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和魔法少女:《关注美国军事干预方式的转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25:22
本文引用自 红杏《关注美国军事干预方式的转变》

2011年是美国对外用兵最少的一年,却是美军意外丰收的一年,从5月有预谋地击毙拉登到9月半遮半掩地结果卡扎菲,奥巴马“灵巧战争”从概念到理论日趋成熟。“花小钱,用少兵,取大胜”在成为美国政要津津乐道的战争秘诀的同时,也标志着美国对外军事干预方式的转变。
  美国颠覆敌对政权走出新道路


 2011年以来,“阿拉伯之春”迅猛席卷大中东,突尼斯、巴林、埃及、也门、利比亚、叙利亚都深度卷入其中,这与美国《外交事务》杂志2010年底对2011年度战争与冲突的预测大相径庭。从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发生在阿拉伯世界的战争与冲突并非美国事先预谋的,但确是美国趁机介入的。

 美国彰显从蛊惑颜色革命发展到挑唆他国内战的激进干涉政策走向。100多年来美国实施对外干涉一以贯之的政策是“门户开放”,而其对外干涉的形式不断发生演变。“颜色革命”就是美国通过支持非政府组织在中亚国家极力推动“民主改造”和“政权改变”,以强化美国在欧亚大陆腹地的控制力。例如,2004年,美国向吉尔吉斯斯坦提供了1200万美元援助,其中不少流向了非政府组织,这笔资金主要用于反对派夺权的训练,并为新“民主政府”培养人才。由于“颜色革命”引起了中亚多国对美国颠覆其政权的警惕性,美国在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的成功并没有在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复制。2006年美国全面启动“大中亚计划”,推动中亚和南亚在政治、安全、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合作,建立起亲美国家组成的新地缘政治板块。美国所打的旗号从以“反恐”为主扩大到“维护人道主义”,实施干涉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奥巴马上任后,将“大中亚计划”的重点放在了阿富汗,大幅度增加了驻阿美军的数量。2011年美国参与导演了西亚北非的乱局,当怀柔手段不能奏效时,就转为挑唆反对派动武。

 美国新干涉主义呈现从街头政治到暴力革命再到军事干预三阶段。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美国干预的借口是“停止民族清洗”,北约的空袭并没有直接使南联盟领导人和军队屈服,走上街头的人群最终推翻了米洛舍维奇。在西亚北非,美国推行了与以往不同的新模式,将街头政治、暴力革命和军事干预有效地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新干涉主义”。特别是参与对利比亚军事行动中,美国尽量使自己从一线冲杀转变为幕后指挥。在军事干预过程中美国不在行动中牵头,由法、英冲在台前,美国提供情报和武器。这三个阶段实际上是逐渐升级的,军事干预是最后手段,在运用中也比较灵活。这样顾及了其他大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同时可以降低联合国等国际安全机制的制约。目前看来,这种新干涉主义直接导致主权国家政权更迭,城头变换大王旗,一批新人换旧人。

 

  美国新干涉主义的重心在掌握制造他国内战的国际权力。以联合国名义制裁萨达姆到制裁卡扎菲,就拿到发动战争的钥匙。只不过发动对萨达姆的战争是美军冲锋在前,而现在借全球各地普遍爆发的社会正义运动,奥巴马不需要让美军冲在前,而让敌对政权的反对派冲在前就成了。这样做主要是掌控了国际舆论的主导权,是为军事干预制造借口,做到师出有名。多年来,国内问题国际化的趋向日益明显,内政的界限也日趋模糊。这样的结果就是主权国家被干预的门槛进一步降低。目前,美国等西方国家鼓吹“人道主义干预”和“保护平民责任”渐成势头,当年西方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干涉南联盟,此次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打出了“捍卫人类普遍的价值观”的旗号。无论旗号怎样变换,从根本上看最根本的仍然是地缘利益和石油利益。目前看来,“新干涉主义”在理论上日渐成熟,在实践中更加运用自如,标志着美国领导世界方式的转变。美国的退居幕后不仅能让盟友分摊责任,也是一种降低成本的更加精明选择,但在话语权方面,美国没有丝毫放松。随着美国等西方国家进行干预的理由宽泛化,一些国家的内政问题可能轻易地被美国干预,其实质就是一种新的国际规则的制定权。
  美军从网络中心战中生出“有限干预”新作战方式

  利比亚战争被戏称为皮卡战争,意指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都是开着皮卡车打过来打过去。这只是表面现象。当然,也有说法指这场战争是法国主打的,反对派的胜利取决于法英意等北约国家的空中打击。这还是表面现象。实际是没有美军的干预性作战,就打不了仗。

 美军信息主导、法英火力平台、反对派平民士兵三结合形成“有限干预”战场体制。在利比亚战争初期,反对派的表现得到了“乌合之众”的评价。当反对派武装节节败退之际,北约直接为其提供空中火力支援才扭转了战场局面。不容忽视的是,尽管2011年3月31日,北约正式从美国手中全面接管对利军事行动的指挥权,但美军的情报、信息支援一刻也没有中断,这是北约飞机对利比亚军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的前提。到战争后期,可以说这种三结合的方式形成了一种战场体制,取得了显著的战果。纵观持续数月的空袭,除首轮打击强度和规模较大外,其他几次打击强度都较小,并呈逐渐降低趋势。总的看来,从空袭范围到投弹数量都与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有着巨大的差距。这种“有限干预”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减少平民伤亡和附带损伤,避免国际社会舆论谴责。在这种三结合的战场体制下,三方面可以充分上演“轮流登场”的好戏,增加了战略回旋余地。回顾在冷战期间的代理人战争,还没有达到今天这样多方参与的程度,两极争霸的大背景决定了当时的代理人战争难以像今天这样随心所欲。

  网络中心战体系发挥核心支撑作用,精确控制成为战争主体。网络中心战是用一体化、数字化的网络将战场上分散配置的各作战单元联接起来,使作战人员共享战场态势信息,从而高效率地实施指挥和作战。网络中心战体系由三个网络组成:以传感器为基础的传感器网格,以武器平台为基础的交战网格,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网格。网络中心战可以认为是信息化战争的代表理论之一,信息化与机械化的主要区别在于,机械化注重规模,而信息化更注重精确。在利比亚战争中,“有限干预”能够奏效,则依赖于性能先进的武器装备,由于精确打击效果明显,实施有限规模打击已足以压制利政府军行动。各国派出参与空袭的飞机包括战斗机、轰炸机、直升机等多个机种,其中有美国的B-2、F-15和“捕食者”无人机,法国的“阵风”和“幻影2000”战机,英国的“台风”和“狂风”战斗机以及“龙卷风”轰炸机,等等。在精确制导弹药方面,法国使用了“阿斯姆”精确制导炸弹,英国使用了“风暴之影”防区外空地导弹和“硫磺石”反装甲导弹,等等。此外海军力量也不容忽视,各国派出航空母舰、潜艇、驱逐舰、护卫舰等舰种参与军事行动。法国出动了“戴高乐”号航母,美国出动了P-3C反潜巡逻机、“巴里”号驱逐舰,英国出动了“胜利”号军舰等。如此庞大而复杂的作战力量,没有网络中心战体系作为核心支撑是不可想象的,即便如此,行动中的指挥混乱和各种误炸及误伤仍然在所难免。

 斩首战成为“有限干预”作战的最直接手段,无人机充当急先锋。反恐战争在阿富汗、伊拉克的上演已经表明,除了开端有一段短促的准正规战之后,随之而来的低强度游击与反游击对抗成为战争的主导样式,进而陷入一种僵持局面。2002年阿富汗主要战事结束后,转入地下的塔利班玩起“打了就跑”的战术,无处不在的路边炸弹,屡屡有美国大兵遭袭丧命。在有限干预的模式下,斩首行动能够收到奇效,显然针对敌方领导人的肉体消灭可以收到杀一儆百的效果。如果将本?拉登、卡扎菲及萨达姆的结局联系起来可以看出,从阿富汗、巴基斯坦,到伊拉克、利比亚,“斩首行动”无不贯穿始终,无论是反恐战争还是石油战争,“肉体消灭”已经成为一种胜利标志。卡扎菲被俘后遭虐杀则更暴露了西方对审判方式的不耐烦。尽管这种靠斩首来赢得胜利的方式被认为不符合西方民主价值观,但西方仍越来越倾向使用。目前,美国在反恐方式上最大的转变就是由明转暗,情报工作、特种部队和无人机三者紧密配合,实施定点清除行动。从阿提夫到奥拉基,10年来美国无人机已经成功击毙多名基地头目。机械化战争时代狂轰滥炸和大规模屠杀的场面虽然减少了,但这只说明精确打击手段使打击效果增强了,作战效益提高了。
  

 美国对外军事干预正在走出伊战的阴影而再度复活

  2011年以来,从“阿拉伯之春”到“占领华尔街”运动在西方各国爆发,意味着金融危机已经深入世界各国的骨髓,一场波及全球的社会动荡浪潮正在涌起。这给美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军事干预机遇。
- p) ?% R8 K8 O; U) d5 h  美国军事干预的本质不是顺应历史潮流做善事,而是利用历史潮流扩张霸权。“阿拉伯之春”是阿拉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是历史潮流。但美国的介入并非真诚的助推,而是灵巧战争逻辑下的巧妙利用,从而牟利。小布什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在行动上采取先发制人,并要求其他国家加入这项“国际联合行动”,美国作为当然的总指导和总策划。这种做法的不利是美国要承担所有责任和后果。在对西亚北非国家的军事干预,特别是参与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中,奥巴马的政策取向更好地利用了世界多极化的大势。美国一改过去大包大揽做法,极力倡导干预行动的“多边”性,从不容许其他势力干涉,到允许其他国家“搭便车”,奥巴马与布什的确存在较大差别。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转变是在金融风暴之后世界经济元气大伤的背景下的一种选择。从表面上看美国正在实施适度收缩策略,冷战后形成的美国“霸权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但实际是一种战略上的考虑,可谓“收回去的拳头打出去更有力”。作为“世界警察”的美国甘于放下部分权力,让各地“片警”领导行动,它提供必要的协调和军事支持。这样做不仅可以改善形象,争取更大外交余地,还能节省管理世界的成本。

 美国正在退变为危险的世界冲突平衡手,而不是世界稳定的平衡手。2009年初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国会听证会上首次代表官方提出了“巧实力”概念,其核心就是在硬实力和软实力之间寻求平衡。从大战略的角度看,合纵连横的做法古已有之,就是综合运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多种手段达成战略目的。虽然保持绝对优势的军力是美国霸权的重要依托,但“借力打力”、趁机“渔利”也成为美国近来常用的招式。此次西亚北非乱局,美国都注重发挥软实力作用,对干涉目标打出政治孤立、经济制裁、舆论抹黑等“组合拳”,达到“软刀子杀人”的效果。例如,美国在打民主牌和人权牌的同时,还打出经济牌。奥巴马发表了“新中东政策”,对中东国家做出了经济援助的承诺。对于响应美国倡议进行政治改革的国家给予极富吸引力的经济诱饵。美国已经为埃及、突尼斯建立了企业资金,以帮助两国私营企业获得启动资金,奥巴马还决定免去埃及10亿美元债务。在对利空袭的同时,美国呼吁反对派组织全国范围内的政治对话,推动宪法改革并进行选举。近段时间,叙利亚、也门等中东国家局势更加动荡,可见利比亚模式已经对政局不稳的中东各国形成了“示范效应”。在美国主导的这种危险的平衡干预之下,无形中打压了现政权,增加了各国反对派的底气。

“有限干预”作战试图在中东和亚洲同时发动两场战争。2011年版的美国《国家军事战略报告》将大中东作为重要利益区的同时,提出将战略重点和利益关注点越来越多地向亚太地区集中。美国历来自认为是亚太地区安全的主导者,尽管中东乱局不会动摇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决心,但鉴于西亚北非及中东事务的紧迫性,美国可能放缓其战略重心东移的节奏,其亚太战略的实施方式也可能有所变化。海湾战争以来,高技术战争的高成本、高风险使得美国从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退却到同时打赢一个半局部战争,现在“有限干预”作战的出炉,低成本、低风险使得美国飘飘然,试图转变为同时打掉两个甚至多个对手上来,这是极富冒险精神的。在当人们预测美国下一场中东战争在何处爆发之时,美国没有放松亚太地区的战争准备。2010年被称为“全球军演年”,据统计全球军演数量的 70%发生在亚太地区,当年美军还提出了针对中国的空海一体战理论。美国在强化亚太地区军事部署与军事活动的同时,注重密切和巩固亚太地区盟友关系。2011年美国牵头签署了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该协定将中国排除在外。毋庸置疑,美国维持霸权的手段已从“胡萝卜”转移到“大棒”,进入军事干预的活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