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 日语:试论《内经》腧穴配伍理论对针灸处方学的贡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1:51:42

【摘要】    [目的]论述腧穴配伍理论在《内经》中的体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系统分析《内经》有关腧穴配伍的文献,引述与腧穴配伍有关的阴阳、五行、经络等内容并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结果]《内经》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和脏腑经络理论作为针灸腧穴配伍理论的基础,使得腧穴配伍理论已经具备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形成一系列的腧穴配伍方法和常见病的治疗处方和治疗方案。[结论]《内经》腧穴配伍理论对针灸处方的建立和发展以及认识针灸的辨证、论治体系、提高治疗范围、增加疗效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内经 针灸处方 腧穴配伍 处方学

  《内经》是对中医古代文献的第一次总结,以当时先进的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涵盖了中医学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内经》也详细论述了各种针灸理论,以及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等理论为基础的针灸处方学的理论,从而使得针灸俞穴配伍已经具备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为后世针灸处方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内经》中对许多的常见病都已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针灸治疗的处方和治疗方案,值得我们大力研究和探讨。

  1  阴阳学说在针灸处方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构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可指导辨证与治疗。一般讲,病在表,属热、属实者为阳;病在里,属寒、属虚者为阴,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另脏腑间,脏为阴,腑为阳;背为阳,腹为阴等。阴阳在针灸临床上占有重要地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保持相对平衡。如果平衡遭到破坏,就出现偏盛偏衰的病理,故“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灵枢·根结》)。针刺治病的关键就是调节阴阳,使阴阳平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故调阴阳是针灸治病的基本法则。《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指出针灸处方配穴,必须根据阴阳的不同病证进行配伍。对于何为阴病,何为阳病。《内经》中指出“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样《内经》就有了对阴病阳病的处方配伍原则“病在阴之阴者,取阴之荥俞;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络脉”(《灵枢·寿夭刚柔篇》)。这是因为腧穴所属经脉和所在的部位不同,腧穴的疗效具有相对特异性,所以不同的病症应采取不同的腧穴进行治疗。临床具体应用有“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和“以左刺右,以右刺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不同刺法。《灵枢·终始》指出“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由此可见在《内经》中已有通过诊脉口与人迎二脉了解人体阴阳平衡的情况。对于出现了阴阳不平衡,可通过脉口与人迎的脉象来选穴进行调整人体阴阳的治疗。这一配穴的方法在《内经》中已作了详细的归纳。如诊人迎可知何条阳经的病变,诊脉口可知何条阴经的病变。并根据此来确定取穴治疗的经穴,阳经有病采用泻阳补阴配伍法,阴经有病采用泻阴补阳配伍法。具体内容如下:泻阳补阴配伍法。先诊人迎,由人迎的脉动来进行诊断和决定配穴。人迎一盛——病足少阳,取穴: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人迎一盛而燥——病手少阳,取穴:手少阳、手厥阴。人迎二盛——病足太阳,取穴:泻足太阳而补足少阴。人迎二盛而燥——病手太阳,取穴:手太阳、手少阴。人迎三盛——病足阳明,取穴:泻足太阳补足太阴。人迎三盛而燥——病手阳明,取穴:手阳明、手太阴。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外格溢阳。泻阴补阳配伍法。先诊脉口,由脉口的脉动来进行诊断和决定配穴。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取穴: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心主,取穴:手厥阴、手少阳。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取穴:泻足少阴补足太阳。脉口二盛而躁——病在手少阴,取穴:手少阴、手太阳。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取穴:泻足太阴补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太阴,取穴:手太阴、手阳明。脉口四盛,且大且数——内关。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关格。

  2  五行学说在针灸处方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的引入对整个医学的临床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它第一次把人体的各个部分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使人们从整体上观察人的生理与病理及与自然界的关系,从而建立一个医学上的整体观。《素问·水热穴论》运用五行学说提出了四季用穴的一些规律和方法,并对用穴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春取络脉分肉”“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肝气急,其风疾,经脉常深,其气少,不能深入,故取络脉分肉间。”“夏取盛经分腠”“夏者火始治,心气始长,脉瘦气弱,阳气留溢,热熏分腠,内至于经,故取盛经分腠,绝肤而病去者,邪居浅也。所谓盛经者,阳脉也。”“秋取经俞”“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金将胜火,阳气在合,阴气初胜,湿气及体,阴气未盛,未能深入,故取俞以泻阴邪,取合以虚阳邪,阳气始衰,故取于合。”“冬取井荣“冬者水始治,肾方闭,阳气衰少,阴气坚盛,巨阳伏沉,阳脉乃去,故取井以下阴逆,取荣以阳气。故曰:冬取井荣7,春不鼽衄,此之谓也。”见于《灵枢》经脉篇、禁服篇的虚补实泻的治疗原则,然后在《难经·六十六难》提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方法就是用五行生克理论加以解释的,即根据五行学说“母能令子实”、“子能令母虚”的理论。
   
  子母补泻在针灸治疗上的运用,一般有两种方法:其一是根据本经井、荥、输、经、合的五行关系进行补泻,例如肺经气虚,取本经的输穴太渊,因太渊穴属土,土为金之母,即“虚则补其母”,若肺经气实取本经合穴尺泽,因尺泽穴属水,水为金之子,即“实则泻子”。其二是根据十二经所属脏腑的五行关系进行补泻。若肺经气虚,按虚者补母法,肺金之母为脾土,当取足太阴脾经穴位,或取脾经的输穴太白(属土)。若肺经气实,按实者泻子法,取肾经合穴阴谷(属水)治疗。

  3  经络学说在针灸处方中的应用
   
  《内经》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经络学说。从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到十二皮部、十二筋经、十五络脉等等,这一完整体系的建立,为针灸治疗的腧穴配伍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这此基础上形成了针灸处方的基本构架,后世的各种配伍方法都由此得以发展。《内经》指出“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终始,络脉之秘别处,五输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四时之出入,五脏之所溜,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经络学说认为经脉上分布的各个穴位,是该条经脉脉气所发的部位,如果这一条经脉发生了异常变化,即出现各种病候,就可以通过刺激这条经脉的穴位,调整这条经脉、脏腑的气血,而把这条经脉所产生的疾病治愈。《素问·五常政大论》载:“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就是根据经脉的这一特点制定的治疗法则。这一理论的要点在于穴位不论远近均可主治本经的病候。
   
  《内经》中较有特色的内容是标本根结理论和气街学说。气街学说是指十二经脉的脉气密布于周身躯干与四肢,而头、胸、腹、背是经气的集中与流行的部位,也就是气街。“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气在腹者,止之背俞,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气街理论就是着重阐明头脑和躯干部位是经气汇合通行的共同通道,故文献中有“四街者,气之径路也”(《灵枢·动输》)的载述。基于这一原理,所以分布在这些部位的腧穴,既能治疗其局部和有关内脏的疾病,又可以治疗四肢部分的疾病,如“俞募配穴法”就是在这一原理指导下的应用。标本、根结、气街理论是在经络分布和气血运行基础上,进一步说明经脉的两极相连及经气集中与布散的关系,进一步说明机体机能的多样性。以标本、根结所述的上下、内外经气有对应作用的原理为依据,针灸临床取穴上病可下取,下病可上取,中病可傍取等,扩大了腧穴的主治范围,使针灸的取穴方法更为全面和富有灵活性。

  4  病因病机理论在针灸处方中的应用
   
  《素问》“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则求之,盛则责之,虚则责之”。强调了只有详细探寻疾病的病因病机,处方配穴方能有所依据。

  4.1  订立标准处方  在《内经》中已有了对许多疾病的正确认识,从而出现了标准的针灸处方,使医者的临床治疗有了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水病方为“肾俞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肾俞,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伏兔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肾之街也,三阴之所交结于脚也。踝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肾脉之下行也,名曰太冲。凡五十七穴者,皆脏之阴络,水之所客也。”热病方为“热病五十九俞”“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支之热也;五脏俞傍五,此十者,以泻五藏之热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热之左右也。”(《素问·水热穴论》)
  
  4.2  对常见病有完整的治疗方案  在当时对疾病的认识也到达了一定的高度,从而使得在临床上对常见病已有正确的辨证,有了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在《内经》中可以看到有大量的常见病的针灸治疗方案,每个病种根据疾病的部位、性质均有各种不同的分型、配穴和治疗方法。特别是对头痛、心痛、厥、腰痛、疟等等疾病更是详尽完整。
   
  如头痛:“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太阴。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后调足厥阴。厥头痛,贞贞头痛而重,泻头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厥头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取头面左右动脉,后取足太阴。厥头痛,項先痛,腰脊为应,先取天柱,后取足太阳。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出其血后取足少阳。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头痛不可取于腧者,有所击坠,恶血在于內,若肉伤,痛未已,可则刺,不可远取也。头痛不可刺者,大痹为恶,日作者,可令少愈,不可已。头半寒痛,先取手少阳阳明,后取足少阳阳明。”

  5  以发病部位定针灸配穴处方
   
  以发病部位定针灸配穴处方是针灸的一大特色。在《内经》中主要有上病下取法、下病上取法、脏腑病取穴和以痛为输取穴法。

  5.1  肢体相关疾病的针灸配穴  “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灵枢·终始》)。“病始手臂者,先取手阳明、太阴而汗出。病始头首者,先取項太阳而汗出。病始足胫者,先取足阳明而汗出”(《灵枢·寒热病》)。“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疾高而內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灵枢·九针十二原》)。

  5.2  以发病脏腑定针灸配穴  “邪在肺,则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节五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內,行善掣节,时脚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其输也”(《灵枢·五邪》)。

  5.3  以痛为腧的针灸配穴  以痛为输是《内经》首先提出的一个针灸处方取穴法,在临床有极好的疗效,至今仍被广泛运用。《灵枢·经筋》“治在燔针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杨上善认为“输,谓孔穴也,言筋但从筋所痛之处,即为孔穴,不必要须依诸输也。以筋为阴阳气之所资,中无有空,不得通于阴阳之气上下往来,然邪之入腠袭筋为病,不能移输,遂以病居痛处为输。”

  6  结语
   
  在《内经》中,针灸处方的配伍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配伍取穴方法,而且内容丰富,切合临床实际运用。这是因为阴阳五行学说在《内经》时代已成熟地运用在针灸临床中。特别是经络学说在《内经》中已有完整的体系,为后世针灸处方学的发展奠定了坚石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