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o夏亚专用扎古Ⅱ测评:大、小凌河流域的古代文明与历史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15:03



大、小凌河流域的古代文明与历史文化
作者:夯土 日期:2007-11-10 21:09:15
大、小凌河流域的古代文明与历史文化
大连大学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  王禹浪 教  授
大连大学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  孙  军 研究生
大、小凌河流域,是东北区域文明连接幽燕文明、草原游牧文明以及海岱文明的重要交汇地区。大、小凌河流域的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其地域所分布的各类历史与文化遗迹却十分丰富。从距今一万年开始直到明清时期,其历史文化遗存从来没有断裂过。时值今日,坐落于大凌河流域的锦州、阜新、朝阳三市依然是东接辽沈,西联京、津、唐地区的重要城市。大、小凌河流域所特有的环山面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流域文明,许多轰动世界的代表中华文明起源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不断的在这一地区被发现。尤其是先商文化的起源与孤竹国文化,均与大、小凌河流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先秦以来,中国历史上北方民族的形成和一系列重大历史变迁也都与大、小凌河流域息息相关。著名的查海文化、红山文化、夏家店文化、青铜文化,以及三燕文明的中心——朝阳古都几乎都没有离开过大凌河畔。大、小凌河流域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是东北地区与幽燕大地结合部的古代文明的繁荣区。
主题词:大、小凌河、先商文化、孤竹国
Abstract: The valley of dalinghe and xiaolinghe river is the important area of various civilizations in northeast region .It includes Beijing area civilization, Prairie civilization,and Haidai civilization. Although the area is not big,but here is distributing the rich historical culture vestige. From 10,000 years ago continuously to Ming-Qing Dynasty, here formed a coherent historical culture to remain the area. Even today, the city of Jinzhou, Fuxin, Chaoyang Located in this area still are very important city. Its east side connection Shenyang, the west side connection Beijing, Tianjin, and Tangshan area. The Neolithic sites constantly found in this area.Especially the pre-shang Dynasty cultural origin, and the Guzhu country culture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Some famous cultural such as Hongshan culture, Xiajiadian Culture, Bronze culture, and  Yan Dynasty culture all have been closely linked with this basin.
Keywords: The dalinghe and xiaolinghe river  The pre-shang Dynasty Cultural  The Guzhu country
一、大、小凌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大、小凌河是东北地区非常重要的两条河流。所谓的大、小凌河流域,就是指大、小凌河的干流及其支流所流经的全部地区。其地望在大兴安岭与燕山山麓、辽西走廊的夹角区域内,地势为西高东低,地处辽宁省的西南部,临近渤海。在大、小凌河流域的范围内,主要分布有努鲁尔虎山、黑山、松岭、医巫闾山等山脉。今辽宁省的凌源市位于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及辽宁省的交汇处,即所谓的大凌河的南部源头之地。大、小凌河的河流走向呈南北驱东走势,大凌河干流流至辽宁省北票市附近后,折而东流又经义县,顺着医巫闾山脉的西南继续东流,经锦州市所辖凌海市注入渤海的辽东湾。
小凌河发源于松岭和黑山,其走向几乎与大凌河平行,在锦州市附近折而东流入渤海的锦州湾。大、小凌河流域干流的整体走势,犹如一大一小的弓形。黑山、努鲁尔虎山与七老图山实际上就是老哈河、大凌河、滦河流域的分水岭,而东北部的医巫闾山则成为大、小凌河流域与辽河流域的分界线
大凌河全长397公里,在辽宁省境内长373公里,是辽宁省第三大河流,是东北地区独立入海的较大的河流之一,其流域总面积为23263平方公里。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重要的历史地位,如从古代历史文化的角度去审视这个区域,它是幽燕文化与东北文化及草原游牧文化、海岱文化的交汇点。大凌河流经建昌县、凌源市、喀左蒙古族自治县、朝阳市、敖汉旗、北票市、阜新市、义县、锦州市、凌海市。其主要支流共有五条,分别是大凌河西支流、深井河、老虎山河、忙牛河与细河。
小凌河全长206公里,流域面积为5475平方公里,主要流经朝阳、锦州境内。大、小凌河正好处在努鲁尔虎山、松岭、黑山、医巫闾山之间,构成了一个西、南、北三面环山、东部面海相对完整封闭的流域空间。松岭山脉由西北倾向东南,几乎把大、小凌河分隔为东、西两大河谷山地。西侧主要由努鲁尔虎山与松岭西坡构成大凌河河谷,东侧则是由松岭东侧的山地与黑山山地余脉构成小凌河河谷。由于松岭、黑山、医巫闾山脉向渤海沿岸的延伸,形成了著名的锦西走廊。东部的医巫闾山则成为大、小凌河流域与辽河流域的分界线。
大凌河发源于燕山山脉东段的努鲁尔虎山,其上源主要分为西、南两支,西支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泉子沟,南支发源于建昌县水泉沟,两支河流于喀左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南哨镇的山嘴子村附近合流,向东北流去,接纳大凌河西支、深井河、老虎山河等支流汇入。大凌河在北票县的白石水库折向东南流,流至义县的头道河附近转而东流,到达医巫闾山附近沿着山麓西侧南流至凌海市汇入辽东湾。小凌河发源于葫芦岛市建昌县楼子山东麓(一说发源于朝阳市的瓦房子乡助安喀喇山),东南流经瓦房子镇汇入元宝山水库,然后东北流至朝阳市二十家子附近折向东南流,经锦州市纳女儿河蜿蜒东流入渤海。
大凌河中上游地区主要分布在努鲁尔虎山和松岭山脉之间,大凌河日夜不息的奔腾在两座山脉之间的河谷地带。这一地区地势较高,多山地丘陵,主要土壤类型为褐土,顺着河流流向,从义县往下游流经地区,海拔逐渐降低,直到在大凌河口处流入渤海,流域南部为丘陵及近海平原地区,主要土壤为棕壤。小凌河流域则处在二者之间,总的来看这一地域地势从西北到东南逐渐降低。
古代的大凌河水势磅礴,其流经地区水草丰腴,林木繁盛,因此,古代民族中的山戎、孤竹、东胡、鲜卑、契丹、女真、汉、蒙古、满洲等民族一直把这一地区作为争夺的战略要地,进行有计划有目地的经略。但是,随着这一地区的过度开发、人口密度的增大、植被环境的改变,以及随之而来的气候变迁,致使这一地区的气候环境逐渐由湿润型向干旱型转变。明清以后,大凌河流域的农业无限制的被开垦,其生态资源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各种草木植被,动植物日渐稀少,森林覆盖面积逐渐缩小,原有的生态平衡被破坏。大凌河上游地区土壤侵蚀严重,加之风沙较大,伴随着雨季的到来,大量的表土被冲刷入河,使河水含砂量大大增加,成为我国东北地区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之一。
近些年来,因为工业建设,大凌河水的水质污染更加严重,进一步破坏了大凌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小凌河则属于山溪性河流,这一河流的主要特征是水流湍急、支流短小、径流量急剧变化,小凌河河水在夏季多雨季节,极易暴涨暴落。小凌河流域也存在着类似于大凌河流域所遇到的生态破坏问题,尤其是处于朝阳境内的中上游段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少,多为荒山丘陵地区。但是小凌河水质较好,所受污染不太严重,所产鱼类味道鲜美,历史上曾被列为贡品。
大、小凌河流域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属温带季风型气候,气温年内变化较大,夏季炎热多雨、气候湿润,冬季则少雨干燥。流域内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相对丰富,黄金、煤矿产量丰富,还储存有铁、银、锰、铝等金属矿产和石灰石、石棉、水晶石、珍珠岩等非金属矿产,在大凌河下游邻海地区还分布着石油和天然气。
由于大、小凌河流域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负山面海,又是沟通东北与中原内陆和草原游牧文化的交通要道,从旧石器时代的鸽子洞洞穴遗址、到孕育出早期龙文化的查海遗迹,再到拉开中华六千文明序幕的牛河梁女神庙遗址,以及神秘的玉龙——红山文化,无不向世人昭示着这一地区的悠久历史。然而,自从红山文化被发现以来,许多学者往往把原本属于大凌河流域的历史文明遗迹,统统划归到辽河流域的文明体系中,进而形成了“龙出辽河源”的结论。殊不知,著名的阜新查海文化遗址地处大凌河流域的重要支流忙牛河上游,而具有典型特征的红山文化祭坛的牛河梁、东山嘴等代表国家礼制文明起源的遗址更不在辽河流域范围内,而是属于大凌河上游的源头凌源市。无论是处于怎样的目的,这种不准确的流域文明的划分都忽略了把大、小凌河流域作为一个独立的历史单元,从流域文明的角度进行观察与揣摩。
二、大、小凌河流域的称谓变迁及早期文明
历史上的大、小凌河有过许多称谓,例如,侯水、渝水、白狼水、伦水、唐就水、灵河等。上述的古代诸水均在今天的大、小凌河流域的范围内,因为古今地名变化甚大,加之大、小凌河流域的人工改造,河流变迁与改道等原因,能够说清楚大、小凌河古今地名变化的规律,已实属不易。尽管近代以来的众多学者,对大、小凌河与古渝水、白狼水等古代河流称谓的关系进行过许多考证,但依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以大凌河水为例,普遍的观点则将秦汉至隋唐的古渝水和白狼水比定为今天的大凌河。因为渝水是辽西、辽东地域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河流。从秦汉直至隋唐时期,它一直经常出现在历史文献中。隋唐以后这条水突然从历史文献中神秘消失,成为学术界一条认知分歧很大的河流。有的学者认为,“渝水的名称,盖因先秦时其流域始终为俞人生息繁衍的居住地,后世遂称渝水,意为俞人傍水,即俞人之水”。有人考证,俞人即西汉时期逐渐北迁至东辽河与松花江流域建立扶余国的扶余之众的先民。 渝水称谓,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一水东北出塞为白狼水。又东南流,至房县入辽。右水自塞南入海。”“侯水北入渝。”后有《隋书•地理志》柳城条注:“柳城有鸡鸣山、松山、渝水、白狼水。”《资治通鉴•晋纪十八》载:“白狼水出白狼县东南,北迳白狼山。又东北迳昌黎故城西,又北经黄龙府东,又东北分为二水,右水即渝水。”上述史籍记载说明,白狼水与渝水均与今大凌河有着密切的关系。白狼水即今大凌河,汉代的房县属辽东郡,其地望在今凌海市附近。所谓的“侯水北入渝”,是指今天的大凌河支流,源于阜新市的细河或忙牛河,这两条河流均是由北向南注入大凌河。而黄龙府则是指今天朝阳市的三燕古都城龙城,今大凌河恰好绕过朝阳三燕古都城之东。柳城,则是朝阳古城的汉代称谓,隋唐则改称为营州,但仍设柳城县。从柳城的境内有渝水和白狼水的记载上看,说明渝水就是今大凌河的中下游段的某条河流。西汉时期在今朝阳境内还设置有临渝县,临渝县即因临渝水而得名。唐朝以后所出现的临渝之地名则与汉代的临渝县没有关系,而是与唐朝以后开通的卢龙古道上的卢龙关(亦称渝关),即今山海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即所谓临近渝关之意。
有关大、小凌河的历史认知,自明清以后记载颇多,如《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等书均有详细考证和说明。除此之外,有《汉语大字典》称:“渝水,古水名,今辽宁大凌河。”《中国地名大辞典》认为:“渝水‘首受白狼水’东出塞外,又有侯水入渝,今水道变迁已无考。《东北历史地理》一书的作者认为:“渝水为大凌河中下游,侯水为今义县西流的西河。”《锦州市志》则称:“大凌河古称渝水亦曰白狼水。”《锦州地区史话》称:“渝水和白狼水都是大凌河的古称,塞外的一段叫白狼水,塞内的一段叫渝水。” 历史上有两位著名历史学者曾提出与上述观点相反的意见,即“渝水不是今大凌河,而是今小凌河”的结论。一位是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一位是近代著名东北史学专家金毓黻。
近年来,有些地方史学者,根据在小凌河支流女儿河附近的邰集屯小荒地南,汉城遗址中发现记有“孤苏”字样的文物,便推断汉代孤苏县城有可能就在此处。于是,人们认为女儿河就是汉代孤苏城附近的唐就水,而渝水就是今天的小凌河。“孤苏”一词可能与先秦或春秋时期的孤竹国有关,汉代的孤苏县当来自于春秋以前的孤竹国。邰集屯汉城遗址可能就是汉代的孤竹县所在地。总之,仅从大、小凌河流域的这些古地名和古族、古国的名称上分析,这一流域当属于古代民族和古代历史文化的杂糅地区。因此,其地名变化较大,显示出该地域地名的多变性和复杂性。
从考古学角度上看,大凌河支流的细河上游地区的查海村所发现的距今8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大、小凌河流域发现的距今时代最久远的历史文化遗迹。查海文化遗址位于今辽宁省阜新市东北20公里处的丘陵岗地上,属于阜新市阜新县沙拉乡管辖。“查海”一词为蒙古语,即察哈尔的快读,因明代嘉靖年间迁到此地的蒙古族察哈尔部的居地而得名。这个地区非常特殊,查海遗址附近有一条泉眼沟,至今依然是泉涌不断流水不止。由泉眼沟向东南流出的溪流汇入辽河的支流饶阳河水系,而向西南流出的溪水则汇入大凌河支流的细河水系。所以从流域概念的角度看,查海遗址位于西辽河与大凌河两大流域之间的丘陵山地上,它既属于辽河流域,也属于大凌河流域。根据考古发现,可以划定查海文化的分布范围大致没有离开大凌河与西辽河流域,而其文化中心的位置地近大凌河流域。从这个意义上说,查海文化属于大凌河流域的文明。查海遗址中出土的龙纹陶片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发现最早的龙图腾的标志,可谓“龙出凌河源”的典型代表。
20世纪80年代前后,在大、小凌河流域发现了成熟的代表着中华早期文明和国家礼制起源的规模宏大的红山文化遗址。经过考古工作者数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揭示了红山文化的中心是处在大凌河上游的凌源县。这里所发现的东山嘴遗址和牛河梁遗址是具有完备的祭坛、女神庙、积石冢、城垣与堑壕围绕的大型居住址。尤其是遗址中出土的以玉雕猪龙为代表的大量玉器群,几乎囊括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部分图腾标识。如玉凤、玉龙、玉鹰、玉熊、玉蝉、玉龟、玉人、玉壁、玉璜、玉鸟、玉鸮、玉鱼等,这种“维玉为葬、维玉为礼”的习惯,说明红山文化的人们已经脱离了原始的蒙昧阶段,而进入精神意识高度发达的文明阶段。更为神秘的是红山文化人在彩陶植轮上所描绘的勾云纹符号,以及众多的孕妇裸体立像和盘膝彩陶泥塑,还有大型金字塔式的积石冢和女神陶塑头像、庞大的女神庙的神居之所等。由此可见,大、小凌河流域早在5000——6000年前,就已经进入了高度发达的原始文明的古国时代,并与黄河流域的原始文明相媲美。
距今4000年前后,大、小凌河流域依然处在东北地区最发达的先进行列。无论是先商文明还是商周时期,大、小凌河流域都是出土和发现青铜器最多的地区。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大、小凌河流域就不断的出土先商和商周时期的窖藏青铜器。例如20世纪40年代在大凌河畔发现的西周大铜鼎,50年代在辽宁省凌源县马厂沟一次就发现了窖藏青铜器18件,其中有5件带有铭文。70年代又陆续在大凌河两岸的北洞、山湾子、小波汰沟、魏营子、和尚沟、道虎沟、高家洞等商周墓地和窖藏中都发现了青铜器。80年代又相继在大、小凌河流域发现了窖藏青铜器。例如朝阳县的木头城子、义县花儿楼、建平县八家子农场、兴城县杨河、绥中县前卫等地都有所发现。其中1986年3月,在锦州市锦州县所属的松山乡水手营子村附近的小凌河畔,发现了一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并出土了一件通体为青铜打造的铜柄戈。总之,以大、小凌河流域为中心,北到西拉木沦河,东达医巫闾山,南到燕山南麓,形成了一个出土先商和商周时期青铜器较为集中的地区。大、小凌河流域出土的大批青铜器,为解释先商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并对探讨商周时期的东北南部的古族、古国、古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生活在以大、小凌河流域为中心的孤竹、俞人、燕人、令支等古族的考古学文化的面貌正等待着我们不断的予以新的诠释。
三、大、小凌河流域的古族古国及其历史文化
由于大、小凌河流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即处在华夏边缘地带与东北腹地相连,以及环渤海的结合部,决定了这一地域必然成为古代北方民族活跃的中心区。因此,大、小凌河流域的考古学文化面貌也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状态。尤其是红山文化之后,大、小凌河流域被小河沿文化所继承和发展,而小河沿文化又被夏家店下层文化所承续。更为重要的是,在大、小凌河流域所发现的魏营子类型的考古学文化,上承夏家店下层文化,下续夏家店上层文化,成为距今3500年至2500年之间的东北古代民族形成期的重要文化类型。
所谓的魏营子文化,是辽宁省考古工作者于上个世纪的70年代,在朝阳县六家子乡魏营子村的小凌河畔发现的一处墓地遗址。考古工作者遂把魏营子考古学文化命名为魏营子文化类型。根据多年的考古调查与发掘,人们发现魏营子文化类型主要分布在大、小凌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今锦州地区的义县、锦西、兴城、绥中、喀左县的和尚沟、高家洞、道虎沟等地,北部可达大凌河以北,东部到达医巫闾山脉,西部接近老哈河,南部则临近山海关。魏营子文化中大量出土青铜器,以及部分金器和丰富的陶器。青铜器中有车马具、盔甲、青铜壶、青铜卣、青铜羊首饰、青铜当卢、青铜甲片、青铜銮玲、青铜耳环、青铜镜等。金器有金臂环。陶器主要有陶鬲、陶罐、陶壶、陶钵、陶瓮、陶豆、陶鼎、陶甑、陶盆等。值得注意的是,魏营子文化类型的遗址中出土了包括青铜礼器在内的大量青铜器,这可能是夏家店下层青铜文化制造业的延续和发展。另外,我们在魏营子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属于春秋时期的曲刃短剑文化的石棺墓,打破魏营子文化墓群的现象。例如小凌河流域的南门沟遗址就属于魏营子文化遗存,这处遗址叠压在夏家店下层文化的上面,而其文化层本身又被曲刃短剑石棺墓所打破,这说明夏家店下层文化与魏营子文化和曲刃短剑石棺墓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总之,在中国东北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开始出现众多的青铜器之后,经过魏营子文化的承续和曲刃短剑石棺墓文化的发展,直到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大量青铜器的出现,说明了大、小凌河流域的古文化的继承关系是有谱系可循的。
笔者认为考古工作者所推断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为先商文化是极为正确的。因为夏家店下层文化所分布的地域,以及出土的具有明显的先商文化特点的各种器物和器物上的图案,都表明了商文化与夏家店下层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年代上看,夏家店下层文化正处在山东龙山文化时代至商代早期。从地域上看,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范围北至西拉木沦河流域,东部已经到达医巫闾山之西侧,西部则接近冀北或北京地区,南部到达渤海沿岸的拒马河一带。说明夏家店下层文化已经到达燕南地区。然而,夏家店下层文化分布的核心地区则是老哈河与大、小凌河流域。目前,考古学界普遍认为夏家店下层文化中的商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彩绘陶器上,这是夏家店下层文化中最接近商文化的一种文化基因。在其繁褥而多变的彩绘陶器上,可分辨出饕餮纹、龙纹、夔龙纹、目雷纹、圆涡纹、云纹等各种纹饰。这些纹饰都与后来商代青铜器上纹饰非常酷似,二者之间具有直接的承继关系。由此可见,大、小凌河流域当是先商古族活动的重要区域。翦伯赞先生认为商族可能起源于渤海湾的西北,这一地区与今大、小凌河流域及西辽河的范围正合。顾颉刚先生认为商文化的来源可能与东北的南部或河北北部有关,而这一推断恰与今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分布范围相吻合。关于商文化的起源地问题,傅斯年的观点最为明确;“商之兴也,从东北来,商之亡也,向东北去。商为中国信史之第一章,亦即为东北史第一叶。”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则认为,“殷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燕山南北的古燕文化,甚至更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商文化起源于东北的说法,还得到了人种学上的认可。著名人种学家潘其风先生对安阳殷墟商人贵族墓的人骨鉴定的结果证明,殷人绝大多数具有北方人种的特征。此外,长期主持安阳殷墟发掘的杨锡璋先生根据众多的商墓出土的情况判定,商族有崇拜东北方位的习惯。“商代王世及贵族尊东北方位,可能表示对其先祖起源地的怀念和崇敬。”如果按照安阳殷墟商墓的地望去观察,今天的大、小凌河流域包括老哈河流域均属于其东北方位,正是先商文化的发源地。
商周至春秋时期,大、小凌河流域属于商朝初年所封的孤竹侯国的领地。根据《史记》和《吕氏春秋》的记载,“其传云孤竹君,是殷汤三月丙寅日所封”。孤竹为商朝的诸侯国的国名,而其族属则属于“嵎夷”,见《尚书·尧典》。《史记·五帝本纪》则写作“郁夷”。孤竹国的国君姓墨胎氏,就是商王朝分封的以国为姓的“目夷氏”之国,而“目夷”就是“明夷”或称“嵎夷”和“于夷”,其地望就在今辽西的大、小凌河流域。所谓的“嵎夷”就是“俞人”,亦即前文述及的居住在古渝水之畔的“俞人”,古渝水就是今日的大凌河。由此可知,建立孤竹国的族众当以俞人为主要成份。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唐书·裴矩传》中有这样的记载:“高丽本孤竹国”,《新唐书》的作者是否用俞人与扶余国有关,而高句丽源于扶余的历史故事,来说明高句丽本孤竹国的事实呢?这是令人非常费解的有待于研究的问题。
关于孤竹国国都所在地的问题,学术界有三种说法,其一、今大凌河畔的朝阳市就是孤竹国的中心,据唐朝杜佑的《通典》记载:“营州柳城县,古孤竹国也”。以后的《锦州府志》、《大清一统志》等书,均从此说。其二、根据吕调阳的《〈汉书·地理志〉详释》,“喀左东北二十五里,有元利州城,盖所谓孤竹国也。”其三、孤竹国的国都在今河北省的迁安县附近。我认为,孤竹国作为商朝的诸侯国,从商朝初年到春秋时期一直存在了近一千多年,其国都的位置不可能不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有所迁移。但是其迁徙的大致方位应该是由南向北。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三种关于孤竹国的国都所在位置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当然,最终孤竹国的国都被确定在今大凌河流域的朝阳城附近。近年来,在朝阳市附近不断出土唐代历史文物,其中尤以1972年在朝阳珍珠岩厂发现的唐《杨律墓志铭》最为重要。唐碑中明确记载了唐代营州所属之带州的孤竹县,就在今天的朝阳市附近。此后1975年,在朝阳县西大营子乡出土的唐代《高淑英墓志铭》,以及1988年在朝阳市农校院内出土的唐代《骆英墓志铭》,都明确记录了唐代的孤竹县即属于唐代的营州辖境。大、小凌河流域是孤竹国的核心地区是毫无疑问的,在大、小凌河流域所发现的魏营子考古文化类型与孤竹国的分布范围和历史出现的时间相符,魏营子文化可能就属于孤竹国的文化遗存。
战国至秦朝统一六国时期, 大、小凌河流域主要是燕国的领地,这一带主要居住着大量的燕人,燕国还在大凌河流域设立了辽西郡。秦至两汉时期,大、小凌河流域则以汉人为主,因此,在这一地区出土大量秦汉时期文化遗存和遗物,可谓异常的丰富。三国时期,大、小凌河则成为东胡族系乌桓人的领地。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小凌河流域则为鲜卑族建立的三燕政权所控制,朝阳市则成为三燕的都城——龙城。此后,为了阻止高句丽的西进,隋唐的势力进驻辽西,五代十国后契丹人崛起阻隔了唐王朝与东北各族的联系,大、小凌河流域成为契丹人的重要领地。契丹人在这里修建了众多的佛寺,最为著名的有大凌河流域的奉国寺、锦州的昭忠寺、广济寺等。义县北魏时期的万佛堂石窟、北镇市的北镇庙,双塔寺等。朝阳市的三燕古都城遗址,仅朝阳市现存古塔址就有22处,多为辽代所建,著名古塔有朝阳城内的南塔、北塔、城东凤凰山上的云中寺摩云塔、喀左县城的利州塔等,这些古塔造形美观、工艺精巧,堪称古代建筑的珍宝。朝阳现存古代寺观址120余处。著名的寺庙、宫、观有佑顺寺、惠宁寺、万祥寺、天成观、玉清宫等。朝阳还发现古代石桥2座,其中凌源天盛号金代石拱桥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总之,大、小凌河流域三燕故都——龙城,是这一地区最早的都市文明的标志。此后,历经唐、辽、金、元、明、清,大、小凌河流域相继出现了朝阳、义县、北镇、阜新、兴城等多座古代城市。在大、小凌河流域的这些古老的城市附近出土了数以万计的文物,其总量约占辽宁省的近三分之二,而且文物珍品甚多。说明大、小凌河流域不仅是商文化的发祥地,更是哺育东北古代民族文化,衍生东北文明的摇篮之一。
参考文献目录
《史记》汉 司马迁 著 中华书局  1982年版
《汉书》汉 班固 著 中华书局1982年版
《隋书》唐  魏征 等撰 中华书局1978年版
《大明一统志》   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
《水经注》郦道元 著 王国维 校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旧唐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资治通鉴》宋 司马光 编著 中华书局1976年版
《读史方舆纪要》清  顾祖禹  撰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8年出版
《炎黄源流考》何光岳 著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2年出版
《东北地方史稿》张博泉 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
《辽宁碑志》王竟臣 主编  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龙出辽河源》郭大顺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
《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郭大顺 张星德 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研究》王惠德 著 国际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王明珂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燕赵历史文献研究》秦进才 著 中华书局 2005年版
《东蒙古辽代旧城探考记》法  闵宣化等 撰 冯承均 译中华书局2004年版
《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8年版
《中国东北史》佟冬主编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
《辽宁省地理》张大东  主编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论宋金以前东北与中原的古代交通》辛德勇 撰 《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 中华书局1996年出版
《孤竹国略论》都兴智 撰 日本《东亚文史论丛》东亚历史文化研究会编2006年特刊版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摘录!


Copyright?大连大学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