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勒和九层塔的区别:中国人的中国情结(兼释“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03:33
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你生在何处,也无论你身份高低,对养育着我们的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伟大的祖国,总有一种深深的依恋之情。可是,你知道“中国”一词的来历吗?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我国西周时期的《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地指国家。指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到了战国诸子百家时期,已经是屡见不鲜的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而相当于今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

“中国”一词的频繁使用,主要在周朝以后。《礼记·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显,此时的“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如果说《礼记》的成书时间较靠后,则《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那么“中国”指谁呢《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国、卫国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了。

到这里,就不能不言及《公羊》学派的“春秋三世说”。《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易为以外内之词言之,言自近者始也。”东汉经学大师何休进一步发挥公羊学派的说法,将《春秋》所记242年的历史,理想化地分为三个阶段,即:“所传闻之世”、“所闻之世”和“所见之世”。“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虽然那242年历史发展,事实上并非如此理想化,但我们必须承认此种理念对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做出了某些正确认识和预见。夏、商时期,应该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时期;而集华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礼”的形成,是华夏民族最终形成的标志。观夏、商、周、春秋,各邦国不断分化,有的进入华夏集团,有的进入蛮、夷、戎集团,像祀国这样的国家,一度摇摆于夷、夏之间,最后终于摆进了华夏集团,成了“诸夏”的一分子。

在远古时代,先民们的眼光所见还是非常有限的。那个时候根本都还没有认识到人类竟然是生活在一个类似于一个大西瓜般的球体——地球之上,那个时候的观念还只是“天如盖、地如席”的“天圆地方”说儿。人们认知的区域也只是地处黄河流域中原地带的华夏各部落,以及地处较为偏远地带的蛮、夷、戎等少数民族部落。“中国”确实也是人们当时所能认识范围内的“中部、中心”。经过数千年的征伐兼并,发展成了后来人口众多、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和谐相处的大一统的“中国”。

从“中国”这个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我们中国人对于这个“中”字应该是自古就情有独钟的。这里,我想就这个“中”字来探讨一下先民们创造汉字的思路和理据,来发掘一下先民们曾经表现出来的非同一般的机巧和智慧。

《说文》:“内也。从口、丨,上下通。,古文中。,籒文中。陟弓切。”段注:“內也。俗本和也,非是,當作內也。宋麻沙本作肉也。一本作而也。正皆內之譌。入部曰:內者,入也;入者,內也。然則中者,別於外之辭也,别於偏之辭也,亦合宜之辭也。作內,則此字平聲、去聲之義無不賅矣。許以和爲唱和字。龢爲諧龢字。龢和皆非中之訓也。周禮中失卽得失。从口、丨,下上通也。按中字會意之恉,必當从口,音圍。衞宏說:?字从卜中。則中之不从口明矣。俗皆从口,失之。云下上通者,謂中直,或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內也。陟弓切。九部。”

按理说,这个“中”字应该是比较浅显易懂的。可是,当人们看到“中”字的异常繁多古文字字形时,显得有些迷惑茫然了。特别是从它上面伸出来的一根根的宛如飘带似的曲线,人们开始绞尽脑汁地胡思乱想啦!唐兰先生就认为“中”字的本义是旗帜,古时候的部落酋长建立“中”旗,以召集本部落所辖之众人。又因为群众来自于四面八方,这个建立“中”旗之地常常为居于中央之地。他的最后结论就是:“中”字的本义是旗帜,后来引申为中央、内部、里面等意思。

以上是《说文》所收“中”字字形。

以上是《六书通》所收“中”字字形。

以上是甲骨文“中”字字形。

以上是金文“中”字字形。

由于唐兰先生在我国古文字学界的重要地位,也因为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更好的解释,唐兰先生的这一说法至今仍是这一领域里的权威性的定论。

但是,我是不信这一套的!因为我认为表示“旗帜”的“中”是没有理由可以引申为表示中央、内部、里面等意思的“中”的。古时候的旗帜未必就一定居中,有打前阵的头旗,有殿后的尾旗,有护阵的边旗,有高插城头的门旗等等。叫我看,这完全是我们今人把本来简单明了的原始古文字一意孤行地想当然地看走眼啦!他是没有看懂古文字符号中的“虚”和“实”啊!“中”字上面类似于飘带或须发的曲线,并不是表示旗帜等实物的“实符”,而是引导人们联想思路的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虚符”啊!

光秃秃的“中”字,表示圆或近似圆的平面的“中”。

带飘带或须发的“中”,表示的则是柱体的纵向中心线的“中”,或柱体的横向长度的“中”。没有径向尺寸的理论意义上的线,在现实里是不存在的。现实中存在的线,无论它有多细,它都一定是会有径向尺寸的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