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ts540安装2008报错:藏传佛教行为艺术-生命瞬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03:45
藏传佛教行为艺术-生命瞬间
2001年2月26日,Ven.TenzinThutop和Ven.TenzinDeshek二个来自尼泊尔和西藏的和尚,在纽约Ackland的Yager画廊将“修建”一个“医学菩萨沙子坛场”,来展现亚洲艺术。整个过程将近一个月,每日作画几小时,展出到6月8日,然后他们将作品清空,付诸流水。以此象征生命的瞬间。

2月22号开始的情景



2月26日





2月27日开始绘图,材料是一种用于藏医药的细沙





2月28日







佛是万物的起源,是世界的中心



3月1日: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他们的创作





3月2日











3.4









细沙如何汇聚成世界.









3月5日

(繁华初现.)



围绕在佛周围的芸芸众生,每一种生命都跃然沙上







(这个,不知道是否就是人,在佛的眼里,与其它生灵平等。)

(创作工具)









3月7日:佛泽四方











3.9
(孩子,你是否看到了繁华背后的脆弱?)









3.11











3月12日



逐步显现的最后的圣堂



宝塔两端的丝带因沙线颜色差异造成的立体感,叹为观止











3月14日









3月15日







3月16日





延续的人生,膨胀的世界











3月20日:完成的日子终于到来,辉煌的成就,瑰丽的画卷,以一种强迫的姿态占据每一个人的视界和心灵,乃至灵魂





当一切已趋近完美,人可以做的事情也趋近于无



精致得难以置信的细节







自始至终一丝不苟的创作者









3月21日







最后完成的作品,完美的画面,繁华的世界,多看一会儿吧,记住它。



展出延续到6月8号。
然后就是简单但是庄严的仪式,也是这次作品的最后完结!







那么,然后呢?

(ok,注意看他们在干什么.)









装殓,艺术品的生命完结了
但可能他们留给人们心里的那种感念
才是这件作品真正的生命
也才,刚刚开始



(人们从来没有庆祝过生,但对于消亡,却总是有隆重的仪式。)



那么,然后呢?

装殓,艺术品的生命完结了
但可能他们留给人们心里的那种感念
才是这件作品真正的生命
也才,刚刚开始

鲜花是用来装饰的么?
我想,应该同样是象征着美和短暂吧

走了~~
怅然若失的观众~~



剩下的朋友看看像什么
像不像苍茫的宇宙?

不知道是巧合,
还是摄影师有着同样的感觉。。所以拍了这张照片



在当地居民的护送下,盛装出行,
护送作品的原始形态。。。

去哪里?



时间仿佛已经停止,一个月的时光凝聚在潺潺流淌的溪水边。远处围观的人群,近处沉思的男子,对于一个世界的消失,做着不同的凭吊和评价。而僧人手中缓缓流逝的细沙,已不再有那惊艳的容貌,那些漫天飞舞的佛,那些欣欣向荣的生命,那些宏伟的庙宇,那些千姿百态的繁华。一切都随风飘入溪水,沉淀,褪色,永不再返。



又或者说,所有的繁华已属于流水,外人不再得见呢?



整个过程将近一个月,每日作画几小时,展出到6月8 日,然后他们将作品清空,付诸流水。以此象征生命的瞬间。

他们用的沙子好像是藏医所用的一种药物,作画的过程却实在是很震撼,虽然有表演的成分,但依旧觉得了不起。尤其是最后的付诸流水,看画面的时候就觉得生命的短暂易逝,后来看文字介绍,这也是他们的初衷之一。整个作品是为了展现生命的短暂易逝,而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但实际上,它的意义远大与此。

从艺术的角度看,整幅图画结构严谨,色彩丰富,借助沙粒这种富有层次感和厚重感的媒介,将宗教的意义表现得十分到位。无论是端坐正中的佛,还是围绕在佛周围的神态各异的生灵,还是围绕在世界周围那一圈缥缈的气,都恰到好处的拥有了各自的神采,又和谐的构成了圆满的世界。更令人叹服的是,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限制了太大的改动的可能,因此整个图画是一气呵成,就像僧侣们将自己脑中的烂熟的世界观默写出来一般。

而从行为的角度看,僧侣本身的创作过程也契合了图画的意图。漫长的创作,成功后短暂的喜悦,然后是毫不犹豫的毁灭。似乎在告诫我们做事的道理,漫长的付出和坚持,短暂的收获,失去的痛苦。

当然,我不知道他们心里有没有痛苦,面对精妙的画卷,竟然能伸出那把刷子,境界的确不一样。但从表情看,周围的观众是痛苦的,那恋恋不舍的眼神说明了一切。我也是痛苦的,于是想把它记住,希望看到的人,能驻足慢慢地翻看,静静的思考。

繁华,不过是一掬细沙






后记:坛城

坛城:梵文的音译为曼陀罗,藏语称“集阔”,有“中轮”、“轮圆”之意。

    坛城源于印度佛教密宗、系密宗本尊及眷属聚集的道场,是藏传佛教密宗修行时必须供奉的一种对象,其形式多样,大都以唐卡、壁画形式出现,在寺院的各殿墙壁上或天花板上都绘有精美的坛城。就其平面可分为4种,即大坛城、三味野坛城、法坛城和羯磨坛城。其中,大坛城以青、黄、赤、白、黑5种颜色,总集诸尊之坛城及其诸尊的形体,一一描绘诸尊。

    这5种颜色分别代表地、火、水、风、空;三味野坛城,不直接绘画诸尊的形象,而只是描绘诸尊的标识和手印,如金刚杵、刀剑、法*轮等,故以此直接诸尊的本誓念愿;法坛城,主要图画诸尊的种子真言和一切经的文字义理,表示诸佛、菩萨种子文字的坛城,故又称种子坛城。

    修行者见到代表诸佛、菩萨各自称的第一个梵文字母,就如同拜见诸尊一样;羯磨坛城,系描绘塑造诸佛、菩萨威仪事业的坛城,以及诸佛、菩萨的铸像、画像和捏像等雕塑。从坛城中诸佛、菩萨的配置和安请形式来看,上述4种坛城又可分为下列3种形式,即都会(都门、普门)坛城,三世、十方诸佛、菩萨聚集一处,其中以金刚界坛城和胎藏界坛城最为著名;部会坛城,主要表现密宗各部部会诸佛、菩萨的坛城,如11面观世音坛城、系莲花部,佛顶坛城、系如来部;另尊(一门)坛城,以一尊为中心的释迦坛城、如意轮坛城等。绘制坛城时必须尊奉固定的格式,造像的规格尺度都有明确规定,不得改动以免降低其神圣性。

叹为观止。。。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