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会大作战q版萌图头像:16岁女生被学姐棒打烟烫折射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10:33


(图片转自相关新闻)

    亚心网讯(记者胡淼)现在这个时间,16岁的李萱本应坐在乌市河南西路的新疆林业学校教室里迎接期末考试,可她却躺在病床上忍受着浑身的伤痛。回想起几天前发生的那一幕,她还是显露出了恐慌的表情。据李萱说,“张琳说我在外面说她的坏话,说着说着就拿起甩棍(可伸缩、便携式铁棍)打我。”看着李萱被打,王萍连忙劝说,可面对张琳的威胁,王萍只有默默地坐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发生。被打疼了,李萱轻哼了一声。“张琳威胁我说不要发出声音。”李萱顺从了。不久后,她发现辩解和躲闪只会招来更重的击打,她只能选择默默承受。张琳强迫李萱抽烟。一直学不会的李萱被呛得连连咳嗽,张琳便打她,还用烟烫她。13时许,李萱终于忍受不下去冲出了张琳的寝室,跑到铁路局附近后,躲在银行里,借着公用电话联系上了父亲。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此事。(凤凰网)

    校园暴力,这个本不应该出现的词汇,近年来,却偏偏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关于校园暴力的新闻、视频、图片、传言等等,不绝于新闻,更不绝于网络。校园暴力的频频出现与频频发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校园暴力源于多种原因,社会的,家庭的,心理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校园暴力不仅仅是当事人难以抹去的阴影,它也是整个社会难以抹去的伤痛。

    校园暴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或许从有学校那天开始就存在校园暴力。孩子们生活在一起,特别是年龄差不多,或者相同的孩子的们在一起,总是要自发的进行“啄序”排列,也就是说总会出现“孩子王”或者说是孩子们的“核心”。这个孩子头,可以为群体做出共同决定,大家一般情况下也会遵守这样的决定。如果有那个孩子,违背了决定,大家会采取一起制裁措施,比如:将这个孩子清除出群体、限制他或她参与集体活动、减少与他或她的交流等等。有人说这些不能称为“暴力”,有人则说这些可以算做“冷暴力”,总之,这个群体会根据“孩子王”的决定,来对待那个与大家不致的孩子。这可能就是产生暴力的心理根源。

    暴力的结果,必然是带来伤害,这种伤害可以是心理上的,也可以是身体上的。“冷暴力”是我们看不到,摸不着的,它的伤害是在心理的。上学的时候,长相丑陋的女生,更容易受到男生的嘲讽,也容易被女生排除在外。性格内向,不善于沟通的男生,则更容易被其他男生欺侮,被女生疏远。但还好,这些影响多数可以被当事人自己消化掉。比“冷暴力”可怕的是真正的“暴力”,这种伤害首先是身体上,然后是心理上。身体上的伤痛会加重对心理上的伤害,它们可以产生一种叠加效应,当事人在舔舐身体伤痛的时候,加重心理的痛苦。当一个学生在校园内被其他同学殴打、公开侮辱的时候,他或她除了受到身体伤害以外,无助感与恐惧感会占据其心灵,而且在很长的时候内无法消除。校园暴力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处世态度。

    反过来说说那些施暴的孩子。施暴的孩子往往是更加缺乏“安全感”和“自信”的孩子。他们通过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其根本目的并非问题本身,而是通过享受暴力过程,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他们将暴力方式列为解决问题的法宝,视为自己成长的标志。通过暴力结果引发的其他同学的“恐慌”和“敬畏”,达到引人注意的目的,满足“领导欲”和“控制欲”的需要。影视、新闻、社会以及家庭生活中,太多太多的暴力事件,左右了孩子们的视线。加之社会上 “暴力美学”的出现,人们对“暴力”文学与影视带来感官刺激的追求,都在很大程度上让孩子们忽略了“暴力”以外的社会交流方式。马加爵事件、开平女生事件、黑丝女事件、胡涛事件、广东、深圳、上海……多起校园暴力事件都是令人发指,令人呃腕叹息的事情。

    人生活在社会中,所以不可能离开与社会的交流,孩子也是一样,他们也离不开社会。因此,我们不可能为了让孩子免受“暴力”或“冷暴力”的侵害,就让他们隔绝于世。因此,必须教会孩子如何远离暴力,如何保护自己。告诉孩子受到伤害就要大胆的说出来,遇到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一定要依靠父母、老师,甚至警察。说到校园暴力就不能不说学校,因为学样对于校园暴力的态度是至观重要的。如果学校对于校内出现的暴力事件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甚至隐瞒推诿,这势必会让暴力升级。校园暴力如果发生在学校可控制的范围内,那么学校就一定要控制,而且应当也必须对当事人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暴力行为超出学校的控制范围,那么就必须依靠法律的力量来加以控制,绝不能隐瞒,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学校对这类事件有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有得当的处理方法,这事件或许根本不会发生。

    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不论是多么不成气的儿女,不论是美、是丑,不论学习好还是学习不好。没有那个做父母的,能容忍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制止校园暴力,除了社会和学校的作用外,做为孩子的父母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会孩子运用多种方式解决身边出现的问题,让孩子学会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审视一下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否简单粗暴,审视一下自己是否喜欢“以暴易暴”,审视一下自己是否擅于与孩子沟通,审视一下自己是否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的同时,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去伤害别人的孩子,每当自己的孩子在伤害其他孩子的时候,你是心中窃喜呢?还是应该正确引导孩子?如果你是前者,你又怎能保证你的孩子永远是生活中的强者,永远不会受到更强大的人的伤害呢?

    拒绝校园暴力,给学校以宁静的空间,给孩子们安全和自由成长的环境,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不希望哪个孩子再成为校园暴力的牺牲品,不希望校园暴力再进行我们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