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入搜查官rpg:“理想国”还很遥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41:14

“理想国”还很遥远

 

  台湾某个宗教组织,除了创建设备完善的医院,还拥有遍布世界各地的慈善网络,网罗成千上万的志愿人士,从事各种救死扶伤、关怀贫弱的工作,几年前中国的汶川大地震、不久前的日本大海啸,以及很多天灾人祸的现场,都可以见着这批无私奉献志工的蓝色身影。

  到底是什么强大的力量,驱使这么一大群人,愿意牺牲时间、精神、金钱和力气,有时还得冒生命的危险,从事这些义务性质的“苦工”,而且还干得心甘情愿,乐此不疲?难道他们没有来自家庭和事业的压力?

  揭开上述现象背后的本质,当然晓得“宗教情怀”是这股强大动力发酵的源泉,然而也有不少的义工,并非因为“形而上”的想法,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单纯只是因为有颗“人文关怀”的心,就是这颗善心,让他们发光发热为人民服务。上述实例让我联想到我国当下“部长薪酬”的热门课题。

  李总理本周二在国会上,就“政治职位薪金标准”展开全面的论述,他的70分钟演讲,最引起我关注的一段话是:辩论永远无法结束的原因,是因为人们从完全对立的视角来看待这个课题。一方面像工人党认为的,能够为公共服务献身,就是最大的奖励,愿意投身公共服务的人根本不该谈钱。另一方面的看法是,要不惜代价聘请最适合领导新加坡的人才,并在考虑到部长工作的难度时,支付他们相等于私人企业的薪金。 这是理想主义和务实主义的对峙。

  “理想和务实的对峙”,这句话确实可圈可点,一语道破这个引起热辩课题的关键所在。一边是感情,一边是理性,正因为如此,再热烈的辩论皆不容易妥协,也很难找到结论和定论,充其量只能给课题提供更多的视角。

  新加坡是个毫无天然资源的小国,独立不到50年便晋升发达国家行列,完全是人为的成就,因此人才是唯一,也是最大的资源,然而综观我国的成就,物质层面高于精神层面,“务实”观念由上而下,早已深入人心,几乎已成“全民共识”与“国家性格”。一般民众追求的生活水平,都以物质丰厚与否论斤两,各个领域无不如此。

  话虽如此,“理想和务实”不一定非零和不可,但也不会刚好五十对五十,当中必然有个比重的差别,李总理在招揽政治人才过程中,没有提到薪酬问题,我认为总理所言极是,一方面“从政”不能等同于“就业问题”,当面议薪并不恰当,另一方面,这些年来部长薪金人所共知,潜在从政者应该心里有数。

  政治可以改造社会,立志为政治献身的人,必定具备“改造的理想”,但这个理想在每个人心目中的地位不同,是否达到“不顾现实”的至高点,更是因人而异,有人满怀“为公”的理想,“务实”需求量很小,有的则希望最低限度得两者平衡。    也许有人愿意把政治理念,摆上“理想”的高位,不计酬劳承担治国安民重任,但他是否胜任还是个问题,具备能力又“纯理想”的人,实际上接近“宗教情怀”的高度,此等圣人若能轻易找到,部长薪金也成不了大选话题和国会议题了。   个人以为政治职位的酬劳问题,应该放在所处时代背景审视,待遇的天平倾向理想还是务实,绝对与当下的“社会共识和国民性格”有关,我们正处于“非常务实”的时代,在此大背景下,考虑政治人物的待遇,现阶段不得不从“较务实”出发,至于今后这把尺,是否往理想的一边移动,或者更加靠拢务实这一端,得看整个大社会的人文素养走向,总理对未来内阁能否招揽顶尖人才的关注,我的解读是今后在物色高端政治人才上,“务实”的比重仍将占据重要地位。

  走笔至此,我忽然想到清代李汝珍《镜花缘》中的“君子国”,还有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都是东方式的“理想国”化身,至于西方的“乌托邦”,也是对理想国的一种憧憬,但现实当中,这样的理想国至今未曾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