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f连接一会就慢了:林黛玉悲剧的必然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22:48:29

 

 

 

林黛玉悲剧的必然性

 

 

 

新版《红楼梦》电视连续剧中,主人翁林黛玉在一边是鼓乐升平,迎娶“新娘”浓烈的氛围,一边是凄风苦雨,柔肠寸断的念叨中,竟自悠悠地告别人寰,走完了自己人生的历程。林黛玉的人生和爱情当然是一出悲剧,而这出悲剧自然是会有其必然性。

 

贾府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贾母可谓是一致推崇的最高权力与权威的象征,凤姐是那个家族王国里“实权派”的典型,余等有像宝玉都是这个家族里的“掌上明珠”,视若爱珍。所以像林黛玉这样一个“客居”在外祖母家的无依无靠的少女,虽然也有婢女的守候,有来自“最高权力”的呵护,但是生活在一个“知人知面不知心”的环境里,政治上,地位低下,经济上,受到约束,情感上,受到排挤(如贾母说的),所以她的性格和精神在一个倍受抑制的环境里,变得颓废而沉沦是一种必然,导致她只有选择结束青春生命。

 

虽然林黛玉也出身在名门望族,但是家道衰落,双亲沦亡,是形成林黛玉性格抑郁的重要因素之一,毕竟是“寄人篱下”吗?家道身世的凄苦,使得一来到大观园中的林黛玉便有着一种郁郁寡欢的矫情。看见落花便是泪水涟涟,想到自家身世,“他年葬花人是谁”般的忧伤缠绕着她。听见宝玉几番不中听的话,便是抠气,伤己身体,以致卧床不起。与宝钗相比又自惭形秽。假如林黛玉也像宝玉那样,处处受关爱,时时受呵护,怎么有这哀怨愁苦呢?所以家世不幸是造成林黛玉性格以致死亡的必然又一。

 

倾国倾城的貌,多愁善感的身。是林黛玉外部气质和内在精神的写照。一曲“菊咏”夺魁,遭到多少才女的嫉妒,也赢来俊男的青睐。林黛玉就是要比别人多长几个心眼,听见宝玉和宝钗的谈话,看到袭人对宝玉的关照,他就着实心中不舒坦,怨从中来,悲从中来,禁不住自怨自怜,听到紫鹃和雪雁的对话,说是将她许给人家时,她就气咽了,对宝玉情有独钟,痴情到底。哪怕是在弥留之际,看着娟秀的字迹,口中还念叨着“宝玉,宝玉。。。。。。”,好一个“痴”字了得。林黛玉的悲剧与其性格的多愁善感,顾影自怜自是相关的。假如林黛玉是一位敢于追求忠贞爱情的女性,敢于去冲破封建的束缚,去张扬自己的个性,也就决不会自我作贱,自我摧残灵魂与肉体。

 

一个人精神支柱是支撑爱情、生活、人生的重要力量。林黛玉没有那种面对厄运进行挑战的意识和意志,她只知在命运弃她不顾的时候,还自我糟蹋,不想吃药,独自凭栏,一任寒风冷雨吹煞身心,心灵沉浸腐化,卧榻不起。这种软弱、忧伤、消沉、无奈,不敢直面人生的苦难,不敢宣泄心中的真爱,因而只可能使她在萎靡中从茫茫人海中悲哀地消失。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悲剧不仅是林黛玉个体的悲剧,而是一个家族,一个群体,一个体制,一个社会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