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扎比喷灌配色表:苏州城市规划展示馆遭遇市场尴尬(许昌要借鉴经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14:31
设计参观人流量每天最高1000人次,实际进馆人数每天100人次左右,理想与现实间10:1的差距,透露出苏州市规划展示馆免费开放以来目前所遭遇的市场尴尬。苏州市规划展示馆的正式对外开放至今已有1年时间。这个公益性专业展示馆开馆一年前后的变化颇有些戏剧性。

作为环古城风貌整治工程的重点配套工程,地处千年古胥门外、胥江与环古城河交汇的黄金之地,苏州市规划展示馆的建设和开张曾经是古城的一大盛事,其为苏州城引来的崭新荣光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这个展示馆总占地2.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创下全国城市规划展示馆占地之最;领国内同类展示馆风气之先,首开古代馆,拥有面积达40平方米的立体木雕“宋平江图”、总长34米的砖雕《盛世滋生图》等一批镇馆之宝。整个展示馆美轮美奂的园林风格,加之多媒体等高科技的形象展示,将苏州从春秋都城、唐宋名城、明清商城到21世纪东方水城2500多年的城市规划变迁和历史前进的足迹展现得淋漓尽致,真实而生动。2004年6月,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这里召开,作为苏州城市固态浓缩品的这个展示馆赢得了世界各国嘉宾的惊叹,成为苏州又一张城市名片。2005年6月开馆,更是引起了专家学者、普通市民的一致称道,一时间,去规划展示馆看新鲜成为市民们的时尚之举。但当最初的热闹很快散尽,规划展示馆也日趋平静。除了去年底圆明园国宝展在此“借地扬名”外,在没有重大规划项目公示的时候,通常每天100人次左右的参观人群,让偌大的展馆冷清了许多。

在苏州市规划展示馆馆长唐荣寿的眼里,这种冷清多少有些出乎意料,但又无可奈何。作为昔日的建设参与者和现在的管理者,唐荣寿对市里对规划展示馆的建设决策、建馆历程记忆犹新。他回忆说,建这个规划展示馆,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城市规划法》,为市民了解、咨询、参与苏州城市规划提供一个便利窗口。考虑到能充分展示古城引以为荣的规划特色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2003年下半年,市里决定选择古胥门外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建设展馆,并明确提出除规划展览公示、咨询交流、宣传教育等功能外,展馆还应具备休闲旅游功能,使规划展示馆不仅成为展示苏州城市形象的新窗口,而且成为环古城风貌保护带的新亮点。这样的发展前景令唐荣寿和他的同事们感到兴奋。按照四大类功能的设计,唐荣寿和他的同事们需要为如何应对每天最高1000人次的参观者忙碌不已。但现在的情况并非如此。

最近的一份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至5月,除了9批外地党政考察团和16场规划专家咨询会,规划展示馆接待的市民散客不过10304人,平均每天近70人次。这样的数字显然与预计数相距甚远。对此,唐荣寿坦言,“规划展示馆在聚集人气,尤其是市民散客方面,与市里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规划展示馆为何难拢人气?据唐荣寿馆长分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规划展示馆以各类城市规划展示为主,专业性较强,除了一些公示的规划建设项目,大多数规划与普通市民现实生活关系不是太紧密,加上目前馆内缺少一些规划类趣味性、参与性项目或活动,因此,尽管有多媒体等科技手段“帮忙”,但参观内容仍相对枯燥,市民不是感觉“看不懂”,就是“没看头”。另一个原因是规划展示馆不卖门票,缺少商业运作空间,目前难以吸引旅游团队。针对现状,唐荣寿介绍说,下一步馆里准备增加一些参与类项目,但对旅游团队开发尚未作具体考虑。“我们不想搞得太商业化,否则专家学者会有意见,这正是我们的难处”,他说。

一流的展馆设施无法带来一流的人气、进而无法催生一流的社会效益,这样的事实背后凸现的是公益性展馆要不要市场观,需要什么样的市场观的命题。因此,透视规划展示馆10:1之差引发的思考,就具有了某种样本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