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just want my bed:佛宝解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08:00

佛宝解说

   

佛的定义

  “佛”是“佛陀”的简称。佛陀是Buddha(布达)的音译,其义为“觉醒者”或“觉知”。“觉知”是从虚妄颠倒的迷梦中觉醒和觉知一切事物现象和本质的意思,其中包括“破妄”和“知真”的双重含义。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佛的本质和特性。

   1.佛的定义

 具有佛宝具有无为、自生、非思维言传境、大智、大慈悲、大神能、自事圆满、他事圆满等八大功德等8种殊胜功德为佛宝。

   1.“无为”是佛的自性身中的“自性清净分”的特点。

       “有为”是靠因缘所生、有生有灭、不离时空之各事物的特性。无为法如虚空,非因缘所生,无相无色,不生不灭,没有时空界限。我们所看到的天空是眼视对象,是一种颜色,不是真虚空。“虚空”非色,如何能见?“虚空”的概念是凭知觉获得的,“虚空”就是“无物”之义,是“有”的对立面。“空”虽然是“无物”,但如果没有“虚空”的存在,一切事物的产生是不可能的。例如:如果没有宇宙空间,这地球和太阳、行星的存在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女人子宫中的那些空间,胎儿的形成是不可能的。所以说“空中生有”是事物的客观规律,要认识“佛”的“无为自性”,就要知道什么是“原本心性”--本觉和其离垢状态“始觉”。

       任何一个有情生命,包括高级生命的人和天人、低级生命、微生物种都具有一种程度不同的感觉和反应能力--原本觉心。凡是清澈晶莹的东西都有反映能力,比如水晶和镜子。《因明论》中“心”的定义是“光明能见”,所以将有情生命的这种能见特性称做“光明心”。这种光明心的本质光明如水晶体,是清净光亮的,所以称“自性清净”。但由于受无明虚妄颠倒意识所产生的贪、嗔、疑、慢、邪见等烦恼的影响,光明心变得浑浊不清,就像一潭清水流进污泥浊水,变得浑浊不清一样。光明心的这种受污染状况称做“带垢光明心”(即受染光明心)。因这种无明烦恼污染不是后来才有的,而是无始以来与原本光明心同在,所以将原本光明心分为染分和净分。净分是从心性的本质上来说的,假若心性本质混浊不清,就没有澄清、磨光变得晶莹的可能性。如岩石再磨也不会变成水晶。正因为心性本质清净,再受污染也有变清的可能性。本心的这种可变清净的可能性,就是众生共有的佛心--如来种。如来种、佛种,仅仅是一颗菩提树的种子,绝不是菩提树。这个概念要搞清楚。《佛心经》中明确指出:“这种自性在未除污染之时,是‘众生种’,除去部分污染之时是‘如来种’,除去全部污染之时是佛的‘法身’。”有人曲解《佛心经》的精神,说什么“众生本来是佛”,这就等于说“树种就是树”一样的荒唐可笑。如果树种等于树,就请用树的种子盖房、做家具试试。如果众生都是佛的话,那些杀人放火、偷盗诈骗的坏人都是佛了,佛经中从来没有这样荒唐的说法。

 

      把这种“原本光明心”称做“佛种”、“如来藏”的原因有三点:

          (1)佛从众生中出(佛是众生修成的)。

          (2)诸法自性平等,即相同,众生的自性和佛的自性,本质上都是缘起性空(佛性本空),没有两样。

          (3)众生的心性本质光明清净,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有消除无明、明见真理的可能性。

    --根据上述三个原因说“一切众生都有佛种”(见《宝性论》)。

 

    “自性原本光明”这句话,本身就暗示了“现状混浊”。本质光明,现象混浊,是众生心的特点,“光明”表心性的净分,“混浊”表心性的染分。一染一净,一事一理,这就是心性的辩证法。佛法的根本就是解决心性去染的问题。如果众生原本就是佛,心性没有被污染,佛出世、转法轮、慧光普照的一切工作就毫无意义了。如果众生心智昏暗。没有可塑性,这佛法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众生心性本质光明,混浊不清非本质,可以改变。这就是佛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前提。

众生的光明心性、佛种从迷梦中醒悟的表现是理性的发现和爱与慈悲心的萌发,这方面的差别就是无明污染的轻重差别。唯识论认为有断种,即无可救药的坏种,但中观论认为,一切众生都有本具光明心这种自性,万物自性平等,不可能有断种--这就是一切众生都能成佛的理论根据。

   心性虽然有染、净两个方面,但清净受染污,污染在清净之中,水乳相融,无法截然分开,因此,众生的染、净二心,本是一体。在见道以上(即所谓开悟)才能分清本质和现象,分清染分和净分,直至消除全部污染成佛。消除污染所获得的清净分,被称做始觉,或自性清净。众生心性受污染,清净分不显露,处于潜藏状态,污染未除,也谈不上“离垢清净”。所以众生没有“二净”,见道以上的菩萨处于染净掺半、半染半净状态,只有佛才有“二净”功德。

对众生心性的潜藏状况,就如污秽藏金,肮脏的垃圾中不知有金块而被抛弃。如果发现它的价值,取出自身的宝藏,就会成为最富有的“富翁”。对“自身宝藏的开发”,说的就是自身光明心的开发,真智的开发。对这种开发过程,就如加工宝石的过程。再好的宝石也要经过能工巧匠的细致加工,否则就不会变成无价之宝。这说明人光有原本光明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因为这光明心受无始以来无明恶习的熏染,已变得昏暗无光,混浊不清,如果不经过智慧妙法的彻底加工、澄清、磨光,杂质污染沉淀越来越厚,就很少有重显光明、“黄土变金”的可能。众生从总体上来说,都有成佛的良好因素,但实际上成佛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成佛不但需要内因,而且还需要充足的外部条件,就像没有适当的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的植物种子永远不会发芽一样。因此,众生虽然有佛种,但从人心的受污染程度和外部环境估计,人变恶魔的可能性比变佛的可能性大,向下堕落的可能性比向上升腾的可能性大。从现实社会中私心和公心、善行和恶行的数量对比和发展势头来看,人变魔下堕的可能性大于变佛上升的可能性的推论大概不会错。

众生的受污染的原本光明心,经过世间道和出世二道的洗涤净化,达到佛地时,不但变成二净法身,而且由于福慧双修的功德愿力、善行,会生出许多前所未有的智慧神通。这种新增成就是“增长种”的成就。“自性种”的事谛属性是无始以来生生灭灭、相续不断的生命和意识的续流。“生生灭灭”是无常性,“相续不断”是连续性。有人把这种“原本自性”看做“永恒不变”是违背佛法“一切事物皆是无常”的根本原则的。这种自性从理性角度讲,是“性空”。佛经中所说的“佛性本空”就是从这理谛角度说的。讲佛法不分二谛、二义、有时说空,有时说有,说空,则空洞无物;说有,则本性实有。这是自己陷于矛盾、悖论不能自拔的表现。很多人在“佛性论”问题上理解产生错误,认为“原本自性是永恒不变的”。既然众生的自性是永恒不变的,要么纯洁污染,要么染无净,只有这两种可能性。因为“染”是一种变得浑浊不清的“变化”,既然是“永恒不变”,怎么会有“变化”,这种“不变与变”的自相矛盾,如何解决呢?凡是物质和精神的一切存在。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只有否定的概念“空”所表达的事物才是不生不灭、永恒不变的,如虚空、未生、已灭之物。原本自性以及转世的灵识等,是生灭连续不断的续流,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如果永恒不变,前世的猪狗转生为今世的人,其意识必定和猪狗一样;前世的人转生今世的猪狗,也定会说话。佛家的观点是一切有为之法,都是即生即灭、生灭之流,包括佛的报身这类所谓“永住”之物,也是无间断续流,绝对不是什么绝对的永恒。

    佛的八功德中“无为功德”是佛身中的“自性清净功德”。正如上面所说,众生的自性在本质上虽然清净,但实际上受染,从来没有清净。只有见道以上菩萨在十地末期用金刚禅彻底破除烦恼、所知事理二障的最细微的种子和习气的第二刹那,便进入彻底断除、圆满觉悟的佛陀境界。从断德来说,佛具有自性清净和离染清净的“二净”特点。“断”就是特指一种根除、不再复生的意思。“灭谛”是苦与苦因断除的一种永恒清净状态。“灭谛”断德为什么称永恒无为呢?凡是有色有相、有所作为、有时空特点的事物没有一样是永恒无为的,只有虚空无生、无灭、无为。过去曾有过,但现在已不存在的东西,属于“永恒”,如昨天的时间,已打碎的玻璃杯,不会复生,已变成断灭、无为的状态。未来的时间、未生的事物,现在尚未出现,也属“无为”。“灭”分择灭和非择灭,未生、自然已灭之类属非择灭;破除烦恼之类属择灭。“择灭”的意思,是用智慧进行分辨抉择,将错误的东西破除之义。断灭状态是原有之物的被消除状态,比如一个很干净的水晶瓶,原先瓶里面装着很脏的东西,有人倒掉了瓶中的脏东西,并用清洗剂洗得干干净净,晶莹放光,这时瓶子就处于清除掉脏东西的清净断灭状态。“清净”就是瓶子的

“断德”,这个瓶子从此不会再装脏东西,永远将保持清净。但是,“清净状态”本身不起变化,无所作为,这就是清净无为、永恒不变的寂灭、虚空状态。佛的自性清净就是永断二障的清净无为、无形无相、虚空寂灭状态。

 

     2.“自生”功德。

    “自生”功德是指无动机目的、无意识、不动念、说法度众等一切利乐众生之事自然而然,按众生的意愿完全可以完成的自然作用。这种自然、自生、自如作用,像雨露和空气,或山水环境对众生的有益作用一样。这类天体和自然物,虽无心无意,却能以本身的自然性能利益万物。这种自然性能,因“无心”所以才无选择、无私、无倾向,一律平等地起到利益万物的作用。因不受思想意识支配,这种作用才完全进入自然运行轨道,如地球的运转周而复始。

           佛的这种利益众生的自然性能,是佛未成佛前发的大愿心、大慈大悲利众心和无量世纪修六度大行的殊胜因缘结果,是长期修慈悲、从事利众事业的惯性作用。佛的不可思议的作用,完全进入了一种惯性轨道,不需要主观意识的推动。

       有人也许会说:“既然佛的作用是自然的、无意识的,那么供养佛、求佛的保佑、皈依佛会起什么作用呢?这和请太阳报佑、请天上下雨有什么不同呢?”太阳普照万物,但如在山洞里和地下室或夜晚,也都不能见到阳光。天空布满了微波和无线电信息,如果没有接受这类信息的电视机和收音机或不打开开关主动接收,都不能收到这类信息。“灵感”、“应验”对佛来讲,是一种自然的性能,要充分发挥这种自然性能还要靠自己。一个有经验的人,可用凸透镜对准太阳燃起火来。世上万物各有其自身的性能,若能合理利用就会产生应有的作用,如果不利用就不会有什么作用,所谓“灵感”、“效应”也就是这类自然性能的作用。

        佛的这种自生成就、自然作用,是破除所知障的结果。菩萨在八地以前彻底破除了烦恼障,但八地到十地还有以执著为特点的所知障。执著习性,妨碍遍知智慧的产生,所以称所知障、意识障。因妨碍无著无碍智慧的产生,妨碍彻底明见真理,所以也叫理障。破除所知障,佛的一切行动作用都进入自然运行状态。

   3.“非思维言传境”。

     这是佛的见性真智的特点。见性真智,也译作如理智、真智、法性智、理遍智、无上菩提等等。

     见道以上的菩萨也有定中见性智,但学道的见性智慧,因未消除所知障,所以并不完全真实、透彻,不能明了一切事物的法性

  “法性平等”就是说一切事物的根本性质都一样,若了解一个事物的法性,就了解一切事物的法性共性。

       1:但在未开悟的见道以下的众生,对法性、自性、共性的了解,要通过分析、推理,其结果只是一种理性概念,而不是现观经验。

        2: 在见道中产生超世第一智,即见道智后,观照法性、自性,就不需要经过分析、推理、思辨的认识过程,好象眼睛看东西、口品尝食味那样,完全是不参与思维活动的现观直觉。这种现观直觉亲验感受,是具体的体验,不掺杂任何主观想象中的抽象概念成分,因此无法用表达抽象概念的符号语言来表达得那样具体充分。所以,这种现观直觉境,称做“离言境”、“离思维境”。

 

        人的思维是借语言符号进行的,离开语言,思维活动就无法进行。但五官直觉感受不需要借助语言思维,没有语言思维功能的动物也照样有五官感受,而这种直觉感受,也无法用语言直观地表达。语言所表达的是抽象的概念,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思也是抽象的。所以,开悟以后的菩萨等圣人的定中现观智的感受境界,凡人因无开悟的经验而无法了解。佛的现观智境,未成佛的菩萨也无法感受,因此,这种智境被称做“自见自悟”境界,是无法想象、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深密境界。

          佛的见性真智有三个特点:

          一是现观直觉,如镜中显影,无名相思维活动,如前所述。

         二是“无二见”即主体意识和客体对象融为一体,如梦中境。梦中吃苹果,并无苹果,吃的人和所吃的苹果都是主体意识,实际上这是“主客无二”的最好例子。但由于虚妄意识的习惯性作用,在梦中仍然现出主客观对立,似乎自己是自己,苹果是苹果。这种主客观对立的消失,就叫“无二”见智。

       三是遍知一切。见道以上的圣智都有现观和无二见两个特点,但所见范围是有限的,其准确性、清晰度也是有限度的,而且只有入定中才有这种现观智,出定之后仍变成有名相的、有分别的世俗智。而佛的见性真智是遍及一切事物的、真法性的,是“全知”,已没有入定、出定的分别,一智同观一切事(谛)理(谛),智慧圆明通达,无滞无碍。

  4.“大智慧”。

        是指佛的一切种如量智,也叫事智、权智、相对智。佛智的特点是不但能明见一切事物的法性,也能知一切事物的种类形象、性能和事物的时空位置等等。这后一种智慧就称“一切种如量智”。“如量”就是知一切事物,佛的智慧和事物的总量相等之义。人的智慧对事物的覆盖面是非常有限的,见道以上菩萨智慧的覆盖面比人大得无比。但在未成佛前,有妨碍遍知的所知障,所以,不能覆盖所有事物。证得无上菩提,成佛后障尽除,智慧圆满,佛的智慧就成为遍知的智慧,即能知的智慧和所知的事物总量完全相等。“正等正觉”的真正含义,也是无所不知,智慧和客观事物等量(等觉),丝毫无差错(正觉)的意思。

      佛法认为,这种遍知智慧是无数世连续不断修定修慧的结果。人的智力经过特殊培养,可以达到超过常人无数倍的程度。但这才是一生中的学习修炼的成绩,如果一世接一世地修炼下去,智力的增长、智慧覆盖面扩大的可能性完全是合乎逻辑的。这种智力的不断增长,达到极限就是佛智。

        佛教是彻底的因果论者,一切事物有其果,便有其因。遍知一切智慧的因缘是重知识,重学习,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深度,不断提高智力层次。佛教“五明”包括知识面极广,所以弥勒菩萨说:“不学五明,虽大菩萨也成不了遍知。”迷信宗教都反对科学,因为科学是迷信的死敌,它们不可能共存。但佛教不反对科学,,它提倡研究一切事物,增长知识,提高智力,为成佛、为利益众生服务。科学发展越来越多地证明了佛经中许多观点的正确性。故而有人说现代科学对佛法提供了许多实证根据。

         佛虽然全部成为无分别现观智,但是佛慧知众生的有分别智境,所以,能够像镜中显影似的显示完全与众生的正智相符的智境。这是宗喀巴大师独到的见解。

       佛的遍知一切的智慧,是心识的智慧,所以它是有为法,是“五蕴”转化为识的特种功能。凡众的肉体和精神是相互依赖的关系,但肉体是物质,精神是无色无相、不受时空限制的一种能量,不是同类事物。五官之识也各司其职,功能不一样。但成佛后佛的有色之身也是智慧的化现相,亿万化身都是一体智慧,不但五官是全能,如眼能听音,耳能观色,皮肤触觉有耳、目的作用之类,而且每一个毛孔都具五官的作用,具有全息性作用。所以,智慧作用就如《不可思议经》中所讲的:“佛智所及之处,就有佛身;佛身所到之处,就有佛光;佛光所照之处,就有佛声;佛声所及之处,就有佛心。”还说:“谁想到佛,佛就在他身旁。”因为佛的智慧是遍智慧,智慧之光覆盖一切事物,没有一样东西不在佛智的照射之下。因佛的身体也是智慧身,所以佛智所到之处,就有佛身、佛光、佛声、佛心、佛能等等。这虽不可思议,但推理完全合乎逻辑。

5.“大慈悲”。

       凡是佛教,都讲慈悲,小乘人不杀生、吃素等都是慈悲心的表现,但只有菩萨和佛才有“无相慈悲”或“无缘慈悲”。“相”和“缘”指的是原因和条件。世人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但佛家的大慈大悲讲的就是无缘无故的爱和慈悲。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的行为就体现了佛的大慈悲心。正是这种震撼人心的慈悲力量使佛变得无比伟大,赢得了无数信众的敬仰崇拜。生活事实证明,这慈悲爱心的力量是无穷的。对毒蛇猛兽施以爱心,它们也会变成朋友;把敌人当作亲人,敌人也会变为亲人。

        慈悲既是佛田籽种,又是佛田茁壮成长的雨露,也是佛田成熟的丰硕果实。这说明如果没有慈悲心,就不会产生为众成佛的心愿;如果没有慈悲心,六度大行就缺乏动力和保证,福慧功德无法圆满;如果没有慈悲心,证菩提时就会堕入寂灭自乐的一边,不会从事济世度众的事业,若是那样,众生就不会有丰硕的佛田果食可享受。由此可见慈悲心对成佛的重要。佛法济世的法宝最重要的只有两件,即慈悲和智慧。只有慈悲心和智慧相结合才能在济世利众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大乘佛法主张悲智双修,把佛的大智慧称做以慈悲为核心的智慧,视慈悲为“佛父”,“智慧”为佛母,只有父精母血相结合,才能孕育出佛子。当今学佛的人聪明智慧有余,慈悲爱心不足,所以,往往是“胎儿”发育不全,慧苗营养不足,因而,更需要在慈悲爱心方面多下功夫。

 

6.“大圣能”。

 

      圣能指佛的大慈心和大智慧的功德能量和神通作用。佛的圣能中最重要的是佛的智慧和慈悲遍及一切的作用和永不间断的永恒作用。属于佛的圣能范围的五眼、六通等等将在后面智慧法身146品中再介绍。“佛的定慧之力不可思议”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改变时空常态的自在功能。佛经中说“一劫一刹那”,“一粒尘空间可容纳三千大千世界”。已往对这种改变时空的自在功能是无法理解的,但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以后,它们已变成了人们可以理解的问题。时间的相对性和速度、体积的相对性的理论已证明了佛法中时空相对说的正确性。

7.“自事圆满”。是指三自在,包括前三条功德。

        1: 证得无为,是从生灭的循环中超脱而获得不生不灭的自在;

        2: 证得自生是行为动作从意识的约束下解脱,获得自由运转、自然成功的行动自在;

        3: 证得见性真智,从不可知的困境中解脱,获得了无著无碍的遍知自在。要想让众生超脱生灭轮回,破除二障,获得彻悟自在,首先自己要超脱轮回,获得彻悟自在。因此,将佛的这种断悟功德称做“自事圆满”。

8.“他事圆满”。包括遍知一切的智慧和慈悲、圣能。没有遍知智慧和圣能就无法胜任济世度众的重任;没有慈悲爱心,就不会承担济世度众的大任。所以,智慧、慈悲、圣能都是济世度众所必备的条件。因此称佛的这类属性为“他事圆满”。佛的“他事圆满”还包括色体、报身、应化身和度众事业。

 

(二)佛的四身

 

       佛身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几种。

       但佛身的本源是法身。法身的定义是:福慧双修圆满究竟结果。六度行中前三度布施、戒、忍属于福德资粮,后二度定、慧属于慧资粮,精进是福慧资粮圆满的共因。有形色身是慈悲善行的结果,无形法身是修持定慧的结果。

        有情生命都有“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色是有形的身体,受想行识是无形的灵识作用。经过福慧双修,众生的色体转化为佛的色体,众生的官识和心识转化为佛的智体,这是粗略的分法。

       细分,色身有报身和化身,法身有自性法身和智慧法身,共为四身。

      1:色身如太阳的本体

      2:自性身如太阳的能源,

      3L 智法身如阳光 。

      有光就有发光体,色身是发光体,法身是光。

 

      理谛和事谛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失去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就无法存在。佛的色体、智慧和慈悲、利众作用等属于“有为法”的功德属性,都属于事谛,自性和法性的共性属于理谛。这两方面的高度统一就是理事无碍的法性佛。不分色体、法体,总称“法身”是指佛的“共性”,“自性身”是指佛德空性。在佛法中只有共性和空性是永恒不变的,其余一切存在都属于有为法,都有运动变化的特性,所以佛的理智共相法身和自性身是永恒不变的。智慧法身本质是智,是有为法;报身是连续性的不间断存在;化身是应化续流不断的存在。当所有众生解脱成佛之时,就是佛的度众事业告终之时,那时佛的化身也将失去存在意义而最终消失。但实际上众生成佛是有限的,永远不可能没有众生,因此也就永远不会没有佛的化身和佛法,所以佛经中说:“佛陀永不入寂,佛法永不熄灭”。

     1. 佛的报身的定义和特性

       报身的定义是无量慈善功德福报成果,或者享用大乘道圆满法乐之有形身。报身也叫受用身、享用身,有五恒定和五特性。五恒定是:身有三十二相,八十好,永恒不变为身恒定;常住色界无上天为地恒定;身边听法之众只有登地菩萨圣众,为引渡对象恒定;所说之法全是大乘之法,为法恒定;住世直到一切众生超脱轮回为住世恒定。

五特性是:身显相好常说法;声具六十四音说大乘法;心怀大慈悲,利众之事永不停;无意识活动生自然效应;依众生的心意,应化无穷。(见《宝性论》)

     2. 佛的应化身的分类和特点

      应化身是从报身化出的引渡众生的变化身,分为殊胜化身、技艺化身、普通化身三种。

       1)殊胜化身,也称应身,是身具三十二种伟人相和八十种随形好标志,以教主身份设教、转法轮、引渡众生的殊胜化身,殊胜化身如佛祖释迦牟尼。大乘认为印度的释迦牟尼是色界无上天成佛的释迦牟尼报身佛的应化之身,他的厌世出家、修行、证果、传法、斗法破魔、示寂等行为是引渡众生的一种方便现身说法行为,显示涅槃是为了说明诸行无常的道理。实际上释迦牟尼早已成佛,根本不需要坚持苦行,进行修炼。其殊胜化身和报身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随形好请参阅其它佛学书籍,本文不再详述。

       2)技艺化身,是诸佛为济世利众,化生为具有特殊工艺技巧的艺术师、乐师、医师、建筑师等各种能工巧匠,施以种种方便智慧,济度、开化众生,创造文明,造福众生的化身。佛法认为在一切造福众生、利乐有情的事业中都有佛的参与或佛的感应。很难说那些造福人类的科学家中,没有佛菩萨的化身,这从佛法理论上讲完全有可能的。认为佛菩萨只在佛教徒中的看法是对佛教理论所知甚少的表现。

       3)普通化身。普通化身有情种化身和非情种化身。前一种如《法华经》中所说佛的应化三十二相,其中有化为声闻、缘觉、菩萨的;有化为僧、尼、居士的;有化为帝释天、自在天、天王、天神的;有化为帝王、王后、大臣、将军的;有化为长者、贤哲、才士、美女的;有化为一般人的和各类动物的。众生因缘各异,一种佛菩萨的形象未必能度化一切众生,因此,诸佛以慈悲和无碍智慧,洞察一切众生的心理和因缘,因时、因地、因众生机缘应化济度。这种不以佛菩萨的公开身份出现的各种佛菩萨化身,除了从他们的利益众生的大善大德行为和造福众生的事业进行判断而外,无法确认,但他们自己从不暴露大贤大德、佛菩萨的身份。这和当今社会那些自称佛菩萨,装神弄鬼,招摇撞骗的人有本质上的不同,不可同日而语。

         非有情化身是应化众生所需生活条件,如衣食房屋、五谷、清泉、车船桥梁、钱财药物、山川草木等等。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诸佛可以化现山水草木,但草木绝非有情识的生命,纯属无情识的自然物,既无转世的生命,也非六道众生。所谓“万物有灵”的观点,不是佛家的观点,佛家是从来反对“万物有灵”论的,早就被佛教众多因明学家驳得一无是处。

3. 佛的自性身定义及其分类

         自性身也称理法身,因其性质纯属空理,故称“理佛”。万物自性本空,法性平等,没有空有的差别,因此,佛性也就自然是空的。《宝性论》中所说的“佛性本空”,就是指佛的自性身、理法身。

自性身的定义是:具有二净德性的终极理性为自性身。这定义说明:第一,佛的自性身是“二净”境界;第二,自性身是性空理体,是寂灭无为的境界。

4. 智慧法身的定义及其分类

       智慧法身是佛的智慧和神通、慈悲、圣能的总合属性,因以智慧为主,或者说神通、圣能的本质是智慧,大慈大悲的理性也属于智慧范围,所以通称“智法身”。

如理如量所见,一切无上真智慧是智慧法身的定义。从智慧法身的本质上分,只有两种,即如理智和如量智。

“如理智”是遍及一切事物的终极理性的真智慧,所见和事物的理性完全一致,所以是真智和实智。这个“实”是“真实无假”之义,并非所见“实有”。诸法性空,“性空”的“空”是“实有”的否定概念,与“实有”对立。所谓“实智”就是说这种智慧所见空相是正确的,并不是说实智所见为“实物”,世俗智所理解的“空理”,只是抽象概念的理解,而不是无分别直觉现观智。菩萨和声闻罗汉之类的见性圣众,能观事物的理性,但不能无分别地现观所有事物的理性,因为尚未破除所知障。只有佛才对一切事物的法性终极之理了若指掌,并且在一刹那间同时观一切事物无滞无碍,这就是如理遍及智。

“如量智”是遍知一切事物的现象、状态、因缘、性能、种类、差别、联系、数量等情况的智慧。对佛的这种遍知一切智的神奇性,佛经中举例说:“若把南瞻部洲的所有树木烧成炭,投入大海进行搅拌后,再捞起来,佛也能准确辨认每个炭块属于何地、何山、哪棵树的哪个部位,一一可以复原。”

这种“如量智”也称事智、权智。因这种智慧所见属于与理谛相对的世俗谛,故称事智。因为这种智慧的作用完全是为了度脱众生,正确标准是按众生的所见标准确定的,众生所见受众多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呈现虚妄相,故称俗智所见为假象。凡人都是以假当真,习以为常,不知是假。但对以假当真的凡人只能显示假象,以符合凡人习惯的世俗知见,开导引渡,才能见效。因此,将佛的这种适应众生心理习惯的一切形象和智慧方便法门,统统称做俗谛事相。因这种智慧是方便智慧、权宜之计,也称“权智”;与绝对真理如理智相对,也称相对智。其真理性是相对的,与世俗的假见相对而言是“真”,与终极真理相对而言是“假”,因此,它是相对真理。

       按佛智的不同作用分类,可以分为五种,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此五智是分别由五蕴(色、受、想、行、识)转化而成的。

五智中的圆镜智可以包括佛的色身(因为佛的色身非真色,是智慧所化色),法界体性智可以包括无为自性身。因此,可以说“五智”包括佛的色、法二身和如理、如量两种根本智慧。

佛的智慧法身按照弥勒菩萨《般若现观壮严论》,共分21组,146条,现依次分述如下(不一一讲解):

1. 三十七道品

以上三十七道品名称虽然与小乘道的相同,但内容上有很大的区别。三十七道品作为佛的智慧法身,是指大乘菩萨以无相般若智慧修证三十七道品所获得的智慧功德境界。

2. 四无量功德:慈心无量、悲心无量、喜心无量、平等心无量。

3.八解脱

4.九禅定

5.十遍处禅

6.八胜处禅

7.无烦恼禅

8. 愿觉知禅 由于获得了愿如意功德,一有愿念便能觉知一切的禅。

9. 六神通 :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天眼通能看清三界的诸种色相,天耳通能听到三界的一切声音。能知前世、数世功能称“宿命通”。能化现多种身相的分身法等功能是“神足通”破除烦恼障,生“漏尽通”。除了“漏尽通”,前五通是佛教中圣人和其它外道或具有特异功能的人都会产生的神通。不过佛的六通比其它任何人都通彻许多,佛的宿命通可以追溯到无量无数劫,天眼可以见到无穷无尽的世界海。

10.四无碍智(法无碍智、义无碍智、词无碍智、辩才无碍智)

11. 四如意(身如意、缘如意、心如意、智如意)

12. 十自在 :生命自在、意识自在、财富自在、事业自在、意想自在、转世自在、愿心自在、神通自在、智慧自在、说法自在。“自在”使自己完全可以掌握控制的意思。如“生命自在”是能够掌握生死之义;“意识自在”是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意识,随时可以进入禅境之义;“意想自在”是想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的意思。依此类推。

13. 十力: 知何种业生何地之智力、知何业得此果报之智力、知何人作何种想之智力、知众生生理差别之智力、知根器优劣之智力、知道正邪与众生趋向之智力、知种种禅的染净与出入之智力、知前世与数世前生何处的智力、知何时死且转生何界的智力、知漏尽之智力。因佛的智见,没有任何障碍,受任何干扰,所以称“智慧神力”。

14. 四无畏: 说觉智无畏、说染净无畏、说解脱道无所畏惧、说障蔽无所畏惧。因佛自具一切断悟功德,智慧无碍,对佛所开示之法,无人能提出异议,故称“无畏之德”。

15. 三不自律: 身不自律、言不自律、心不自律。“不自律”,因佛的身、语、意均远离习染过错,自然庄严纯洁,无需约束自律,故称“无自律”功德。

16. 三念住: 对敬信者不喜、对不敬不信者不怒、对敬信与不敬信兼具者也不相应地生喜怒。这个“三念住”这是佛对引渡对象的无量平等心态度。

17. 不遗忘性: 佛不遗忘众生的疾苦,时时刻刻惦记众生、救应众生的特点。

18. 永断习染功德: 佛已永远破除二障的种因及极微习染,获得“常净”。

19.大慈悲心

20.十八不共法: 身无失误、言无失误、心无疏忽、定无散乱、见无相异、事无遗误、(以上为行为不共法);不失意向、不失勤奋、不失关注、不失禅思、不失智见、不失净慧(以上六条为觉心不共法);一切道业不离智慧、一切言业不离智慧、一切意业不离智慧(以上三条为业不共法);知过去一切事无碍、知现在一切事无碍、知未来一切事无碍(以上三条为智慧不共法)。“不共法”是佛独具的特点,不但外道无此特点,就连小乘罗汉和菩萨也无此特点,故称“不共”。

21.三圣智: 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众生的六根、六境、六识、种性等为“根基”,声闻、菩萨和佛对“根法”的明了智见称为“知根智”,旧译“一切智”。菩萨与佛对三乘道的明了智见称为“知道智”,旧译“道种智”。佛的明了一切法的智慧称“遍智慧”或“一切种智”。佛的“一切种智”不仅指遍智慧,也包括慈悲心和舍、戒、忍等利众善行。(详见《般若庄严论》、《大乘庄严经论》等)

以上21组,共计146条,为佛的智慧法身特点。佛法无边,佛的功德无量无边,非我辈能尽知,有志之士,可在上述的“滴水”中窥视“大海”。

(三)显密佛的异同

      显宗菩萨乘和密宗金刚乘的佛,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佛法认为诸佛之间有三点完全相同,称“三平等”:

       1、诸佛成佛的条件完全相同,即福德资粮平等;

       2、诸佛的断悟境界完全相同,诸佛之间没有智慧功德的高低之分;

       3、诸佛的事业相同,即救度众生的态度和作用相同,诸佛之间没有慈悲心大小的差别。

       以上三点说明诸佛的本质相同的。但是诸佛也有不同的个性,如形象、肤色、种性、性别、名称、专长和成佛的具体道路等等。

       显教是密教的基础,密教是显教的高级阶段,显教和密教在总的教义原则上是一致的。显密割裂,重显轻密,重密轻显都是错误的做法,智者所不为。宗喀巴大师说:“显密的差别不在智见,而在方便法门。密法的‘捷径’就捷在修定的许多方便法门上。显法需要经过三个无量大劫才能无完成的大行,密法用数世甚至一世就能完成,是全凭修积资粮和破执断惑的特殊方便法门。因此,宗喀巴大师称密法为“比佛还难得的宝中之宝”,是真正大智慧的表现。

      无论显密,归根结底,真正的佛是具有慈悲内核的见性真智。至于佛的形象形态,那完全一种适应众生心理形态的方便化形,没有一定的模式。

      显宗的佛相,大约有两种,一种是离欲的比丘相,身着“三衣”(袈裟),无其它装饰;另一种是转轮王相,有宝冠缨络装饰。前者称大阿罗汉或化身相,后者称报身相。

       密宗的佛相,有文静慈悲相,有威武愤怒相,还有非人面凶残恐怖相等等。佛的面貌、形象、肤色、装饰、法器、坛城、座垫都是法理、道果和特殊神能作用的象征。这一点是密宗佛身的最大的特点。

密宗佛分本尊、勇士、空行、护法几种。本尊是佛,勇士、空行、护法为佛菩萨的化身,在“三宝”中归为“僧宝”类。但勇士、空行、护法中有些是未进入出世圣道的被看作世间神灵,不列入“三宝”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