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士道娘化本子:挑战朴学大师王引之(柱束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10:27
王引之(1766-1834),清代乾嘉时期人。与其父王念孙(1744-1832)皆为清代朴学乾嘉学派的重量级人物。成就非常突出,人称“高邮二王”。近代学者梁启超曾给予此父子二人以高度评价:“然则诸公曷能有此成绩耶?一言以蔽之曰: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而已。试细读王氏父子之著述,最能代表此等精神。”

    王念孙的《读书杂志》、《广雅疏证》与王引之的《经义述闻》、《经传释词》,合称“王氏四种”。代表了清代训诂学的最高成就。《读书杂志》虽系王念孙所著,但其中也征引有其子王引之的话;《经义述闻》虽成书于王引之之手,但其中又常常征引其父王念孙的意见。所以说,这两本书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在《荀子·劝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唐代杨倞注曰:“凡物强则以为柱而任劳,柔则见束而约急,皆其自取也。”

    清代王先谦《荀子集解》引王引之曰:“杨说‘强自取柱’之义甚迂。柱与束相对为文,则柱非谓屋柱之柱也。柱当读为祝。《哀十四年·公羊传》‘天祝予’,《十三年·谷梁传》‘祝发文身’,何、范注并曰:‘祝,断也。’此言物强则自取断折,所谓太刚则折也。《大戴记》作‘强自取折’,是其明证矣。《山海经》:‘招摇之山有草焉,其名曰祝馀。’‘祝馀’或作‘柱荼’,是‘祝’与‘柱’通也。”

    王先谦所引,引自《读书杂志·荀子第一》“强自取柱”条。

    毫无疑问,我是竭力反对“通假字”的!我认为:发轫于东汉的所谓的“通假字”理论,其实质是一个“在古老的汉字的表达原理逐渐迷失之后,汉儒试探性地解释某些汉字现象的假说儿性质的权宜之计”。到了清代,由于是异族统治,大量的身为汉人的清儒们带着羞惭、愤懑的心情,一头扎进了故纸堆儿里,在做着对古代文献校勘、考据的同时,也将不伦不类的“通假字”理论推波助澜到了极致!

    王引之说:“杨说‘强自取柱’之义甚迂。”杨说儿“甚迂”在何处?莫非我老眼昏花啦?我怎么一点儿也看不出来!我倒觉得王说儿“柱非谓屋柱之柱也。柱当读为祝。”简直就是口无遮拦、信口雌黄了!

    当然啦,大师毕竟是大师!作为一代朴学大师的王引之,总能为自己的诡辩找到一些莫名奇妙的所谓证据的。王引之引《山海经》:“招摇之山有草焉,其名曰祝馀。”然后分析说:“‘祝馀’或作‘柱荼’,是‘祝’与‘柱’通也。”

   我们不难看出:这里所说的“祝馀”虽为草名,但它更是一个“复音连绵词”。而在语言表达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连绵词”,更倾向于“音”的表意。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之间的“复音词”或“多音词”往往是通过音译而相互交流的,因而其写法儿也往往会是多种多样的。为了自圆其说儿,此时敢说“祝”与“柱”相通,彼时难免还会说“馀”与“荼”相通呢!这种草的名字究竟有多少种不同的写法儿,我没有细查过,但它至少还叫过“茱萸”,并且逐渐固定了下来。唐诗中就有“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一妇孺皆知的名句!莫不成还要说“茱”通“柱”或“茱”通“祝”了吗?!

    “祝”是什么意思呢?《说文》:“祝,祭主赞词者。”这才是它的主要意思啊!是指为祭祀的主人诵咏赞词的人,类似于今天所说的司仪或主持人。至于王引之所引何、范注并曰:“祝,断也。”或者是误注,或者是其极其冷僻的用法!假如说荀子是想表达“强自取折”的意思的话,那他为什么不直接就写成“强自取折”或“强自取断”呢?是他在避什么讳?还是他对“折、断”有什么心理障碍?有必要借用表示屋柱的“柱”来代替表示“祭主赞词者”的“祝”吗?并且还是表示“祝”的极其冷僻的、匪夷所思的“断”义呢!

    这就凸现出一个二律背反的两难问题——要么是荀子主观上在戏弄着后人,要么是后人在无意中,由于自己的愚昧无知,狠狠地幽了荀子一默!

    另外,我还有一个很大的疑虑:作为朴学大师、作为经学大家的王引之,为什么特别钟情于公羊、谷梁两传的文字例子呢?莫非有什么隐情不成?

    《公羊春秋》作为家学,最初只是口耳相传。自战国时受学于孔子弟子子夏的齐人公羊高始,至其玄孙公羊寿,已是汉景帝时代了。此时,公羊寿方与同为齐人的胡毋生合作,才将《春秋公羊传》定下稿来。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

    《春秋谷梁传》,其作者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鲁人谷梁赤。起初也只是口头传授,至西汉年间才成书的。晋人范宁撰《春秋谷梁传集解》。

    《公羊传》和《谷梁传》均为今文经派典籍,文字皆定稿于汉代。它们怎么能作为战国时人的荀子用字措词的证据呢?王公在此难逃浑水摸鱼之嫌!

    王引之还说:“《大戴记》作‘强自取折’,是其明证矣。”咱们暂且不说《大戴礼记》远远晚于《荀子》,即便它们是同时代,甚至早于《荀子》,也不能断然认定:有了“强自取折”,就不能有“强自取柱”啦!不管谁说“强自取什么”,都一律是“强自取折”!这是哪门子逻辑呀?你信吗?

    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的荀子,他的作文风格一向追求的是主题鲜明、逻辑严谨、辞语华丽等,但又不失简洁精炼、通俗明了!作为《荀子》的首章——《劝学》,这一题目是何意思呢?当然就是劝人学习,劝导人们去求学上进啦!这一主题是非常地鲜明确定的。总不会是荀子老先生来劝人逃学吧?

    为了方便起见,现将有关段落摘录如下——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灾祸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这一段话,并不是象那些热衷于挖掘什么“古音通假”之流所想象的那样难于理喻!用它们的本义或常用义是能够做到完美而通畅的理解的。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这是综述,是说万事万物的产生,都要有它产生的背景及原因的。接着分述为三:

    一、荣辱之来,必象其德。是说荣辱的降临,必然和他的品质或德行有关。举例: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是说肉腐烂了就会生出蛆虫,鱼枯烂了就会生出蛀虫。

    二、怠慢忘身,祸灾乃作。是说懈怠散漫而忘掉自己的身份或自己本身所处的环境时,灾祸就有可能会降临到你的头上了!举例:强自取柱,柔自取束。是说强壮粗大之物自然会被取来制作成柱子用,柔韧易绕之物自然会被取来用作束物之绳索。站在主体“物”的角度上看的话,制成柱子、取做绳索,都是一种灾祸,一种牺牲!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得会被杀死、会被砍倒的!

    三、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是说自身有邪佞污秽之气时,将会招来人们对它的怨恨或不满!举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是说摆放的柴草看似一样,但火却首先燃烧干燥的;看似平整若一的地面,水却首先流向潮湿的地方。实际上地面很难有绝对的平,潮湿的地方地势也往往较低。

    综合起来,荀子在这里就是要谆谆地告诫人们——“君子慎其所立”啊!

    王国维曾云:“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1993年荆门郭店楚简的发现,引发了学术界旷日持久的简帛研究热潮。荆门郭店楚墓的年代大约确定在公元前四世纪末,它比荀子(前313-前238)生活的年代要略早一些,因而郭店楚墓出土的简帛文字资料应该是极有利于《荀子》的正确理解的。

    北大的刘昕岚君在其《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笺释》中表述了自己的考查观点——

    考《荀子》“强自取柱,柔自取束”之言,实与此处简文“刚之树也,刚取之也。柔之约也,柔取之也”意近。如此则“强自取柱”之“柱”,字义应与“树”有关,故此句文义指物强则立而为柱,杨说是而王说非矣!约,《说文·系部》:“约,缠束也。”故“柔之约也,柔取之也”其义同《荀子·劝学》“柔自取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