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乌江亭诗意: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及其中长期后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15:25

讲堂首页|栏目介绍|文字实录|视频|讲堂汇总|百期回顾|讲堂微博圈
',1)">
参与微博话题本期摘要
这一代人没有受好的教育,回城后找的工作也不是很好。“从下乡到下岗”就是这代人的命运,是他们个人的损失,也是国家的损失。我叫这一代为"失落的一代" …[查看全文] [评论]
本期嘉宾档案
·潘鸣啸 ·法国社会科学院高等研究院教授
下期预告:
【廉思、展江、孙春龙:青年如何观察中国】廉思,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法政治学,法经济学、法社会学。展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法学博士。孙春龙,老兵回家项目负责人。前《瞭望东方周刊》总编辑助理,著名记者...详细介绍

并非失业严重才让知青下乡
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发起上山下乡运动主要是解决城市就业问题,这没有说服力。因为知青下乡的同时,农村还是有劳动力继续进城 …[视频]

上山下乡运动有四个动机
1、改造青年思想消除社会分工;2、恢复秩序强化领袖魅力;3、发展农村和边疆地区;4、限制城市人口增长和解决失业 …[视频]

上山下乡运动的经济后果
从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农民觉得知青是一个负担,农民不需要劳动力,因为当时农民的可耕地范围非常小,劳动力多余 …[视频]

现在的唱红歌只是怀旧
有些人唱红歌,但如果你深刻的跟他们谈话会发现他不希望他们的孩子跟他们有同样的经历,他只是怀念自己的青春,这可以理解 …[视频]
讲堂143期 潘鸣啸 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及其中长期后果 [查看全文]
虽然我是法国人,但后来我觉得我跟知青有缘份。中国闹文化大革命时我在法国也闹革命,当时我们有1968年的"五月风暴",我是参与者。在那个时候属于很积极的左派,但我没有当毛派,因为我对毛泽东个人崇拜有意见,我觉得这个有问题。今天谈的 "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及其中长期后果"是我书里《失落的一代--中国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的一个题目。 [查看全文]
1962-1966年差不多有130万知青下乡,当时大部分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或者不能上高中、大学,而且在那个当下有一种歧视,因为在1962年毛泽东说"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对出身不好的年轻人有一种很严厉的歧视,所以他们很难上高中、大学以及很难进国营企业,所以说这是给他们一个机会到农村去表现自己革命态度和革命理想,虽然出身不好,但你的理想还是革命的就可以到农村。当时有不少人自愿的去了,有一些半自愿半强迫去了,因为他找不到工作。[查看全文]
1966--1968年文化大革命红卫兵运动,因情况太乱,很大一部分的知青从农村回城市,他们对农村不满,想回城市。有一些知青组成红卫兵组织,要求回城,说上山下乡运动是刘少奇修正主义的政策。结果他们没有成功,因为周恩来说这是毛泽东的一个政策。1967年底到1968年初他们又被逼回农村。在1968年中毛泽东对红卫兵运动有意见,他觉得得要恢复秩序,因为毛泽东觉得红卫兵妨碍他恢复秩序。毛泽东最有效的是12月22日的一个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凭这句话就有几百万的知青下乡,几天、几个礼拜内很多人集体坐船、坐火车、坐公车到农村。这个运动到毛泽东去世后,很多知青以为可以回去,但华国锋说要继承毛泽东的政策,所以1980年还有一小部分人下过乡,以后就完全放弃了这个政策。[查看全文]
为什么领导人发动了这个运动?为什么他们坚持了那么长的时间?这在我的书里分成了四个动机,这些动机有一些是公开的,有一些无法公开但是存在的。从1955-1980年那些动机来看轻与重是不同的,有演变,但都存在。我觉得这个运动是多元的动机,不只是一个理由。关于动机,我分成意识形态的动机,即改造青年的思想,特别是在60年代初毛泽东经常提这个问题,他说"担心中国要变色",从一个红色革命国家变成白色所谓修正主义国家,因为他当时批评苏联修正主义,修正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这个动机比较重要,毛泽东害怕没有革命接班人。从1949年到1966年毛泽东觉得这个教育制度不对,青年已经失去了革命理想,而且变成了一些所谓的"专家"。毛泽东一向比较看不起知识分子,可以说不喜欢知识分子,他在延安的文艺讲座里说"农民比知识分子干净,知识分子要改造自己的思想,要与工农兵相结合才可以变成红色的、有知识的知识分子。"这是一个问题。另外一个问题是毛泽东有一种乌托邦思想,他想把社会差别缩小,当时他接受了斯大林的一个概念"三大差别",他要缩小三大差别:农工差别、劳动力和脑力的差别、城市与农村的差别。这也是一个考虑。毛泽东在斯大林去世后,希望可以当社会主义之林的头头,所以后来他特别讨厌赫鲁晓夫,特别不喜欢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揭露斯大林的错误和问题,这担心的可能是自己未来有一个接班人完全改变他设想中的社会主义的蓝图,比如在1966年5月16日的"5·16"通知里说"每一个人就要做各种各样的工作,比如说你是农民,也要做工业方面的事情,也要搞军事方面,你是工人也种菜、拿枪,知识分子也要下乡",这个概念在毛泽东的思想里很强。这个上山下乡运动跟毛泽东的那些概念、那些理想、那些乌托邦的思想有密切联系。[查看全文]
当然除了意识形态的动机外也有政治动机。1968年底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即红卫兵继续闹事,不听他的话,尽管毛泽东训斥了5个红卫兵的头头,但很多地方还有一些武斗,红卫兵继续斗争并继续闹事。这个时候毛泽东可能觉得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是把这些城市青年派到全国农村。此运动有这个作用。这个运动和别的比较大的社会运动一样,毛泽东的执政方法,毛泽东就是这个一个领袖,不会做一些很细的计划,也不写一些法律法制,他就给一个指示,一句两句就可以把整个社会动员,这是他的做法,而且他的权力基础就是这个,他在中国是一个典型的魅力领袖,完全是靠他自己的魅力和说服力动员整个社会,这个运动是毛泽东执政风格一部分。当然也有一些比较具体的动机,特别是在1955年要发展农村,特别是发展那些比较落后地区、没有开垦的地区。这个动机存在,而且也有一点军事的意义,边界地区发展当然有军事意义,当时希望把边界地区办得比较好,希望有比较多的汉人在那些地区,当时汉人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也是一个顾虑,特别是在50年代。[查看全文]
我研究了整个60、70年代的统计数字,发现那个时候虽然把城市青年和另外一些所谓闲散人员派到农村,但城市里的劳动力和人口、非农业人口并没有下降,除了1968年、1969年是真的下降,从1970年以后没有下降过。明显的是让农民进城。如果研究这一代的统计数字就会发现那个时候发生了很大的人口大交流,当时大部分知青没有注意这个问题,也没有发现,可能这个问题比较敏感,比较低调。但实际上就是这样。如果说主要的动机就是解决就业问题和城市人口问题没有说服力,因为上山下乡是最主要动机的话肯定不会准许农民进城。当时的户籍制度可以允许中国政府控制流动人口,在这方面很多学者强调解决就业问题的动机,现在我觉得这不对,不全面。1968年底是有问题的,但后来的生产还是恢复了,如果中国政府完全注意这个问题,可以让那些知青早回城,但为什么不能这么做?是因为毛泽都的指示是不可以不听的,有了毛泽东的指示,那这个运动就应该进行下去。[查看全文]
这个运动究竟有什么后果?我认为你们应该知道大概的情况,从1968年到1980年,特别是到1977年,这个运动影响着整个社会,因为每年有那么多知青到农村,而到农村他们要面对很多问题,比如生存问题,在农村没有工资(在农场每个月有工资,可以吃饱饭),靠的是工分,而知识分子拿到的工分比农民低,而且农民根本不需要他们,他们要面对很多具体问题,也受了很多思想上的冲击:他们本来在学校念书以为社会主义农村很美好,到了农村发现那么落后,这对他们而言是一个冲击;他们对农民的思想、农民的风俗习惯不符合心目中本来以为的贫下中农是为了社会主义做事,是非常积极的为革命工作,到了那边后发现那些农民是为了生存做事,很可能有时候有一些想自己占便宜的,完全不符合他们原来的贫下中农的概念,这也是一种冲击。后来他们跟农民经常有一些冲突。在农村呆了几年后考虑自己的作用是什么、前途是什么,在这方面他们很迷惘,不知道他们的命运会怎样,连那些很积极的下乡、很有理想主义下乡的知青们,在我所采访的那些人里基本上是一年多以后开始想怎么回城问题。[查看全文]
从长期角度来看,如果从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地方农民觉得知青是一个负担,农民不需要劳动力,因为当时农民的可耕地范围非常小,劳动力多余,在中国是这样,可能在当时的世界中属于最厉害的情况:农村劳动力太多。所以突然加了1700万的知青对农民来说就是一个负担。从这个角度来说上山下乡运动没有给农村带来太多好处。[查看全文]
再一个好处是在于这个运动帮助农民了解城市,也帮助城市人了解农村,这是肯定的。因为户口制度问题,农民留在农村,城市人没有机会到农村,互相了解在这方面有点作用。如果这么理解的话,那结果是农民发现城市真是比农村好,城市人觉得城市户口真的很宝贵。所以在这方面不可以说缩小了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反而在主观上更强调了当一个城市人的重要性。而且在具体的差别中,比如经济差别就没有缩小反而增长,有一些统计数字可以说明1967-1977年间经济差别是增长的。这很容易理解,因为你把城市的人口加在农村就加大了农村的负担,导致没有解决农村发展问题。 [查看全文]
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后果。我觉得在政治方面可以说这个运动临时解决了红卫兵运动问题,这是肯定的,毛泽东通过上山下乡运动解散了这些知青,在这方面完全成功。可从比较长期的毛泽东的目标来看,我认为基本上没有成功,比如青年知青在农村没有一个变成所谓的社会主义新式农民,这些知青都要回城,做别的工作。所以在这方面毛泽东虽然改造了这一代人,可他改造这些人的结果跟毛泽东原来的想法相反,中国那些知青在农村学了什么?他们没有变成利他主义,也没有变成所谓的"革命的接班人",也没有变成为了理想而忘记自己利益的人,反而他们变得非常实事求是,首要面对的问题是解决生存问题,而且他们看到中国具体的情况即农民很穷,农村落后,而农民希望可以有另外一些政策,不希望继续越来越集体化的模式。在70年代末农业政策有大变化,很多知青参加了那方面的策划,因为他们比较了解农村的情况,当时有一些研究所、政府的智能团很多知青其中,而且改变了原毛泽东的政策,搞了一个新政策,以家庭为基层的生产基础,也就是所谓的包产到户。这是一个好现象,在农村里那些知青知道中国的真正情况是怎么回事,但从毛泽东来说,知青们思想的变化不是毛泽东所希望的。 [查看全文]
另一方面这一代人没有受好教育是一个大的负面后果,这一代人基本上完全失去了这样一个机会:好好的念书。当他们回城后,因没有受过好教育,没有文凭,找到的工作也不是很好。而且因为改革开放,新的经济政策,因没有知识导致他们失去了很多机会(当时需要很多有知识的人来发展经济)。他们回城大部分唯一的办法是当工人,最好的是在国营企业当工人,可在1997年以后,那些国营企业改革,改革的结果是很多人下岗,所以有一个学者写了一篇文章《从下乡到下岗》,这是这一代人的命运,是他们自己个人的损失,也是国家的损失。在这方面明显的是国家在这十几年缺少很多受过好教育的人,我叫这一代为"失落的一代",有些人有意见,特别是知青那一代。我说"失落的一代"没有贬义,基本上是说他们幻想破灭的经历,"失落的一代"的说法是海明威在法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他说有一个法国人跟他说打过仗的那一代都是"失落的一代",都不信什么。当时中国也是这样,那些知青到了农村已经完全不信他们原来的理想,他们受过的比较正宗的社会主义教育与所得到的价值观完全不同进而完全破灭,他们变得非常实际,实事求是,已经不信了。当时一个诗人北岛写了一首诗《我不相信》,这在当时比较有代表性。他们是失落的一代因为他们失去了他们小时候的幻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受好的教育机会,这是长期的损失。 [查看全文]
其实知青也是思考的一代,因为他们面对着真正的中国情况时开始思考。在他们之中有一小部分人在1977、1978年恢复高考时有机会上大学。这批人比较有意思,他们有很深的社会经历,所以一有机会可以把书念得很好。这批人也出了不少比较出色的学者、艺术家、作家。但这只是一小部分人,从整一代人来说,大部分人受到了很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