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园薰图片小时候:从司马懿的成功阅历看人生加减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12:46

从司马懿的成功阅历看人生加减法

减法是一门人生艺术。会做减法的人一定会做加法,但会做加法的人不一定会做减法。这个连小学童蒙都懂得的道理,我们成人反而蒙懂了。

试以两个公式比释人生加减法。加法公式为:x+y=100%;减法公式为:100%-y=x。这里的x代表主观,y代表客观条件,100%代表价值目标。用加法显然特别辛苦,因为一旦客观条件不具备,y是一个负数,则主观方面就须成倍增加负荷,当负荷超出生理心理极限时,便是失败和瘁死。而用减法较加法科学、省力。因为这种方法是不怕客观条件恶劣的,y的负数越大,x主观收益越大,成就越高。因此减法公式是一个“负负得正”的公式。为什么会出现“负负得正”这种结果?原因大致有五:

其一,善用减法之人,不怕别人对不起我,只怕我欠别人的人情债、感情债、得失债。如司马懿就从来不怕曹氏欠自己的债多,只怕自己欠曹氏的债。他在曹真父子面前都是退避在先,礼让有余,任其争功争权,而后耐心等待时机再一举收回全部负债。在司马懿看来,人欠我越多,我在他面前发言权也越多。欠债是要背利息的,欠债愈久,利息愈重。我欠人多只会使我活得很累,而人欠我多他的负债正等于我的轻松,算起总账来便可以获得这一份轻松。

其二,善用减法之人,不怕客观条件恶劣。环境愈恶劣,愈逼人想办法改善它。正象司马懿在战场上、官场上的多次起落、死里逃生经历锤炼了他生死置之度外、成败握于掌中的坚毅性格一样,险恶环境常常会把一个平凡的人铸造成一个敢作敢为敢于从冒险中获得成功的不平凡的人。

其三,善用减法之人,在敌我对峙中特别在意敌人的差错。不怕敌方错,就怕敌方不错。敌之错不等于我之对,但却是我之机。敌之错是敌致败之因,亦是我致胜之因。司马懿十分仔细地搜寻诸葛亮的弱点和缺点,如不敢弄险;后勤供应困难;食少事烦,事必躬亲,过于劳累;在六出祁山夺取魏渭南大寨后不敢依山安营而屯五丈原傍渭水设寨等等。司马懿评论诸葛亮的战略方针时曾尖锐指出出祁山伐魏的作法:“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天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司马懿长期避战不出正是摸透了诸葛亮这一弱点,用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获得了蜀魏之战的胜利。这是他不怕羞辱任孔明挑战的根本原因。

其四,善用减法的人,不怕自己承受的压力大,不怕受压制的时间长。正如物理学上的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会越大;治水原理之宜疏不宜堵一样,事物的发生、发展、灭亡无不有其自身的规律。作用力过大不仅于事无补,还会招致崩溃性反弹。司马懿的几次下野都是在曹氏政权的昇平时期。魏主曹睿在蜀魏罢兵后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园林,欲求长生不老之术,致使铜人堕泪,万民填沟,民力疲困,怨声不绝。后提拔曹爽,任为大将军,爽又骄奢淫逸,私用先帝侍妾七八人,每日宴饮淫乐,与皇宫无异,连他弟弟的进谏都听不进去,已到了“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的地步。而司马懿不事淫乐,不求奢华,对曹氏宗族的行为不加劝阻,任其腐败发霉发酵发臭,终于在人心向背上为自己改朝换代等到了天赐良机。历史上常有善良被邪恶压制,正直被奸佞辱没,真实被虚假冒充,先进被落后压抑的情形。但这类情形往往只具有暂时性、阶段性,事情的最终结局常常同压制者的意愿相反。善用减法实际上是善用物极必反的辩证法。

其五,善用减法的人,不怕挫折和失败,他的心胸志趣足以化解这些挫折和失败,把它们变成一种知识资源,运用这种资源使失去的变成得到的。这样,他失去的愈多,得到的也就愈多。司马懿正是在几次下野遭贬的经历中看清了由于自己不是曹氏宗亲,即使能力再强、功劳再大也不可能分享胜利成果。只有抓住刀把子,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才有生存发展空间。这是他活用失败学所得到的精神财富,也是失败本身已孕育着成功的逻辑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