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奇侠传风雅颂:鲁迅走了,民族魂何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20:04:24
原文地址:关于鲁迅(五则):鲁迅走了,民族魂何在?作者:仁山智水     转载者言:
     一个没有伟人的民族,其历史是苍白的,一个不敬重伟人的民族,其国民必然是卑琐不堪的!
                          鲁迅走了,民族魂何在?

一、鲁迅先生曾经纪念刘和珍君,今天我来纪念先生——写在阿Q删除之后!

    先生的文章常常为后来者模仿,足见他强大的生命力,这篇文章不是第一个,但是绝不是最后一篇,更重要的是先生会一直活在我们80后这代人的心中,幸哉!
    本文模拟《纪念刘和珍君》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又一年九月八日,就是在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教师节的前两天,我独自在Internet上徘徊,遇见子虚君,前来问我道,“伙计,可为鲁迅先生的撤退写点什么”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年轻人还是写一点吧,别忘了你是读鲁迅先生的文章长大的。”
  这是我知道的,80后这代人的高中课本,大概是因为先生之文章艰涩难懂之故罢,学生一直视为梦魇,然而在这样艰难的语文课本中,我毅然决定新书的第一天翻看目录找出先生的文章熟背。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先生无关,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十几篇被扼杀的鲜血淋漓的文字,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难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删除;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鲁迅撤退后的高中语文菲薄的祭品,奉献于先生的灵前。
  二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先生的文章正式删除已经有两个星期了,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三
  在十几篇被删除的文章中,阿Q正传是我的最爱。最爱者云,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阿Q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百年前中国的”的阿Q,是为了中国新生的阿Q陈列的一幅肖像,如今却被删除了,阿Q又可以复活了。 
    阿Q正传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高中新学期发新书的那个书声朗朗的早自习上,我想一定又有很多先生的文章。其中的一篇就是阿Q正传;但是我没有读过。直到后来,早自习上我便开始提前看鲁迅先生的文章了,强读之后却不能全然体会,后来老师讲解了:这就是阿Q。其时我才能将我生活中的人和阿Q联想起来,却十分诧异。我平素想,能够毫不犹豫的删除先生的诸多文章,是否是先生的镜子又照到阴暗处的妖怪,于是镜子便要被砸烂方罢!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反思和宽容的,但他们却常常恐慌着,对待先生,态度愈发恶劣了。
  四
  我在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高中教科书被删除先生文章一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金庸居然取代先生,使阿Q走了,药也被倒了,而留下一个蹒跚背影的父亲也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是80后这代人经典回忆的阿Q君,更何至于无端在方寸讲台之上被大侠扼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因特网上的激烈辩论。当然牺牲的还有狼牙山五壮士,这次死在自己人手里。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删除,简直是抹杀,因为这些删除没有征得社会的许可。
  但各地教育部衙门就有令,说先生不“和谐”!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不与时俱进。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五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教育部,各地教育部,那时是欣然讨论删除的。自然,删除而已,自拍脑袋即可,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争论。但竟在众目睽睽下抹杀了先生,为大侠所擒,奄奄一息,还有祝福呢?只是没有便死。网民们拒绝删除,希望留下阿Q,其一依旧是删除,立删;同去80后青年们又想说服各教育部老爷,亦被拒,依旧是从先生开刀,顺带想起了孔雀东南飞,也立删。又觉得鲁提辖太暴力,不符合当前的经济建设大好形势,于是又连带删除。
  丑陋卑微的阿Q死掉了,这是真的,有阿Q自己的尸骸为证;土里土气的乡下父亲的背影也消失了,老爷们说向下父亲留背影的时候不懂交通规则,肆意横穿马路,会出人命的;狼牙山五壮士又一次被牺牲了,却死不瞑目,还在呻吟。当这些都被删除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教育屠戮民魂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次删除抹杀了。
  但是中外的“文化人”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六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删除有限的几篇文章,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点头的删除。人类的灵魂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删除教材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几篇。
  然而既然有了删除的开始,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祥林嫂,闰土,孔乙己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鲜活的真实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七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各地教育衙门竟会这样地轻率,一是网友竟至如此愤怒,一是先生的离去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各教育衙门,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质疑中的大删除虽英勇无畏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个教育衙门的勇毅。虽先生遭阴谋秘计无端删除,人民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先生走下讲堂,必能深入民间!
   

二、教材删改,切勿剔去灵魂[山右京客]

    最近几天,关于中学语文课本鲁迅等人作品被删除一事在网上吵得纷纷扬扬,激起了轩然大波,百分之八九十的网民对删除鲁迅作品表示不满。昨天(9日)江苏版编写者及一些老师出来澄清,人教出版社也发出声明,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都称此消息有误,今年高中课本基本没动,并不像网上所说的那样。

    笔者没有看见现在的版本和从前的版本区别,不敢妄加评论。不过无风不起浪,从这件事却反映了一个事实,就是现在我们中学的教科书很多过去的经典著作被删除了。尤其是像《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纪念刘和珍君》这样一些所谓的“暴力”、“晦涩”、“阴暗”、“不合时宜”等作品被删除,笔者还是有话想说。

    按照唯物主义的说法,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着的、发展变化着的。作为学生教材,也不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我们总不能几十年、几百年都用一个教材吧?世事在变,社会在变,教材也需要变,应该变。但是变必须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即不能丢弃中华魂,更不能剔除中华魂。

    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是一项树人的伟大的事业。常言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足见树人之难,树人致远。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认识观、价值观、历史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如果不抓好青少年教育,这是教育的最大失败。作为青少年成长走入社会的第一课,就是学校,上什么课、读什么书,灌输什么思想观念,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未来。因此,作为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课文,就承担着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特殊使命。

    就目前讲,社会大变革,思想多元化,观念多元化,资讯多元化,人们的思想相当混乱和浮躁。正因为如此,学校教育就显得前所未有的重要。从所学课文中学习什么,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教益,课文的选用相当重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的学生为什么比现在学生对国家民族命运更关注,更敬业,我想少不了当年的课文学习。黄继光、邱少云、向秀丽、时传祥这些英模的名字就是从当年小学课文中刻入我们这代人头脑的。当然,孔乙己、阿Q、祥林嫂、假洋鬼子、华老栓等也是从课文中与我们谋面的。这些作品教育、启发、感悟了几代人,足见课文学习的重要。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现在很多人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变化,比如有大学女生“宁当二奶不嫁穷人”,就是时代的重要特征。但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总不能失去灵魂、失去勇气。这个灵魂、勇气才是支撑国家、民族的脊梁。但是令人可怕的是,我们现在有些教材选编者在选用课文时,常常以“反暴力”“、反恐怖”“反血腥”、“维稳”为名,企图删除一些经典。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有人就说“太暴力”欲删除;《背影》就因为“严重违反交通规则”欲删除;《纪念刘和珍君》就因为“不适合我们的时代”欲删除……好像我们今天只要多选些春花秋月、柔情漫意、卿卿我我就天下太平了,社会和谐了。

    我不反对有人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会造成一些人的“暴力”,也不反对有人说从鲁迅的作品中有人会得到投枪、匕首,但是,这些经典作品给人的教益也是不可低估的、经久的。以鲁迅来说,很多作品都辛辣地讽刺了旧社会;他对敌人从不留情,对苟活着的一些人给予了强烈地讽刺;他爱憎分明,骨头是最硬的。他的作品充满了批判精神,有一种骨气存在。而反观我们现在所选的一些作品,脂粉气、奢靡气、酸腐气甚浓,读之令人斗志颓废。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没有了精神就会成为行尸走肉;一个国家民族也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没有了精神就会失去灵魂。我们必须明白,在教材的删改中,主旨是什么?是培养一代有理想、有抱负,愿意为国家民族奉献、牺牲,具有批判、抗争精神的未来接班人,还是培养一代唯唯诺诺、顺从听话,没有骨气、没有批判精神,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接班人?

    人类总是在批判中前进,在批判中进步的。如果我们认为批判、斗争精神都是“暴力”,“恐怖”,易助长动乱、暴力,那就“和谐”吧,这无异于剔去了人的骨头,连站也站不起来了。

    一个站立不起来的人肯定是残疾,一个站不起来的民族一定会倒下。面对世界亡我之心不死之列强,我不知道一个患有无骨病或软骨病的民族将如何生存。因此笔者认为,鲁迅作品被删无论是真是假,但请记住,要删改课本,千万不要打着反暴力、反恐怖、维稳的名义删去中国人的骨气和灵魂!我们的教育千万不要成为奴化教育、软骨教育、驯良教育、缺血教育,那我们的民族真的就没有希望了。
                                                     2010-9-10
原文: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view=1&id=102704037

原文: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view=1&id=102699336

 

 

三、赶走鲁迅的“无骨教育”能育出什么人?【忠言 /文】

    鲁迅,这位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棋手,“向著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正在被与时俱进的“精英”们抛弃。鲁迅作品正在被中国教育部剔出中学课本,社会各界对这一卑劣的做法表示强烈质疑。

    9月9日,人民教育出版社接受《重庆晚报》记者采访回应说:“鲁迅被剔出中学课本,这是一个伪话题”。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韩老师表示,所谓的新教材其实已是老教材,是五年前对中学语文课本选录篇目进行的调整,鲁迅的作品在高中课本中略有减少。因为今年一些省市刚刚进入新课程改革,误以为是人教社的新动向。科教院研究员钱金涛说;“不同的时代都有自己特定的教材,教材的变化往往折射着时代的变化。时代在进步,适当压缩鲁迅的作品,是争取选录更多优秀的作家或作品,丰富中学生的阅读范围。”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中学课本删减鲁迅作品从五年前就开始了。不管人教社辩解是五年前删除也好,还是新近删除的也罢,鲁迅作品的删减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而人教社把批评剔出鲁迅称为“伪话题”才是真正的伪话题。人教社说中学课本并没有抛弃鲁迅,只是减少了篇目,这无非是“温水煮青蛙”方式的又一次成功运用罢了。

    被毛泽东称赞骨头最硬,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为什么成了时代的弃儿?拥戴者们给出了答案:“因为那个非常特殊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现代社会并不需要鲁迅那种冷峻深刻的嘲讽笔法,我们需要的批评语言是善意、诚意、浅白、温和,尽可能地避免情绪化和狭隘的偏见,防止幽暗心理、仇恨意识毒化正常的公共批评。”原来如此,在他们眼里,鲁迅式的批评是“情绪化的"、“狭隘的"、怀有“幽暗心理”和“仇恨意识”而且是“毒化”社会的。这与当年国民党反动派查封鲁迅作品的理由何其的相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鲁迅是以笔作刀枪的战士。自“五四”到1936年去世,鲁迅在20年间发表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伟大作品,他以卓越的文学天才、敏锐的洞察力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对中国社会的种种阴暗、不公、不义现象都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遗憾的是,当今中国正在发生着、上演着这样的悲剧,而且打着“时代在进步”的名义,这真让人匪夷所思。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读鲁迅作品,不光是学习文学,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人。鲁迅的独立思考精神,鲁迅的批评精神,鲁迅的战斗意志和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正是当今变革中的中国所需要的。但是,那些已经在改革中获得巨大利益的“精英”、权贵等既得利益者们,面对鲁迅对腐败、贪婪的无情批判,心里必定是诚惶诚恐、如坐针垫。于是,他们竭力淡化人们的阶级概念和斗争意识;于是,对那些具有抗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和文化给予打压和屏蔽。《狼牙上五壮士》没了,夏衍的《包身工》没了,柳青的《梁生宝买稻种》没了,《小英雄赖宁》也没了,甚至连开国领袖毛泽东的文章也删减了,自然极具抗争意识的鲁迅先生的作品消失,也就毫不奇怪了。而取而代之的是个人奋斗、享乐主义,是那些低俗恶心的吟风弄月,无病呻吟的伤痕文学,歌功颂德的浮华之作。据报道,某地举办歌咏活动居然禁唱共产党的创始之歌——《国际歌》。

    鲁迅作品被删减绝非偶然,它与这些年政治领域淡化和妖魔化毛泽东思潮有着内在联系。毛泽东和鲁迅是腐败不公和邪恶势力的克星。眼不见就为净,掩耳可以盗铃。于是,在经过挑剔、冷落、妖魔化之后,就该让他们消失了。因为鲁迅批判、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如今又复活了,新孔乙已们、新赵七爷们、新假洋鬼子们、新林祥嫂们、新华老栓们、新润土们、新阿Q们、新看客们一个一个都在复活。

    “黑窑奴工”、“求刑入狱”、“抓阄治病”、“活人死葬”、强迫洗浴”、“嫖宿幼女”、“冠希写真”、“正龙拍虎”、“情妇PK”、“飞身跳楼”、“活埋老太”、“开胸验肺”、“挟尸要价”等等一系列旷世奇案,让鲁迅这面照妖镜把他们打回原形,怎么能不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在他们看来,让屁民们忙于做房奴的焦虑,忙于为争食饱腹的丛林竞争、忙于沉湎于色性中的麻木状态才是最理想的。而剔出鲁迅,淡化毛泽东正是从精神和信仰上解决问题。可见,这种切割和抛弃中国民族文化精髓和灵魂的做法何其毒也。

    然而,常言说的好“聪明反被聪明误”。“精英”和权贵们切割中华民族筋脉和打断中国人脊梁的做贼心虚的做法,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尽管招数够狠,但是恐怕难于如愿以偿。其实“精英”和权贵们大概也很清楚这一点,也知道自己的利益来得不义,于是有的纷纷将财产和妻儿转移国外,脚踏着两只船,随时准备弃船而逃。而,剔出鲁迅,淡化、妖魔化毛泽东的卑劣行径,只能让广大民众更加警惕并迅速地觉悟。

原文: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view=1&id=102703368


 

四、鲁迅走了,我们还剩下些什么?[作者:奋斗龙]
    9月6日,全国各地开学了,各地教材也开始大换血了。据网友统计,总共有20多篇课文被无情的踢出去,比如《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壮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朱德的扁担》等。其中涉及鲁迅先生的作品多篇,因此这次教材大换血也被称之为“鲁迅大逃亡”。

    鲁迅是一面旗帜,多少中国人是读着鲁迅的杂文成长了。如今,鲁迅走了,我们不禁感到一丝悲凉。那凌厉而冷峻的目光终于渐渐离我们而去了,以后的孩子们或许再也感受不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的悲世情怀,再也感受不到可怜而又可恨的阿Q精神,再也看不见国人肉体下那麻木、愚昧的性格了。

    鲁迅身上有一种精神,一种敢于批判和怀疑的精神,一种战斗到底不死不休的的精神,还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这在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是需要的,但却会令当局不爽。当局谁不希望国民都甘当顺民,俯首帖耳?谁不希望耳边听的都是莺歌燕舞,天平盛世?鲁迅之所以要弃医从文,是因为他意识到中国国羸弱不仅是因为中国人的体质弱,还在于国人的思想麻木,国人最需要医治的不是身体,而是灵魂!而这些文章如“刀枪”和“长矛”,恰恰点中了社会的死穴。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需要鲁迅这付《药》。要想如何去学习这种精神,只有从他的作品中去领会。删除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甚至是一种背叛与犯罪!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勇士走了,病态的决策者却还留着,这是多么悲哀的事啊!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五、鲁迅走了,民族魂何在?

发布: 2010-9-10 13:45 | 作者: 心语真言 | 来源: 毛泽东旗帜网

    鲁迅的历史地位、历史作用是大家公认的。鲁迅的硬骨头精神是不朽的。他代表着民族的魂魄。
    鲁迅及鲁迅的著作、书籍和精神是极好的、极有教育意义、可称之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
    若连这样的能够教育人的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也要人为的使它淡出教育的视野、远离开教育的园地、教育的基地,那么又能够给享受教育的祖国的花朵们更新出怎样的新的教材呢?难道还存在着能够超越民族精神财富的教材吗?
    在精神财富极其匮乏的今天、在道德、道义大滑坡的今天、在吃喝玩乐黄赌毒泛滥成灾的今天,再去人为的消弱关于民族精神的教育。那么又要把本该属于我们的教育的园地、教育的基地让位给传播那路文化、什么文化的代言人呢?
    为下一代把好关,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条件、学习环境绝不是个小问题
 附:鲁迅情怀陪伴我童年温暖我一生

 

 

 

 

作者: 朱方清 来源: 网络

 

    四十出头的我,心里边最崇敬、最喜爱的名人,莫过于鲁迅先生。这大概是他的作品给了我太多的熏陶、启迪和温情的缘故吧!
    从小学开始,就如醉如痴地喜欢上鲁迅的作品。有几篇文章或其中的段落,牢牢印刻在我的记忆深处,至今成为我生活阅历中最为宝贵的美好回味的一部分——

(一)
    “深蓝的天空中高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闰土》 
    上面这一小段文字,曾在我心中无数次默读。一边读,一边遥想那空阔醉人的乡村景象,同时心头又不自禁地生出许多苦涩。“闰土”的原型是章闰水,他的家在绍兴城外六十里的道墟镇杜浦村(今浙江上虞县杜浦村),村子坐落在曹娥江边,当地的人叫做“海边”,江边有一片平坦的沙地,种着很多瓜果。章家世世代代以农为生。章闰水的父亲章福庆勤劳善良,经常给人做“忙月”(即在忙碌的月份给人打工帮忙的意思),以此来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章闰水从小就跟着父亲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看瓜地,网鱼,晒稻谷,并向父亲学会了竹编手艺。
    然而,在鲁迅眼中十分幸福的“闰土”,后来的生活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19年,鲁迅回到故乡再看到“闰土”时,发现: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是一件极薄的棉衣……红活圆实的手,又粗又笨而且裂开,像是松树皮了。”最深深刺痛鲁迅的是,幼年平等而快乐的朋友却分明叫了他一声“老爷”!

   鲁迅把章运水的生活贫困归因于:“洪水海潮灾难、多子、饥荒、苛税和兵、匪、官、绅的压榨”。让所有中国人记忆深刻和长久隐痛的,是章运水越过越糟的生活。“闰土”的生活是当时绍兴乃至中国农民生活的写照。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封建礼教,使人生成为悲剧。如今,每当我遥望蓝天明月,思及鲁迅当年,总是不由得生出“徒有高天厚土,奈何时势弄人”之慨,久久萦怀,挥之不去。

(二)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鹫,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可爱的鲁迅先生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在他的笔下,百草园是一个充满了颜色和声音的生命世界,连那青青的野草丛里,也氤氲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这故事极有声色,但见金光闪闪,风声飒飒,鬼影幢幢,妖气重重,恐怖极了,又生动极了。鲁迅用乐园似的百草园生活和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相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知,天真幼稚,单纯快乐的心理。
    对于很多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情致是毫不陌生的。受鲁迅描绘的影响,贫穷而苍白的童年,也平添了许多色彩和趣味。我还记得,小时候每当走过杂草丛生的土园子(农村太常见了),总会侧耳细听有无油蛉在低唱,有无蜈蚣精突然出没,而最为熟悉的蟋蟀的叫声,则真的有如弹琴一般悦耳了。就连夏日柳枝上此起彼伏的蝉鸣,夜晚装进小玻璃瓶的发光的萤火虫,还有捕鸟、钓虾等乐事,都变得更加意趣盎然起来。受鲁迅的影响,这些色彩斑斓而浪漫温馨的画面,永远定格在童年的记忆里,一辈子都无法抹去。

(三)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社戏》
   说真话,岂今为止,我很少在其他的书籍里读到过如此化平淡为神奇、如此意境高远优雅、如此令人醉心铭骨的抒情写意,从中更可窥见鲁迅犹如诗哲词圣般的翩翩风度,磊磊情怀!
   抒情的笔调,将月下水乡描绘得清新,幽远,如梦如幻,散发着江南泥土的芬芳,作者对故乡的挚爱之情、赤子之心也隐然可见。童年及童年时的故乡——对每个成人来说,都永远无法重现地消逝了。每每忆及,总会有一种惆怅的失落感,而人们对永远失落和不可重复的岁月总会去追寻出它的美感来,再用感情镀上金色的光泽。即使是忧患的童年,也会因时距而寻觅出忧患余生中的“忧患美”或“苍凉美”。《社戏》的结尾,就是将这种“永远失落的美”推向了极致,鲁迅就是善于掌握这种“秘密武器”的圣手。他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说: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的确,这“思乡的蛊惑”,这对儿时的反顾,这记忆中的“旧来的意味”,实际上并不如想像中的那样美。但我们是自觉地去受“哄骗”的,而且甘愿“终身受骗”,使得我们本来寂瘳凄然的人生,变得丰富起来,于酸楚中也能咀嚼出些许甜味。这是一种多么神妙而无法言表的感情啊!如果没有鲁迅,对这份感情我们大概永远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阶段,这将是多么苦闷和遗憾的事情。
                                (小结)
    不少人说,鲁迅的创作主要以杂文见长,“是匕首、是投枪”,其作品的革命性、思想性最为突出。甚至因此频遭非议,近来更有人发出鲁迅作品已形同“鸡肋”的论调,欲将其逐下所谓的“神坛”。我以为,这是忽略了鲁迅先生作品巨大的艺术性的偏狭和短视之见。、
    鲁迅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其不同题材的大量作品,无不高超地渗透着艺术的感染力,无不强烈地关照着现实,无不深刻地启悟着人生。
    国外一位哲人说:文化的终极目的,是人格。据此可以说,艺术的最大价值,是使人生得到滋养与升华。鲁迅作品则集其于大成。仅以本文列举的鲁迅几篇“小作”为例,堪称是一幅幅玫丽而又凄美的人生画卷,让人感伤沉醉之余,迸发出对生命的思考与信念。于我而言,这样的作品最能唤醒内心的情感,令我千百次沉浸其中,甘之如饴不能自拔。每读这些作品,都仿佛听一位圣哲的老人娓娓谈心,我有什么苦处,需要什么抚慰,他都知道,也能为我抚平。而回到现实之中,我仿佛从当年鲁迅、闰土那一代人手中接过接力棒,心中总有一股力量在推着,以美好的情怀和不屈的意志,去投入生活,迎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