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娘化本子:炼己大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16:24

炼己大要
有些修炼者在聚能养气方面已经掌握了不少方法,但还是静不下来,坐不住,功能功力都上不来,原因是在炼己方面功夫不够。炼己功夫只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行为道德方面的修养,二是心意方面的锻炼。
(1)行为道德方面的修养
古人说:“德是功之本”,这话是有道理的。心里有亏心事的人,练功是坐不住的。比方说:他曾经做过恩将仇报、吃里扒外、过河拆桥、出卖同事、充当间谍的事,有这类行为和举止的人,总觉的亏心和不安,这样不仅仅是练功坐不下来,而且亏心者短寿,这也是规律。因为他总是心绪烦乱、阴阳失调,气血妄行,营卫失度,百脉不定,脏腑功能也失调。德行不检,即使服玉液金丹也不能延寿。多行不义者,必亏自己的心,短自己的寿。
若干了坏事,如搞栽赃陷害、欺师灭祖、助纣为虐、落井下石、写告密信等,则更是怕原形毕露,怕被制裁。这种无穷无尽的恐惧、惊心,这种犹如过街老鼠般的心态,这种不良的刺激会日积月累地形成潜在能量对他攻心。
相反,如果多行善事,比如济人利世、助人为乐,或者遵守社会公德、合道而行、尊师重道、尊老爱幼,以及见义勇为、敢于惩恶扬善、抵制邪恶。那么,他平时的心态就是一种坦然的。若再能弃除不正的习气和嗜好,按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练功时就不会有烦人的事情对他干扰。所以,光是学会了很多功法而忽略了行为道德的修炼,还是练不成的。
练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层次的行善事、积功德的要求。你可以跨越层次的要求,多行善事、多积功德;但不能不行善事,不积功德。到了十月养胎的中关阶段,就要积大功德。你们现在是初关阶段,要多积小功德。                                                                                                                                                                                                       (2)心意锻炼
《丹经》上说:“大道教人先止念,念头不住亦徒然。”《道乡集》也说:“未炼还丹先炼心,此心不炼难成真。”收心止念,必须先制眼,要目不斜视,不接受不良情绪的信息。收摄心神、返观内视,或者用把远处的声音收入耳底的方法都可以收摄心神,使自己心静意合,进入功态。如果能凝神入炁穴,那就更容易收回心意,止于大定。
玄关的窍门
    玄关有个境。因为它是个关,又是门,进关,入门要先认识,才能入关,进门,要知而不守,把思想放空,在空中又不是昏沉,就可以体会到那个境界。进入那境界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做梦,心理明白,思维停止了活动,进入忘境了。也就是进入玄关了,但这仅是入,还不是开。上玄关开时,头脑中有一种轻微的爆炸感。性功玄关是在大脑里边开的,意识里能感觉到“炸开”,大脑本身起了变化,它是有物质基础的。在爆炸的同时,有时在开以前突然头脑中轰的一下,立即失去知觉,随后出现轻微的爆炸感,能感觉到无数般电流由头上直奔前后身,宠罩整体,直窜到脚下,就在这一刹那间只决“倏”的一下子,非常迅猛,同时有一种“空洞无崖”,身心内外一片光明,通身透彻的感觉,自觉本身没有了,呼吸停止了,这时同宇宙融成一体,“天人合一”时空观念也起了变化,很多人此时容易丢功,因定力不够,自觉一惊,这一惊后念一动,便退出玄关境界了,因此,进入玄关呼吸停止,不要害怕,进入玄关你不要管它,不能动念,稍微念头一动,它就消失,“念动生惊”你一动念它就跑了,在玄关里边没有法,你用任何功法,一用就错,动念就错,继续保持玄关的境界、它就开,玄关开了以后,如何用?用的办法就是两个字———凝,静,要保持凝静,神要凝,心要稳定,要静,不要松散,它就起作用,如果神不能凝,则玄关虽开也不起什么作用,经典上记载和老师传授说,开上玄关的明心见性,心要练的一尘不染,心地明净了以后才能开。关于开下玄关的情况:就说开下玄关(命门玄关)必须通过练精化气,丹田气满了一发动(气发则成窍,机思则渺茫),突然变化,下玄关开了,可我两次开下玄关,而是在身体衰弱到临近死亡边缘的时候,既没有情也没有气,在奄奄一息的情况下,一练玄关就开了。初步总结出一个道理,上下玄关开与不开,它根本的一点,在于你“能不能放开(松开),能不能放下”,关键就在这里,松开指你的肉身,放下指你的精神。
人的生命活动,与生命真火密切相关,命门火旺生命活力旺盛;命门一息,全身的生机整个全息了。修下玄关入手方法也既在此处,抓住这一点就行了。但也有从夹脊入手的,也有从脐内,脐下等入手的 。入手虽在下,也要进入一境,才能进入玄关的境界,进入玄关后的要领以修性功玄关同。
下玄关一开,百窍皆开。百窍皆开有两种解释,练玄关以后,由玄关里产生气,通开督脉和任脉,任脉一同十二正经全通,既现在的大周天通。我讲的不是这样而是在玄关开的时候,正如张紫阳讲的“阴跷一动百脉皆动”,这个地方一开,全身二十条经脉同时开,它有立杆见影之效,而不是延经徇行,命门玄关开后,其内心感受如古人讲的“似施似翁似漏似泄,似施似翁而未至于施翁,似漏似泄而未到于漏泄”,就是这个景象。质言之,就是一种泄精的感觉而没有精泄出来,开了下玄关后在外表上看变样了,“满面春风,一团和气”,脸色变成红润。全身暖洋洋的,如出春太阳心内由里往外美,完全是有生理的变化导致心理上的变化,正如古人讲的“烦恼不由更上心”,烦不起来恼不起来,就是高兴出一种“法喜禅悦,真安妙乐”的心理变化。生理的变化已如前述,所患疾病立时全消,不是漫漫地好转,而是突变,一下子痊愈,一切症状全消失,自觉体力,精力当即恢复,下玄关开后应注意的事情与修性功玄关同。既要心定神凝,否则气随神散,虽开玄关而不得玄关用。
    开上,下玄关的关键,都是首先要进入“忘”,但为什么入忘后或上开或下开呢?这都是和开玄关的功法有直接关系的,个人体会是,我在多次开下玄关前都是练的守下丹田(气穴)的功法而在开上玄关时则正在参(坛经)的理法。
   禅定,包括是色界四定,无色界四定。为了区别色界定与无色界定,色界四定也称为禅,无色界四定,称为定。我们有时统称为定。
    修定先要放松身心,身体要舒服而放松,思维要放慢,把纷乱的心静下来,这时不要再想那些乱心的事,忘却所有烦恼。心要平静,静心可以采用一些办法,比如意守丹田,把注意力集中于丹田部位,起初只能定心一会儿,逐渐延长。如此坚持不懈,最终可以入于初禅中,能入定的人基本上都有天眼功能。
初禅中心生欢喜,这种乐,感觉上比物质享受获得的感官乐更好,会对物质享受产生厌恶,由于初禅中定力还浅,当定中天眼看到的东西,会仔细看一下,那到底是什么,但一动念,就出定了。所以对天眼看到的东西不管是好的坏的,美的丑的等等要视而不见。不起心动念,也不要沉迷于心中的喜,不要生任何念头,继续定心一处。如此增加,逐渐的心中会生大喜,这时进入二禅。对于心中的大喜,要放弃,不要沉迷与那种喜,继续定心,心中的喜会逐渐扩散至全身,全身都会感觉到一种乐,此是三禅,三禅是乐之极。这时要舍此大乐,定心于一处,大乐过后,身心转而清静,这时天眼看到自己身中是空的,没有五脏六腑了。此是四禅。在色界四禅中,天眼不能看到有形的景象。所以称为色界定。
    在四禅的基础上,观望我们的身体,宇宙都是山空演化而来的,本质上是空,观想宇宙间空无所有,修炼一段时间后会看到自身及整个宇宙空无一物,此时无边无际,此时空无边处定,此时意念往往只定于无边空中的某一处,下一步是要意守整个无边的虚空,也就是把整个虚空都作意守的对象,训练一段时间就可以成功,此是识无边处定。紧接着把意念放开,不去意守任何一处,让意念“闭”着,修成之后就是无所有处定。下一步是尽量要把意念”望掉,就是尽可能不生任何意念,修到一定程度,即会得非有想非无想处定。非有想,指没有意念,没想什么?无非想是说没有意念好象还有那么一点,也就是说,意识已经很微弱,几乎察觉不到,但跟一点没有时有差别。如果再进一步把意识去掉,这时会进入另外两种定:无想定或灭尽定。无想定是对宇宙人生的真相没有正确认识,执着于万物之外的空。人为的灭除意念而修到的定,想得解脱的人不取这种定。在四无色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到没有空间感,真正得空无所有,产生意识的主体都没有了,意识就不存在了。这就是灭尽定,此既是解脱之后的定。
    禅定的深浅与功能量级相对应,所以长功就是修行的人所追求的了。
   入定不一定是要端端正正的坐在那儿,可以任意方式顺时入定。修禅定要不迷着于定,不要迷着于禅定中身心的各种感受,各种所见所闻,即便那些感受及所见所闻十分美妙也要舍之,迷着于定,会影响继续进步,应该明白那些都是不真实的,一切皆空。有些人学有一定的禅定后,心生骄慢,自然自性是空,又有什么值得骄慢呢。
    随着功能量级的不同,同一种定,会有不同的感受,定力的深浅自然也不同,甚至差距极大。当禅定修得比较好时,可以在各种禅定之间自由跳转。
    有的人,禅定的慧根很好,在宗师的带功下,会很快修完所有的定,甚至顿悟。如果禅定根基比较差,在宗师的带功下,修炼禅定,进步会比自己练快得多。

行站坐卧不离这个,微微意照
上次静修,我看到一个学员提的问题是:“怎样在工作很繁忙的情况下坚持练功?”
中功的一部功中,就介绍了一些行、站、坐、卧不离这个的全天候练功方法,但并不是大家都得到了它的精髓,我看很多人是把呼吸当作是全天候的练功要领了。
这是只做了息,未做意。真正全天侯练功,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无论做任何事,只要微微用一点意,微微凝神于下丹田,就可以调动真气,有不可名状的妙处。微微用意时感到下丹田氤氤氲氲、温温暖暖,凝成一片。一些敏感的修炼者,大概只需听我说了这些,他那儿就有反应了。这种方法,很灵活、很简单,可结合生活、工作随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