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冬雪莱全彩本子:精神之家》——儿童孤独症 早期干预改善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8:09:58
       孤独症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自闭症、儿童精神分裂症,近二十年来,它的患病率不断升高,而且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发展。很多家长认为,孤独症仅仅是孩子心理上的一点不足,实际上,孤独症已经成为儿童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孤独症从行为异常到某些行为缺失,逐渐会让孩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最终致残。孤独症患儿与正常的儿童有哪些差异呢?家长怎样才能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患上了孤独症呢?在郑大三附院主办的“河南省儿童心理行为疾病培训班”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邹小兵教授给医生和家长们做了详细的讲解。






三类核心症状可以警示孩子是否患上孤独症


  第一,正常孩子都比较活泼,喜欢找小伙伴一起玩,爱东张西望,但孤独症患儿喜欢独自一人干自己的事情,不愿跟别人进行眼神的交流,也不想寻求关注的目光,甚至见人就躲。


  第二,孤独症患儿很多存在语言障碍,临床上,许多家长前来就诊就是因为孩子到了该说话的年龄却不会说话。一岁左右的孩子基本上都能开口讲话了,家长不要以为现在孩子还小,等大一点自然就会好,这样只会贻误病情。也有一些孤独症患儿虽然会说话,但是言语错乱或者经常自言自语,家长也需要警惕。


  第三,孤独症患儿会有重复的语言、动作和行为,有时甚至是强迫思维和行为。例如,孩子频繁地关门开门,重复向家长问一个问题等等,有的孩子对一部电影或者一本书能看到几十遍甚至成百上千遍,家长很容易察觉出异常,但并不一定能够想到跟孤独症有关。


  此外,孤独症患儿也会出现感觉异常。他们的听觉特别敏感,有时特别喜爱听一些声音,有时又对一些声音特别恐惧。多半孤独症患儿都会出现痛觉异常和视觉异常,他们不怕痛,看东西时容易斜视和倒视。
多数孤独症患儿智力正常


  许多人认为,孤独症患儿的智力一定很低,所以很多家长对孩子患了孤独症感觉绝望。事实并非如此,有数据显示,有30%~50%的孤独症儿童有智力落后或暂时落后的现象,但多数患儿智力都在正常范围,甚至有不少是高智商。邹小兵谈到他接诊的一位郑州患者,孩子13岁,是个初中生,因为患有孤独症,所以跟同学们的关系不是特别融洽,多次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最终被学校开除了。后来在诊治过程中,经过诱导、检测,发现他是个极端天才,自从他被领回家后,经常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最终还设计出第三代磁悬浮。从这个事例看来,并不是每个孤独症患儿都是人们想象的那样一无是处,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爱好,只不过有时行为表现得跟正常儿童有区别而已。


5岁以后才发现治疗效果差


  邹小兵说,部分专家认为孤独症可能跟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但由于没有明确病因,所以至今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完全治愈它。不过,他强调,早期干预会有很好的改善,但孩子5岁以后才被发现,改善的空间就不大了,甚至还会造成终身残疾。所以家长早发现是核心。


  若家长从婴儿时期,能发现孩子身上出现一些症状,如看到孩子不能融入社会,喜欢独处,就应该积极干预了。具体方法是:家长和医生要以社交、认知以及行为和情绪训练为重点,例如,可以多让他们跟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让孩子练习画画、写字等,也可以给他们讲故事、放音乐等,总之要和孩子面对面地说话交流,完成与孩子的互动。对于一周岁左右的孩子每天要坚持4个小时以上面对面的训练,一周至少进行25个小时的训练,训练时间越长越好,基本训练最好能达到两年以上。


  邹小兵强调,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治疗效果有着最直接的影响,不管不问、破罐子破摔只会让孩子彻底成为一个残疾人。家长首先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还要用家庭的爱心去感染孩子,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温暖。此外,治疗孤独症是一场持久战,家长必须要有耐心和恒心,最后还要有那么一点“狠心”,不要什么都依着孩子,要加强对他们的训练,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干预孤独症。

相关知识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这些特征可以作为早期发现的警示指标:

  1.6个月后不能被逗乐(表现出大声笑),眼睛很少注视人。

  2.10个月左右别人叫他的名字时没有反应,听力正常。

  3.12个月时对言语指令没有反应,没有咿呀学语,没有动作手势语言;不能进行目光跟随;对于动作模仿不感兴趣。

  4.16个月时不说话,对语言反应少,也不理睬。

  5.18个月时不能用手指指物或者用眼睛追随他人手指指向。

  6.24个月时还没能自发地说出一些单个的词语,如:“爸爸”、“妈妈”等。

  7.任何年龄阶段出现语言功能倒退或社交技能倒退。


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