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斗凌天2.63下坐骑:中国粮食问题发展现状及对策-天涯问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3:01:35
目前,世界正面临新的粮食危机。粮食安全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仍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和最艰巨的任务。为此,有必要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合理配置有限的耕地资源、准确掌握粮食的库存情况、通过农产品国际贸易调剂余缺、增加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减少农产品的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进行组织创新和构建制度平台、补贴低收入群体等方面采取措施。
                 
           随着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近几年来中国出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大好形势。但2007年中国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了18.5%,受其影响,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3%,为近年较高水平。2008年上半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9%,在7.9%的CPI涨幅中,食品价格上涨的拉动因素为6.64个百分点。而近几个月来,全球也出现了粮食危机,国际市场上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在这种形势下,探讨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有没有粮食安全问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74年11月在罗马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提出了“世界粮食安全”的概念,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的食物”。1983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通过了“粮食安全”的新概念: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物。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又对“粮食安全”作出第三次表述,即“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偏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尽管粮食安全的概念几经修订,但这个概念包括的基本含义没有改变:第一,在生产层面,确保能生产出足够数量的符合需求的食物;第二,在供给层面,最大限度地稳定食物供应;第三,在需求层面,确保所有需要食物的人都能获得食物。
             长期以来,中国是否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专家学者议论的话题。有些学者认为,只要市场在,就不愁买不到粮食。历史的事实证明,粮食的问题不是供给不足,而是生产过剩,将来估计还会如此。个人的粮食安全依靠市场,国家的粮食安全同样依靠市场。粮食生产没有垄断性,任何一块普通的地方都能够种植粮食作物,不像石油生产具有垄断性。只要出高价,总归买得到粮食。
             上述观点从市场配置资源、市场决定供求关系的理论角度来讲,是言之成理的。但考虑到粮食这种资源的特殊性,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粮食供给与需求格局的新动向,就很难被实践所认可。
             中国的粮食究竟能否自给?1996年10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在正常情况下,中国粮食(含豆类、薯类)的自给率不低于95%,净进15量不超过国内消费量的5%。10年后,2006年中国净进口小麦、大麦和大豆3064万吨,净出口大米(换算成稻谷)和玉米383万吨。算下来2006年中国净进口粮食(谷物与豆类,不算豆油)2681万吨,当年产量49746万吨,净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当年产量加上净进15量)的5.1%,基本符合白皮书提出的标准。2007年,中国净进15粮食2245.3万吨,本国产量为50150万吨,净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的4.29%。
             但根据主要耕地密集型农产品(包括谷物、大豆、棉花和蔬菜)2006年进出15数量粗略计算,2006年中国通过出15(主要是玉米、稻谷和蔬菜)为国外提供的农产品播种面积为85.5万公顷,国外通过进口(主要是大豆、小麦、大麦和棉花)为中国提供的部分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989.0万公顷。这样,中国通过净进口农产品使用的国外耕地的播种面积为1903.5万公顷。
             此外,2006年中国还净进口了豆油142万吨。按照大豆出油率15%折算,折合为进15
           947万吨大豆,相当于国外又为中国提供播种面积542.1万公顷。2006年国外总计为中国提供农作物净播种面积2445.6万公顷。
             2006年,中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5702万公顷(23.55亿亩),国外提供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占国内面积的15.6%。这部分播种面积按复种指数1.29计算,折合耕地2.8亿亩,占全部耕地资源的15.3%。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保障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基本供给。从目前中国农产品的自给率来看,这个目标基本上实现了。但应当指出,中国当前满足城乡消费者需求和工业原料需求的农产品供给在一定程度上是借助了国外的耕地和水资源。我们常说,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如果更准确地说,应当是中国用占世界8%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其中有1%的耕地资源,是通过粮食的净进口从国外借用的。这意味着中国已经由过去的农产品净出口国变为农产品需求存在缺口的国家。
             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口继续保持正增长,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虽然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在不断下降,但城乡消费者对食品的绝对消费量,尤其是肉禽蛋奶的消费量在上升,一部分农产品的供给在减少,这样在食品供求上必然出现结构性短缺,造成居民食品消费价格的上涨。对广大消费者来说,直接食用的粮食具有“刚性”特征,而且消费者对于该类粮食产品的消费预期具有超前性,该类粮食供求即使小有变动,也会导致价格的暴涨暴落,直接影响国家的稳定大局。如果真出现问题,由于粮食生产具有周期性的特点,依靠刺激国内生产在短期内增加粮食供给是不现实的。国际形势云谲波诡,油价和粮价走势变幻莫测,中国作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后来者,尚不掌握农产品的定价权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话语权。一个13亿人15的大国,如果粮食出现问题,依靠从国际市场上大量进15同样是不现实的。粮食安全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中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还是要立足于国内的供给。
             农业部的权威人士指出,粮食供求紧平衡将成为一种常态。“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仍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和最艰巨的任务”。因此,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大意不得!
             二、如何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生产、流通、运输、储存、进出口贸易和分配等问题。为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有必要在多方面采取措施。
             (一)在生产上。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1.种粮农民的收入应不低于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和城市工人的收入。2004年的中央1号文件指出,“抓住了种粮农民的增收问题,就抓住了农民增收的重点;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抓住了粮食生产的根本;保护和提高了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就稳住了全国粮食的大局”。这里所说的种粮农民的主体应是以种粮为主业的专业种植农户,他们的收入应高于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和城市工人的收入。这部分农户应得到他们作为劳动者的报酬收入;他们作为农业生产的决策者和经营者还应当拿到经营管理的收入;他们在农业生产上的物质投入应当得到投资的报酬;由于农业生产是一个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过程,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并存,他们还应得到一部分风险收入。
             2.价格刺激是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的最有效的手段。通过价格刺激粮食生产是中国在粮食政策上经常使用的重要而且有效的手段。改革开放之初,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农业生产的经营自主权,而当时出台的价格政策又使农民得到的劳动成果的价值量有较大增长,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增长。
             1996年,国家对中等质量标准的小麦、稻谷、玉米、大豆四种粮食的定购价格,在199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收购价格的基础上,每50公斤提高15元,并允许地方以此为基准价,在上浮不超过10%的范围内具体确定收购价格。1996年的粮食定购价格相当于在1994年的基础上再提价42%。当年农民收入增长9%。1997年国家采取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措施,进一步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这一政策是使中国粮食总产量1998年创历史最高记录(51230万吨)的重要因素之一。
             2004年粮食的综合平均价每公斤比上年回升0.25元,升幅为22.2%。粮价回升使来自粮食生产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65元。
             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人均纯收入2194元,比2006年增加263元,增长13.6%,增速提高8.8个百分点。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增加额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47.56%,比2006年上升了21个百分点。而家庭经营收入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07年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导致第一产业经营收入大幅增长。
             实践证明,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显著作用。我们要吸取改革以来的经验教训,走出粮食生产“少了少了多了多”、“一少就喊,一多就砍”的怪圈,要给种粮农民稳定的预期,防止生产的大起大落。
             3.两难的选择。长期以来,中国的农副产品价格很低,城镇人口的收入增加较快,而农民的收入增加相对较慢。因此,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有其合理性,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协调城乡社会发展。
             但农产品价格如持续快速上涨,必然导致劳动成本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产业的生产成本上升,这种连锁反应将使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风险加大,最终既不利于消费者,也不利于生产者。如何既保护和增进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又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防止出现明显通货膨胀,将农产品价格稳定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之内,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二)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合理配置有限的耕地资源
             近年来,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惠农措施促进了小麦、玉米和稻谷种植效益的增加,这些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大幅增加。但是,由于国内耕地资源有限,粮油棉等作物争地的矛盾比较突出,2004—2007年粮油播种面积呈现此长彼消的格局。粮食播种面积连续4年增加,合计增加近1亿亩,而油料面积连续4年减少,合计减少近3000万亩。这意味着粮食生产的扩大是以油料生产的缩小为代价的。
             与此同时,中国的食用植物油消费量持续增长,2001—2002年度消费量为1454万吨,2006—2007年度国内植物油消费量增至2235万吨,年均增长8.9%。这就必然要大量进口大豆和植物油。2007年大豆进口达到3082万吨,食用植物油进口达839.7万吨。中国豆油、棕榈油和菜籽油的进口量皆位列世界第一,三大食用植物油进口总量占全球贸易量的18%,其中豆油进口量占全球豆油贸易总量的24%。2006年中国大豆国内总消费量达4451.5万吨,比2001年(1908.8万吨)增加53%以上,但消费增量的93%被进口大豆占领。
             当前,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为40%左右,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超过60%。而国际市场上大豆、豆油价格持续高涨。为确保中国食用油的供给安全以及食物安全,农业部决定从2008年起组织实施振兴油料生产计划,并提出力争今年油料生产全面恢复到2006年的水平:面积达到3.46亿亩、平均亩产达到135公斤、总产量达到4700万吨。但由于耕地资源有限,大豆及油料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也就意味着谷物种植面积的缩小。与谷物相比,豆类和薯类的土地密集程度更高,单位播种面积产量水平相对较低。在谷物中,稻谷的单产水平相对较高。2004年中国谷物单产水平超过235公斤/亩,而豆类不足135公斤/亩。由于不同粮食品种单产水平存在差异,改变粮食种植结构同样地会引起粮食总产水平的变化。
             由于谷物单产水平相对较高,而豆类等作物单产水平相对较低,所以如果谷物播种面积减少相对较多,豆类播种面积相对扩大,则粮食即使在总播种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也会由于结构的变化造成总产量下降。当前,由于国内大豆价格已与国际接轨,而国内谷物的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低很多,有些地区的农民已经开始从种玉米改为种大豆和花生,如果耕地大面积改种大豆和油料作物,势必影响粮食总产量。我们应密切关注这种耕地资源的置换对粮食产量产生的影响。
             (三)准确掌握粮食的库存情况
             分析与判断粮食安全形势应建立在准确把握与预测粮食供求基本状况的基础上。粮食的国内供给部分最需要掌握的是粮食库存的供给能力。
             账面的粮食库存总量并不能完全说明政府调控粮食供求与平抑价格波动的能力,对国家粮食库存的有效程度要有较为准确和全面的估计。第一,账、库的相符程度到底如何,即账面库存数量的水份到底有多大?第二,库存粮食的品种结构和质量能否符合市场的需求?第三,当前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库存占全国库存的70%,7个主销区的粮食库存占比不到10%。这种库存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粮食的调运能力和调运速度以及最终影响平衡地区间粮食供应的能力?同时,对粮食的国内需求部分(国内消费总量),即对城镇居民口粮、农村居民口粮、工业用粮、饲料用粮、种子用粮以及损耗部分各自的需求量及其变动趋势也应有更准确的把握。
             只有对粮食的库存状况有了较为准确和全面的把握,制定确保粮食安全的生产和进出口的中长期战略才有坚实的依托。
             (四)通过农产品国际贸易调剂余缺,保证国内的粮食安全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入世”的过渡期已经结束的背景下,保持粮食供求平衡、粮价基本稳定的一个重要杠杆是农产品的进出口政策。
             1.制定长期稳定的农产品进出口战略。2003年是中国进入1990年代以后粮食产量最低的一年(43067万吨),但同时是中国历史上粮食出口最多的年份,粮食净出口1615.9万吨。中国玉米主产区受结构调整等人为因素和春季干旱等自然因素影响而减产,但当年出口玉米1638.9万吨,创造了玉米出口的新记录。这导致国内玉米供给量减少,玉米价格较上年上涨了21%,引起饲料价格上涨及下游产品价格的相应上涨。2004年中国谷物对外贸易由上一年的净出口转变为净进口570.4万吨,主要原因是玉米出口大幅度减少和小麦净出口转变为净进口。当年玉米出口仅231.8万吨,小麦出口78.4万吨,而进口达到723.3万吨,增长16.1倍;与此同时,大豆进口达到2023.0万吨,略低于上一年度大豆进口量,接近历史最高纪录。
             农产品进出口的大起大落反映出在农产品进出口政策上缺乏长远的战略考虑。应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制定长期稳定的农产品进出口战略。
             2.在粮食进口结构上,要控制直接食用的粮食进口量的比重。直接食用的粮食的消费弹性比较小,即具有消费的“刚性”特征;饲料粮和工业用粮的消费弹性相对较高,饲料粮可以用青饲料等进行替代,工业用淀粉可以用生产期只有2-3个月的薯类淀粉进行替代。因此,确保粮食进口安全主要集中在控制直接食用的粮食进口量的比重上。
             2004年中国粮食进口中,直接食用的粮食进口量的比重为26%,饲料粮和工业用粮的进口量的比重为74%,也就是说,粮食进口结构主要以饲料粮和工业用粮为主。只要保持现状并控制直接食用的粮食进口量的比重,中国粮食进口的增加基本不会危及到中国的粮食安全。
             3.应进一步研究控制农产品出口的相关政策对中国农产品供给产生的影响。中国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基本方针是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因此,出台政策抑制对粮食的不合理需求是完全正确的。2008年中国调整了农产品进出E1政策,取消了部分重要农产品的出口退税,开征农产品出口关税,这将在政策导向上促进农产品进口的增加和农产品出口的减少。
             2007年,受国内粮食供求关系相对稳定以及国际市场谷物供应紧张和价格明显上涨的影响,中国谷物的净出口大幅度增加,全年净出口谷物达831万吨,较上年增长了2.4倍。在谷物中出口最多的是玉米,达到484.7万吨,比上年增长57.9%。稻谷和大米出口进一步增加,全年出口数量达到134万吨,比上年增长8.1%。
             从总体上说,中国的粮食供求将可能长期处于一种紧平衡的状态,但在局部地区和个别的时点上,粮食供过于求、卖粮难的局面还有可能出现。任由这种现象蔓延势必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的学者认为,抑制粮食出口的政策“除了减少本国农民的收入外,根本就不能维持现有产量,也难以有效增进生产者福利”。我们应当对控制农产品出口的政策在农业生产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4.确保进口港口与国内流通设施之间的顺利对接。在全球化的格局中,通过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发挥中国一部分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并通过调剂余缺来保持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对于耕地资源有限、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尤为重要。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利进行的前提是确保进口港口与国内流通设施之间的顺利对接。2003年中国港口粮食吞吐量只有746.5万吨,这与仅大豆进口量就达到3000万吨的水平是不相匹配的。可见,确保粮食进口安全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确保进口的粮食能够顺利上岸。
             (五)理顺国内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价格,增加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会侵蚀农产品生产的利润空间,最终会损害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全局考虑,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调控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幅度,是防止农产品价格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轮番上涨从而将食品价格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关键环节。但应当指出,在国际能源价格高企的形势下,国内煤炭、天然气和电力的价格也在上涨,控制国内化肥和其他农业生产资料的出厂价格而造成价格的扭曲,将使这些企业陷入困境,从而会反过来影响到粮食生产。从长远看,应理顺国内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价格,如考虑到整个宏观形势,需要粮价保持相对稳定,则应增加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保证粮食生产的合理利润,防止出现因产量增加而增加的收入被农资涨价所抵消的现象。
             (六)在流通领域采取政策措施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使农民和消费者都能受益
             2008年农产品价格能否稳定,关键环节之一在于能否做好农产品流通工作。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基本形成,农产品消费市场和产区市场的距离越来越远,农产品运输成本在农产品价格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据商务部统计,在中国农产品销售价格中,流通成本占50%左右。流通领域往往是放大价格波动的环节。而在价格的上涨中,农民和消费者往往都得不到实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除了采取措施降低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减少交易环节外,政府应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多部门监测农产品及其相应的食品价格行情,打击非法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规范价格变动机制。
             (七)通过组织创新和构建制度平台建立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
             在农业生产中,应鼓励和支持以种粮为主业的专业种植农户组成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在条件成熟时将这样的合作社在更高层次上组织成联合社或协会,这样的合作组织在粮食生产和销售方面能达到较大规模,可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及对市场的预测也更容易。通过这种组织创新就能构建一个平台,使农民的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与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粮食加工企业在粮食生产方面协商对话、沟通信息,政府也就找到了进行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的“抓手”,最终建立起政府、企业与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平等的伙伴关系,这将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制度安排。
             (八)补贴低收入群体
             受粮价和其他食品价格上涨影响最大的是食品支出占收入比重很大的社会弱势群体。一定要通过补贴等形式使他们能买得起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保证他们已经较低的生活水准不再下降。
             三、结语
             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世界有可能面临着不断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和不断上扬的农产品价格。中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立足国内,提高农业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保护耕地资源,确保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中国粮食生产长期主要面临资源约束、粮食供求关系保持紧平衡的问题,同时,粮食生产由于受到气候、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年际间的总产量波动十分明显。为了避免粮食生产的“少了喊,多了砍”的恶性循环,在政策上要应充分利用粮食耐储存等特点,实现以丰补歉,并借助国际市场进行调节,促进国内粮食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建立稳定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的关键是在稳定耕地面积的基础上,让农民愿意种地。这就需要提高农民种粮的效益,使得以种粮为主业的专业种植农户的收益大体相当于甚至高于从事其他农牧业生产和非农产业者的收益。只要能做到这点,中国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的保障应当没有问题。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建立一个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的长效机制,使种粮农民有稳定的预期,从而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为宏观调控任务的顺利完成做出贡献。     aaucc 2009-06-02 14:58:5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稻作面积和稻谷总产量分别占全世界的23%和37%。水稻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单产水平最高的粮食作物。我国常年水稻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0%,其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中国不仅稻作历史悠久,而且水稻育种科技水平也是世界领先。  

  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对粮食的需求也随之增长,粮食安全将成为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因此,开展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寻找提高水稻生产水平新增长点,促进水稻总产量的持续稳定增长,满足我国对粮食的需要,具有重大的蒽义。  

  杂交粳稻是近期内最有可能取得跨越式发展,对粮食总产贡献率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将是我国粮食增产新的增长点。到目前为止,杂交籼稻已占籼稻种植总面积的70%左右,而杂交粳稻仅占粳稻种植面积的3%左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到2003 年,全国的粳稻面积已达773.3万公顷左右,随着粳稻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有希望在10年后达到 1000万公顷。如果能实现杂交粳稻种植面积比例从3%到50%的跨越,就有希望每年增产35亿公斤优质稻谷,将实现粳稻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杂交粳稻发展现状  

   1.1我国杂交水稻发展现状  

  纵观近十多年来世界水稻研究发展的趋势,培育超高产水稻品种一直是水稻研究的重点、热点和难点。我国的水稻育种取得两次重大突破:一是矮秆水稻培育成功,把水稻单产水平提高了20%;二是杂交水稻尤其是杂交籼稻的培育成功,又在矮秆品种的产量水平上提高了20%。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杂交水稻迅速大面积推广,对粮食增产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国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无论理论研究还是生产应用都居世界领先水平。1981年,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我国农业科学家研究的籼型杂交水稻获得了我国建国以来惟一的国家科技发明特等奖。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杂交水稻面积在1000万公顷左右,约占籼稻总面积的40%;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杂交水稻面积扩大到近1600万公顷,其中杂交籼稻种植面积占籼稻的 50%以上,目前我国年种植杂交籼稻约1467万公顷左右,占籼稻种植面积的70%左右,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以上。杂交籼稻的大面积、快速推广应用,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国水稻的单产和总产。 1976~200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籼稻约2.67亿公顷,累计增产稻谷近4000亿公斤。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为我国粮食总产的提高和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1.2 杂交粳稻研究历史  

  国际上最早报道三系杂交粳稻研究的是日本的科学家胜尾清(1958年),1966年日本育成细胞质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实现了粳稻三系配套。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三系杂交粳稻,但未见生产应用。  

  我国杂交粳稻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云南农业大学李铮教授发现败育株,并于1969年育成不育系,定名为滇型不育系,这是我国最早选育的粳型雄性不育系。此后,其他细胞质类型的粳型不育系也在全国各地相继育成。以辽宁省农科院为代表的许多单位,利用从日本引进的BT型台中65不育系,育成一批BT型粳稻不育系。1975年辽宁省农科院采用“籼粳架桥”配子利用、人工制恢方法,育成高恢复度和高配合力的恢复系C57,1980年选育出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应用于生产的杂交粳稻组合。1985年以后,南方各省相继育成了适合南方的粳稻恢复系,同时育成了一批异交率高、配合力强的新不育系,如上海的寒丰A、8204A等,这些不育系和恢复系组配的组合在区试中比常规对照品种增产10%~20%。在此时期,北方杂交粳稻育种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选育出了一批高产优质的杂交粳稻组合,并在生产中推广种植。20世纪80 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杂交粳稻的发展速度较慢,许多育种单位中断了杂交粳稻的研究,但是南方有些地区如上海、江苏的苏北和徐淮地区杂交粳稻仍然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继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的寒优湘晴、寒优1027、江苏的六优32和安徽的六优C堡、80优9号等较好的组合在南方稻区大面积应用后,各地又相继育成了一批新的杂交粳稻组合,已成为当前的主要推广组合。  

   1.3杂交粳稻发展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粳稻的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667万公顷左右。近几年,粳稻种植面积有扩大的趋势,有些省份和地区出现籼稻改粳稻的现象,例如,在江苏省的水稻生产中,原来籼稻占有很大的比例,目前基本上变成了粳稻。粳稻由于米质佳、口感好,在国内外市场很受消费者的欢迎,预计粳稻的种植面积还会扩大。  

  和杂交籼稻相比,杂交粳稻发展速度较慢。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中期杂交粳稻的种植面积只有13.3万公顷左右,仅占粳稻种植面积的2%,即使是发展较快的北方稻区,杂交粳稻的面积最大时也只占粳稻面积的6%左右。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杂交粳稻的研究处于低谷,种植面积有所下降,减少到8万公顷,仅占粳稻种植面积的1%左右。近几年,杂交粳稻的种植面积有所上升,到2003年,全国杂交粳稻的种植面积约23.3万公顷,占粳稻种植面积的3%左右。  

  目前中国的粳稻主要分布在东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等地区。从生态区看,有北方的杂交中粳稻、南方的杂交晚粳稻和杂交中粳稻等;从类型看,有三系杂交粳稻、二系杂交粳稻等;从细胞质类型看,有BT型、滇型和野败型等。  

  杂交粳稻在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表1)。南方 (华东、华中)杂交粳稻区近年来推广速度较快,面积逐年扩大,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新组合不断出现,1998年以来,沪、苏、皖等地的杂交粳稻育种已从高产型向优质型转变,并初步选育出了一些优质品系,如上海的品3A、安徽的双九A等,不但保持了明显的杂种优势,而且品质优良。2003年,湖北省的杂交粳稻种植面积约3万公顷,约占粳稻种植面积的10%;安徽省的杂交粳稻面积达7万公顷,约占粳稻种植面积的18.2%;上海市的杂交粳稻发展较快,虽然水稻生产面积由20世纪末的20多万公顷下降到10.7万公顷,但杂交粳稻的面积并未减少。据统计,2003年杂交粳稻的面积为3.3万公顷,占水稻生产面积的31%。北方杂交粳稻区主要分布在辽宁、宁夏等地。与南方相比,北方稻区的杂交粳稻发展速度较慢。黑龙江、吉林稻区属于北方寒冷稻作区,杂交粳稻研究工作两上两下,曾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是由于杂交粳稻熟期偏长,有效积温不能满足杂交粳稻对积温的要求,使杂交粳稻的生长优势不能转换为产量优势,以及现有杂交粳稻在抗逆、优质、温光反应上存在着缺陷,导致空秕率高、制种产量低、种子纯度低等问题,从而制约了杂交粳稻在该地区的发展。  

  随着种子市场的发育成熟,常规水稻种子难以占领市场,而杂交水稻种子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育种家和种子生产经营企业也看到了杂交粳稻种子的市场前景,加大了对杂交粳稻的研究力度,针对杂交粳稻的产量优势问题、品质问题、种子生产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各地区育种单位都研究出了一批表现优良的不育系、恢复系和保持系。也选育出了高产、优质的杂交粳稻组合,例如京优14、津粳杂2号、津粳杂4号、3优18、中粳优1号、津优9603、Ⅲ优98、9优418、屉优418、玉优1号、常优1号、常优2号、寒优湘晴、寒优 1027、8优161、申优1号、品优湘晴、甬优l号、甬优 2号、甬优3号、甬优4号、辽优3225、秋优62、鄂粳杂1号、鄂粳杂2号、培两优649、69优8号、80优9 号、86优8号、滇杂31、滇杂32等,其中部分品种 (组合)的米质可达国标优质米2级,产量较常规稻增产20%左右,实现了优质、高产、抗逆的有机结合,并且在高产栽培研究上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杂交粳稻正孕育着更大的突破和更快的发展。  

   2 杂交粳稻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与杂交籼稻相比,杂交粳稻的研究和发展速度较慢,困扰杂交粳稻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投入不足,研究力量分散。目前杂交粳稻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科研投人不足、研究力量分散、资源不能共享;育种家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与合作;育种单位各自独立、封闭。  

  (2)将优质、高产、抗逆等性状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精品杂交粳稻组合少。与常规粳稻相比,目前生产中应用的大多数杂交粳稻品种综合竞争优势不强,表现为米质较常规粳稻差、产量优势不明显,从而影响了种植者的积极性。  

  (3)杂交粳稻制种产量和纯度有待于提高。由于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杂交粳稻品种(组合)不育系大多是BT型配子体不育,一旦防杂保纯措施不力,极易发生生物学混杂和机械混杂,严重影响杂交种纯度,加上粳型稻不育系异交性能不如籼型稻不育系,制种产量低、纯度差、成本高等问题,从而造成生产中减产和稻米品质下降。  

  (4)高产、优质、高效杂交粳稻配套栽培技术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优良杂交粳稻品种的稻米米质好、增产显著,但是在生育期、栽培技术、施肥技术、大田管理、生态适应性等环节与常规品种不同。种植者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在生产中实施和常规的水稻品种相同的栽培措施。例如,杂交粳稻一般生育期较长,熟期偏迟,有的品种生育期长达170天左右,如果过迟播种、移栽或施肥不当,如肥量偏多等,就会出现疯长,成熟期推迟,青谷秕谷增多,粒重下降,减产减收,稻米品质下降。 3杂交粳稻发展对策  

  针对上述情况,在杂交粳稻的科研、生产、推广等方面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借鉴杂交籼稻的发展思路,组织杂交粳稻育种单位进行科研大协作,实现育种材料和种质资源共享,针对杂交粳稻的米质差、产量优势不明显、种子纯度差等问题,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联合攻关,力争在近期内选育出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的杂交粳稻新组合并应用于生产。  

  (2)加强基础研究,强化技术储备。育种工作的突破在于资源的发现、创新和利用,要不断尝试进行新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创新,建立优良粳稻种质资源库,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不同亚种及不同生态型的有利基因的创建、发掘与利用的研究。围绕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开展优质高产抗逆等有利性状的聚合技术、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和形态改良技术的有机结合、不同生态区超高产水稻理想株型的塑造等研究工作。  

  (3)在杂交粳稻育种方向上,坚持三系法和两系法并重,采取水涨船高、远中求近、近中求远的育种策略来提高杂交粳稻产量优势,采取亲本双优策略来解决米质差和产量优势不明显等问题。在研究技术上,注意常规技术和分子技术的结合,积极开展以生物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育种研究,提高育种效率或导入外源基因,改良亲本的某些不良性状。综合运用形态改良技术、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培育产量、品质、抗性达标的精品杂交粳稻品种。  

  (4)改进、完善、组装现有的高产制种技术。针对杂交粳稻的亲本特点,合理安排制种的基地和时间,创造高产群体,并提高异交结实率;进一步完善种子质量检测体系,特别是要积极开展以分子检测手段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研究,最终形成一整套生产高效与检测高效的优质杂交粳稻种子产业化体系。  

  (5)建立高产、优质、高效杂交粳稻配套栽培技术体系。优良的杂交粳稻品种具有高产的潜力,但是要发挥高产优质的潜力,必须根据品种的特性实施因种栽培,良种良法。认真抓好播种、移栽、施肥、灌水、搁田、病虫草防治等各项关键措施,建立配套的杂交粳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充分发挥优良杂交粳稻品种米质好、产量高的优势。同时还要注重研究推广不同生态类型杂交粳稻“高优轻”综合栽培技术和优质杂交粳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化控栽培技术,包括专用叶面肥制造及施用技术、抗早衰技术、化控技术及提高成穗率技术。  

  (6)建立优良杂交粳稻新品种推广体系。组织科研、教学、推广、企业等单位大协作,以优良杂交粳稻品种的选育为基础,以种子产业化为突破口,以优良品种的推广为手段,由种子生产企业采用市场经济手段,组织资金,迅速扩大种子生产规模,使其严格按照现行标准和规范生产高质量种子,实行良种生产的产业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杂交粳稻的快速发展。     ngnr 2009-06-02 15:19:54 近几年来,我国粮食加工业呈现较快发展态势,对拉长粮食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粮食产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1)以玉米为原料的粮食深加工业发展迅速。玉米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中工业用途最广、产业链最长的品种,随着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玉米深加工产品的经济性凸显,成为粮食加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大豆油脂加工能力继续较快扩张,行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有关数据表明,2006年,新建大豆油脂加工项目累计形成1100     大红花3 2009-12-17 22:20:58 集中听取意见是学习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目的是充分调动各方面广泛参与学习实践活动、改革创新、共谋发展的积极性,通过深入调查研究,集思广益,把问题找得更准,思路理得更清,工作做得更好,使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他表示,省委带头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将逐一研究落实,更加深入地认识民情、社情、省情,使决策更加科学,措施更加有力,效果更加明显

为确保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效,恳请贵单位在百忙之中,对我局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行政、履行职责、发挥职能、改进工作、党风党纪、加强煤炭行业管理和煤矿安全监管等方面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1、围绕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力、执行力、操作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根据单位和行业的实际情况,认真查找问题。尤其是认真查找领导班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查找问题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举措和办法,形成班子分析报告。其他党员也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结合自身工作岗位要求,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进行分析总结。

2、要找准问题,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要主动把自己摆进去,真正把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来,切实把包装企业和职工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查清楚。要查清根源,对查出的问题要认真分析梳理,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举一反三,挖深弄透。

3、要严格方法步骤,抓好分析评议。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

4、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坚持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力争在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环节上实现新突破。

5、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单位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到全省包装行业管理工作和服务包装企业的各个方面,促进我省我装包装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方法洒洒 2010-01-03 08:48:26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植物检疫的影响及其对策
  一、加入世贸组织(WTO)对zhongguo农业植物检疫的影响
  植物检疫与农业生产安全和贸易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种贸易壁垒的逐步取消,植物检疫有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技术壁垒的趋势,其负面作用逐步显现。为充分发挥植物检疫的作用,减少或限制其负面作用,世贸组织(WTO,下称)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下称)等国际组织为此召开了多次会议,制定了一系列与植物检疫有关的协定、标准等,来指导、规范和调整植物检疫与农产品贸易的关系。如《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进口许可程序协议》、《动植物检疫和卫生措施协议(SPS协议)》等。这就要求对植物检疫做法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日益增加的国际贸易和各国迫切的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的需求。初步分析,加入WTO对我国植物检疫的影响将主要表现为4方面的压力:
  (一)防止有害生物传入的压力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远距离传播蔓延的机会大大增加,植物检疫作为一项保护农业生产安全重要而有效的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措施,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加入WTO后,进境种苗、其他繁殖材料和农产品将大量增加,植物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增大,检疫和后续监管任务加大。
  (二)检疫标准国际化的压力
  植物检疫工作将越来越国际化,实施国民待遇原则、一致性原则和非歧视原则,要求国内、国际检疫措施接轨,检疫措施将国际化和标准化,并需科学、公开、透明,这对农业植物检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保护国内市场的压力
  国际贸易的非关税壁垒将逐步取消,对农产品进境的禁止措施也将减少,植物检疫将成为影响贸易的重要手段。如何在国际检疫的原则、标准和框架下,合理科学地增加植物检疫对贸易的影响力,是植物检疫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
  (四)开拓海外市场的压力
  一方面,要通过强化植物检疫措施,努力使出口农产品不带检疫性有害生物,满足进口方的检疫要求,保证贸易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以国际检疫原则、标准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为武器,同滥用检疫手段对zhongguo农产品实行检疫封锁的现象作积极的斗争。zhongguo加入WTO后,随着优势农产品出口的增加,检疫要努力减少有害生物对出口农产品的影响,促进农产品出口,尽快改变目前农产品生产大国出口小国的局面。
  二、目前农业植物检疫的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
  zhongguo现行检疫体制的特点主要是长期以来参照原苏联“模式”,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封闭运行;长期实行重点检疫。加入WTO后,植物检疫面临的任务将异常繁重,目前的检疫体制和检疫条件,将在许多方面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
  (一)管理体制不适应
  zhongguo实行植物检疫与进出境检疫分立的体制,植物检疫又由农业、林业部门分别管理,管理职责有交叉,难以发挥总体优势。农业植物检疫的领导力量单薄,难以适应目前的形势要求。
  地方检疫机构设置不规范,以植保站、植保植检站、植物检疫站、农技中心、执法大队等名义对外执法,机构名称混乱,不易树立形象,难以为外界所理解。
  (二)法律法规不适应
  1998年国家政府机构改革后,农业部出入境口岸检疫业务由新组建的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执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有关规定没有作出相应的调整。同时,1992年由国务院制定发布的《植物检疫条例》在当前形势下,其法律地位尚待提升。两部法律、法规之间的不衔接的地方也需要进行调整。
  (三)检疫手段不适应
  国内植物检疫手段长期落后,近几年新传入的重大检疫病虫,例如美洲斑潜蝇等,在发生范围已相当大、为害已比较严重后才被发现,失去了封锁控制的有利时机,使检疫工作陷于被动。
  (四)基础工作不适应
  植物有害生物的基本调查严重滞后,有害生物发生和分布的“家底”不清。检疫机构在实施检疫控制、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对外交涉等方面缺乏基本决策依据。
  (五)检疫队伍不适应
  农业专职植物检疫员有10 000余人,但队伍不稳定,专职检疫员不专职,人员经常变化,素质难以提高。
  (六)检疫经费不适应
  农业植物检疫长期以来没有固定的专项事业经费,每年由不同渠道争取的经费也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植物检疫工作的实际需要。
  三、加入WTO是农业植物检疫发展的机遇
  zhongguo加入WTO后,植物检疫必须与发达国家站到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我国农业植物检疫在受到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面临的压力将是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差距,将变为检疫工作的巨大推动力量,加快我国农业植物检疫的改革进程。
  (二)检疫将得到广泛的重视
  植物检疫作为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入境和维护国内农产品贸易的重要手段将普遍受到重视,植物检疫与对外贸易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形势的发展要求国家加强检疫工作,检疫执法条件将会逐步得到改善。
  (三)借鉴国际先进做法
  检疫将与国际惯例接轨,除参加国际协议、采用国际标准外,检疫将更多地参与国际活动,更多地参与国际检疫规则的制定。现行的检疫思路、观念、措施、标准等将有较多变革。
  (四)国际支持和合作更多
  可利用世贸组织给予发展zhongguo家的优惠待遇,争取国际检疫技术和资金的援助。还可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运作机制,特别是《动植物检疫和卫生措施协议》中关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下称)、非疫区与有害生物低度流行区等条款,从检疫措施入手实施农产品进口贸易的限制和反限制,以保护我国的经济权益。
  四、迎接加入WTO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植物检疫立法
  在现有《植物检疫条例》基础上,开展调查研究,起草《植物检疫法》,理顺管理职责,将现在实际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与国际接轨的检疫规范、国外农产品的准入程序、禁令发布和解除程序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提高农业植物检疫的法律地位,以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
  (二)完善国内植物检疫管理体制
  目前,FAO的187个成员国,不论国家大小,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zhongguo家,植物检疫始终是农业部门的重要工作。要逐步理顺国家检疫管理体制,使检疫管理机构职责分明,检疫范围明确,没有多部门交叉、重复现象,增强检疫管理力量。规范地方植物检疫机构的名称,以树立植物检疫执法机构的形象,巩固植物检疫的地位,便于对外交往。
  (三)加强宣传和人员培训
  zhongguo农业植物检疫工作长期以来在计划体制下运行对外合作交流不多,外界对我们了解甚少。当前加人WTO在即,急需将对外宣传列为重点,拿出切实措施,通过各种渠道,扩大有关农业检疫法规、政策、体制、机构和检疫措施的对外宣传,为农产品贸易与检疫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加强对植物检疫人员的新知识、新做法、新技术培训,尽快了解和掌握国际植物检疫动态及WTO有关检疫规则,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四)采用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
  改变传统的注重把关的检疫思想,重点抓生产环节检疫管理,采取系统措施降低有害生物传入风险,确定适当的检疫保护水平,加大官方控制力度,科学确定检疫管理的范围、认定与监管非疫区和低度流行区。
  (五)研究利用国际标准,加强zhongguo技术标准的制定
  应成立专门专家小组,跟踪国际标准制定动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起草制定,增加在标准制定方面的发言权,维护国家利益;研究落实国际标准的措施,促进标准在zhongguo的实施。同时加强适合国情的zhongguo检疫措施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
  (六)重新确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根据zhongguo植物检疫现状和发展水平,一个相当长时期仍需实行重点检疫,但应不断提高检疫水平,丰富检疫内容。要建立快速确定特定病虫检疫地位的机制,以灵活地增加或减少名单。在涉外检疫的重点地区,要创造条件,实行按风险大小开展检疫。
  (七)开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是实施植物检疫措施的前提和基础。世贸组织有关协议规定,各缔约方所采取的植物检疫措施,应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为依据。一些发达国家还利用风险分析将检疫作为实行贸易保护的“合法”手段。zhongguo农业部门的PRA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加快进行,以便加人WTO以后,能充分、有效地利用PRA为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服务,作为打开国外市场、保护国内市场和解决检疫争端的有力武器。
  (八)加强植物检疫手段建设
  植物检疫是社会公益事业,其技术性又较强,需由国家投资扶持。鉴于多年来基本没在这方面进行过大的投入和我国加入WTO在即的迫切需要,需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立重点检疫实验室和隔离监测场,配齐检验仪器和处理设备,提高发现和控制检疫病虫的能力,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和对外贸易的顺利进行。
  (九)建立无法定检疫病虫的出口基地
  按照FAO关于《建立非疫产地和非疫生产点的要求》和其他相关国际标准,在植物疫情调查基础上,建立无法定检疫病虫的农产品出口基地,确保农产品顺利出口。
  (十)加强对小麦矮腥黑穗病(TCK)等重点有害生物的应对措施
  为防止TCK和地中海实蝇等重点有害生物传入并定殖,要及早启动二线检疫措施,即农业检疫措施。必须制定一套监管办法和监测处理的技术标准,在港口、码头、进口粮加工企业周围和进口粮运输沿线,设立重点监测点,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形成一套早期监测预警体系。
  要提前进行应急防治措施研究,开发简便易行而又确实有效的栽培防治和药剂防治方法,鉴选抗病抗虫品种,为TCK等疫情的紧急防治预先作好技术储备。
  (十一)为外贸服务,促进农产品多出口
  围绕具有出口优势的农产品,从植物检疫措施的角度,通过对外检疫谈判,消除外方的检疫技术壁垒,为国内企业提供国际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和植物检疫要求,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改造,按国际市场需求生产和出口农产品。
  (十二)增加农业检疫部门的对外交往
  为顺应加入WTO后的形势,应积极派员参加有关国际组织及其附属机构的活动,参与有关国际协定、标准、规则的制定、修改和审查,充分表达zhongguo的意见,维护国家的权益,提高涉外检疫能力。要主动出击,把植物检疫工作以及有关的调查、研究作到国外去,并准备接受外方咨询和来华进行必要的检验、检测等活动。
  (十三)设立植物检疫专项基金
  zhongguo的植物检疫,特别是国内植物检疫的基础薄弱,有害生物种类和分布,检疫检验、处理方法,检疫性病虫发生规律等一些早应搞清的问题,至今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这里的重要原因是严重缺乏经费。一些局部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因没有必要的经费支持,难以早期发现和迅速彻底的铲除。为此,迫切需要国家设立植物检疫专项基金,以确保全面、系统地开展植物检疫的基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