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垣结衣哭:古玉研讨:浅谈玉带和玉带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3:17:39

玉带板,古代称之为“带銙(kuǎ,音垮)”,宋以后俗称为“玉带板”,它是装饰革带用的薄片状玉制品。早期的玉带是一种蹀躞(diéxiè音碟谢)带,即革带上面缀玉的同时又缀有许多勾环之类,用以钩挂小型器具或佩饰等物。蹀躞带只有一根鞓(tīng,音厅),一付带扣,不用铊(tā, 音它)尾(玉带鞓的末端,往往缀有大块的玉带板)。据记载,蹀躞带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由胡人骑士传入内地的。南北朝以后演变为革鞓上只缀方型带銙的玉带。隋唐时期玉带被定制为官服专用。届时的玉带大多是双鞓、双扣、双铊尾的。通常,革鞓上面套有锦缎带套,带銙即玉带板缀在带套上。带銙的数量多少取决于官员的级别地位。五代和宋时期,单鞓和双鞓的玉带同时并用。总的说来,从鞓、带扣和铊尾的数量来分类,玉带可分作:单鞓、单扣、无铊尾;单鞓、单扣、单铊尾;双鞓、双扣、单铊尾;双鞓、双扣、双铊尾等几种制式。在使用双鞓的情况下,前鞓两端均钻有穿插扣针用的小孔,鞓的末端缀有铊尾,穿过带扣后,铊尾在后腰际垂向地面,取“顺下”之意。后鞓的两端装有带扣,通常用金属制成,但是也发现过用玉制成的带扣。五代时期的玉带,前鞓不镶玉,后鞓缀有7块方形玉板,号称“排方”。宋朝玉带,前鞓缀有2 – 6块带板,后鞓是排方。

 

插图1、从画像中的宋真宗后背看其玉带铊尾

 

    辽金时期的玉带已接近明制,带板数约20块左右,图案大多为春水秋山、猎狗、天鹅、海东青之类,雕工考究,只不过桃形带板的朝向比较乱,有桃尖朝上的也有桃尖朝下的。实际上,至少到了元朝,革带的带銙形状和数量就已经程式化了。但是,直到明朝早期,带銙数量还允许在16 - 25块之间不等。直到洪武十五年有了硬性规定。明张自烈《正字通》戌集上·銙字条称:“明制,革带前合口处曰三台,左右排3圆桃。排方左右曰鱼尾(铊尾),有辅弼2小方。后7枚,前大小13枚。”这是臣僚所用的玉带,总共20銙。皇帝玉带为24銙。应当注意的是,圆桃尖端的朝向甚为重要。按明朝的制式,左右两排圆桃,其尖端都朝向后腰。从正面观看,3个尖朝左,3个尖朝右。藏品中的带板,其圆桃尖端的朝向可以从带板上面的图案来判断。有的藏品带板中的圆桃,尖端朝上或朝下,也有的左右朝向混乱。这样的带板不是标准明制,恐系辽金等北方少数民族使用;或系后世仿品,仿制者不懂制式,凭空想象出来的。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f566180100g6hc.html) - 古玉研讨:浅谈玉带和玉带板_古玉研究院_新浪博客

 

插图2、明代官服玉带板

腰带装上这许多装饰品之后就变得相当长,而官员们腰腹一般没有那么粗,故明朝的革带是束而不系的,只用细绳吊于腋下衣肋之际。于是,明朝的革带不起束腰作用,而变成纯粹装饰的用具了。只有着军装或穿甲胄者,其革带才真正系在腰上。由于革带束而不系,仅悬于腰际,有时会向上仰至胸部,有时会向下垂至腹部,为了保持平衡,必须用手扶着。另外,两只铊尾也就失去原来的意义,干脆也贴在革带上,作为装饰之用。在这种情况下,左右两边的带扣实际上很少打开。为了方便使用,在玉带正前方三台边上镶了一个正面看不出来的簧片暗扣,可开可合,革带的鞓实际上已经分为两段。据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玉带就是束而不系的。当他的玉带上仰到胸部时,表明他心情很好。反之,当他的玉带下垂到腹部以下时,则表明皇帝要大发雷霆之怒,甚至要杀人。另外,三宝太监下西洋的郑和,其塑像上所系的玉带就是上仰到胸部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想象,明朝官员“撩袍端带”的姿势的确同京剧舞台上的样子是差不多的。不过,后者的玉带做成圆圈形,其直径比实际尺寸大;而前者却不那么圆,甚至接近方形。

究竟什么样子,有明朝官员的画像为证。还有比画像更可靠的证明材料,那就是历史照片。十七世纪的中国大明王朝的历史照片虽然没有,但是十九世纪末期官服承袭明制的大清帝国藩属朝鲜李朝的历史照片倒是有几张,足以说明问题。另外,韩国某些古装片电视连续剧中的玉带值得参考借鉴。建议研究明朝服饰的专家们去朝鲜和韩国考察,那里保存着几乎是传世的明朝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