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雪和龙卷的本子:了解汉语词义,学好教子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7:53:13
                      了解汉语词义,学好教子女  词的灵魂——词义    学习认字,如果只知道它的读音,不懂得它表示的意思,不能算真正掌握。同样,一个词如果只有音,而不表示任何意思,那么就只是空洞的声音。有了词义,才能成为活生生的词,由此可见词义是词的灵魂。
   随着知识的增多,我们会慢慢发现,许多词都不只有一个意思,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有几个不同的含义就叫有几个义项。分析这些义项之间的关系,是十分有趣的。
   一个词最初的含义,一般称作本义。以本义为出发点,根据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特点,词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若干个与本义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意义,这就是词的引申义。本义和众多的引申义组成了整个词义系统。对一个词的词义系统掌握得越全面、越完整,那么,对这个词的理解也就越深刻,运用得也就越准确,越灵活。
   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止一种意义,但组词成句之后,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只表示一个意义。究竟按哪个意义来理解才正确呢?这就需要根据全句的意思来确定某个词的具体含义。如“铁”这个词既可以指“钢铁”,又可以表示“坚硬”的意思。在“他爱吃铁蚕豆”这句话中,如果把“铁蚕豆”理解为“钢铁制成的蚕豆”,那就会被别人当笑话了。因为在这句话中,由于“铁”字前后的词已经给它作了限制,它只能表示“坚硬”的意思。由此可见,句子中任何一个词都只能表示一个符合全句要求的具体的含义。 
++++++++++++++++++++++++++++++++++++++++
词义引申
   我们平常所使用的词,大部分有几个、甚至几十个意义。如“老”这个字,在“老人”中指年纪大;在“老房子”中指陈旧;在“老笋”中指不嫩;在“老问题”中指长期存在而没有解决;在“老没见面”中指时间的长久……。这众多的含义之间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一个是本义,其他的都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含义,叫引申义。
   本义是指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它往往与字形有一定的关系:如“シ”旁的字都与水有关;“彳”、“辶”旁的字与行走有关;“木”旁的字与树木有关;“扌”旁的字与手的动作有关,等等。以本义为出发点,又会衍生出许多引申义。由于引申义都是由本义发展衍生而来的,所以引申义和本义之间,总有某种意义上的关联,如“铁”,本义指钢铁,根据它的特点,可以引申为坚强的意思,如“铁的意志”;又可以引申为坚定不移的意思,如“铁的纪律”等。
   词义的任务是表达事物,而事物又有许多特点,这些特点就往往反映在本义中。本义有了这些特点,就能产生出不同的引申义。这好比一个车轮,轴心代表本义,引申义就是辐条,向不同方向伸展出去。
   另外还有一些引申义,并不都是一次从本义中同时产生出来的,而是像人类的繁衍一样,父生子,子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例如“道”字,本指实实在在的“路”,后引申为自然界中抽象的“路”,即规律;又由此引申为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这是在“规律”一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后产生的含义。
   词义的引申表现了词义的发展变化,知道一个词的本义、引申义的区别,理解词义就会更深刻、更准确。
++++++++++++++++++++++++++++++++++++++++++++
词义派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也随着增强,新的词语不断出现。这些新词是怎样产生的呢?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当旧词引申到距离本义较远以后,在一定条件下就脱离原词而独立,成为另一个含新义的新词,这叫词义的派生。
汉语词义的派生,只能是词的整体的变化,即在原始词的基础上派生出一个词形。这个派生出的新词与原始词之间形体不同,但音义却相关。
如:
扇——搧(用扇子搧动)
沽(买、卖)——贾(gǔ)(做买卖的人)
广(宽阔广大)——扩(扩大加宽)
黑(黑色)——墨(黑色的墨)
   词义派生的情况多种多样。从词性来讲,可以从名词派生出动词,也可以从动词派生出名词;可以从形容词派生出名词,也可以从名词派生出形容词。从声音上讲,派生词与原词之间有的同音,有的仅仅是声调发生了变化,有的则是音节发生了变化。
   汉语的派生词多数是容易认识的,如咽喉的“咽”派生出下嚥的“嚥”等。但由于派生词产生在古代,只有从古音上才能正确判断它们声音上的联系,而不能用今音去衡量,因此,要辨识它们多了一个困难。如“背”与“负”,在今音上差别很大,不懂古音的人很难看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
词义的发展变化
   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汉语的词汇在不断变化,其中词义的发展变化最明显,主要表现为词义的缩小、扩大和转移三种形式。
   在古代,人们用“瓦”字来表示一切用陶土烧制成的器物,不仅指屋顶的瓦片,也可指纺线用的纺锤,因为那时的纺锤是用陶土烧成的。在古代,纺线、织布是女子的主要劳动,于是当时的人就把生女孩子叫做“弄瓦之喜”。而现代,“瓦”只指盖在屋顶上的瓦片,与古代“瓦”的含义相比,指示的范围要小得多,这叫词义的缩小。
    相反,有的词义却扩大了。如“河”这个词,原来专指黄河,可现在却泛指一切河流。
    还有的词义发生了转移。如“涕”,古代指眼睛里流出的泪水,可现在却指鼻涕。不了解这一点,就会把“涕泗滂沱”的含义弄错。
   词义的这些变化,是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而来的。新事物不断涌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发展,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为这些新的事物或新的认识都创造一个新词,因此就用缩小、扩大或转移词义的办法来适应新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