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纯白魔法少女出自:智慧语文三例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27:39
    智慧,缘自程序的变化

    案例描述:

    谢婷婷老师进行一年级下册识字教学时,笑眯眯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里,有许多生字宝宝要来跟大家交朋友,看,他们来了。(课件展示:没有带拼音的生字)可是呀,他们急冲冲地跑来,忘戴帽子了,你们谁认得他们吗?”此时有部分学生举起手,教师请举手的学生认读,读正确后问:“你是怎么认识的呢?”学生答,“爸爸教的”“自己看广告学的”“邻居的名字中有这个字”……教师高兴地说:“你可真能干,这么爱识字。瞧,风姑娘把生字宝宝的帽子送来了。(课件展示:每个生字都戴上拼音帽子)现在,请你们大声地叫一叫生字宝宝的名字。”学生们兴趣盎然地读起生字。

    点评:

    上述教学改变了教学的程序,即“先让学生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再读带拼音的生字”,粗看好像是违背了学习的规律,细思之,正是这种程序上的变化,产生了妙不可言的效果。

    所谓“生字”,它不是教材编者说了算,也不是语文教师说了算,它是相对于不认识该字的人而言的。同样的生字在不同学习者的眼里是不同的。先让学生认读“不带拼音的字”,既是基于学生认知的起点,又是强化了部分已识其字的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其次,教师追问“学生的识字途径”,既是对其自主识字行为的充分肯定,又是对其他学习者的一种积极心理暗示。最后,出现“带拼音的字”,是面向全体学习者的需要,是“保底”的教学。

    自主识字,个性发展,全体提升,缘自程序的变化。

    智慧,是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

    案例描述:

    王红军老师发现班里学生很爱看动画片,于是设计了《看动画片的喜与忧》口语交际课,在孩子们谈了看动画片的种种看法后,老师说:“孩子们,我现在就是你的妈妈,我很关心你们的学习成绩,我可不想让你们因为看动画片而影响学习,你们要想看动画片,首先要说服我!”这下,孩子们可高兴了,纷纷来“说服妈妈”。有的认为有助增长知识;有的认为看动画片可“劳逸结合”,能增进学习效果;还有的跟妈妈签“君子协议”,等等。课堂上,“妈妈”与“孩子”争得面红耳赤,“妈妈”抛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理由,孩子们则情绪激昂,或小组讨论,或单枪匹马,与“妈妈”进行激烈地争辨。最终,“妈妈”和“孩子”达成共识,课堂上笑声一片。

    点评:

    创设教育的情境,还原生活,师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了“真实的辩论”,情感的抒发,言语的实践,其乐融融。看似一个漫不经心的话题,实则直抵孩子的心灵深处;看似信手捻来的辩论,实则激发了孩子的满腔热情。这样的话题,这样的场景,孩子们入境,动情,理悟,辞发,犹如高山流水般畅达。

    教育,无处不在,却又了无痕迹。“天空没有翅膀的声音,但我知道鸟已飞过。”

      

    智慧,就在那轻轻的“一问”里

    案例描述:

    师:武松打死老虎后,当时人们会怎么说?

    生甲:我是店家,我说武松要不是喝了本店的十八碗老酒,他能把老虎打死吗?武松打虎所得的奖金一半应该分给我。(全班学生笑)

    生乙:我是皇帝,听说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请他来京城当官嘛!奖他一幢别墅怎么样?(全班学生大笑,有人鼓掌。)

    师(严肃):请你们认真地再读读课文,想一想店家会不会说这样的话?

    读书,教室里一阵静默。少顷,生甲、生乙等脸上露出难为情的样子。

    点评:

    课堂上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生的“独特想法”,我们的教师却束手无策。明明知道不妥,却不敢否定,怕落个不尊重学生的罪名;明明知道学生的理解有悖“主流价值”观,却任其天马行空,无从下手去导。

    本课中,方颖健老师轻轻地一句“请你们认真地再读读课文,想一想店家会不会说这样的话?”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学生迷雾的森林。读文可知,店家先前不肯多卖酒,后又怕武松过冈危险劝其不要过冈,可见其为人淳朴厚道,现在又怎会提出“分武松的奖金”?

    预设的精彩没有如期而至,反而出现不曾预约的“独特想法”。回归文本的学习,拨正学生的个性理解,就在那一句轻轻的“一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