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恋你的笑是哪首歌:神经阻滞疗法在现代疼痛治疗上的应用进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17:48:34

神经阻滞疗法在现代疼痛治疗上的应用进展

注射.神经阻滞疗 2008-04-10 22:51:34 阅读50 评论1   字号: 订阅

     严相默是延边大学医学院麻醉疼痛学教授。70年代开展疼痛治疗工作,以神经阻滞为主的麻醉学方法治疗顽固性疼痛,因而许多因疼痛而苦闷的患者问讯赶来,就诊患者愈来愈多,成立了疼痛门诊。88年第一版《临床疼痛学》问世,96年再版。是一本难得的专著。特别是严相默氏椎间阻滞+字法](Intervertebral Block+ Type Block, IVB+TB)及腰大肌间沟阻滞(PCB)在治疗腰腿痛时效果的确不错,大家可以借鉴。神经阻滞疗法(neural blockde therapy)在现代疼痛治疗上的应用进展
严相默
单位: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疼痛治疗中心
一、诊断性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进展
  神经阻滞(Ncurl Blockade)已广泛应用于疼痛治疗,成了疼痛疼科治疗方法的主体,并且在许多病例中有利于疼痛的正确诊断或预后的判定,尤其有用于那些以定形性诊断方法难以作出诊断的疼痛。
  1、诊断性神经阻滞的理论基础
  有关诊断性神经阻滞的报道在1985年由Ramamurhtg、winnie发表过。
  进行诊断性神经阻滞前提是对所有适用于进行神经阻滞的病人,进行诊断上所必要的详细病历记录、查体、临床病理检查、放射线学检查,若能做心理学评介和MMPI则更好。用上述的方法也难以确定疼痛原因时,可考虑进行诊断性神经阻滞。
  差异性硬膜外/蛛膜下阻滞(Differental epidural/spinal blockade)则只适用于部分疼痛病人的诊断,例如下肢、上腹部、骨盆、腰部等局部位的疼痛。其方法有单位蛛膜下阻滞、连续蛛网膜下阻滞。连续法的优点是,不必将穿刺针留置于体内维持长久侧卧位。硬膜外较蛛膜下阻滞效果出现得缓慢且其效果的结果不准。在施行此法时必须于急救准备齐全的情况下(监测、静脉开通、气道通畅器具等)进行。在选用单次蛛膜下阻滞时,穿刺针须留在体内,维持侧卧位的情况下进行检查。在选用单次蛛膜下阻滞效果出现得缓慢且其效果的结果不准。在施行此法时必须急救准备齐全的情况下(监测、静脉开通、气道通畅器具等)进行。在选用单次蛛膜下阻滞时,穿刺针必须留在体内,维持侧卧位的情况下进行检查。为使病人不知道注射的什么药,注射器的样子、大小必须相同。在注入药物前、注入后5min,用针作感觉实验,用皮肤温度探针测温,并且用交感性电流反应(sympathogalvanic response )来检查交感神经功能状态。蛛膜下硬膜外均在首次注入安慰剂(placebo),即对照剂,一般用0.9%生理盐水。如果依次获得止痛效果,则评价病人为"安慰剂反应者",但这并不完全否认器质性病变,理由是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疼病人中,约30~35%具有安慰剂效果,当然安慰剂效应是一过性的。若获长期止痛效果者,则属于心理性疼痛的可能性很大。
  其次用低浓度局麻药进行疼痛部位交感神经阻滞状态。蛛膜下阻滞选用0.25%普鲁卡因硬膜外膜滞选用0.5%利多卡因。用针划皮确认感觉消失后疼痛消失,则可断定这是体神经由来性疼痛,治疗可选用末梢神经阻滞。
   感觉神经阻滞也得不到止痛效果时,可再次注入高浓度局麻药,蛛膜下阻滞选用1%或更高浓度的普鲁卡因,硬膜外阻滞选用2%利多卡因,依次完全阻断运动神经。如果用此法可获止痛效果,则可认为这是躯体神经由来性疼痛,宜选用末梢神经阻滞。如果躯体神经虽被完全阻滞也得不到止痛效果,则可认为疼痛原因位于比阻滞部位更高的中枢侧,此时则末梢神经阻滞、末梢部手术均为无效。用上述方法达不到止痛效果,常见于中枢神经障碍、大脑化(Encephalization)、假病、心理性疼痛。
  差异性蛛膜下/硬膜外阻滞的合并症有:头痛、腰痛、出血(硬膜外血肿)、交感神经阻滞所致的血压下降。因此,在做此法前事先向病人交代为好。
  2、诊断性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方法
  诊断性神经阻滞可用于任何部位的疼痛,即其应用范围较差异性蛛膜下/硬膜外阻滞更广,特别是可以选择性地只阻滞交感神经,又能预测以诊断性神经阻滞可不可以达到永续性地阻断神经传导路而获止痛。
  选择疼痛起源最有可能的部位。如表1。例如,当与交感神经有关的面部疼痛时可用星状神经节止痛。若与体神经有关的三叉神经痛时,可选用半月神经节或三叉神经节分支阻滞来止痛。
表1 鉴别诊断性神经阻滞

  引自 Ranamurthy S. Winnie AP. Regional anesthetic techniques ror pain reliep. Smin Anesth, 1985,4:237
  首次的诊断性神经阻滞的药物为安慰剂0.9%生理盐水,若出现止痛效果而不能完全否认有器质性病变,但是有器质性病因的很多病人,其效果是短暂的,而用安慰剂阻滞后长期有效时,则可认为是心理性疼痛。
  用安慰剂获止痛效果后,下一步要作交感神经阻滞。例如,星状神经节阻滞能选择性地阻断支配头、颈、上肢的交感神经,而不能阻断体神经。在下诊断之前,首先确认疼痛部位的交感神经阻滞是否已成功。为此查看皮肤温是否上升,交感神经电反应是否消失,还应确认感觉并未被阻滞。如果交感神经阻滞后获止痛效果,则应反复进行交感神经阻滞,依此改善疼痛达止痛目的。
  表2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的适应症


  若用交感神经阻滞达不到除痛时,可阻滞该疼痛部位的体神经。例如,用星状神经节阻滞不能消除手部疼痛,则可选用臂丛神经阻滞或相应的若部位末梢神经阻滞,如此做在很多情况下疼痛会被消失。选用体神经阻滞为好,然而某些病例的疼痛机理却很复杂,与交感神经和体神经均有关。
  如果交感神经阻滞和体神经阻滞均很完善,但疼痛依然不消失,则表示疼痛病因在中枢侧。用神经阻滞不能消除疼痛的病态有:中枢神经病变、大脑化假性病、心理性因素等,可采用神经阻滞疗法,而手术则难以消除疼痛。
  二、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应用于疼痛临床的进展
  头部、颈部、上肢的交感神经支配是经过颈部和上胸部交感神经干。在下颈部,交感神经干位于椎体的前侧面,在胸部位于肋骨近端。第一胸交感神经节和下颈交感神经节是分离或融合成星状神经节。
  颈部交感神经干位于筋膜之间,后方有覆盖椎体前肌群的筋膜,前方以颈内动脉鞘为界。星状神经节位在第一肋骨小头和第七颈椎横突之前,在锁骨下动脉的后方、椎动脉起始部。下方有肺尖部,侧方有斜角肌,正中有椎体。
  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的合并症与周边的重要组织器官有关。
  1、SGB主要适应于上肢的循环不全(雷诺综合征、动脉栓塞症、血管疼缩)、反射交感神经萎缩症的疼痛,带状疱疼痛,幻肢痛等。SGB对奎宁毒性所致的视觉变化、突发性耳聋、Bell氏麻痹,其应用范围显著扩大,实用于百余种疼痛病症(见表2)。
  2、最常用气管旁路(paratracheal)法或前入法。病人仰卧,肩下垫枕,头后仰,使食道落于横突。为颈部肌肉松弛。轻轻张口,用手触知气管、胸锁乳突肌。将胸锁乳突肌向外拉紧,同时把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拉到外侧。最突出的横突C6(chassaignac结节)位于环状软骨水平,此结节可像大理石一样坚硬地触知,Rosemary Hickey主张不选C7而选C6为目标,理由是C7前面没有可知的结节、紧靠于胸膜、椎动脉走行于C7横突的前面。在C6结节前方作局麻丘疹。用22G、长4cm的针,刺入于结节正中侧的横突,为回避脊椎周围肌,拔针2mm。作抽吸实验,注入0.5ml试验剂量,抽不出血液并不能保证针在血管外。注药时阻力大意味着骨膜下注入。比此阻力虽小,却有些阻力,则意味着针在颈长肌。放散痛播散到上肢则表示针尖贯通神经根、针入过深。注入5~10ml局麻药。为避免邻近领域的损伤,在刺入期间不让病人说话或作吞咽动作。如果有异常感觉,让病人举对侧手示意。欲达上肢交感神经阻滞,为促使局麻药向尾侧的胸部交感神经节,令病人取坐位。
、霍纳综合症(眼睑下垂、缩瞳、眼球凹陷)虽表示头部交感神经阻滞现象,但并不一定显示上肢的阻滞。测定阻滞前后手部温度来可以判定包括上肢在内的交感神经阻滞。
  4、SGE的合并症:(1)一过性的嘎声,回返神经阻滞所致;(2)霍纳综合征;(3)臂丛阻滞;(4)有膈神经阻滞的可能性,故每次只做一侧为宜;(5)椎动脉局麻药注入可导致意识丧失、全身痉挛;(6)臂丛阻滞时,很难与星状神经节阻滞效果区别。
  三、胸长神经阻滞(Long Thoracic Nerve Block)
 胸长神经阻滞主要应用于前锯肌痉挛所致的腋窝下方、侧胸壁疼痛治疗。
 胸长神经由C5、C6、C7神经根前支所构成,司理前锯肌的运动。此肌的痉挛可用胸长神经阻滞来消除。 1、阻滞前详细询问病历,与其它原因所致的疼痛进行鉴别。检查:用翼状肩胛试验观察前锯肌(Serratus anterior muscle)肌力,所谓翼状肩胛是指在前锯肌麻痹时,让被检者作推动墙壁动作,此时患侧肩骨向后方突出。这种翼状肩胛在用上肢推动墙壁动作时明确地出现。为排除没有肋骨骨折,事先做胸部X线拍片。
  2、操作:不垫枕头,仰卧,抬头部显露胸锁乳突肌,使之容易触知。用检指触知胸乳突肌后缘,放下头部,松驰颈部肌肉。在胸部队乳突肌侧方,用食指和中指确诊前斜角肌、斜角肌肌沟、中斜角肌。将附上神经刺激器的22G、3cm长的阻滞针,对中斜角肌长轴相平行地刺入皮肤(图2)。穿刺点在C6水平紧靠上方、环状软骨水平。由助手确认并观察神经刺激器刺激所致的收缩最大的位置上,固定穿刺针,行抽吸试验,注入5ml局麻药(如1%利多卡因或0.5%布比卡因)。
  3、为评估涉及运动机能的阻滞效果,检查阻滞后前锯肌肌力。当肌力减弱时可见到肩钾骨内侧面突出于被侧正中方向的翼状肩胛和肩下垂(Shoulder drop),不能进行90o以上的上肢外展。如果用肌电图检查时,由于前锯肌的神经支配被阻断,确认功能消失。还让病人缓慢进行伸展运动,可见不发生痉挛。如果仍无镇痛效果,可再次进行阻滞或查找其他可能的原因。
  4、合并症:邻近神经被阻滞,例如,颈浅丛阻滞、肩胛背神经(支配棱形肌、肩胛锯肌)阻滞,局麻药反应等。
  四、胸膜间内镇痛法(Interoleural Analgesia)
  胸膜间内镇痛法是较新的治痛方法,是由Reiestad首次报道(1984)。本法是将局麻药注入于壁层和脏层胸膜之间,阻滞多数的肋间神经。主要优点是只用一个穿刺针结束整个操作,可以反复注入局麻药,合并症少。
  1、本法适用于上腹部、胸部的急性及慢性疼痛的治疗;开胸手术、胆囊切除术、一侧乳房切除术、肾脏手术等术后疼痛治疗并可降低肺部合并症;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疼痛治疗;胸部皮肤分节领域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上肢的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的治疗;在胰腺癌的癌性疼痛治疗也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2、主要禁忌症是:(1)病人不同意或不能合作者;(2)凝血机制障碍者;(3)穿刺部的感染和肿瘤;(4)败血症; (5)在最近的X线片子上发现穿刺区胸膜纤维症(pleural fibrosis)以及局部的胸膜有肥厚性改变影像者,此类病人可视为相对禁忌症,其理由是确认胸膜间间隙很困难。(6)血胸、渗出性胸膜炎所致的胸腔内积液可使局麻药稀释,降低其效果。(7)胸膜有进行性炎症时,加快局麻药的吸收,增加全身毒性反应的发生。
3、胸膜间内置导管可在自主呼吸或控制呼吸状态下,但在控制呼吸情况下置管时,倍增合并症的发生。将病人侧卧,健侧在下,适当镇静病人,消毒皮肤,局麻浸润。离脊椎8~10cm的线上选择第5~8肋骨上缘薄壁处刺入Touhy针,此针衔接于盛装气的、筒塞容易滑动的玻璃注射器上,对皮肤成30~40度角、向正中线方向刺入。当注射器的筒塞由于胸腔内负压而自然地、无阻力地滑动,依此确认进入胸膜间。将注射器拿掉后置导管于胸腔内5-6cm后固定导管。
  4、为防止导管进入肺实质和血管,轻行抽吸试验,经导管注入局麻药。间隔性注药一般选用0.25%布比卡因20~30ml+1:20成肾上腺素的溶液。也可以采用持续法。在开胸术后疼痛治疗时,注入局麻药后立即夹住胸腔引流管15min。
  5、合并症有误注于血管内致局麻药毒性反应。胸膜炎的炎症状态或导管进入血管丰富的肺实质时,吸收速度更快。气胸很少发生。胸膜间内进入空气可以用插导管时堵住穿刺针的方法来预防。另外,在穿刺时令病人深呼气,如果是控制呼吸状态,可暂停呼吸,则明显降低气胸发生率。有时可能会发生一侧膈神经阻滞、霍纳氏综合征,但不需特殊处理,可自然恢复正常。
  五、副神经阻滞(Spinal Accedssory Nerve Block, SANB)
  副神经(spinal accessory nereve; SAN)是第11对脑神经,其脊髓根由C1-5脊髓的支根形成,变成一个后上行于蛛膜下腔一枕骨大孔一进入颅内与迷走神经汇合而后又在颈内静脉前面经过颈静脉孔出离颅外,穿过胸锁乳突肌,从肌肉的上中1/3交接处离出。在此部位经过覆盖在喉颈三角的筋膜下方,在锁骨上方5cm处到达斜方肌。
  1、临床应用适应症:急、慢性斜颈所致的疼痛治疗,斜方肌在皮肤分布各部触痛点治疗,斜方肌痉挛的治疗。SANB也可作为其他局部麻醉的辅助措施来应用。例如,在颈动脉手术时颈从阻滞配用SANB,肩部手术时臂从阻滞配用SANB,单纯肌间沟法臂丛阻滞时虽然能获得充分的无痛,但由于斜方肌运动机能仍存在,当病人乱动肩部,则可妨碍手术进行。若做 SANB斜方肌麻痹,容易作手术,另外阻滞副神经后,总是头朝一面,不必牵引肌肉。减少牵拉感,病人感到舒适。
  2、方法:根据神经走行可选几种方法,若用神经刺激器则更能准确操作。在近端作阻滞时,迷走神经被暂时阻断而致声嘶或因交感神经被阻滞而引起霍纳缩合征。在胸锁乳突肌肌肉处作SANB,可以避免上述合并症。
仰卧,上举头部显著胸乳突肌,在乳突尖下方2cm处胸锁乳突肌束中间,用23G(即6号)\2.5cm穿刺针穿刺后注入5~10局麻药。局麻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酌情选用1~2%卡波卡因或.75%布比卡因或1~2%氯普鲁卡因。需做神经破坏药阻滞时,可选用3~6%酚或50%乙醇3ml。
  3、判断阻滞效果:将头部向对侧移动时,胸锁乳突肌不紧张,或作耸肩运动时,斜方肌紧张度变弱,则表示SANB成功。
  4、副作用:不能抬举肩膀90度以上,且向对侧移动困难,因继发暂时性枕小神经阻滞致耳后酸痛,但阻滞作用消失后可自行恢复。在进行颈浅丛阻滞时因操作不当而致偶然的SANB,也有相反的情况。
  六、腰痛病的现代诊治
  腰痛是常见病、多发病,英国在1975年统计结果,因腰痛缺勤者达391000次,竟丧失1320万日的工作量,美国因腰痛而花费的救济经每年达120亿美元,据中国的统计,因病缺勤的人群中,腰痛为原因者达16%,因而过去在医生之间,流传过俗语:"病人腰痛,医生就头痛"。
腰痛经过了很长时间后变成慢性时,其痛症即可变成一种"病",此时尽用口服药物的方法是不能治愈的,提示腰痛病理机制并不简单。从临床上看,腰痛病竟占矫形外科疾病的20~30%,内科的3~5%,妇产科疾病的3~9%,近年来随着平均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呈更增加的趋势。尽管做一次性手术治疗,但第二次手术后见疗效者只占30%。此后再增加手术次数也达不到5%成功率。再则用口服药物的方法是难以奏效是现存事实。但是病人中大多数是为减轻苦痛而无计划地乱用药物,且期待着非现实性目标。
  1、腰病的原因和特性
  腰痛有伴下肢痛、不伴下肢痛二种,自发痛、运动痛、压痛等痛症的总称,是发生原因多种多样的综合征,主要有以下原因。
  (1)骨骼、关节原因:椎间盘突出,脊椎移位症、脊椎分离症、变形强直性脊椎炎、椎间关节症、脊椎结核、癌转移至脊椎、骨钙松症、椎管狭窄、形态异常(腰椎骶化、先天性畸形)等。
  (2)肌肉、筋膜原因:腰部肌类、腰部肌筋膜炎、韧带骨化、肌肉痉挛和收缩。
  (3)外伤:脊柱外伤、骨折、脱臼、肌腱断裂。
  (4)炎症性原因:化脓性脊椎炎、椎体椎间盘炎、感染性关节炎、粘连性病变。
  (5)肿瘤性原因:骨肿瘤、软组织肿瘤。
  (6)神经、血管原因:神经炎、血管性病变、坐骨神经痛、原腰。
  腰痛以下特性:腰痛不象切断伤、烧伤、挫折等的外伤,而是由躯体深部来的有沉重感的钝痛。
  急性腰痛的典型代表为惊腰,是突发性。向直向方向的运动均受限,运动时剧痛,静卧时变轻,坐位下对脊柱负重时难受,咳嗽、喷嚏、加腹压时疼痛更剧烈,从腰放散至下肢。
  根性神经痛的特点是在咳嗽、喷嚏、加腹压等使脑脊压升高的动作,疼痛更剧烈,疼痛呈节段性分布,有感觉障碍,立位比卧位舒适、洗澡后更痛。这种症状常见于椎间盘突出、脊髓肿瘤。
  惊腰的原因是椎间盘的损伤、椎间关节亚脱臼以及韧带损伤。发作初期没有症状的差异。而只有疼痛性运动受限、腰背肌反射性痉挛,1~2周后出现该部位疼的特徽。椎间盘性疼痛,常常是慢性、反复、不剧烈,节段性界线不明显,被深部压重感、活动、劳动而恶化,安静时转轻,被徒手操作恶化,起床时有一过性不安感,当前屈或从前屈回原位时发生疼痛。
  椎间关节性疼痛,在起床时腰变硬,经一些时间后才减轻,在活动开始时出现腰痛,在无准备的扭身动作时恶化、伸展位疼痛剧烈,徒手操作时转轻。
  肌筋膜性疼痛,受脊神经后支的支配,在后支贯通筋膜的部位受炎症刺激及紧缩刺激或有退行性变化时产生。此时出现肌紧张亢进、肌肉硬结、压痛等体征、尤在顺肌纤维伸展方向运动时出现紧张感和疼痛。此时若用局麻药注射到硬结部,疼痛缓解、运动改善,分节机能全所致的疼痛。此时若用局麻药注射到硬结部,疼痛缓解、运动改善。分节机能不全所致的疼痛,是在前屈或从前屈改成伸展位时剧烈,当伸展或运动时更痛,安静时疼痛缓解。
  神经源性疼痛见于马尾神经肿瘤,慢性进行性为特点,有时被缓解的疼痛还重新加重。肿瘤变成囊肿样病变时,容积变小。双侧性或一侧性腰痛,下肢痛,脊柱可动性的严重受导致腰背肌紧张,出现咳嗽、喷嚏时肌性痛加重的现象,即使安静也不转轻。根性疼痛的特点是从腰到下肢均有疼痛,一侧性为主,有感觉异常、麻木、肌力降低,有膝足部间歇性跛行,在咳嗽或大便时有疼痛加重。
椎管狭窄症相似于马尾神经性间歇性跛行症,在起立、步行时疼痛加剧,双腿麻木,出现从脚到大腿根部移动的感觉异常,易感疲劳,有压重感。在步行时,中途跪下来休息就转轻、可重新走路。
  作者在疼痛科诊治156例腰痛病人的观察结果,腰痛原因和特性如下(表5、6、7)。
  2、腰痛的发病机制
  人的腰椎是猛受重力的运动的器官。腰椎的周围有很多感觉神经,当这些神经(1)受压迫、伸展等机械性刺激(2)发生炎症;(3)出现水肿、充血、缺血等循环障碍;(4)内因性或外因性毒素(即代谢障碍、中毒等)作用时,即可发生腰痛。
  解剖学上看脊柱周围神经如下(图5):
  前根和后根合成一个脊髓神经,出离椎间孔,在汇合前于椎间孔部形成脊髓神经节。离开椎间孔的脊髓神经分为前支和后支,前支除背部的四肢和躯干上形成神经丛(除胸神经),分布在要梢。后支分布于背部的皮肤、肌肉,支配该部位的感觉和运动。
  前支、后支以及交感神经之间的交通支、回返支对脊椎很重要。即脊髓神经根出离椎间孔后,分出后支和回返支(回返髓膜神经、脊髓洞神经Sinu-Vertebral nerve),后内侧支分布于椎间关节包、椎弓骨膜、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支配后纵韧带、后部纤维轮最外层、脊髓硬膜的感觉。
  椎体两侧的腰部交感神经干,则包括后根系向心感觉纤维在内,于各髓节水平上,与脊髓神经之间分出交通支,支配脊椎椎体骨膜、前纵韧带、前侧方椎间盘周围的感觉。
  从上述解剖关系归纳腰痛机制,可大体作两种解释:一是通过椎间孔的神经根被压迫、伸展,受机械性刺激而发生腰痛;一是因分布于脊柱和周围组织的神经而发生腰痛,这些神经有脊神经后支、肌支、内侧支、回返神经一分布于椎间盘、椎体周围的脊椎洞神经。当这些神经受刺激时引起腰痛,通过脊椎洞神经、椎间盘性洞神经而发生的疼痛,称为椎间盘性疼痛(discogenic pain),不属神经根刺激而是由于椎间盘变化、变性而致的疼痛,可成为突出症以外的椎间盘症病因(disc lesion)。
  前后屈曲是腰椎的主要运动。此时L5S1间运动占70%,L4、L5间运动占20%, L1、L2及L3、L4间运动占10%,由此可知大部分的运动在下位两个腰椎和骶椎之间进行,因此椎间盘突出,高龄性退行改变一般均在下位腰椎中多见。
  腰痛的发生中,椎间盘也起重要的作用。椎间盘的机能是:(1)相互连接椎体之间的机能;(2)缓冲椎体间冲击的机能(shock absorber);(3)椎体间的运动机能;(4)靠椎间前后缘厚度之差保持脊柱弯曲的机能。
  椎间盘的构成物:以凝胶和有弹性的髓核为中心,周围由坚固的层状纤维轮构造物包围。其上下夹着终极软骨,纤维间盘的物质有粘多糖类、胶元蛋白纤维,髓核里有很多水分,随年龄的增加,此水分逐渐减少,纤维轮的胶元蛋白也逐渐老化,失去弹性,体积减少。
  椎间盘后方及后外方有神经根、马尾神经、后纵韧带,在这些韧带里分布着回返髓膜神经,因而这是对疼痛敏感的部位,椎间盘性疼痛,除根性疼痛之外,还包括因后纵韧带所致的深部痛。
  3、腰痛的诊断
  腰痛的诊断须先考虑是单纯腰痛还是伴下肢痛的腰痛,诊察病人时要识别除了疼痛还有没有麻木感、凉感、相应的神经根障碍之外尚有无中局限的症状。
问诊要点是:(1)起始如何开始疼痛,是抬重物后?或坚持不自然姿势后?(2)腰受惊是头一次或多次?(3)腰痛是否伴下肢痛,一侧或两侧?(4)当采取何种姿势时疼痛减轻或更加重;(5)咳嗽、喷嚏、大便时,是否疼痛加重,如果加重则属根性坐骨神经痛;(6)沐浴是否使疼痛加剧,坐骨神经痛时被沐浴更加剧;(7)有无感觉、运动障碍、肌萎缩、膀胱障碍;(8)既往治疗经过及其效果如何,需详细询问。  问诊完后行查体,首先看姿势、脊柱的可动性,触诊及压痛检查,行神经反射、试验检查,为确定L4、L5、S1等的神经根体征、查看相应部位感觉障碍、Achilles腱、膝反射异常情况,肌萎缩、肌力降低部位、Laseque's征的阳性或阴性,以此可下诊断。  马尾神经部病变可致多根性障碍,也出现膀胱直肠障碍,一般性腰部疾病可有运动痛、负荷痛,但静卧后消失,如果不减轻,反而呈进行性,则肿瘤的可能性大。以如上所述的问诊和查体所见进行综合分析时不难做出诊断。  影像诊断发达的现代,X线摄影很普遍,尽量从立体、正侧位、左右45o近年来还普遍地利用CT、MRI检查来帮助诊断。用X线像可以见到椎间盘的狭小,异常可动性、骨刺、椎体缘的硬化、破坏像、韧带骨化、脊椎变形畸形,用CT、MRI又可见骨以外的软组织、脊髓等的变化情况。  必要时还可进行血液、血清反应、临术生化检查,依此帮助炎症、肿瘤等诊断,绝不可轻率下诊断。  除一般检查外,还可进一步进行特殊检查。肌电图有助于确定病变部位、高度。住院后能进行的检查有脊髓造影、椎间盘造影、硬膜外造影、神经根造影、血管造影,有时在疼痛部位里注入局麻药和类固醇类药物,见其阻滞术效果,依此作出诊断。  4、腰痛的现代治疗进展  腰痛的治疗方法非常多,原因疾病的治疗,安静休息。用镇痛药、中枢性肌松药的药物疗法,理疗(温热、按摩、运动、针灸)等,但近来证实神经阻滞术来进行治疗,其效果非常好。作者在疼常常见到不少病人在来疼痛科就诊以前,曾在多处进行许多药物治疗、针灸、理疗等疗法而未奏效,最终到疼痛科才获显著效果的情景。表8列举用神经阻滞术治疗腰痛的情况,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作者所提出并在7th world congresson pain发表公认的椎间滞加十+字型法。  [严相默氏椎间阻滞+字法](Intervertebral Block+ Type Block, IVBITB)  操作方法:病人侧卧,选最痛的椎间隙,一般在L2-3、L3-4、L4-5,作浸润局麻,用7号9cm长针分别穿刺,针尖入至黄韧带,但不穿透黄韧带。注入1%利多卡因4ml+泼尼松62.5mg(2ml)混合液6ml中,约注入1ml于黄韧带,拔至棘间韧带约注入0.5ml,拔至棘上韧带约注入0.5ml,均匀注射于各组织层中(图6、7)。如此于2~3个椎间隙中将6ml全部注入。  "+"字型阻滞是在这3个穿刺点中任选]L3-4、或L4-5中的一个点,从皮下和肌层中插入针,刺进针体全长,向头、向尾、向左、向右均匀地作浸润,药物为单位0.5%利多卡因。  评论:作者经临床实践开发此法,取得良好的效果,详见表9  结果:完全治愈71.8%,好转24.4%,无效3.8%,优良率为96.2%。如表所示,腰痛治疗中本法利用率为58.4%,占第一位,可见这是作者最多用的方法。除椎间盘突出之外,在骨质增生、腰部挫伤,退行性改变所致腰痛症治疗中能取得优异的效果。根据腰痛的不同发痛形式,也可先用IVB+TB再配合触痛点注射,IVB+TB配合腰大肌肌沟阻滞,每4~6天做一次骶管,其余天可作IVB+TB,后两者适合于腰痛伴下肢痛的管例。此时向骶管内注入的药物为2%利多卡因8ml+VB1100mg+VB120.5mg+泼尼松62.5mg+生理盐水至20ml。  作者曾撰写用IVB+TB治疗腰痛的体验和理论的专题论文,在1992年First Japanese Joint Pain Clinic Symposium(日本、札幌)发表,并在1993年IASP 7th World Congress on Pain (paris, France)论文集中发表。  [腰大肌肌沟阻滞](Psoas Compartment Block PCB)  伴有一侧坐骨神经痛的腰痛症,作者采用腰大肌肌沟阻滞。  操作方法:侧卧,患侧下肢在上,用"?"字尺子,其一边为 3cm,另一边有5cm,选取穿刺点,在L3-4间隙上向尾侧划线3cm,再此处直角地向外划线5cm一线的终点,即为穿刺点。用7号长针对皮肤垂直进针。当进针约7~7.5cm时达到腰大肌肌沟,注入20ml空气,扩张其间隙,使药物易于扩散至尾侧。注入1.5%利多卡因20ml。注药时若在该侧下肢有异感,则效果更好。在此位置上等待10min后取仰位。等待1h左右后令病人回家。每天一次,10~12次为一个疗程,详见图8。  评论:本法止痛及污疗效果很好,第一次的阻滞可或明显的止痛,因而使病人满怀信心。作者曾发表其研究专集(4)(10)(11)。在279例中治愈78.14%(218例),有效21.86%(61%),失败为0,大部分病例在一个疗程结果极少数为二个疗程。常在小腿后面、侧面有残余痛,可用胫神经、腓神经阻滞几次即可短时间内消失。住院病人选用持续法为好。  [骶管阻滞](Caudal Block)  主要在腰痛伴有两侧下肢痛时选用。常见于腰椎骶化的病人,另外因某种原因不能每天来院的病例,可选用本法。  操作方法:侧卧,用9号针在骶裂孔中点穿刺,穿过骶尾韧带而入骶管腔,注入混合液,与VIB+TB同。每周一次,4次为一疗程。  评论:本法在腰痛治疗中应用的比例少,但在伴有两侧下肢痛的腰痛病例里可选用本法。另外,离骶管造近的臀部疼痛也可选用此法。必要时在第一骶孔(左右)补充1%利多卡因则更有效果。  [硬膜外膜滞][Epidural Block]  本法是利用率较高的治疗方法,常用于因椎间盘突出症而发生的腰痛。  操作方法:侧卧,选择合适的腰椎间隙作为穿刺点,比如,椎间盘突出时,避开突出的部位,选择其上或其下的椎间隙作为穿刺点,用抵抗消失法确认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后注入局麻药和类固醇混合液。作者用2%利多卡因8ml+泼尼松62.5mg+VB1 100mg+vb120.5mg+生理盐水加至20ml,根据病人情况酌情减量注入。注药间隔为第1、第8、第15、第22门,其余天每日1%利多卡因10ml,一般来讲门诊病人为单次法,住院病人为连续法较好。  评论:从理论上说硬膜外阻滞应该对腰部以下的疼痛均有好效果,但据实际临床观察,对下肢末梢部的疼痛,不如靠近痛外的末梢神经阻滞的效果好,当然在椎间盘突出症的腰痛时,应用腰膜外阻滞为首选方法用效果也较好。1901年Cathclin将可卡因注入硬膜外腔而获效以来,用硬膜外阻滞来治疗腰痛已很普及。1957Livere等首次报道把类固醇类药氢化可的松注入硬膜外腔治疗腰痛,到目前为止泼尼松注入用量介于40~120mg,各家报道不一。  作者为每次用62.5mg,每隔1周注入,4次为一疗程,同时混合局部麻醉药和维生素制剂,认为更有利于阻滞、抗炎症、抗水肿、营养等作用,更为有效。  需注意对椎管狭窄症的病人如果置入连续硬膜外导管时,其操作本身可使疼痛更恶化,因此持续法不利于这些病人。  [椎间关节阻滞](Facet Joint Block)  最近作者曾报道过椎间关节综合征(facct joint syndrome)[9]。椎间关节在腰痛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中也占重要位置。其实质是在椎间关节的退行性病理过程中,除上关节突的前方移、肥厚所致的椎管侧面神经根压迫症状之外的症状。特别是(1)臂部和大腿疼痛共存的腰痛;(2)有椎旁的压痛和自发痛;(3)伸展或旋转时引起腰痛。对这类病人进行椎间关节阻滞,不仅对诊断有利而且对治疗也很有效。  操作方法:在棘突下缘水平,旁正中约2cm处为突刺点。用衔接5~10ml注射器的7号长针对皮肤垂直进针,约进4cm深度时,到达下关节突,拔针至皮下,改变方向稍向外上方刺入时,在同样深度上遇有软骨样阻力,注入5ml局麻药,在关节炎为主时混合使用类固醇药物。  评论:用X线片35o-45o斜位像可以判断椎间关节变小,软骨下骨层硬化,边缘不光滑、有骨质增生所见,依此可以诊断并确认阻滞部位,但实际临床上常难以断定患病关节,所以在治疗时通常选择2~3个关节进行阻滞。在阻滞操作时能在X线下进行则更正确。如果在椎间关节注入高渗盐水,Laseque's试验更受限,疼痛加重,如果注入局麻药,则疼痛缓解,这对诊断很有帮助。  5、腰痛治疗的程度与筛选  不能将腰痛治疗的上述许多方法同时用在一个病人身上,应选择适合于该病人的一种方法为好。作者根据这种理由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将其程序筛选归纳为图5。分为门诊患者和住院病人的程序。治疗方法的选择又分伴或不伴下肢痛两种。总之,IVB+TB为第一选择,详见图9。1901年Cathclin将可卡因注入硬膜外腔而获效以来,用硬膜外阻滞来治疗腰痛已很普及。1957Livere等首次报道把类固醇类药氢化可的松注入硬膜外腔治疗腰痛,到目前为止泼尼松注入用量介于40~120mg,各家报道不一。  作者为每次用62.5mg,每隔1周注入,4次为一疗程,同时混合局部麻醉药和维生素制剂,认为更有利于阻滞、抗炎症、抗水肿、营养等作用,更为有效。  需注意对椎管狭窄症的病人如果置入连续硬膜外导管时,其操作本身可使疼痛更恶化,因此持续法不利于这些病人。  [椎间关节阻滞](Facet Joint Block)  最近作者曾报道过椎间关节综合征(facct joint syndrome)[9]。椎间关节在腰痛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中也占重要位置。其实质是在椎间关节的退行性病理过程中,除上关节突的前方移、肥厚所致的椎管侧面神经根压迫症状之外的症状。特别是(1)臂部和大腿疼痛共存的腰痛;(2)有椎旁的压痛和自发痛;(3)伸展或旋转时引起腰痛。对这类病人进行椎间关节阻滞,不仅对诊断有利而且对治疗也很有效。  操作方法:在棘突下缘水平,旁正中约2cm处为突刺点。用衔接5~10ml注射器的7号长针对皮肤垂直进针,约进4cm深度时,到达下关节突,拔针至皮下,改变方向稍向外上方刺入时,在同样深度上遇有软骨样阻力,注入5ml局麻药,在关节炎为主时混合使用类固醇药物。  评论:用X线片35o-45o斜位像可以判断椎间关节变小,软骨下骨层硬化,边缘不光滑、有骨质增生所见,依此可以诊断并确认阻滞部位,但实际临床上常难以断定患病关节,所以在治疗时通常选择2~3个关节进行阻滞。在阻滞操作时能在X线下进行则更正确。如果在椎间关节注入高渗盐水,Laseque's试验更受限,疼痛加重,如果注入局麻药,则疼痛缓解,这对诊断很有帮助。  5、腰痛治疗的程度与筛选  不能将腰痛治疗的上述许多方法同时用在一个病人身上,应选择适合于该病人的一种方法为好。作者根据这种理由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将其程序筛选归纳为图5。分为门诊患者和住院病人的程序。治疗方法的选择又分伴或不伴下肢痛两种。总之,IVB+TB为第一选择,详见图9。1901年Cathclin将可卡因注入硬膜外腔而获效以来,用硬膜外阻滞来治疗腰痛已很普及。1957Livere等首次报道把类固醇类药氢化可的松注入硬膜外腔治疗腰痛,到目前为止泼尼松注入用量介于40~120mg,各家报道不一。  作者为每次用62.5mg,每隔1周注入,4次为一疗程,同时混合局部麻醉药和维生素制剂,认为更有利于阻滞、抗炎症、抗水肿、营养等作用,更为有效。  需注意对椎管狭窄症的病人如果置入连续硬膜外导管时,其操作本身可使疼痛更恶化,因此持续法不利于这些病人。  [椎间关节阻滞](Facet Joint Block)  最近作者曾报道过椎间关节综合征(facct joint syndrome)[9]。椎间关节在腰痛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中也占重要位置。其实质是在椎间关节的退行性病理过程中,除上关节突的前方移、肥厚所致的椎管侧面神经根压迫症状之外的症状。特别是(1)臂部和大腿疼痛共存的腰痛;(2)有椎旁的压痛和自发痛;(3)伸展或旋转时引起腰痛。对这类病人进行椎间关节阻滞,不仅对诊断有利而且对治疗也很有效。  操作方法:在棘突下缘水平,旁正中约2cm处为突刺点。用衔接5~10ml注射器的7号长针对皮肤垂直进针,约进4cm深度时,到达下关节突,拔针至皮下,改变方向稍向外上方刺入时,在同样深度上遇有软骨样阻力,注入5ml局麻药,在关节炎为主时混合使用类固醇药物。  评论:用X线片35o-45o斜位像可以判断椎间关节变小,软骨下骨层硬化,边缘不光滑、有骨质增生所见,依此可以诊断并确认阻滞部位,但实际临床上常难以断定患病关节,所以在治疗时通常选择2~3个关节进行阻滞。在阻滞操作时能在X线下进行则更正确。如果在椎间关节注入高渗盐水,Laseque's试验更受限,疼痛加重,如果注入局麻药,则疼痛缓解,这对诊断很有帮助。  5、腰痛治疗的程度与筛选  不能将腰痛治疗的上述许多方法同时用在一个病人身上,应选择适合于该病人的一种方法为好。作者根据这种理由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将其程序筛选归纳为图5。分为门诊患者和住院病人的程序。治疗方法的选择又分伴或不伴下肢痛两种。总之,IVB+TB为第一选择,详见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