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漫的崩坏之旅:理解管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9:31:15

  管理不增加价值,管理缺少实际的效果,管理没有对错之分,管理无法定视,管理起到中和的作用,管理是解决矛盾,管理的时间机动,管理没有具体的事情,这是现阶段大家对管理的普遍认识。所以单纯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很难有明确的定位,缺少指引、标准和规范,没有具体的职业规划,所以经常迷失。

   自己一直从事管理岗位,自己有同样的迷离和选择的历程。随着接触事务的增多,对管理的理解逐渐丰富;在不断接受新鲜管理理念的引导的过程中,逐渐认识我们的管理在走向误区,在企业对管理作用期望越高的时候,我们在远离管理的发展趋势,就是管理的技术化问题。管理本来就是技术,只是我们缺乏或者很少用技术的手段来实现管理的目的,这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管理技术化,技术标准化,标准简单化,也是所说的管理发展到最后是简单有效的。

   我们对管理现状的共识是基础管理薄弱,制度执行力差。为什么会这样呢?只有先分析一下我们的现状:因为要开展一项,所以出台了指引性文件;因为出现了理解上的不致,所以出台了流程性文件;因为没有按流程性文件操作,出台了考核制度;因为没有按考核执行,所以出台了最后处罚期限的通知;因为仍然没有按预期规定去做,于是对部门负责人的考核;因为还是没有执行,所有每次都发此份文件提醒大家,仍然没有执行。于是实在忍无可忍,大谈制度执行力差,大谈员工素质跟不上,大谈员工要加强自主管理,大喊对文件不理解,不熟悉文件,接下来开始稽查,于是出稽查通报,于是又有很多人谈客观理由,于是不了了之,于是得过且过,于是又发现了新的事物,于是又重复前期的过程。也许说得过份了些,但却有这样的苗头。所以说管理需要深入、需要追根问底、需要问为什么、需要寻找根源,需要抓细节的操作,需要一视同仁。

   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流程的检讨和设计新的流程。在过程中挖掘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问题,因此决定了管理的提醒、监控、矫正、服务的角色,这就需要系统思考,需要小处着手,需要创新的理念,因此要求我们两条腿走路,即抓细节管理提升管理质量,运用标杆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这里的细节管理是解决标准、操作、执行、深入、跟进的问题,标杆管理是解决规划、方向及超越对手、领导市场的问题。

   简单的问题要针对小节,复杂的问题要注意细节。本部工厂吴总讲过基础管理就是细节管理,可我们如何注意细节呢?我看还是系统思考的问题,我们能否从整个系统的各个环节来注意细节,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就像我们的物料组织,小环节之间出现的都是一些很小的问题,比如稍微拖后一点儿,比如忘了提醒和知会,比如对一些行为缺少点规范,比如多了一个步骤,比如对信息消化不够等,但经过物料组织系统输出的结果却是非常大的物料组织问题,对整个生产运作造成巨大的影响,对员工士气打击很大,而对生产计划组织管理办法的稽查却没有违反的现象,这就是整个制度体系的问题。

   细节管理体现在制度上,很大程度是对制度执行性的检讨。我们在制定制度时是否考虑制度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是否是现有制度造成冲击,是否是重复性的工作,是否是对现有制度没有执行而进行的补充,是否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征求意见并且接收了积极的建议,是否从操作层面来思考问题,是否将过程每个环节想得透彻,是否已经考虑了“火炉法则”。是否将制度的总体思想向所有执行人宣贯,向所有应该遵守的人宣贯,是否让大家在理解上达成了共识,是否一开始就跟进了执行的情况,是否听过不同环节对制度的理解,是否留下了试运行的空间和待改进的时间。

   细节管理体现在执行上,不是对遵守者的约束,很多是对执行者的约束。制度的执行是否执行了“火炉法则”。有否立刻对违规者进行处罚,这些都是伴随一份制度的产生而必须重演的。有否针对个人进行问题的指责,有否敢于对所有人执行,我们从上到下有否营造出这样的氛围。当我们对新加坡这样越是民主的地方,警察越多的问题感到疑惑和分析时,我们已经开始清醒,可以对迟到、早退、手机响、生产现场插口袋、厂服厂卡配戴不统一等这些小问题屡禁不止找到了答案。

   细节管理体现在监督上,关键是建立敢于说真话的机制。说真话就是对看不惯的事情敢于指出来,对管理的思路、方法敢于提出疑义,不只是对上级的唯唯诺诺,如果没有第二种声音这是对企业内部管理的污辱。当每个人都成了批评家时,却只是对现象的批评,却很少对违反制度人进行针对性的批评,这是整个企业制度执行的悲哀。违规放一马,违规口头警告,违规了不指名道姓,于是禁止的事情依旧重演,见惯不怪的是“好人”逐渐增多。

   细节管理体现在本职工作上,就是对本职位的深入和标准化,同时是职业范围的扩展。我们有岗位职责,有领导的指引,但我们缺少对工作深入的决心和对繁琐事情清理的耐心,以及对工作效果提升的信心。我们现在的工作不是工作效果差,不是沟通不善,而是深入不够,表面化程度过高。因为对本岗位深入不够,对相关岗位了解不够,所以总在埋怨合作方出了问题,不敢主动沟通,造成整个沟通环境的不良;因为对日常繁杂事情的清理能力不够,所以很多需要清理、沉淀、积累的工作无人关注,很少能够形成标准和规范,指引性也就不够,等到人员流动时,还是青黄不接;因为对工作认识不清,所以缺少信心,缺少深入的意识,只能做表面文章。

   细节管理体现在个人管理上,关键是时间管理的问题。因为个人时间管理的混乱,造成部门工作的不及时,也就无法做到日事日毕。看看对事情处理时间的控制,看看对本环节处理时间的把握,看看对计划完成时间的敏感性,看看开会时的迟到现象,看看对临时工作要求的严肃性,看看对日常工作安排的条理性。
细节管理是基础,是对管理的比较真实的理解,细节管理就是练内功,是对五脏、器官的全方位检查和企业良性发展最大的本钱。细节管理不需要传奇,没有传奇事件的企业才是最幸运的,因为细节管理,我们已经挤压了传奇产生的空间,这样我们才有稳步、正常、健康发展的时间。

   我们在减少组织内部缝隙的同时,我们想到的是组织的提升,也就是标杆管理。我们要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我们的管理要上档次,我们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我们就要博采众长,学习任何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组织。《高手过招》中提到定期访问你的竞争对手,每个人向竞争对手学习一个强于自己的方面,并把他在自己企业内严格地推行下去,并且一定要赶超对手日积月累,终会集竞争对手所长。我们可以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我们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基础,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尝试,学习过美芝的设备管理,学习了联想的人性化管理,学习松下万宝的人员构成,学习海尔的内部管理。可是只保留在学习的层次,只是在宣扬一些醒目的名言,对于学以致用却很少达到期望的目的。

   标杆管理规划和方向的作用不只是宏观的问题,更重要是微观的细节问题,如何用细节管理的思想来推动标杆管理是非常大的课题。标杆管理找到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抓标杆管理的细节问题才是推动标杆与企业现状的有机结合,才不会是海市蜃楼的空中楼阁。只有虚心的学习,切实的应用,真正的执行,标杆管理才会使企业的基石不断提高,才能够发挥标杆管理的真正作用。

   既要把握方向,又要考虑操作;既要引进先进,又要内部检讨与消化;既要有专人跟进,又要全员维护;既要独善其身,又要针砭时弊。虽然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团队建设,是自我管理,但组织建设很大程度需要的是成员的互补,于是要求我们要有标准,要能按部就班,于是我们找到有序生存的空间,于是每个人明确每天奋斗目标,于是我们充满信心,于是一切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