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斗凌天2.1通关视频:《实用名例宝典》三十九、礼貌谦谨·诚实正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20:04:38
《实用名例宝典》2000例——礼貌谦谨·诚实正直(23例)

三十九、礼貌谦谨·诚实正直

1、伯夷与叔齐相让君位:传说商代孤竹君有二子,即伯夷和叔齐。他临终时遗命立叔齐为嗣君。后叔齐让位给伯夷,而伯夷不肯违父遗命遂逃去。叔齐是真心相让,亦逃去。

2、老子的谦虚感染了孔子:春秋时,孔子向老子求教,老子架车出门相迎。孔子喊他老师,他说:“谁是老师,谁是弟子,这不是绝对的。在我懂得多的时候,我是老师;在你懂得多的时候,你是老师。所以,我是老师,你也是老师,你是学生,我也是学生”。孔子从老子那里学了很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3、孔子求教采桑娘:春秋时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宣传儒家学说。一次,他们在去陈国的路上,孔子即兴吟诗一句:“南枝窈窕北枝长”,没想到桑林里的一位采桑姑娘接着吟道:“夫子行陈必断粮。九曲明珠穿不过,回来问我采桑娘。”当时孔子没弄明白,就急着赶路了。果然到了陈国,连饭都没有管的。第二天去见国君,国君让孔子一行用丝线穿过九曲明珠,孔子想起采桑娘的诗,联想到了自己的遭遇,当即派子贡又回去找到了采桑娘,请教了办法,用一个蚂蚁带着丝线穿过了九曲明珠,度过了难关。

4、刘秀的谦虚言行:汉光武帝刘秀是一个很谦虚的人,他从不自以为是,轻贱别人,而是平易近人,尊重他人。一次,河西走廊一带的将军派马援到刘秀这里送信。刘秀毫不设防,以礼相待,刘秀亲自接待马援说:“见到你我非常高兴,我这个人才疏学浅,礼貌不周,请多原谅”。马援被刘秀的谦虚之举所感动,回到陇西后,做了大量工作,使陇西地方的官兵表示愿意效忠光武帝。

5、陈平装病让相:汉文帝时期丞相陈平自觉在诛灭诸吕,平定大局中不如太尉周勃,所以新帝汉文帝即位时,主动想把丞相的位置让给周勃,但又怕周勃不肯接受,便假称有病,不能上朝,使文帝有理由任命周勃为丞相。

6、张仲景甘愿去当小伙计:东汉时期的名医张仲景,听说人称“王神仙”的一位医生医术有高明之处,不辞路途遥远,主动找上门去要求当一名小伙计,结果在帮助“王神仙”开药店的同时,又学会不少新的医术,使自己达到了博采众长,提高医术的目的。

7、王导的贤雅之风:西晋末丞相王导已是三朝元老,但他待人接物无不礼让谦和,据《晋阳秋》一书载,王导接待宾客很少有彼此违忤而不愉快的,即使是生疏普通的客人,一见面大多能恳切交谈,如同亲近的老朋友。

8、裴顾正直斥时弊:晋代尚书左仆射裴顾为人正直,敢斥时弊。他奏修国学,剑石写经,尊崇礼法,针砭时俗。对当时放荡虚浮、不重儒术的风气十分不满,认为“何晏、阮籍素有高名于世,口谈浮虚,不遵礼法,尸禄耽宠,仕不事事。”

9、李相拜侍读小吏为一字师:晋代大将李相很喜欢读《春秋》,每次他读到一位鲁国大夫的名字叔孙绰时,小吏就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样子。原来他把叔孙绰的“绰”读成了“若”。李相发现小吏的态度后,问其缘故,才知道那个“绰”字自己读错了,所以,他硬要小吏坐在太师椅上,自己向他行大礼参拜,并称小吏为自己的“一字师”。

10、李白拜师学诗艺:唐代诗仙李白偶尔听到了许宣平的诗句,就千方百计寻找许宣平学习诗艺,以至追到许宣平的家附近。李白累了,就躺在一堆稻谷上睡了,正被卖柴回来的许宣平撞见,一问还是来学诗艺的诗仙李白。许宣平惊讶地说:“你向我学诗艺,怎么敢当”。说完就要走,李白抢步向前,说道:“老人家,学生为寻找您,已在这深山野岭中转了一个月,难道您就这样走了吗?”许宣平被李白的真诚所感动,与他展开了“不言志又能写什么好诗的话题”。这对李白以后的诗风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11、钟隐为求师学画不惜为奴:五代南唐有位画家叫钟隐,他年轻时已成为画家,对花鸟画还自觉不足,但苦于找不到名师,一天,听说不轻意收徒的画家郭乾晖要买个家奴,他就穿一身粗衣前去应聘,终于在干家奴的时间里,学到了自己情有独钟的花鸟画艺。

12、晏殊的诚实让人折服: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少年时候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他看试题正是自己练习过的一篇文章,就想提出让主考给另出一个,可考场上规矩很严,他没被允许另换题。所以很快就做完了,录取后他见皇上时,又承认了那个题目自己已做过,要求另出一个题目再考一下他临场发挥的真本领。皇上满足了他的要求,并为他的才能和诚实所感动。

13、王安石说自己只懂一点:宋代宰相王安石晚年闲居在金陵。一天,他独自一人游山景,见十多个人在一起谈论文字,就坐在一旁静静地听。一个年轻人见他在此坐了很久,就问他:“你也懂文学吗?要是不懂,何必在这里浪费时间。”王安石淡淡地说:“我懂一点。”那年轻人问他尊姓大名,王安石说:“卑姓王,字介甫,名安石。”那些人一听,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安石,都惊慌地站起来,纷纷向他表示敬意。

14、王翱的诚实正直之为:明朝英宗时期,吏部尚书王翱是个忠正勤廉的大臣,不仅自己一生诚实正直,还教育子孙做事光明正大。一次,他的一个孙子在参加科举会试前,自己找到了一个证明文书,拿着这份文书去找一下主考官,就能保证自己在考试中取得优等成绩,王翱知道后,在教育孙子的基础上,把文书给烧了。

15、董沄拜王守仁为“忘年师”:明代文学家董沄,在60多岁游历会稽山时,遇上了比他年轻十几岁的大哲学家王守仁,一席交谈之后,董沄感到王守仁的道德、学问和修养都要强于自己,决定回家挑上一担谷子作为晋见礼,到王守仁家行了初拜尊长大礼。从此,后世对董沄尊师爱师之为称为“董沄尊拜忘年师”。

 16、毛泽东平易近人:1953年12月,毛泽东同随行人员到杭州西湖的西山宾馆去修改宪法。一天,毛泽东主席来到打字室向王金彩等打字员们问好,并说:“你们的工作很累啊。”他还请王金彩教他打字,并与打字员们一起合影留念。

17、周恩来始终对工作人员以礼相待:周恩来同志生前对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总是礼貌以待。有时,工作人员与总理相遇,要停下来让周总理先走。可总理却站住摆手让工作人员先走,总理外出视察工作,总要亲自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和医护人员一一握手,并向他们致谢、问候。

18、胡耀邦与工人合影坐在边上:1981年11月,胡耀邦同志从沈阳回北京路过唐山,看望援助唐山建设的邯郸第二建筑公司职工时,和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合过一次影。他当时作为党中央主席却出人意料地坐在前排的边上,自然而又随便地和工人同志们合了影。

19、朱德说自己是个老粗:1939年,朱德同志所在的党支部授予他为模范党员的锦旗。他恳切地说:“我是个老粗,今天当了总司令,是党叫我当的。”他平时总是和士兵打成一片,谦逊和气,平易近人。同志们说他纯朴得象个老农民。

20、彭德怀平易待百姓:1959年,彭德怀在北京西郊吴家花园居住时,与附近的百姓处得很好。一次他走进了平民李凤章的家里,与李凤章的母亲拉家常,论年龄,并称呼李的母亲为“老姐姐”。在李凤章结婚时,彭总还送了酒具和织锦画等礼品。彭总日理万机,竟能与百姓有这种情谊,正说明他是把自己始终置于人民之中。

21、鲁迅不同意印自己的头像:1936年春,《作家》编辑部要在刊物目录上端印一排世界著名文学家头像,为此去征求鲁迅的意见,并建议把他的头像也印在上面,鲁迅婉言谢绝了。

22、郭沫若和茅盾愿做“牛尾巴”和“牛毛”:1948年,郭沫若和茅盾等同志在一起闲谈,话题转到鲁迅的两句诗上。郭老感慨地说:“鲁迅愿做为人民服务的‘牛’,我呢?我愿做这头‘牛’的‘尾巴’,为人民服务的‘尾巴’”。茅盾一听,连忙谦逊地笑着说:“那我就做‘牛尾巴’上的‘毛’吧!它可以帮助‘牛’把吸血的‘大头苍蝇’和‘蚊子’扫掉的。”

23、马三立的为人:马三立从艺80年,在相声界堪称“国宝级”人物。但他为人实在,从不做作,名气大不摆架子,他在文艺界幽默与文静、活泼与平和、敏锐与敦厚,给他那一个时代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