优秀文化产品推广力度, 努力为文艺创作营造良好环境。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六中全会指出, 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我们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一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有线广播村村响、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 加快建设一批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和示范项目, 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健全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机制。采取政府订购、项目补贴、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 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二要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把社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开展“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等文化活动,加大对原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积极扶持文化企业以连锁方式加强基层和农村文化网点建设。三要加快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和挖掘整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福建特色的传统艺术、手工技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工程,积极推动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升格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 支持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利用“我们的节日”等品牌载体,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

  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切实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六中全会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按照“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建设大园区、发展大产业”的思路,以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产业领域为重点,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发展。为确保实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以上的目标,目前省委宣传部正会同十大产业牵头单位和省直宣传思想文化系统有关单位,抓紧研究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工作目标、工作项目和工作措施。一要着力抓好十大重点文化产业。十大重点文化产业,是我省要着力发展的优势产业。十大文化产业牵头单位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重点抓好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重点推进一批重大产业发展项目。二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文化产业精品、国产动漫、茶文化、影视基地、广告创意基地五大文化产业工程为抓手,依托文博会、版博会等文化经贸平台,加快引进和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作用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产业大项目。健全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征选机制和项目储备库管理制度,每年策划生成一批园区基地工程项目、传统产业升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形成“开建一批、在建一批、建成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态势。三要加快培育骨干文化企业。要加大对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以及即将组建的省广电网络集团、演艺集团等的扶持力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省属重点文化集团集中,尽快壮大企业规模。研究制定支持重点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的意见和扶持政策, 加快省属文化集团股份制改造,积极创造条件上市融资,培育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各省属文化集团要通过完善内部机制、壮大主业实力、拓展多种经营、加快传统产业升级,真正成为我省文化产业的中坚力量。四要打造重点产业园区基地。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水平,突出地区特色和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创意产业园区、影视产业园区、新闻出版产业基地等一批有一定实力和影响的园区基地。“十二五”期间,要扶持和打造10家年产值在5至10亿元、5家年产值超过10亿元以上的文化产业园区。要制订实施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评选认定办法,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切实把园区、基地建设成为文化企业的孵化器、优势项目的集聚区、资金人才的集中地。五要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信息等产业融合。实施文化数字化工程,推动传统文化产业改造升级和文化资源、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支持文化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推动文化产业与制造、物流、建筑、包装等产业对接。促进文化演艺、休闲娱乐与旅游深度融合, 推动全省重点旅游景区打造特色文化演艺节目。六要加快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大力发展书报刊、电子音像、演艺娱乐、影视剧作品和工艺美术产品专业市场,积极培育文化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等文化要素交易市场。加快发展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 开发中高端消费市场, 形成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着力扩大基层消费,加强基层和农村文化消费网点建设,引导文化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合普通群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场所,推动电影院线、演出院线向县乡延伸,鼓励演艺团体到基层和农村演出。

  深化对台对外文化交流合作, 切实提升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六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同香港、澳门的文化交流合作,加强同台湾的各种形式文化交流, 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充分发挥对台优势和对外开放窗口优势,着力在面向基层、面向普通民众、面向青少年方面下功夫,增强福建文化在海内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要持续深化闽台文化交流合作。把握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新一轮转移契机,鼓励引导企业加强与台湾文化企业的合作,深化闽台文化创意产业对接,打造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基地。要积极拓展闽港澳文化交流。健全对港澳文化交流工作长效机制,开展互访、学术交流、文艺演出、艺术展览、非遗保护、产业贸易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互利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旅港澳乡亲作用, 把政府交流与民间交流结合起来,推动三地合办文化企业。要不断扩大对外文化交流领域。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开展“福建文化周”,鼓励扶持文艺团体赴国(境)外开展演出。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对外文化中介机构,加强与国外知名文化企业合作,努力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积极推动文化改革创新, 切实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六中全会指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我们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推动文化创新创造,提高文化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按照中央确定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不断巩固、深化和拓展文化体制改革成果,推动已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统筹推进党报发行体制改革、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认真梳理和总结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针对一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还不到位、一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还不规范、一些地方综合执法改革滞后等薄弱环节,加大力度、加快进度, 确保各项改革任务顺利完成。二要大力创新文化管理机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文化行政部门更好地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责。更加注重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进行管理,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文化领域的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三要不断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在财政投入、税收、投融资、土地、市场准入以及转企改制过程中的人员分流安置、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政策措施。扩大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 探索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加强对新办文化企业和符合高新技术条件的文化企业的税收支持。

  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切实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六中全会指出,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文化发展第一资源思想, 提高文化人才核心竞争力, 促进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动力。一要加快培养高层次文化人才队伍。认真落实我省宣传思想文化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深入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和文化名家工程, 努力培养一批年轻人才、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造就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文化名家、文化大师和各领域领军人才。将文化相关专业人才列入年度紧缺人才引进指导目录,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向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集聚。二要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意见,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予以倾斜。重视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三要健全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健全完善文化人才选拔使用方式,建立健全文化人才评价方式方法, 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和表彰奖励制度,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机制和环境。

  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的过程,是一个不懈努力、深化实践、创新创造的过程。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扎实做好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和当前各项工作,争取尽快取得进展、见到成效,奋力开创文化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海峡通讯》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