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赞助dota2 esl:重庆精神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8:29:54
重庆精神解读负重自强、敢为人先、兼容开放、同舟共济、重信好义”,具体来说就是“负重自强、拼搏奋进的意志,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勇气,兼容开放、恢宏大度的胸襟,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意识,重信好义、勇于担当的品德。”今天重庆的城市精神氛围,重庆的市民整体形象,重庆人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重庆人对自身价值取向、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的认识等,还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从长远来看,开拓、开放精神将是重庆人文精神需要倡导的重要内容。 :“重庆人文精神不能仅仅是重庆人的自我表扬,它不仅要成为凝聚重庆人的一面光彩夺目的旗帜,同时也应该成为照亮重庆现在还缺乏人文精神的一些角落。也就是说,不光是有亮点,还应当照亮我们过去的盲点,这不仅包括重庆市民作为公民素质的培养,社会公德的建设,重庆市文化娱乐公共设施的建设,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高水平大学的培育,也应当包括关于重庆市的生态意识、环境伦理的教育和宣传。普通市民也不能作渔翁状,要有点“匹夫有责”的思想,要遵纪守法,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文明修养,做合格市民,做文明市民,能出力则出力,至少管好自己,身体力行,不仅做重庆文化的享受者,更要做重庆文化的创造者。“我期盼着,不是讨论出一个纸上的海市蜃楼的重庆,而是干出一个实在的靓丽的重庆!”
自强不息,对于个人来说,是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对于一个地区、国家和民族来说,体现为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和壮大自己的精神。中国文化讲的“自强不息

”,主要是指人的自强不息。《易传》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说,天道运行,一往无前,生生不息,人的活动也应效仿天道,做到自强不息。有了人的自强不息,才会有地区、国家和民族的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作为人文精神,包括自力更生、奋发向上和革故鼎新、勇猛精进的精神。自力更生、奋发向上,就是不靠外力推动,依靠自己的努力而积极向上;革故鼎新、勇猛精进,就是不停留在旧有的基础上,不断地用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而且一往无前、毫不懈怠。一个人要有所作为,一个地区要有所发展,就必须具有这种精神。

“开拓”作为人文精神,包括顽强进取的精神、百折不挠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永不自满的精神。“开拓”是与“进取”联系在一起的。开拓进取,就要不畏艰险、不怕曲折,要像长江、嘉陵江那样,有一种百折不回、万折必东的气势。“开拓”又是同“创新”联系在一起的。开拓创新,就要敢于走新路、闯“禁区”、探幽微,要像我们的前人那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重庆的发展闯出一条新路子。

“开放”作为人文精神,要求人们有开阔的视野、包容的气度和协作的精神。没有开阔的视野,就会画地为牢、坐井观天、鼠目寸光,就不可能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缺乏包容的气度和协作的精神,总是对异质文化和国外、境外的人们怀有戒心,同样不可能对外开放;即使开放了,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成效。

“自强不息”与“开拓开放”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中,“自强不息”是核心。我们之所以要“开拓开放”,就是因为我们要“自强不息”。离开了“自强不息”,也就不可能“开拓开放”。“开拓”是自强不息的具体实践。离开了人们的开拓进取和开拓创新的实践,“自强不息”就变成了一句空话。“开放”,既是自强不息的内容,又是做到自强不息的必要环境和条件。“自强不息”的“自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增强自己的实力,其中也包括用别人的经验来充实自己。因此,“开放”是“自强不息”的题中应有之义。当然,对外开放,同时也是为自强不息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在对外开放的形势下,通过横向比较,能够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差距,增强自强不息的信念和紧迫感;能够较容易地学到国外和境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使自强不息具备更好的条件。

“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重庆人文精神,是植根于巴渝大地、具有丰富内涵的优秀人文精神。培育和弘扬这种人文精神,对于促进重庆的发展和进步,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培育和弘扬“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对于促进重庆的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汪洋同志指出:“无论是一个民族的强大,还是一个地区的振兴,最根本的条件之一,就是必须具备一种优秀的人文精神。”重庆的发展与振兴,同样需要一种优秀的人文精神。我们之所以强调培育和弘扬“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重庆人文精神,主要在于――

第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讲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下功夫,其中就包括促进人的精神世界的完善和进步。我们培育“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重庆人文精神,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促进重庆人在精神领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二,是加快重庆发展,实现富民兴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需要。是否具有优秀的人文精神,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汪洋同志指出:“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内动力’,是最重要、最基础的‘软实力’。正是因为有‘软实力’的优良,才会有‘硬实力’的强大。”我们要实现富民兴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在激发重庆的“内动力”和培育“软实力”上狠下功夫。培育和弘扬“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重庆人文精神,就是要为上述目标的实现培育内动力和软实力。

第三,是抵御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侵蚀,筑起拒腐防变精神长城的需要。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促进了符合时代精神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的产生。同时,由于境外敌对势力的思想文化渗透,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也泛滥开来。一些人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以权谋私;一些人利欲熏心、行贿受贿、钱权交易、卖官鬻爵,甚至把爱情、人情、友情、乡情等充满温馨的情感,通通浸泡在金钱的冰水之中;一些人贪图享受,贪污腐化、作风奢靡,包“二奶”、养“小蜜”……这一切,都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人文精神的挑战。我们培育和弘扬“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重庆人文精神,就是要抵御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袭,在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精神长城。

如何用“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促进重庆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重庆人文精神,虽然植根于重庆的土壤之中,植根于重庆人的心灵深处,是重庆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人的主流精神,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相比,与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名副其实的直辖市的要求相比,重庆目前最需要振奋的就是“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培育和弘扬“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重庆人文精神,促进重庆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一是要不断地用新思想、新知识武装干部群众,克服重庆人不够重视文化学习的传统弱点。对于个人来说,要做到自强不息、开拓开放,就是要不断地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只有这样,才能始终跟上时代的步伐,使自己成为强者。然而,重庆人的历史传统是不太重视文化学习的。据《蜀中广记》载,夔州人“未闻有用儒显者,民家子弟壮则逐鱼盐之利,富有余资辄以奉事鬼神,他则不暇知耳”。时至今日,不少重庆人有余暇宁可打麻将、“斗地主”,也不肯坐下来读点书。这显然是与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要求相悖的。培育“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重庆人文精神,就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让每一个重庆人都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为重庆的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二是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自强不息就要自力更生,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来改变家乡面貌,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然而,目前重庆特别是三峡库区部分干部群众却滋长了严重的“等、靠、要”思想,有的人总认为自己为三峡工程的建设付出了牺牲、作出了贡献,理直气壮地等国家扶持、靠政府补偿、要社会支援,缺乏依靠自己的力量艰苦创业、改变面貌的决心和勇气。培育和弘扬“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重庆人文精神,就是要克服消极的“等、靠、要”思想和情绪,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为重庆的发展激发强大的内动力。

三是要进一步树立对外开放的观念,克服画地为牢的峡谷意识。重庆的对外开放,从1891年开埠就开始了。然而,群山连绵、沟壑纵横的地理环境,长期封建割据的人文环境,以及计划经济的行政樊篱,不仅大大削弱了重庆人的开放观念,甚至在一些地区滋生了自我封闭的峡谷意识。一些干部群众囿于行政区划的限制,画地为牢,缺乏在更广阔的空间内配置资源、参与竞争、寻求发展的勇气和智慧。培育和弘扬“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重庆人文精神,就是要进一步树立对外开放的观念,引导人们以“山不碍路,路自通山”的气魄,冲出心理的大山,突破思维的峡谷,为重庆的发展寻求更广阔的思路和空间。

四是要增强创新意识,克服因循守旧的保守观念。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时代精神和重庆人文精神的内在要求。然而,由于千百年来小农意识的惯性,在重庆一些干部群众中,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还相当严重。有的领导干部习惯于“照抄照转”上级文件,或者“随大流”,不敢结合当地的实际有所创造,缺乏突破传统、开拓创新的锐气;有的群众“衣食无忧则可,温饱度日即安”,缺乏自强不息、勇猛精进的志气。培育和弘扬“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重庆人文精神,就是要帮助人们克服安于现状和因循守旧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开拓创新的意识,为建设创新型重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总之,培育和弘扬“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重庆人文精神,是关系重庆全面发展和进步的重大战略举措。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经过一代接一代的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够使“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重庆人文精神熔铸于重庆人民的心灵和行动中,成为重庆发展的持久动力,就一定能使“自强不息、开拓开放”成为重庆彰显于世界的精神符号,成为重庆人的精神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