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拔刀剑怎么修?:基层电视台主持人的现场采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6:15:12
基层电视台主持人的现场采访时间:2011-08-11   ● 陈  晶
  几年前,美国华裔主持人靳羽西曾经说过:“中国没有节目主持人,只有播音员。”这句话现在看来虽然有失偏颇,但这句话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我国与西方国家节目主持人在特性上的差异,即我们明显缺乏 “记者型”的主持人。央视、省级台尚且如此,基层电视台受经济、地域等各种条件的制约,就更加呼唤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
  在基层电视台,主持人虽然在普通话方面字正腔圆,占有优势,但由于工作体制的原因,主持人长期处于只“播”不“采”的状态,进行现场采访时,面对被采访者有时会显得有些无所适从,话题不知从何说起,不知应问些什么,从而影响了节目质量。如何使自己在采访时能得心应手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几点个人体会: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有一句话说得好:“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句话也可用在描述采访前的准备上。所谓博观,说的是采访前的准备要充分、全面,尽可能地深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为何而访
  在接到一个采访任务时,首先应该弄清楚,这次采访的选题是什么,涉及的事件和人物有哪些,不但要着眼于弄清事实,而且要力求透过现象探究事物本质,引导人们了解将要报道的事实的本质,对要报道的事实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还要清楚这次采访要达到什么宣传目的,然后根据宣传目的,确定采访的整体构思。在基层电视台,常存在这样的情况:直到出发前,主持人才接到通知跟随去采访,既不知道选题是什么,也不知道要采访谁,问什么更是无从知晓。这时候,更要求主持人要主动迅速地了解情况,向同行的编辑记者了解要采访什么人什么事,向来接记者的同志打听跟事件或人物有关的信息,到了现场更是要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在明确采访目的的前提下,快速理出采访的大框架,跟同行商量确定出要采访的对象,列出采访题纲,做到心中有数。
  2.走近受访者
  这里说的“走近”,当然不是单纯空间距离上的接近,而是首先从外围了解、收集被采访对象的相关资料,做好不同情况下的提问准备,做到有的放矢。更为重要的是走近采访对象的心灵。努力通过到手的资料,寻找最能打动他的心灵并且和宣传目的最契合的点,把握住采访对象的受访心态,抓住他最想表达的,就能由点而面,打开他的心扉。著名媒体人杨澜1996年曾经有过一次失败的采访基辛格的经历,这让她很痛苦也很苦恼。后来在导师的点拨下,她学会了在采访前做大量的、充分的准备,事业一步步走向成功。终于在时隔十几年之后,她有了第二次采访基辛格的机会。采访前,她搜集了大量资料,包括基辛格的论文、演讲稿和传记,另外还有厚厚的七本书,杨澜完整地看了一遍。在采访中,杨澜问了基辛格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有很共赢和合作的机会,但也出现了宗教、种族、文化的强烈冲突。你认为我们这个世界到底往哪里去?和平在多长时间内是有可能性的?”听到这个问题,基辛格直起身子说:“你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采访的深度得到了国内外许多外交专家的认可。有人评价杨澜做的准备可以与基辛格进行无障碍地交流,并且找到了他最想对观众说的点。当然这一点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这要求下工夫做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3.拟定采访题纲,设计具体问题
  提问,是主持人采访过程中获得事实材料的主要手段,成功与否关系到节目的成败。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最能打动受访者,让他愿意说的,他所说的又必须是受众最想知道、最能反映宣传目的的。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仍有相当多的主持人,不管采访什么人,也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是必备的“老三问”:“你有什么感想(体会)?”“请你对我们的观众(听众)说几句话。”“今后有什么打算?”这样的问题,不会激起访问对象的热情,得到的只不过是几句应景式的陈言套话,不会有什么价值。
  
  采访中应注意的问题
  再充分的前期准备都要通过具体的现场采访来实现。对于基层电视台的主持人来说,面对的大部分采访对象是普通的老百姓,这就给主持人在采访时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要求。
  1.主持人的形象要朴实大方,让百姓没有距离感
  在现场采访中,主持人相当于节目的现场导演,不但是问题的提出者,和采访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还是被采访对象话语的引导者、情绪的调动者,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具有组织内容、提炼主题、串连节目的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基层电视台主持人面对的采访对象大多数是普通的老百姓,采访的环境不是农家小院就是田间地头,不是蔬菜大棚就是养殖基地,不是学校厂矿就是山岭坡地,所以主持人的穿衣打扮就要和这种采访环境相适宜。在这种特定的采访环境下,主持人的外在形象、穿着打扮也是影响采访对象能否打开“话匣子”的不可忽视的因素。面对摄像机镜头,面对话筒,老百姓本来就拘束紧张,如果面对的又是一位打扮前卫、气质高贵的主持人,那他就更拘束、更紧张了,有话也不敢说,从而影响采访效果。记得有一次,我们市级电视台一位女主持人下来采访,穿的是一件时尚的皮草,一双锃亮的尖跟高筒靴,妆化得很浓。她一走进农家,那位被采访的老人竟不知手往哪儿放了,更别提说话了,采访很不成功。因此主持人下乡采访时,一定要注意外表形象,不要因为穿着拉大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总的说来,穿着要朴素、大方、得体,要让老百姓觉得你很有亲和力,和他们一样很普通,心理上没有距离感,他们才会产生倾吐的愿望,无所顾忌地敞开心扉和你交谈,很乐意接受采访。
  2.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在采访刚开始时,由于被采访对象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这时一个好的开头可以帮助节目顺利展开。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写的一篇采访手记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采访手记中记录了她的一次采访经历:采访对象是一对在沙漠中坚持种树并取得了卓著成绩的夫妻,在接触中了解到他们的事迹特别感人,如果采访成功会是一期宣传效果突出的节目,但两人都是沉默寡言的人,属于启而不发的那种类型。敬一丹为此非常苦恼,可是听到他们唯一的女儿叫“沙沙”,敬一丹一下子就找到了突破口。她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女儿的名字叫‘沙沙’,是沙漠的沙吗?”第二个问题“为什么给女儿取这个名字?”一下子就把夫妻俩的情绪调动起来,采访进行了近一个小时,夫妻俩都没想到自己原来如此健谈。所以,一个好的开头是采访成功的保证。对于基层电视台的主持人来说,面对那些更容易在镜头前紧张的普通老百姓,可以先从他最熟悉的身边事作为由头,用笼统的提问开头,让采访对象在不经意的回答中慢慢进入状态。
  3.用群众语言提问,用心灵去倾听
  面对普通的老百姓,不需要以多么有文采的语言去提问,用他们最熟悉的语言,提简短的、通俗易懂的问题,说“农家话”是他们最易于接受的方式。当然说“农家话”并不是要求主持人用方言。有一次我去采访一件趣闻:一户农民家里的小狗,在生了四只小狗后,竟然在半个月后又生了一只。到了现场后,他家里已经围了很多邻居,正在七嘴八舌地议论,气氛十分活跃。采访进行得十分顺利,谈到小狗十分爱护新生儿,竟然不大理会那四只小狗时,我说了一句:“看来,爹娘自古疼小儿,小狗也是这样啊。”这一说,小狗的主人一下子眉飞色舞起来,又滔滔不绝地说起了小狗疼爱新生儿的许多细节,十分形象生动,是前面所不曾涉及的。一句“农家话”,收获了更多的精彩细节,也让节目丰富了起来。
  以成功采访世界政坛风云人物而著称的女记者法拉奇曾经说过:“人物采访是一出戏,一场战斗,对话生动,交锋激烈。”这话不无道理,但我认为,不同的采访对象应该以不同的风格面对。对于老百姓,采访不仅不应该是战斗,而应是两颗心的交汇、沟通,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心理碰撞。主持人是被采访对象最值得依赖的倾听者,要用心灵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采访的过程中有倾吐,有聆听,有沉默,有兴奋,有欢笑,有泪水,但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主持人要在倾听中积极观察,不断思考,从被采访者的回答中寻找提问的契机,并适时地把问题提出来,进一步激发被采访者说出更新的内容和更具体的细节。二者的情绪和思维始终处在一种放松的、互动的、积极的、活跃的、默契的状态之下,是一种最真实、自然的情感流露。这种采访最能打动人心、也最易出彩。
  4.掌控全局,适时引导
  在采访过程中,主持人要全局在胸,精力集中地投入到采访中。在采访提纲的统领下,不能完全拘泥于设定好的问题,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新的亮点,然后迅速抓住,提出新的问题,往往能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对于常常出现的被采访者答非所问或把话题扯远的情况,要及时、巧妙地把话题拉回来。这都需要主持人具备敏捷的思维能力、较强的现场反应能力、控制能力。这是一个主持人对节目主题现场把握能力的综合体现,同时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思考、不断创新的过程。
  一个好的主持人必须思维敏捷,有出口成章的表达能力,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及快速准确的现场观察能力,而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平时不断地学习、积累、实践、创新上,单靠技巧是不可能实现的。这需要主持人主动地博览群书,“不是专家,须是杂家”;要善于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电视事业的发展,做一个一专多能的新闻工作者。
  (作者单位:山东省汶上县广播电视台)
  来源:青年记者2011年7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