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地球毁灭了400:物联网产业价值链分析h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7:52:28
物联网产业价值链分析http://www.gei.com.cn/viewpoint/bfe1e94c9ab7c490c984b3b5ca94bf53刘磊   2011-05-06  阅读次数:313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将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物联网”的概念自1999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Kevin Ashton提出以来,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广泛关注。国际电信联盟(ITU)于2005年11月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

      “物联网”颠覆了人类之前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截然分开的传统思维,将公路、建筑物等物理设施与个人电脑、手机、家电、交通设施、IT设施有效的联系在一起,使得政府管理、生产制造、社会管理,以及人们的个人生活全面实现互联互通。物联网的发展是信息技术普及、基础设施完善、技术发展到相当程度的必然结果,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成为21世纪主要发达国家的国家战略,我国也将物联网正式纳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带动我国参与国际新兴产业发展,占领制高点。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因其产业链长、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将成为全球新一轮经济发展技术动力。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在2009年先后制定了物联网相关国家战略,并投入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和应用示范的推进。

      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视察无锡,提出建设“感知中国”中心。江苏、上海、北京等地迅速作出反应,推进物联网工作。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今年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决定》中列了七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其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明确“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

      我国在物联网相关技术、产业基础和市场方面具有综合优势,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将走在世界前列,将与德国、美国、英国等一起成为国际物联网标准制定的主导国。

      物联网相关技术促进多种产业发展和相互融合,带动传统产业升级,也成为应对环境、能源、城市管理等需求和用信息化提升各项服务的重要手段,必将对人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物联网的发展也是信息化日渐成熟的表现,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下一代互联网应用将对“中国制造”和世界经济产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围绕个人应用的“物联网”产品已投入市场,如Apple和Nike合作推出的Nike iPod运动组件、海尔“物联网冰箱”、中国科技馆新馆的RFID门票等等。

      物联网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将有效带动传统产业、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物联网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有机结合,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可以对环境、能源、工业制造、农业生产等领域实现更多的管理和控制,大大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随着环境、能源等问题的日益突出,物联网技术的兴起成为信息技术与物理实体联系起来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物联网成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物联网使得信息技术更多的为人服务,在行业应用和个人市场方面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将更多的为政府管理、环保、环境变化、个人服务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手段。

      物联网的产业链,是以应用解决方案为核心,以传感感知、传输通信、运算处理为关键环节的集成创新价值链。

      应用解决方案是核心。物联网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是面对具体的某项应用而存在的。工程院邬贺铨院士认为,物联网在网络的划分上应当是属于面向一定目的、用途的专网( 就像电子政务专网一样)。针对具体应用领域的不同,所需要的传感、传输及运算的复杂程度各异。因此,物联网的创新、普及和应用,将是以具体的应用解决方案的整合创新为核心的。

      传感感知是基础。作为物联网的神经末梢,传感器的需求将会是整个链条总量最大和最基础的环节,射频识别设备、传感器等微观传感单元是一个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感知器件家族,从二维码等感知位置、基础信息的基础部件,到地球卫星中使用的光纤陀螺等高精度的设备不一而足。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大量的通用传感设备将得到普及,特定领域的高端传感器件也将获得长足发展。

 

图 物联网产业链

      传输通信是保障。对于大量细节、节点信息的感知需要通过更便捷、更可靠、更安全的方式传输汇聚到中心节点或者提供给信息处理单元。同样,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选择相应的传输通信技术,保证所感知的信息以及相应的智能控制命令的有效传递。可以提供海量节点地址的下一代互联网IPv6技术,无线数据传输的3G及LTE技术,都为大范围的物联网应用传输提供了可能。同时,传输通信环节将不仅仅是作为信息通道而存在,因此,电信运营商在物联网架构中的业务发展空间非常广阔。随着电信网络特别是无线网络的扩展,电信运营商将在公共服务和企业、个人服务市场提供基于广域互联网作为支撑基础的物联网应用,成为面向公众的物联网服务商。

      运算处理是能力。物联网的应用是以大量信息节点的实时感知和综合智能反馈处理为突出特征。而综合智能反馈及处理是否能够高效、智能的关键在于运算处理环节的海量数据处理能力、服务应用模型的数据挖掘能力和业务服务效能提升的知识管理能力。集中式的超级运算,分布式的云计算将成为物联网运算发展的两条可选路径。而针对具体应用的数据模型和算法是提升处理智能和效能的关键。

      长城战略咨询预测中国物联网产业的10年:阶段发展路线

      长城战略咨询( G E I ) 结合对物联网产业链的分析和中国市场情况的判断,对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初步预测未来十年将有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形成三个物联网应用的细分市场:

      应用创新、产业形成期——未来1至3年,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应用带动产业链形成。

      未来1至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处于产业的形成期。物联网将以政府引导促进、重点应用示范为主导,带动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产业发展初期将在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的政府管理、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结合应急安防、智能管控、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公众服务等具有迫切需求的应用场景,形成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随着应用方案的创新、成熟和推广,带动产业链的传感感知、传输通信和运算处理环节的发展。

      技术创新、标准形成期——未来3至5年,行业应用标准和关键环节技术标准的形成。在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应用示范形成一定效应之后,随着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初步成熟,企业应用、行业应用将成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点。各类应用解决方案逐渐稳定成熟,产业链分工协作更明确、产业聚集、行业标准初步形成。随着产业规模的逐渐放大,传感感知等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进一步活跃,物联网各环节的标准化体系逐步形成。

      服务创新、产业成长期——未来5 至1 0 年,面向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活跃,个人和家庭市场应用逐步发展,物联网产业进入高速成长期。未来的5到1 0 年,基于面向物联网应用的材料、元器件、软件系统、应用平台、网络运营、应用服务等各方面的创新活跃,产业链逐渐成熟。行业标准迅速推广并获得广泛认同。各类提供物联网服务的新兴公司将成为产业发展的亮点,面向个人家庭市场的物联网应用得到快速发展,新型的商业模式将在此期间形成。在物联网应用、技术、标准逐步成熟、网络逐渐完善、商业模式创新空前活跃的前提下,物联网产业进入高速发展的产业成长期。

      展望未来,到2015年,中国基于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智能电网等行业应用及逐步发展成熟。同时,物联网是一个渗透和带动性很高的产业,以一个物联网设备的芯片制造为例,涉及其他产业环节包括IC设计、封装、其他基础设施、传输、后台计算到应用服务软件等。另外,物联网的应用项目中将涉及项目系统集成、服务运营、终端用户服务消费等多个层次的收入。因此,整体物联网产业将在此三大细分产业的规模基础上,以一定的带动比例放大。以国际行业分析的带动系数估计,三大细分产业对整体物联网产业的带动比例大约在5至10倍。这样估计物联网整体产业在2015年即将超过1万亿元规模,到2020年将达到5万亿到10万亿左右。到2035年前后,我国的传感网终端将达到数千亿个;到2050年,传感器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物联网”的发展,将使信息产业正式迈入新的阶段:信息高速公路的时代即将被信息和物质全面联系的时代所取代。中国在这次产业变革中提出“感知中国”战略将与与美国的“智慧地球(Smart Planet )”战略一较高下。但是,由于物联网产业涉及的行业领域众多,涉及的产业链环节更加复杂,如何适应中国巨大市场发展的需求,怎样实施好如此庞大的一个国家战略,更好地促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通过研究和思考,建议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高度重视国家物联网产业战略规划,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给予统一的协调指导。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是中国在信息领域竞争力获得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机遇。目前,部分省市地方政府均将物联网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物联网热潮,甚至股市都出现了“物联网概念”。这对于物联网获得足够的关注是好事。但是,由于对于目前物联网产业仍处于产业形成期,产业界和技术界目前仍处于盲人摸象、各说各话的相对混乱阶段。因此,有必要从国家战略规划层面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方向、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等做出明确的界定和规划。结合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制定,明确物联网发展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对其所涉及的行业应用、传感感知、传输通信、运算处理等各相关领域的架构、标准、关键技术等给予明确的方向和资源投入部署。

      高度重视共性技术标准的制定,重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建设物联网技术产业标准体系。应重视标准问题的战略性地位,但不应盲目夸大其影响。物联网是一个涉及众多行业应用的实践性技术领域,其领域跨度非常广,因此期望做出完全统一、自成体系的标准是不现实的,也不具可操作性。更多的是应在涉及互联互通等共性问题方面尽早制定相应的标准,如统一编码规则、基础应用平台的中间件接口标准等。同时,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势必与各类行业应用、个人应用紧密相关。

      在制定标准过程中应广泛与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机构、电力、环保、能源、汽车制造、家电制造、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等应用领域的相关单位共同合作,在应用部分必须充分了解相关行业的具体基础应用状况,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协调创新的机制,才能制定出适合行业应用、顺应产业发展的物联网标准体系。另外,在物联网标准的制定工作中应采取开放的态度,广泛与国际领先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充分交流合作,欢迎国外企业参与到标准制定工作当中。同时,物联网的标准体系也有必要采取开放的架构,积极吸纳已经具有广泛国际市场基础的相关应用技术标准,实现中国物联网产业与世界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对接,实现合作共赢。

      高度重视物联网在中国制造、在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中的战略性地位。在物联网的推进策略上,应充分考虑到中国制造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将物联网相关技术作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技术含量和服务品质含量的关键手段。“物联网”的应用将对“中国制造”和世界经济产业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和商业模式的不断丰富完善,嵌入了“物联网”新应用和服务的中国制造产品将不断涌现,信息产业与中国制造将更紧密地结合,这对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要把物联网和发展“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经济”相结合,充分利用物联网能够实现更精细、更简单、更高效管理的特性,通过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效应促进物联网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已发表于2011年第二期《高科技与产业化》“封面专题”栏目

相关长城观点
  • 我国80余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
  • 我国逾八十种产品产量世界第一
  • 京沪深三地形成中国创新经济“金三角” 科技成果转化上海最热
  • 相关研究成果
  • 中国镁产业成长战略研究
  • 中材高新股份公司战略与管理咨询
  • 宁波神化公司高成长系列咨询
  • 中国显示技术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 中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配套材料技术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 文章评论( 点击隐藏/显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