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后花园 ltxt:中药先煎是什么意思?煎中药的最佳时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02:42

                        

 

中药先煎是什么意思?

      在中医学中,指入汤剂的一些药物需在未入其他药时,先行煎煮。 如有些矿石、贝壳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易打碎先煎,即煎煮 10 —— 15 分钟后,再将其他药物倾入同煎。如生石膏、生牡蛎等。对某些有毒药物,为降低毒性,亦应先煎或久煎。如附子、乌头等。

 

需要先煎的中药:

介壳类

  “介壳”就是坚硬的“甲”、“外壳”。介壳类药材由于质地非常坚硬,所以它们的有效成份不容易溶解出来,需要在高温的环境煎煮一个小时或更久,成份才能慢慢释放到药液中。例子有:海蛤壳、瓦楞子、牡蛎、鱼古、龟板等等。

  

矿石类

  矿石类的药物,被埋藏在地底千年,质重而坚。这类药材要先煎的原因,与介壳类一样,是因为质地坚硬,有效分子不易溶解。这类药的例子有:龙骨、紫石英、代赭石、磁石等等。

 

先煎的功效:

减毒

  这类药材由于含有剧毒,而它们其中的毒性分子亦正是有疗效的分子,所以要用“先煎”来解毒!实验研究证明,当毒性分子在高温下煎煮达1-2小时,或更久的时间,毒性分子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当中对人体的毒性减少,而疗效却没有减少!这就是电视武侠剧“以毒攻毒”却没有毒死的原因之一了。这类药的例子有:附子、川乌、草乌等等。

  

升效

  有的药材煎煮愈久,疗效愈见显着,例如前文提及的草乌,研究显示久煎不但解毒,而且其治疗的效力更加强了。另外,“补药”也是可以久煎的。可能大家会问:中药煮太长时间,不是会中毒的吗?但大家都服食过党参、杞子等,当它们用作煲汤材料时,通常是煲2-4小时的“老火汤”的,试问又怎会中毒呢?比较大部分的补益药材,是可以久煎的,不但不会中毒,而且还可使药效提升!

 

煎中药的最佳时间

      中药煎煮一般用武火煎至微沸,再用文火煎煮,煎煮时间是以文火煎煮时间考察的。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的“经方”对煎煮时间无精确要求,一般根据煎药所加溶媒量和煎取量来控制煎药时间。多数汤剂皆以煎煮至所加溶媒量的1/2~1/3左右为度。部分方剂还根据方中某些药物的煎煮程度来掌握煎药时间。应用此种方法无法实现中药煎煮规范化操作,《中药药剂学》中对汤剂煎煮时间和次数是这样规定的:解表药头煎10~15min,二煎10min;滋补药头煎30~40min,二煎25~30min;一般性药,头煎20~25min,二煎15~20min。目前砂锅煎煮普遍采用的亦是此法。荣淑玉提出一煎时间短些,把挥发性成分煎出来;二煎时间长些,使难溶成分煎出来。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分服。而且化学成分测试、煎液比重、煎出物试验、药理试验表明煎煮两次是合理的。一次久煎不能代替两次分煎。赵海峰从药物疗效与煎煮时间之间的关系出发,认为麻黄解表取其挥发油煎煮时间宜短,平喘用麻黄碱煎煮时间宜长;大黄泻下取其结合蒽醌,煎煮时间宜短,止泻则用鞣质煎煮时间宜长。因而汤剂煎煮时间的长短应根据药物性质和临床要求而定。对于机器煎药,煎药时间的长短与砂锅煎药存在着不同。特别是加压煎药方式,由于是高温高压煎煮,在单位时间内饮片的提取效率高,故煎煮时间比砂锅煎药时间短,从实际工作来看,一般解表药煎煮20min,一般性药煎煮30min,滋补类药煎煮40min即可。
 

  对于需先煎的药物,梅全喜研究发现矿物、动物贝壳、化石类药物经炮制粉碎后,煎煮30min和60min其有效成分的煎出量相差无几。而动物甲骨,如龟板,鳖甲经炮制打碎后30min和60min的煎出物相差较大。孙建民通过石膏的粉碎度和煎出量的观察比较,60目以上煎出率可达100%。提示为最有效地增加矿物、甲骨、贝壳类中药的溶解度,宜粉碎成60目共煎。机器煎药法煎药时,亦可将矿物、动物贝壳、化石等需要先煎的药物粉碎成粗末,与其他药同煎。对气味芳香或不耐热的药物需后下,王景先认为质地疏松,含挥发油沸点低的,如薄荷、荆芥等,一般煎煮10min左右为宜;质地较坚硬的,含挥发油沸点高的,如连翘、茴香等,不必后下,一般煎煮30min为宜。但新的研究认为薄荷煎煮30min,挥发油含量最高。刘立干提出两种方法来改进后下法

(1)掺渍冷水,在煎好的药液中加入50~100ml冷水,再加入后下药与其它药物同煎5~10min。

(2)调整煎药火候。用武火至药汤煮透时,改用文火,点加少许冷水,再加入后下药。钱永昌提出以袋泡剂代替传统后下法。即将后下药材粉碎成16目粉定量装入通透性好、耐浸泡、机械强度较高的滤纸袋中,投入煎煮后的药汁闷浸1h,倾出浸出液即可。此法对保留易挥发性成分及不耐热成分大为有利。这些都是对后下法的有益改进,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借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