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枕图:艰苦而辉煌的历程 新中国屯垦戍边实录 军事天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5:03:56

我国屯垦事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代王朝深知“屯垦兴,则国防巩固,屯垦废,则边防松乱。”因此均视屯垦事业为安邦定国的大政方略,常抓不懈,代代相继。
   
    据史书记载,远自秦汉时代,我国就开始倡导边疆将士在驻地垦荒种田,积谷养兵,改善给养,并招募内地百姓移居北部疆域垦荒务农,实行军屯、民屯相结合,与边疆兄弟民族一道稳定社会,巩固边防。汉武帝曾令60万将士在内蒙古河套地区屯田,创建了河西走廊的军垦事业。
   
    元朝以后,随着疆域不断扩大,屯垦作为军需储备供应和维护政权的手段,越来越受重视。明太祖朱元璋曾令儿子率军队赴辽宁屯垦东部边疆,后又派另一个儿子率军队西往甘肃屯田。他还总结历史经验说:“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若屯田。”因此将屯垦列为基本国策,提倡军队屯垦务农,减轻民众负担,以利巩固边防。清朝在西部新疆同样大兴屯垦,而且将屯垦范围由北疆逐步扩大到南疆。
   
    然而,历代王朝政权时有更迭,朝廷政策也随之多变,致使屯垦戍边事业时兴时衰,发展规模也受历史局限。全国大规模、有计划地发展屯垦戍边事业,并创造了辉煌的成就,那还是共和国诞生后的事情。
   
    一、数十万官兵奉命转为屯垦部队
   
    1949年底,我解放大军已解放了除西藏、台湾及一些海岛以外的国土,新中国已经诞生。当时,党和政府正面临医治战争创伤,克服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严峻局面。
   
    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亿万人要吃饭,4万工厂生产要原料,全国粮、棉、油、肉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严重短缺,加快发展农业生产的任务极为紧迫。同时,随着战争结束,庞大的军队开始整编,有200多万解放军官兵需妥善安置。另一方面,新中国漫长的边防线又亟待加强和巩固。
   
    这一连串大事牵动着中央领导人的心。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当机立断,毅然决定:组织军队参加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供应。当年12月5日,毛泽东主席发布命令,号召全军:“除继续作战和服勤者而外,应负担一部分生产任务,使我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是一支生产军,借以协同全国人民克服长期战争所遗留下来的困难,加速新民主主义的建设。”
   
    一向眷恋土地,热爱农业的新疆军区代司令员王震首先响应中央号召,向新疆部队发布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命令,动员11万名指战员在天山南北、戈壁荒滩安营扎寨,屯垦种田,创建军垦农场。时任新疆军区副司令的陶峙岳、二十二兵团参谋长陶晋初、军政治委员张仲瀚等将军热烈拥护,并陪同王震到玛纳斯河西岸实地勘察荒原,规划重点开垦区域,确定将二十二兵团机关从乌鲁木齐迁到荒野的石河子,直接指挥大生产运动。
   
    新疆的屯垦是在极端困难、复杂的情况下开展的。当时,新疆驻军既有以三五九旅为代表的第二、六军,又有新疆三区革命民族军改编的第五军,还有陶峙岳起义部队改编的二十二兵团。他们在王震、陶峙岳等指挥下,分别在阿克苏、库尔勒、伊犁、塔城、阿尔泰、奎屯、石河子等驻地,用节省下来的军费和物资开始垦荒造田。没有生产工具,就自己造;没有运输工具,就肩挑背扛;没有拖拉机和耕畜,就用人拉犁开荒种田。食品供应不上,就用麦粒、苞谷沾盐水充饥。人们形容当时部队屯垦是:“一寸一滴汗,一步一呵哼。”屯垦部队就这样当年开荒造田83万亩,当年收获粮食6854万斤,棉花7500担,油料372万斤。这些粮油足够新疆部队吃半年以上,大大减轻了国家和群众的负担。

【我要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