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蒸臭豆腐的做法:关注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肥胖(转载健康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7:29:54

关注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肥胖(转载健康报)

(2008-03-09 07:59:11) 转载标签:

健康

分类: 精神病治疗、康复     精神病患者大多需要长期用药治疗。而某些抗精神病药物有引起肥胖的副作用,这不仅影响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后,尤其长期使用氯氮平和奥氮平,可引起患者体重显著增加或肥胖。研究显示,抗精神病药治疗10周后,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中,氯氮平引起患者体重增加最显著(达4.45kg),氮平4.15kg,寿亭多2.92kg,利培酮2.10kg,齐哌西酮仅0.04kg,氟哌啶醇为0.48kg。有报道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10周时,糖耐量异常发生率达32.61%,空腹血糖却升高不明显,而糖耐量异常患者中转变为2型糖尿病的年危险率为5%~10%,30%糖耐量异常患者在3年内将发展为2型糖尿病,发生心血管病变的危险率也明显高于正常人。因此,抗精神病药引起肥胖这一问题应该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千万不可等闲视之,因为这一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而且会导致远期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抗精神病药引起肥胖的危险因素主要有:(1)女性患者,尤其是年青女性危险性更大。(2)有肥胖家族史,这类患者可能存在易感基因。(3)患者发病前就肥胖。(4)成年后最高体重与最低体重之间相差6.5kg。(5)家属情感表达不当,过度关心、照顾,饮食条件较好,导致能量摄入过多,而运动量相对不足,致使能量过剩,在体内以脂肪形式储存,形成肥胖。

  对于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肥胖,可采取下列措施来降低危险。首先,加强健康教育。在使用某种抗精神病药之前,医生应该向患者和家属讲清发生体重增加的可能性,鼓励他们在服药期间注意节食,教育他们多吃低脂肪高纤维(如叶菜类蔬菜)饮食,这样可降低能量摄入;同时,鼓励和督促他们多参加体育运动,充分调动他们控制体重的主观能动性,运动时要教育他们多进行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散步、跳舞、练剑等等,这样才能达到增加能量消耗的目的。家属要加强对患者服药期间控制体重的监督。健康教育是目前预防药物所致肥胖的最为重要的对策。其次,换药。一般来说,抗精神病药造成体重增加、糖耐量异常以及有关2型糖尿病代谢紊乱综合征的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氯氮平>奥氮平>奎硫平>利培酮;在传统抗精神病药中,低效价抗精神病药的相对危险度>高效价抗精神病药。当抗精神病药引起肥胖时,可换用另外一种体重增加效应较轻的药物,如将氯氮平、奥氮平等换成齐哌西酮或者阿立哌唑。由于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肥胖具有可逆性,换药后可不再有明显体重增加。再次,药物抑制体重。氟西汀能够抑制食欲,提高内在活力,增加能量消耗,从而减轻体重,在精神分裂症伴有抑郁的情况下使用,既能控制抑郁症状,又能减少体重增加;芬氟拉明、金刚烷胺、溴隐亭等药物也有减轻体重的作用,但需要考虑合用可能带来的潜在毒性。最后,结合危险因素综合处理。当存在明显危险因素时,尽量选择对体重影响轻微的抗精神病药;而患者原本身体就比较消瘦的,就不必顾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