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木菊花剪枝:对话李镇西:教育是一种良知 阿提拉老师的网校Office 最专业的教师、学生、家长交流的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7:31:22
对话李镇西:教育是一种良知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炳亭 褚清源 添加时间:2011-1-19 11:30:00

  语文名师、魅力班主任、博士校长、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这些身份和美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李镇西在基础教育领域特有的影响力。在李镇西的教育生活中,他不断在这种多重角色中转换,但他始终恪守着自己独立的教育立场——办真正的平民教育,践行完整的民主教育。
  2010年12月18日,广州课博会上李镇西在《课堂改革的民主追求》主题报告中接连抛出了几个追问:“新教育实验的理念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可在现行课堂模式下,我们的师生幸福吗?新教育实验的抓手是教师成长。那么教师成长的主要空间在哪里?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之一是构筑理想课堂,那么理想的课堂是什么?”
  李镇西是新教育实验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这些追问来自他一个时期以来的思考。而在过去的一年里,他对平民教育、民主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他再次走进杜郎口,研究杜郎口,与实验中学全体教师一起将民主思想植入课堂,深耕民主课堂。
  
○学习杜郎口是我们学校发展本身的需要

  中国教师报:今天回过头来学习杜郎口是否代表着您的一种胸怀?
  李镇西:不是。学习杜郎口是我们学校发展本身的需要。当然,我们不可能绝对照搬,而是要在杜郎口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与发展。当然,学习杜郎口客观上对我来说是一种超越,我这样说,不是在标榜自己多么“虚怀若谷”,每一位真诚而有良知的教育者都应该勇于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学习杜郎口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学校与杜郎口有很多相同点。我们同属于乡村中学,只是我们学校的校舍很好,以至于人们已经忘记了我们是农村中学——当然,随着成都市城乡统筹的推进,我们学校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村中学了,但无论是所处区域还是生源构成,至少还是涉农中学,实际上,我们和杜郎口面临的学情基本是相同的。另一方面,关键是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我想我们主要是基于需要而学习杜郎口的。
  中国教师报:在您看来,杜郎口为什么能够“成功”?
  李镇西:杜郎口中学成功的秘诀在于,它选择了最可能也最容易突破的因素——课堂教学方式。通常情况下,我们无法改变统编教材,无法改考试制度,也无法短时期内改变教师的素质,更不可能改变生源状况,剩下的就只有课堂教学方式了——这是我们唯一能够改变的。杜郎口中学正是从这里入手,开始了轰轰烈烈而扎扎实实的改革。
  他们改变教学方式,又不仅仅是在更加“生动”、“直观”之类的教师个人技巧上做文章,而是从砸掉讲台开始,限制教师多讲,鼓励学生多说,把传统课堂中的“教师中心”完全颠覆了,课堂流程由教师教的过程转化成了学生学的过程。或者说,教师由过去着眼于自己怎么讲得精彩转变为现在着眼于学生怎么学得有效。
  但是,我要特别指出的是,杜郎口的课堂改革不是孤立的,至少还有三个关键因素支撑着课堂改革,这就是领军人物崔其升校长的改革魄力与人格魅力,老师们对教育的宗教情怀以及学校无处不在的反思文化。离开了这三点,单独的课堂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现在一些学校孤立地学课堂改革,收效却并不大,原因就在于此。杜郎口的课堂,只是其教育整体改革的冰山之一角,可是我们有些学校却把这“一角”当作杜郎口经验的全部,这样学杜郎口当然很难真正有效。
  中国教师报:您是如何认识并解读杜郎口经验的核心价值的?
  李镇西:我们需要澄清对杜郎口的认识。杜郎口的经验很简单,很朴素,如果说他们对教育的贡献是有所创新的话,我想他们的创新就在于追求教育的常识:让学生讲。我们知道,最好的学习就是“给别人讲”,这是个常识。这个常识很深刻,也很朴素。多年来我们把这个常识给忘记了,不停地给学生讲,却不让学生讲。于是,知识在我们教师头脑里记得越来越深刻,学生却什么都没记住。杜郎口中学的老师们相信了这个常识,并利用了这个常识,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停地给别人讲,成绩当然就提升了。就这么简单。
  杜郎口中学是从改变教学方式开始的,但是他们最后改变的绝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由此带来的是教育观念的变化、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及师生素质的变化。在学生主体的教育观念下,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全面提升,师生共同成长在杜郎口中学成为现实。
  中国教师报:您曾在博客中写了多篇博文,呼吁大家善待杜郎口,保护崔其升,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热议,您为什么要这样做?
  李镇西:我是出于教育者的一种良知来为崔其升校长辩护。他是一位朴素而纯粹的教育者,保护他就是保护更多的教育改革者。我真诚希望我们每一个理想不灭、良知犹存的教育者,要支持杜郎口,包括指出其不足以完善它,要宽容崔其升,保卫真正的改革者。因为崔其升做到了我们想做却不敢做或不能做的事,实现了我们想实现却无力实现的教育理想,因此,保卫崔其升,就是保卫我们自己,保卫我们追求的教育理想,以及我们心灵深处的教育良知!
  当然,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模式当然是可以质疑的,但谩骂与诽谤则不应该。学者谢泳在谈到民主的时候说过大概这样的话,民主不是没有缺点,但在我们很缺乏民主的今天,不宜多说民主的缺点,而应该多说说民主的优点,这样有助于民主理念的普及。我想,今天,研究杜郎口,完善杜郎口,超越杜郎口,才是科学的态度。
  
○课堂为民主教育提供最丰富的土壤

  中国教师报:您一直主张民主管理,即便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您也没有搞“一刀切”,而是让大家自主选择,但是,这样的过程是否付出了更大的时间成本呢?
  李镇西:这一点我和崔其升校长不一样,他可以采取刚性措施全面推行一种模式,而我的性格决定了我不具备“铁腕”,我还是主张让大家自愿参与改革,我不会通过行政命令去推动,主要是担心教师们有抵触情绪。现在看来,这个过程虽然比较长,但实际上是教师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教师达成改革共识的过程。如今,关于课堂教学改革已经不是改与不改的问题了,而是怎么改和遇到困难怎么办的问题。当然,我们的课堂改革包括各个方面都存在执行力不强的问题,有人曾说我“太软弱”。我觉得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就工作推进和效果来说,校长的魄力与强力推进的“霸道”,至少是一种可以理解的策略。我这里当然不是否定我所追求的民主管理。民主制度需要土壤,在土壤没有形成之前,孤立地搞“民主”,到最后很可能什么都做不成。
  中国教师报:民主课堂追求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李镇西:民主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的创造力……与此同时,在这种以“尊重”为核心的民主生活中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民主课堂作为民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同样是对学生的尊重以及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尊重。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就是教师把自己当成“与学生一道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然而,现在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度不够,总是对学生的理解不放心,对学生的思想不信任,常常忍不住跳出来“引导”,以结论或权威人物的看法否定其他人的分析——如此缺乏平等的尊重和信任,学生的课堂民主参与是很难实现的。当然,教师是“教学共同体”中“平等中的首席”。他不是知识的灌输者,不是行为的约束者,不是思想的主宰者,但他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精神指导”和“人格引领”作用。
  中国教师报:教师如何发挥“精神指导”和“人格引领”作用?
  李镇西:教育的方向、目的和教师对学生成长所承担的道义上的责任,都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是一个放任自流的旁观者或毫无价值倾向的中立者,而理应成为教学对话过程中的价值引导者。事实上,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都体现了教师的价值取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价值引导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方面,他创设和谐情境,增进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创新。让学生在尊重中学会尊重,在批判中学会批判,在民主中学会民主……这本身就是教育者应该追求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面对争议,特别是面对一些需要引导的话题,他不是以真理的垄断者或是非的仲裁者自居,发表一锤定音的“最高指示”,而是充分行使自己也同样拥有的发言权,以富有理性的真诚发言,为学生提供一些更宽阔的思路、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富的选择。教师的发言尽管只是“仅供参考”,但由于教师所处的首席地位,尤其是教师发言所闪烁的智慧火花和思想光芒,教师的一家之言必然会打动学生的心灵,在他们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国教师报:如何有效落实课堂教学中的民主精神?
  李镇西:具体到语文教学,我认为,其实新课程标准中谈到的许多基本理念,在我看来背后还是民主精神。比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是对学生学习主体的尊重。让语文课堂先“民主”起来!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不民主现象,最根本的一点,是教师更多的还是着眼于自己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要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民主,我以为首先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多种关系:优生与优生、学困生与学困生、优生与学困生、教师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群体、读者与作者、教材与生活等多种关系。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参与,必须理顺和处理好这些关系,让每个师生以民主平等的心态进行交流、对话与合作,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分辨其闪光点与需要发展的空间。  
  
○教育要关注孩子当下的幸福

  中国教师报:您怎样描绘您所追求的理想教育?
  李镇西:当下的教育因为过于急功近利,很多时候客观上就是引导老师们“只要目的,不择手段”,“只管眼前,不管将来”,这样的教育,我们痛苦,孩子也痛苦。但我们往往这样对孩子说:“现在痛苦,是为了将来的幸福!”
  理想的教育应该让孩子现在就幸福,让孩子在学校的每一天,成为他们生命中阳光灿烂的日子,成为学生一生的幸福记忆。当然,这个“幸福”显然主要不是指单纯的物质享受,而是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的一种“快乐”——不仅充分体验到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而且还充分体验到纯真友谊的快乐,来自温暖集体的快乐,来自野外嬉戏的快乐,来自少年天性被纵情释放、青春的激情被随意挥洒的快乐……
  由这多方面的“快乐”所汇成的少年幸福,将成为孩子将来充满人性的温馨记忆。这应该是充满真正人道主义的素质教育献给孩子的一份“礼物”,也是科学质量观应有的追求。
  中国教师报:请具体谈谈您所理解的科学质量观。
  李镇西:“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抓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这些说法一点错都没有,我们还应该继续并永远这样强调质量。只是,这里所说的“质量”应该是“科学质量观”之“质量”——它是可持续的质量,是整体的质量,是和谐的质量,是方法、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质量,是“让孩子现在就幸福”的质量。
  追求可持续的质量是指既要重视学习成绩,更要重视人格塑造、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既要为学生的升学服务,也要为学生终生服务。追求整体的质量,就是面向每一个孩子,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最好的发展。追求和谐的质量,就是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不一定是均衡发展,但一定要协调发展。追求方法、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质量——方法科学,过程快乐,结果理想,让孩子现在就幸福。
  
○教育最需要的不是“思想”,而是良知

  中国教师报:您认为课改10年来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李镇西:首先是教师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一些教师在行动上还没有太大变化,但至少在思想上知道了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即便一些老师做的是应试教育,他们也会套用素质教育的理念来包装;即便一些老师还在满堂灌,但他知道这样做不对,只是还没有找到改变自我的方法与路径。这就是新课改理念普及带来的变化。
  伴随着观念的变化,基础教育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课改先锋和课改英雄。这些经验正在影响着评价机制的改革,正在撼动着传统的课堂。他们的探索可能最初会引起一些争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从边缘走向中心,从非主流走向主流。
  中国教师报:在实践领域,推进课改的路径有很多,有从课堂教学寻求突破口的,有从课程开发追求完整教育的,您如何看待课改的未来走势?
  李镇西:通往素质教育理想目标的路径有很多,在基础教育领域,有三种与“新”字有关的改革力量。一是国家层面自上而下推动的“新课程改革”,是以改革课程结构和内容为切入点的一项改革。一是朱永新老师领导的“新教育实验”,是以改变教师行走方式为切入点的改革。一是叶澜教授倡导的以构建生命化课堂为切入点的“新基础教育实验”。这曾被媒体誉为“三新鼎立”,其中后两种改革被誉为民间力量推动的草根行动。
  这些改革虽然路径不同,但方向是一致的,最终是殊途同归。我觉得不管哪一种改革,最终教师的专业素养必然要提升。但遗憾的是,当下,教师的专业素质是阻碍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在浮躁、功利的社会背景下,一些教师缺乏职业追求,缺乏对教育的信仰。
  中国教师报:除了教育信仰的缺失,我们的教育还缺什么?
  李镇西:最近我在重读《帕夫雷什中学》,感慨万千:我们已经遗忘了很多常识,远离了教育的起点,而孜孜以求所谓的“创新”、所谓的“特色”、所谓的“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之类;其实,真理是朴实的,教育是无华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最需要的不是“思想”,而是良知。做教育就是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