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枣的诗在线阅读:玛丽莲·梦露的死亡之谜【详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8:03:14
文:网络     编辑:荷花小女子

美国各大报在得知该条新闻后,立即行动起来,主编们发出命令:“撤去其它稿件,将此条新闻登在头条位置上!”那些来不及撤稿的,则马上赶印“号外”。各报还挑选出自己最得力的记者奔赴好莱坞,采访玛丽莲·梦露生前的朋友,她的制片人,与她合作过的导演和演员以及她的数位前夫,记者们争先恐后,他们对这次采访所表现出的热情,甚至超过了关注总统竞选。他们每个人都明白,在美女如云的好莱坞圈子里,玛丽莲·梦露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她在世界影迷心目中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
玛丽莲·梦露生前所拍摄的那些令人百看不厌、精美绝伦的照片,此刻正在被精心复印。各类杂志的封面或夹页中又出现了她那光彩照人、魅力无 穷的形象。它们再次成为喜爱她的影迷们和艺术收藏家的抢手货。尽管玛丽莲·梦露参加演出的影片和她本人,部未获过奥斯卡奖的殊荣,然而,她在好莱坞仍具有无可争辩的优势,在众星璀灿的银河中,她仍属于 惹人艳羡和招人嫉妒的“红星”。
她是世界知名的好菜坞超级“性感明星”,也是世界上无数男人梦寐以求的妙不可言的“女性偶像”。人们曾在50年代阵亡于朝鲜战场上的美国士兵的口袋里发现过玛丽莲·梦露的照片;在中学生的书包里、华尔街大老板们的客厅里、少女们的卧室里、艺术影展的画廊里,随处可见她那娇艳动 人的微笑,雍容华贵的丰姿。1962 年,她年仅36 岁,拥有如鲜花盛开般的美丽年华。喜爱她、崇拜她的人从成千上万的平民百姓到肯尼迪总统,她拥有许多女人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美貌、名声、金钱,她应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为什么被幸运之神如此眷爱的人,会在黄金般美好的岁月中,撒手人寰、弃离人世呢?
人们提出了许多疑问,人们渴望知道事实的真相。在8月5日之后,报刊因登载有关玛丽莲·梦露的报道而销售量大增。在那个令人无限伤感的8月里,美国人如疯如痴般地关注着梦露的死因。有人投信“读者之声”栏目询问:“为什么找不出梦露香消玉殒的答案来?司法界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 的角色?”有的影迷甚至表示要为梦露复仇、献身,扬言只要能找到凶手,不管他是谁,即使法律惩罚不了他,他也逃脱不了厄运。
人们对玛丽莲·梦露深沉真挚的热爱,在她死后,表达得如此淋漓尽致,实在可以告慰她的在天之灵了。
陆续见报的文章透露:玛丽莲·梦露在8月4日下午5点15分左右,曾经和她的私人医生——神经病学专家拉尔夫·格里森博士通过一次电话。在电话里,她告诉大夫说,近日心情欠佳,睡眠不好,有时烦躁不安。最后,她对着话筒颇为天真地问大夫:“您看,我该怎么办才好?”大夫说,她为 什么烦躁不安,什么原因导致失眠,实属个人隐私,病人不说,医生是不便深究的,格里森大夫对她说:“你应该走出去,别老在家呆着,到海边散散 步,或者驾车去兜兜风,试一试,也许当你再回到家里时,心情会感到轻松愉快的。”当时,玛丽莲柔声回答他说:“谢谢!”就放下了电话。
与玛丽莲同住在她乡间别墅里的专职护理护士尤妮斯·默里太太回忆说:“梦露其实并没有外出,放下给格里森大夫的电话之后,她对我说:‘要 么,我俩就在周围转转?’可是说完这话,她略微迟疑了一小会儿,反而转身向自己的卧室里走去。在进门之前。她又转回头向我说了声‘晚安!’” 默里太太对前来调查情况的警方人员陈述说,那天晚上,她一觉醒来已是半夜。夜深人静之时,她发现梦露的房间里仍亮着灯,就想过去看看,但门是在里边锁上的,门内毫无动静。她感到奇怪,就跑到院里,绕到梦露的窗外,从窗帘缝里往里瞧。只见梦露正趴在床上,像是昏睡的样子,于是她急忙打电话把格里森大夫请来。据她说,格里森大夫行动迅速,不几分钟就赶到了。他俩找到一根冬日使用的拨火棍,敲碎了窗子,进到梦露房间里去。他们看见玛丽莲·梦露趴着,一只手里还握着电话,身上裹着一条被单。格里森大夫发现玛丽莲·梦露已经失去了知觉,便立刻邀请当地另一位内科医生 恩格尔·贝格来。经过这位内科医生检查确认,玛丽莲·梦露已经死亡。直到此时,他们三人才决定报警。

警方宣称:他们接到报案的准确时间是8月5日凌晨4点20分。警方到达玛丽莲·梦露的住所时,见到上述三人在场。而死者为裸体,无明显外伤痕迹,死者房间内整洁、清爽、井然有序,没有任何骚扰和打斗的可疑迹象。只是在死者的床头柜上,放着一个倒置的安眠药瓶,一个水化氯醛空杯。从尸体的软硬度推测,确切的死亡时间,应该是8月4日晚8时左右。经过对卧室的全面检查,没发现任何留言或遗书。
玛丽莲·梦露的裸体尸身,在警方验查时,尚散发着她生前喜爱的“香乃尔5 号”牌香水浓烈的香味。
验尸官在其登记本上写着:
验尸号码:81128 姓名:诺玛·琼·蓓克
种族:白人性别:女性年龄:36 岁身高:166.4 公分体重:53.2 公斤其 他:胖瘦适度,营养良好在整个验尸过程中,在场的人无不惊叹地凝视着这 位全美国最著名的标准美人,赞赏着她那无限完美的形体。此时,她那细腻、 亮丽、尚有弹性的肌肤洁白无瑕,稍微散乱的蓬松金发半掩着她那宽阔饱满 的前额,两道弯曲如画的黛眉下,尤如睡梦般垂下的眼皮上翘起长长的睫毛。 面色如瓷。
人们再也无法唤醒这位美人儿,再也无法欣赏她那双蓝色的眼睛了。那双明亮的、射出媚人光彩的蓝眼睛,曾经魅惑过多少观众啊!那充满性感的丰润芳唇,让多少人曾经幻想得到它甜蜜的吻啊!此刻这香唇已经冰冷, 微微露出洁白如玉的牙齿。
此刻,她坦然无知地向一群陌生人最后展示自己的裸体——父母赐与她的宝贵财富。正是这美丽动人的躯体,才使梦露从拍裸照,到为画家当模特儿,最终被好莱坞星探发现,进入20 世纪福克斯公司。在那里,他们几乎是逼迫她拍了那些以出卖色相为主的片子,把她塑造成一名“性感超级明星”。 她为20 世纪福克斯公司挣了多少钱?谁也说不清。总之,她成了20 世纪福克斯公司色情类型片的主角儿,成了他们的一棵摇钱树。然而,他们却始终没给过她公平的待遇。
她有幸成名的过去和如今的不幸早逝,都和这美丽动人的裸体有关,这大概是在场的人们共有的感悟。
然而那仍散发着香气的裸体,似乎在诉说着:“我是无辜的,我并不想死!我和你们每个人一样,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然而我实在无法挣脱命运对我的束缚,社会犹如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在我身上,现在,这张网对我收紧了封口,使我无法顺畅地呼吸,可我是清白的,我是无辜的?”

二、案情起波澜 诺古奇报告惹风波
在美国公众强烈要求和积极参与之下,有关玛丽莲·梦露死因的研讨以各种形式在报刊上展开,向报刊和警方询问此案动态的电话日夜不断。洛杉矶市警察局甚至不得不增加值班人员专守电话。
新的报导说:默里女士补充说——8月4日,梦露去世前一天的早晨, 梦露是含着她那特有的迷人的微笑走出卧室的。当她到厨房去,见餐桌上摆着鲜桔汁时,眼光一亮,说:“啊,有鲜桔汁,这可真太好啦!"此时,她脸上绽开了更动人的笑容,神情愉快。那天,她身穿一件蓝色的睡袍,与默 里女士对面而坐,她们一边吃早餐,一边聊天,随意地东拉西扯,心情格外开朗。
中午时,默里女士听到前厅里有说话的声音,是玛丽莲的朋友,也是她的新闻发布人帕特·纽科姆,他昨晚在此借宿。默里女士听到梦露生气地对纽科姆说,是他拿走了她的安眠药,所以害得她一夜没睡好。默里此时才明白,梦露为什么今日比往日起得早。一般情况下,她常是睡到中午才起床的。紧接着就听到大厅的门砰地响了一声,关上了。大概是纽科姆生气走了吧? 那天下午,格里森大夫来过,和玛丽莲·梦露关着门,在房里谈了大约2 个小时。
可当警方询问这位大夫他与玛丽莲都谈了些什么时,这位大夫却说:玛丽莲当时头脑并非十分清醒,引起了他的注意。在谈话中,她常答非所问,令这位大夫有“茫然无措”之感。总的印象是她有悲观失意、抑郁消沉的情绪。默里女士的感觉正相反,觉得一切都和平日没有什么两样。玛丽莲不出门时一般都着一件睡袍,她喜欢宽松舒适的睡袍。而且大部分时间是躺在卧室的床上,用电话和朋友们聊天。总之,这一天默里女士认为没有什么异常, 她本人没觉得梦露有任何意气消沉的表现或企图自杀的蛛丝马迹。
当晚7点半,她还曾听到梦露与其第二任丈夫乔·迪·马吉奥的儿子小乔·迪通电话的声音,她对着电话又说又笑,仍很开心。为什么仅在半小时之后会命归黄泉呢?如此说来,说她自杀是绝对不合情理的。
此外,默里女士又补充了一个情况:4日晚9时半左右,玛丽莲的生前好友、也是她的经纪人密尔顿·洛林先生曾打来过一个简单的电话,问她是否一切安好无恙?默里女士见此时玛丽莲屋里还有灯光,电话线还拖在门底下,就以为她没什么问题。她对密尔顿说:“您放心,一切平安无事。”玛丽莲·梦露有个习惯,一旦她服了安眠药打算睡觉时,总会把电话移出卧室。既然电话还在房里,说明她还没睡。默里女士的错误是她未亲自进卧室去看看,也没问密尔顿先生是否要玛丽莲亲自接电话,就把电话放下了。这是她有意的疏忽呢?还是完全无意而为?
密尔顿·洛林为什么此时有电话问玛丽莲是否安然无恙,难道他有什么预感吗?
事实是密尔顿先生接到了一位名人的电话,这位名人是谁,密尔顿先生说他无权公布。对方对他说:“密尔顿先生,玛丽莲·梦露刚刚和我通话,告诉我,她今晚不能前来赴约,原来她说本周末来我家打扑克的,可她在电话中说了一些不吉利的话,而且语音含混不清,我猜想她是否病了?本想亲自去看看她,但又不十分方便,您是否和她通个话,问问她的健康状况?待一会儿,我再打电话问您,谢谢!”

密尔顿马上接通了默里女士的电话,然后他也就放心了。 那么给密尔顿打电话的人究竟是谁?这么说来,玛丽莲手拿电话最后通话的人就是这位神秘的人物了?为什么此时不公开站出来说明原委呢?背后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难言之隐吗?
杰克·克菜蒙斯警官如是说:“我从一开始就怀疑是谋杀!”他为自己的怀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8月5日洛杉矶市西城警察局的夜班值班主任是杰克·克莱蒙斯警官。他说,他接到来自玛丽莲·梦露乡间别墅格里森大夫的报警电话,立即做了书面登记,准确时间是1962年8月5日(星期日)凌晨4 点25 分。他因不敢确定是否真有此事,还是有什么人以那位大名鼎鼎、漂亮的好莱坞明星的名字来吓唬他,跟他开玩笑,因此,他没有按照应有的惯例先派他的执勤巡逻车前去探看情况,而是亲自赶到了现场。
当他看到真是玛丽莲·梦露的遗体时,凭他的直觉当即有一种职业性反应,对周围的一切产生了怀疑和警觉。他对默里女士说的“半夜醒来”印象颇为深刻,按正常理解,半夜自然是零点,而他直到黎明时分才收到报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他们都干什么去了?格里森大夫说他们打电话通知了 20 世纪福克斯公司,以及梦露的生前好友们,默里女士又改口说,她说的半夜是3点钟。
但克莱蒙斯警官始终不信,他当时心想、在漫长的4个小时中,是否有人利用时间去做过什么手脚?去消除了作案痕迹?他们拖延报案时间一定是有原因的。玛丽莲·梦露不会轻生自杀!
而眼前这三个人:一个是沉默不语的内科大夫;一个玛丽莲的私人神经病医生(他既然下午在这里和死者谈了2个多小时,为什么早先不说,而先说5点钟那个电话);还有这位默里太太(她是同谋杀手还是真正无辜),他们都在表演呢?还是在陈述事实?
因此,他坚持继续验尸,然后将尸体送去全面解剖处理,不赞成仅凭死者床头柜上的安眠药空瓶,就断定这位明星是因情绪低落忧郁而自杀。杰克·克莱蒙斯警官向上级紧急汇报情况后,得到上级同意,立即将玛丽莲·梦露的遗体送往法学院解剖室,其他人随时等候开庭审讯,玛丽莲·梦露的别墅暂时派人看守,保持原有状态。星期天早晨,年轻的医学博士诺古奇,像往常一样,充满自信,心情愉快,迈着轻快的步伐到法学院上班。法学院人手奇缺,他又没有家室拖累, 正好趁机积累一些临床经验。所以,尽管今天是星期天,他也没打算休息,除了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之外,他希望在医学工作岗位上日后能有辉煌的成就,像那些培养过他的专家教授们一样。
但这位年轻的博士,绝没有料到今天在他的一生中将会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法学院里的医学权威人士是著名的柯菲博士,他是一个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解剖学医生。在他的诸多助手中,他最器重、最信赖的是洛玛·林达医学院病理系助教,曾获得临床病理解剖学学位的医学博士诺古奇。他常把一些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重要病案委托给这位年轻人。当警方通知他,著名的影星 玛丽莲·梦露的遗体须用解剖判断其自杀或他杀时,他立即想到了诺古奇。
这样重要的解剖任务,必须交给一个工作责任心强、细致和有高明解剖技术的人,他的判断必须是绝对可以信赖的。
当柯菲医生打电话到诺古奇的办公室时,诺古奇还在路上。接电话的人根据柯菲大夫的指示,给诺古奇医生留了一张便条,上面写着:“柯菲医学博士请诺古奇医学博士为玛丽莲·梦露作尸体解剖。”这是再明确不过的留言了。
当诺古奇走进办公室时,立即有人提醒他看看桌上的留条,并告诉他,柯菲博士在电话中叫他来后立刻就去。
当诺古奇读着那张便条时,并没有意识到这名字与那位自己喜爱的超级性感明星有什么联系。她那生机勃勃、充满女性魅力的形象,无论如何不会与“尸体”这两个令人厌恶的字眼连在一起。对他来说,她永远是可望而不可求的梦中仙女,是上帝创造出来的最杰出的精灵。看了字条,诺古奇甚至 笑了一下,耸耸肩、摇摇头,暗想:不知哪具老太婆的尸体,竟然“斗胆” 与他心中绝妙的偶像同名同姓?
后来到工作室翻阅警方初步印象报告,关于一般性描述他没太留意,只在备注栏里发现了一条提示:“海曼·恩洛尔医学博士,住威尔希尔大街 937 号,前天曾给她开过一份戊巴比妥的处方;另外,一个神经病医生昨天曾与 她交谈过,印象中,觉得她情绪十分低落。”由此,诺古奇判断,这位白人少妇多半是司空见惯的“自杀者”。
9点半钟,诺古奇医生像往常一样,从容地穿上白色工作服,平静地向弥漫着福尔马林味道的解剖室走去。 在那张他专用的解剖桌上,躺着一个曲线优美的躯体,床单下,那位可能因服了过量安眠药而“自杀的”少妇正等待着他去解开她的死因谜底。
在这个宽敞的大通间解剖室里,没有任何通向户外的窗子,它是封闭式的,瓷砖地洁白晶亮,日光灯照耀得像白天的阳光。每隔相等的一段距离, 就安放着一张固定的高级不锈钢解剖桌,几位法医已经在他们各自专用的尸体解剖桌前工作了。无论是谁,在解剖过程中发出的任何声音,说过的任何话,都会被声控录音机准确地录下来,最后成为破案的有价值的佐证。
使诺古奇医学博士感到惊异的是地方检查院与法医总队的联络官,那位偶尔光临的约翰·迈因纳先生,居然早他而来,正围着他的解剖桌徘徊,直到此时,年轻的诺古奇大夫,依然未曾意识到,他与他的随员们不是为了欣赏他的手术技巧,而是为躺着等待解剖的女尸而来的。
直到他用手轻轻掀起那张洁白的罩单,惊异得差点儿喊出声来!摆在他眼前的,正是他崇拜的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那美妙绝伦的裸体。他不由自主地楞了神儿,数秒钟之后,灵魂才得附体。他不是恐惧,做为一个医生,他早就适应了尸体,他吃惊的是他压根儿就没想到过会是真正的玛丽莲·梦露!
此时,他当然意识到自己的历史责任无比重大,像梦露这样有国际声望的明星,如此令人垂爱的娇娃,她的死定会引起世人瞩目,她的死因定会引起社会上的轰动,而这一切全靠他来破解,真是重担千斤!想到此,他尽量用理智使自己有些节律不齐的心镇静下来。
他拿起放大镜,小心翼翼地在玛丽莲身上探寻,看看是否有什么可疑的麻醉针眼儿,或者施暴的痕迹。他的放大镜在梦露的身上一点一点地移动,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痕迹,他立刻在尸体解剖报告上作了认真记录。
但他在翻动查找的过程中,却发现了玛丽莲·梦露的后腰上,背部的左下方有一块乌青,位置在髋骨处,这是一处轻度的面积不大的瘀斑。此时已呈深紫色,他判断系新伤所致,而且肯定是由于施加外力引起的。因为他知道,乌青瘀斑出现的原因,是由于肌肉和血管之间受到了猛烈撞击,同时, 白血球涌到受伤的部位,执行保卫任务,控制损害的范围,并释放出大量酶, 溶解蛋白质。在这一复杂过程中,瘀斑的颜色会逐渐改变,由深紫色转而渐呈暗褐色,淡褐色,草青色,而黄色则是瘀斑所呈现出的最后颜色。如果肌体是活的,黄色渐渐变淡而消失。
玛丽莲身上这块淤斑是深紫色,说明此伤是新伤,它一定是最近受了某种撞击造成的。可是这瘀斑面积不大,层次较浅,仅凭此,是不会对生命造成致命伤害的,这一个不正常的疑点,跟她的死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诺古奇对这块乌青看了又看,量了又量,思考着、判断着,其他地方均没有异常发 现。最后,他认为乌青虽属外伤,但和其死因无关。
他在验尸报告中写道:“外部检查结果:尸体未经防腐处理,死者为一36 岁白皮肤女子,体态丰盈,营养良好,体重53公斤,身长为1.66 米,颅壳上覆有略显褪色之金发,眼珠碧蓝色,后腰之左下方,有一小范围轻度瘀斑。”
接下来,诺古奇对其解剖所见的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都作了认真详细的描述和记录。后来,对这次检查结果的争议,完全集中于其消化系统的有关结果上。
因为,诺古奇医学博士在玛丽莲·梦露的消化系统——无论是胃部还是大肠小肠之中,均未发现任何残留的安眠药.或其他药物,更没有发现任何折射晶体状物。有常识的人都明白,这对一个真的服了一瓶安眠药致死的人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药不可能被吸收得这么快!检查说明:玛丽莲·梦露的死不可能是因为吞服了安眠药。
聪明的、滴水不漏的诺古奇医生在他验尸报告下边的附注项里所写下的文字,为自己的观察留下了重要的伏笔:“血已抽样,保持原状,以作酒精和戊巴比妥酸剂分析。肝脏、肾脏、胃及胃内物、尿及肠道,均已取样,以作毒理学分析。”
但解剖报告发表时,附注项目还没有结果。

诺古奇的解剖结论,果然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玛丽莲不是自杀而是被人谋害的!”人们对此深信不疑了。
诺古奇为他这次解剖报告所造成的后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尤其后来的化验又出了相反的结论,他自己也在20年之后改变了看法,遭受舆论一致谴责。
三、自杀与谋杀 公众官方各有说法
自从报界公布了诺古奇医学博士的解剖报告后,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玛丽莲·梦露是被人谋杀的。但究竟是谁?又是什么原因杀害了玛丽莲·梦露,则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玛丽莲的好朋友们,几乎是众口一词地认为:玛丽莲·梦露绝对不可能自杀,理由是,她在电影事业上出现的低谷期早已平安度过。此时,从事业方面来说,正是她第二次“飞黄腾达”的上升阶段。她刚刚和20 世纪福克斯公司签定了重拍搁浅已久的《濒于崩溃》一片的合同,并答应在百老汇上演的一部新编音乐喜剧中担任主角,一展她那甜美的歌喉,这是她早已向往的好事!她热爱喜剧,喜剧使她的身心感受到说不出的欣喜。尤其是舞台喜剧,可以使她与台下的观众直接交流,她犹爱这个!而且,拉斯维加斯州还特邀她在几场大型歌舞演出中登台亮相,答应给她的周薪竟然高达5. 5 万美金。 这么多的好事在等待着她,她为什么去死?
有人立刻找出她临死前两天刚刚出版的《生活》杂志,那上边登着一篇该杂志记者对玛丽莲·梦露的专访文章。文中,玛丽莲以她特有的明快语调, 洋溢着欢畅的情绪对采访她的记者和读者描述着她对生活的直接感受。她的原话是:“歌德说过,才干只能靠自己培养。你听,这话说得多好!一个演员首先应该悄悄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掌握全面的表演技巧,在演出时,才能一鸣惊人。在我的生活中充满了荣耀,有时,我随便带条围巾,穿着运动衣,也没化妆就到街上买东西,但即使这样,我也不会被苔菩众生所淹没, 一些顽皮的孩子会悄悄地跟在我后面说:‘哎!”快来瞧啊,你知道她是谁吗?’接着他们高高兴兴地尾随着我,我一点儿也不在乎——反正他们来不及把认识的小伙伴都喊出来。老年人见到我则吃惊地喃喃自语:‘天啊!我碰到谁啦?这不是玛丽莲·梦露吗?我一定把这新鲜事儿告诉我的老伴儿。’ 是的,我高兴,因为我就这样改变了他们的一天。
“有时,清晨,收拉圾的工人经过 57 号大街时,碰巧我出门,他们就这样跟我打招呼:‘喂!玛丽莲,你看今天的早晨有多美啊!’对我说来,这就是一种无上的光荣,我为此充满自豪。因而我爱他们,那些喜欢我的所有人,无论是老人或小孩。
“真有趣,有些干活的人,只要看见我走过,就会高兴地吹口哨。开始他们吹口哨是因为远远看见我是个妙龄女郎,又有一头金发,身材也不错。但当我走近时,他们就会惊叹道:‘天啊,原来是玛丽莲·梦露!’你知道吗,这是我感觉最美妙的时刻!因为我觉得人人认识我,了解我,对我表示友好,而且觉得我对于他们来说是个重要的人。”
有这种自我感觉的人,有什么理由自杀呢? 事实上,确如她所说的,每当她那完美的体态出现,就会吸引众人的热烈目光,他们为她喝彩!她的朋友遍天下,从平凡的百姓到政界高级官员。 她曾多次被白宫邀请参加重要的社会活动,会见过各国外宾。而且谁都知道,她和约翰·肯尼迪总统及他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司法部长都是好朋友,她有什么理由自杀?
他们有千条万条理由证明:玛丽莲·梦露是毫无理由自杀的。她一定是被人谋杀的!
正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诺古奇医学博士解剖报告中的附注化验结果公布了。诺古奇医生的解剖报告留下了一个重要的伏笔——就是玛丽莲·梦露的五脏取样化验。这个结果是由法学院化验室得出的。解剖所见说明的是“观察印象”,而“化验结果”应该是准确的“最终结论”。
不过,实验室里的化验技师们可没有像诺古奇医生看见玛丽莲的尸体时那般惊奇,他们在做了血液和肝脏化验之后,已经得出了分析结果。因为在玛丽莲·梦露的血液和肝脏里,确实测出了戊巴比妥毒素,肝脏中的含量竟有 13%毫克,在血液化验中,水化氯醛的比例则达到了 8%毫克。这两个结 果,足以证明死者确系因以上两种安眠药物中毒而死。这两种药物的含量大大超过了正常范围,足以证明是用剂过量致死的。再加上原要求解剖的附注说明曾指出死者的床头柜上有戊巴比妥空瓶和水化氯醛的空杯子,那么他们自然认为仅此两项化验结果就足以证明其死因与原来的推断相符合。因此, 他们认为再化验其他内脏已无必要,不可能得出其他的结论了,故而,放弃了对胃、肠、胃液残留物和肠中残留物的化验,甚至把它们扔进了垃圾筒。 这样,他们犯了一个绝大的错误:因为这些毒素如果是经过肠胃消化溶进体内的,就说明玛丽莲是自杀身亡,而如果在肠胃中没有发现同样的毒素,就是被人用针剂注入体内的,那就无疑是谋害,是他杀!
这样一来,当诺古奇博士拿到化验结果后仍然无法推断是自杀还是他杀。他无法判断出,这两种药物是如何达到血液和肝脏的,他缺乏足够的证据!
结果公布后,自然又引起了全社会愤怒的谴责!这种明显的疏漏是极其不负责的,是人们无法接受,无法原谅的,关注玛丽莲死因的人们,早已失去耐心,指责诺古奇及法学院的书信,雪片般飞来。
有人说他们有舞弊行为,说他们是被谋杀者雇用的;有人骂他们无能;有人要将他们送上法庭。但无论如何,这严重的疏漏再也无法弥补了。此 项化验结果公布时,玛丽莲·梦露早已入土埋葬了。
对解剖报告和化验结果的攻击,有的来自医学界本身,使诺古奇处于无限尴尬境地,他无法为自己做任何形式的辩护,只有用沉默应付如雨点般的责骂和攻击。美国医学界的权威,著名的诺曼·梅勒大夫,发表文章不无讥 讽他说:“凭诺古奇医学博士的解剖报告当然结论应止于‘自杀’之说,而 要人们不必再在种种迷惘之中倾向于任何谋杀的假设,因为身为法医者,一旦得知当局是倾向于自杀结论的,那么,再也不会有什么强烈的愿望去得出谋杀的结论了。”更有人指责说:“公布的整个验尸报告都是在有人控制之下凭空捏造的,根据某某有名有姓人物亲自了解到的情况是,真正的那份验尸报告已被销毁,而最后公布出来的,签着诺古奇大名的报告,纯属胡编乱造。”

诺古奇自己无法澄清事实,还在于他对柯菲医生为什么不亲自主持这次解剖产生了极大的迷惑;柯菲医生是真正的出于对他的技术信任呢?还是有意嫁祸于他?或者表面上重用实则企图推卸责任呢?
当时的诺古奇医生太年轻了,他估量不出整个社会对玛丽莲·梦露的关注程度,而由此掀起的狂澜怒涛,几乎把他吞没了。
随着事态的发展,牵扯的面越来越广,揭露的真相越来越深透。诺古奇的名字,在整个事件中成为众矢之的。
就在众人对诺古奇的解剖验尸报告提出种种指责之时,法学院的权威柯菲大夫决定从另一个角度去证明玛丽莲·梦露究竟是自杀还是被害的——他决定成立一个由心理学分析专家们组成的委员会。他认为通过这个委员会对玛丽莲身边所有的人,熟悉她生活方方面面的朋友和亲人们,进行广泛的调 查和了解,能分析出她日常心理状态的轨迹,判断出她究竟有没有自杀的可能。她究竟是个热爱生活的乐天派呢,还是自幼就有过自杀企图的悲观厌世 者?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着她的日常行为,导致偶尔的反常可能性?
这个“心理分析专家委员会”由柯菲大夫主持,被群众讥笑为“自杀委 员会”。在当时的美国,确属“新生事物”,是全国首创。
人们得知,这个委员会暗中得到了美国保险公司的支持和赞助,因为玛丽莲·梦露是加入了保险公司“人身安全保险”的著名人物,一旦法律真的断定她确属被人谋杀,那么,美国保险公司将要为这位明星的法定继承人付出巨额人身保险金,这将是他们难以承受的。
“自杀委员会”为了鼓励被询查人畅所欲言、毫无顾忌地回答问题,答应对谈话人所谈内容严格保密。每份调查材料均被作为机密的文件处理,仅限于各委员之间传阅,阅后一律封存。所以只公布他们的分析研究成果,而不附任何其他文字说明。
经过一段时间的神秘采访之后,他们公布了研究结果,只有“应属自杀” 四个字。
最为滑稽的是他们把这个结论放在了诺古奇的尸体解剖报告里。仅此一举,便引起了社会上的极大义愤。读者们纷纷在报刊上公开指责他们是在耍阴谋;用鬼花招欺骗人;是罪恶的“瞒天过海”行径;是替杀人元凶开脱罪责;是被幕后操纵者收买的;是拿了“保险公司”贿赂的;是有重要“后台” 暗中指挥的傀儡,反映强烈。不一而足。
四、爱情如朝露 与棒球冠军的婚姻
不管社会上对玛丽莲·梦露之死作何反应,“自杀”派和“谋杀”派之间如何争论不休,死者总是要安葬的。
在诺古奇医学博士把化验取样留下后,将尸体缝合完好,玛丽莲·梦露的葬礼就提上了日程。
依据玛丽莲·梦露生前流露过的遗愿:葬礼尽量简朴,只希望最亲近的人参加。因此,1962年 8月8日在布伦特伍德举行的葬礼规模并不大。社会名流、影星一律未请,只有她的生前好友亲人 23 人参加。其中最感人的是宣读她的表演教师里·斯特拉斯伯格发来的唁电;另外,她的第二任丈夫 乔·迪·马吉奥和他的儿子小乔·迪父子俩抚棺悲哭的情景也令人心酸。
乔·迪·马吉奥在纽约听到玛丽莲·梦露的死讯后,立即带着儿子乘飞机到达洛杉矶。在整个葬礼过程中,他始终痛哭流涕,不停地重复着:“我爱你!”这三个字,那情景真让人感动无比。
小乔·迪8月4日黄昏还和他亲爱的玛丽莲阿姨通电话,逗得她在电话那头格格直乐,第二天竟然失去了她!她是他最爱的人了。他永远记得他12 岁的某一天,她成为他的继母。
乔·迪·马吉奥以他真挚的感情获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深切同情。有人声说:“假若玛丽莲不死,他们或许会破镜重圆的。”实际上,这绝无可能。玛丽莲·梦露1954 年和乔·迪·马吉奥结婚。那时他独身已近10年了,她则在好莱坞已有了稳固的地位,常常参加一些名人聚会。她与乔·迪·马 吉奥就是在一次名人聚会时认识的。乔·迪是那年美国的棒球冠军,到处受到热烈欢迎。他对玛丽莲早就暗中倾慕,自从认识了她,在接触中领略到她的温和、开朗,十足的女性魅力之后,她的一言一语都令他兴奋。他想尽一 切方法去接近她,对她诉说自己内心的冲动。1954 年,他们在纽约举行了轰动全美的婚礼。
最初,棒球明星为自己征服了一个绝代佳人而自豪,他甚至在未经玛丽莲同意的情况下就洋洋得意地回答记者采访,宣称他的妻子嫁给他后将告别影坛,专心做他的家庭主妇。玛丽莲·梦露得知后曾对他说:“乔·迪,我可没说过这话,你为了我能放弃棒球吗?”使他无言以对。
他俩决定到亚洲旅游度蜜月,直到此时,马吉奥才悲哀地发现,出了美国之后棒球明星一钱不值,这里没人认识他,更没人为他喝彩、欢呼。可他的娇妻玛丽莲却到处受到热烈的欢迎,她那明星的桂冠出了美国依然光彩夺目。与她相比,他黯然失色。他那男性做岸的自尊心受到了意外的伤害,不由情绪低落。当人们为他的妻子欢呼时,他竟会在一边愁眉不展,每当狂热的影迷拥向玛丽莲·梦露时,他就感到无比的窝火。尤其别人在介绍他时, 常常不记得他的姓名而把他称为“梦露小姐的先生”,连他的姓名都在妻子的盛名之下被忽略、被抹掉了,他感到真是奇耻大辱。
她的光芒太强烈了,他受不了!可是他又十分爱她。除了她太有名之外, 他实在挑不出她有什么缺陷。而玛丽莲·梦露对他温情如初,她是个好女人、 好妻子。
但她越在他面前温存、忍让,他的大男子主义就越是不可抑制,并常把内心积存的怨气向她发泄,急了,甚至拳脚相加。玛丽莲原本指望找一个能保护自己的男人,却不料找了个想奴役自己的人!起初,玛丽莲对这一切尽量容忍,她不想使这次婚姻破裂,再回到孤独无援的境地。但在摄制影片《七年的思考》中,玛丽莲扮演女主角,有一个在火车奔驰时,风掀起衣裙,露出了内裤的镜头,乔·迪大光其火,不容不让!他俩真的闹僵了。
玛丽莲思前想后,她觉得自己必须在银幕和乔·迪之间进行最后的选择, 她再也无法忍受乔·迪的粗暴!假如她仍打算演电影,那么她必须和乔·迪 分手。
外柔内刚的玛丽莲·梦露终于在万分无奈的情况下结束了和乔·迪的不幸婚姻。直到这时,前思后想的乔·迪才发现他将失去的这个女人,实际上是他心中唯一的爱。然而,事情已经无法补救了。乔·迪对她说:“玛丽莲, 我真的很爱你!我知道我对你很不公平。难道,我不能改正吗?”
玛丽莲回答说:“乔·迪,我不是没忍耐过,没期望过,可你叫我太失望了。让我们做最好的朋友吧!我们毕竟相爱过。”

乔·迪无奈他说:“玛丽莲,请你记住,我永远爱你。只要你需要我, 就订电话,我一定会为你牺牲一切的。”
玛丽莲含着热泪说:“乔·迪,我明白,我相信你。” 可是自他们分手后,玛丽莲并没求过他什么。她给小乔·迪的电话比打给他父亲的还多。 此刻,乔·迪的泪水是内心深处沉痛的内疚,他悲伤的是他永远失去了一个真正爱过他的好女人。
玛丽莲·梦露 1926 年6月1日出生于洛杉矶一家平民医院里。她的母亲叫诺玛·琼·格莱思蒂,在洛杉矶一家电影厂工作。格莱思蒂是她前夫的姓,玛丽莲是诺玛·琼和一位丹麦籍面包师蒙坦森的私生女,蒙坦森在女儿出世前已经去世。因此,她是个不幸的遗腹女。在她出生之后只好随母姓,因此她的原名是诺玛·琼·蓓克。
蓓克这名字是她的外婆琼·黛拉在洗礼时给她取的。外婆和母亲显然很爱她,但她们生活贫困。她母亲因爱情上屡受挫折曾犯过精神病,后来往进了疯人院。
梦露从小就没有享受过真正的母爱,先是在许多穷亲戚家寄养,8 岁被送进了孤儿院。因此,她是在孤儿院里长大的。12 岁时,因逃避孤儿院中非人的虐待出逃,被她母亲的一位朋友格里斯·安娜收养,她称她为“安娜 姨妈”。直到这时她才有了上学读书受教育的机会,生活相对安定下来。小学读插班,15 岁中学毕业。安娜姨妈的生活虽也不富裕,但她喜欢梦露,而且心地善良。因此,对安娜姨妈,她始终保留着亲切良好的印象。
在安娜姨妈家里,她才有了自己的屋子,自己的小书桌。她心中最崇拜的人物是亚伯拉罕·林肯总统,她把林肯的照片镶在镜框里,放在自己的小书桌上,望着他那充满了睿智的眼睛和慈祥的面容,她心里就会升起一种爱的感觉。她把亚伯拉罕·林肯当成自己的父亲,她崇拜他,喜爱他的深眼窝里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仿佛他能洞察她内心的各种秘密。她向他诉说自己在孤儿院中曾受的委屈,睡前吻他的大胡子,亚伯拉罕·林肯成了这小姑娘 心目中的第二个上帝,真正的父亲。
1942 年,16岁的梦露还是一个极其单纯的少女,她认识了一个在远洋船队工作的年轻工人詹姆斯·多尔蒂。他比她年长5 岁,每当假日,他俩一块儿看电影,无拘无束地聊天。
不久,安娜姨妈要迁居外地,安娜考虑是否要把蓓克送回孤儿院去。
一听“孤儿院”就吓得发抖的梦露只好去找唯一的朋友詹姆斯求救,詹姆斯心中早就爱上了她,只是还没打定主意是否娶她。他不假思索他说:“那我来养你,用不着回孤儿院。咱俩结婚吧!”梦露高兴地拥抱着他,又笑又蹦。他们拉着手去见安娜姨妈。
就这样,刚刚 16 岁的玛丽莲·梦露就当了新娘。新娘所幻想过的美满生活,并没有实现。21 岁的新郎出海远航去了,留给她的钱不足以供她温饱,她靠出卖苦力也难逃贫困的阴影。这时詹姆斯·多尔蒂开始对她厌烦了,认为是蓓克拖累了他,他们开始争吵,家庭生活出现了裂痕。
1945 年初,24 岁的多尔蒂应征入伍、参加海军。从此他既无来信,也再没有回到她的身边,是他有意分手,抑或战争中阵亡不得而知。从此蓓克孤身一人依旧挣扎在贫困生活中。
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位名叫戴维·诺瓦克的挎着照相机的人。他正在执行一个特殊的采访任务:报道前线战士家属的情况。当得知她的丈夫在海军服务时,就极力动员她拍张照片。梦露很犹疑,因为她拿不出多余的钱。当这位摄影师说“不收钱”时.她才兴高采烈地站在那儿,照下了自己生平最喜爱的一张照片。不久,摄影师给她送来了这张照片。照片上那个诺玛·琼·蓓克朴素又自然,天真清纯如一滴晶莹透亮的水珠!她多次对她的好朋友说: “只有这张照片上的女孩儿,才是真正的我。是我的本来面目!”无论是当了明星之后,还是死前不久,她的好朋友们几乎都看过这张她视为珍宝的照片,听过她略带凄楚、无限怀恋的表白。
后来,梦露的生活日益困窘,有时竟然到了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悲惨境地,不得不去求戴维。戴维动员她去做摄影模特儿,拍商业广告片。梦露去了,但这也是临时性的,不可能所有的商业广告都用一幅熟面孔。生活依然没有保障。

有时,这可怜的女人身上只有一角钱。此时她想起了另一位《生活》画报的摄影师托姆·凯利,他曾几次要求为她拍裸体照,说可以给她比较多的钱,但几次都遭到了她的拒绝,她认为那是有失自己尊严的可耻的买卖。然而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去找这位托姆·凯利先生。
见到凯利,她心慌意乱他说:
“假如现在我同意让你拍一张裸照,你还有兴趣吗?” “当然,有兴趣!蓓克,我一直恭候你能允诺,我可以付你钱。” “多少钱?”
“50 美元!怎么样?”
“好吧。”饿着肚子的蓓克就这样以50 美元的代价拍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张裸体照。托姆·凯利为这张轰动一时的照片版权赚的钱成千上万。因为他把这张彩照配上日历,取名为《金色梦,成为当年的畅销品。
而买到《金色梦》年历的人,未必了解,具有这出色线条美的女人是因为赤贫和对生活的绝望才被迫出卖自己的。
玛丽莲。梦露正是因这张照片,被星探请到了好莱坞 20 世纪福克斯公司,开始了她的电影生涯。
那是1947年,刚满20周岁的她,小心翼翼、充满了好奇心地走进了自己从小敬羡神往、带给她无限憧憬的好莱坞庄严的大门,开始了她的新生活。 制片人深知一个美丽女人的价值,他们发现这是一块有待雕琢的璞玉。 她不仅有出水芙蓉般的清丽,秀色可人,且音色动听圆润,笑起来,齿若编贝,腮边那颗美人病更添风彩。那绝妙的身材,散发出无法抗拒的诱惑力。 他们决定把她塑造成一名“性感明星”。
“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制片人问。 “诺玛·琼·蓓克。”
“这名字可不怎么顺口!要想当明星,必须起个使人喊起来响亮、好听、琅琅上口的名字,像葛丽泰·嘉宝、英格丽·褒曼、琼·克劳芙、蓓蒂·戴 维斯,明白吗?取一个真正是明星的名字!”
“好吧!让我考虑考虑吧。”她怯怯地回答。后来,他们建议她叫玛丽莲·梦露,她同意了。
幼稚而单纯的玛丽莲,开始乖乖地在导演们的指挥下。扮演一些无关紧要的配角,不是勾引男人的坏女孩,就是被男人引诱的情妇,她实在没有喜欢过生活中这类不严肃的女人。可是为了保住这来之不易的饭碗,她必须服从一切命令。他们叫她穿那些领口开得很低的无袖透明裙子,裸露着胸口和 肩膀,说是“剧情需要”,她不敢提出任何异议。
对于从贫民窟一步迈进好莱坞的玛丽莲·梦露来说.经历了多年的贫困生活后,突然有了固定收入,成为20 世纪福克斯公司的一名正式合同演员,内心的感觉,无疑是幸运和激动的。周金达几百美金对她来说已经深为满足了。完成一部影片有几千美金的报酬,过去,梦露连想都不敢想自己会挣这么多钱。
五、好梦难成真 与作家米勒的聚散
阿瑟·米勒1915 年出生于纽约,是美国当时举足轻重的现实主义剧作家,也是一位出类拔萃的戏剧理论家。他是梦露的第三任丈夫。他没有去洛杉矶参加玛丽莲·梦露的葬礼,曾引起了人们愤怒的指责。 他躲在一个远离繁华城市的乡间农场里,拒绝一切来访和采访,把自己与整 个世界隔离开来。
他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这种悲痛只有对玛丽莲有着深挚爱情和透彻理解的人才会产生。他把自己关起来,品尝和回味他深深爱过的这位绝世佳人与他相处的分分秒秒。3 个月后,他写出了剧本《明星之死》,以此寄托自己对玛丽莲·梦露的哀思,表达他对美国社会黑暗势力的强烈抗议。
梦露与米勒的一段姻缘,对于了解梦露,迫索梦露的死因,都是很重要的背景资料。
玛丽莲·梦露因为身世飘零,并未受多少教育,文化程度仅只是初中毕业。但她从小爱读书,人也很聪明。进入好莱坞之后,看到周围的编剧、导演、制片人都是大学问家,都是专业知识分子;演员同行里,在大学里读过表演系的也为数众多,更加激发了她对知识的向往。然而她自己的文化水平 却只够读懂剧本,因此她一向敬畏和崇拜有高深文化修养和品格高尚的人。 在好莱坞拍片之余,她回到自己的寓所,就埋头读书看报,以充实自己。阿瑟·米勒那时已经在美国艺术界名声大振,常被请进好莱坞,许多导演都想拍他的剧本。他与玛丽莲是在一个极其偶然的场合相识的。玛丽莲生前曾经对她的朋友艾米详细谈过她和阿瑟·米勒由相识到相爱的过程,以下是她的原话:“我认识阿瑟·米勒还是在认识乔·迪·马吉奥之前,我们是在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里相识的。
尽管我早已知道这位瘦瘦高高、鼻梁上架一副眼镜的学者,就是好莱坞最受欢迎的客人、伟大的作家、编剧阿瑟·米勒先生。 可是没有人对我介绍过他,也就是说我认识他,可他并不认识我。总之我们有时擦肩而过,却彼此冷漠,没喊过一声‘哈罗!’我们真正相识的那一天, 我永远忘不了。实在是太偶然了,就像 20 世纪福克斯公司拍的那部关于狐狸 的音乐片一样。噢,或许比那还妙!因为当时,正巧我一个人站在布了景的舞台上,整个摄影棚里空空荡荡。我是个富于幻想的女人,于是我就想象着自己此时正在跟好莱坞的男舞星福雷德·阿斯特雷跳舞:一会儿是圆舞曲, 一会儿跳探戈,一会儿是狐步舞。我闭着眼睛一个人转啊,转得入了迷, 忘记了同围的一切。正跳得起劲儿时,突然听见摄影棚的大门开了!真吓着 了我,我对自己说,我本该早走掉的,这一定是负责的门卫进来,要把我赶出去了。呀!真丢人!于是我灵机一动就躲到了一只破箱子的后面,紧张地注视着门口。我看见两个人走了进来,他们不是门卫,其中一个是著名导演伊莱亚·卡赞,另一个就是阿瑟·米勒了。我不知他们在悄悄讲什么话,只 是有说话的声音传入耳中。我想躲着等他们走了再溜出去,上帝可怜我,我 因刚刚跳舞出了一身汗,此时在箱子的阴影中浑身冰冷,不幸打了一个响得 惊人的喷嚏!他们立刻警觉起来,看来,他们是在谈一桩机密的事儿,因此都显得很不高兴。卡赞走过来,一边问:‘有谁在这里?’当他看见我在箱 子后边瑟瑟发抖时,就厉声问:‘你是谁?躲在这里干什么?你听到讲话的 声音了吗?’我只好从箱子背后走出来,胆怯他说:‘卡赞先生,我什么都没听见。我一个人正在跳舞。你们进来时,我以为是门卫来赶我出去的,所以就藏了起来。你们说的话,我真的什么都没听见,我吓傻了!您明白吗?’ “卡赞先生终于认出了我,信了我所说的话,他说:‘原来是梦露小姐! 一个人在空房子里跳舞。’总之,气氛缓和了,我甚至还和卡赞先生开了几句玩笑,说这真像是猫捉老鼠的游戏。我们从此倒成了真正的好朋友,因此,我相信了‘夭无绝人之路’这句话。 “当时,阿瑟只是略带腼腆地站在一边儿,我虽知道他的盛名,却从未看过他的名剧《推销员之死》,因为错过了机会。在我和卡赞聊天,两人都感到轻松之后,他才向我介绍了阿瑟·米勒。阿瑟对我礼貌地微笑了一下,这是我们第一次相见的情形,我想,这伟大的戏剧家一定会嘲笑我荒唐的行为。

“这件事发生后大约两周,卡赞先生带我去参加一个晚会。当我躲开人群想到花园透透气的时候,无意中碰到了阿瑟。我们都比第一次相见时自然多了,像早已熟悉的朋友一般攀谈起来。不知为什么,他那瘦长的身材,他的嘴形和眼睛,都使我回忆起童年时神交的亚伯拉罕·林肯总统。于是我把 自己小时候心灵中的那个秘密告诉了他,我说我认为林肯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美国总统。我告诉他,如果他能写一部有关林肯的剧本,而我是个导演的话,那么我就会选他主演林肯!他回答说:‘那将是我最大的荣幸,可是谁来扮演玛丽·都德呢?阁下愿意来扮演吗?’我知道玛丽·都德就是林肯总统的夫人,我俩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说,您不仅长相酷似林肯,还具有林肯式的幽默感!我们谈话的气氛更加活跃起来,就像有个小精灵从这头蹦到那头,扯着我们心弦上那根令人发笑的神经一样,我们面对面地哈哈笑着,他还告诉我,他曾在布鲁克林的亚伯拉罕·林肯高中学习过。我们那次交谈有几个小时。自始至终,他,阿瑟·米勒都牵着我的手,拉着我的一只大拇指,他那只手是世界上最温暖的手,又大又宽又厚,我的大拇指就这么安逸地躺在他的掌心儿里。我忽然觉得他又像是个园丁,而我就像是一朵美丽的花儿,享受着他的滋润。过后回想起来仍有种甜丝丝梦幽幽的感觉,就像我第一次坐在那头粉红色的小象身上的感觉一样:幸福、美好,令人终生难忘。
“自此,我再也忘不了这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男人,因为他有妻室儿女,他待我像待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儿。“后来,你知道,乔·迪闯入了我的生活。然而,阿瑟·米勒,始终在我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他成了我心中活着的亚伯拉罕·林肯——一个精神上水恒的偶像。“当我和乔·迪分手后,再遇到阿瑟时,他并没有轻视我,反而对我不幸的婚姻表示了同情和理解。因此,我觉得和他交谈.经常能引起共鸣,他的话总是对我具有不可抗拒的说服力。在我为自己被别人称做‘色情狂’而苦恼时,他教我大可不必,应该无视那些愚昧之徒的信口胡说。应该对自己的 人烙有自信,他真诚他说,他觉得我的内心是异常美丽纯净的!他的话鼓舞了我,给了我无比的勇气,去面对一切流言蜚语。”

正当玛丽莲·梦露因与乔·迪的婚姻破裂而惶惑之时,20 世纪福克斯公司派她担任《绅士与金发女郎》一片中的主角“金发女郎”。此时,她的周薪是5000 美元。可是在该片中为她配戏的女演员简·罗素却拿20 万美元的总酬。了解了这一情况后,玛丽莲·梦露第一次真正感到恼火,对自己所受 到的不公平待遇感到屈辱和愤怒。
梦露和公司制片人及导演发生争执并闹翻,她离开了好莱坞,心境恶劣。她开始和自己崇敬的米勒在布鲁克林约会,并向他倾诉自己做人和当演员的种种感受,从阿瑟·米勒的友谊中吸取与社会抗争的力量。米勒不仅是一个头脑清醒、富有哲理的作家,他同时也是一个富有伟大同情心的热情洋溢的优秀男人。他一向重视自己或他人做人的尊严。正因如此,当他得知梦露心灵中深重的创伤之后,更无比怜爱她,她对他的信赖和敬仰之情不仅使他感动,也增加了他对她的一种责任感,她那小乌依人般的温柔依恋,也填补了他与妻子感情不和的空缺。他深知玛丽莲·梦露是一个离不开好莱坞的人, 她除了心诚意善的品质和美丽的身段容貌之外,除了当演员演戏,她没有其他的谋生本领。因此,他奉劝她利用这段空闲时间,到纽约里·斯特拉斯伯格夫妇所办的“演员表演训练班”中去学习深造,使自己的表演技巧能得到提高。这也正是玛丽莲·梦露自己所热切期望的。

这期间,他们仍然每周约会一次。 当他们坠入爱河后,他们之间的障碍使玛丽莲却步了,她意识到自己是个第三者。在给朋友的另一封信里她倾诉道:
“因为我一直住在康涅狄克,有时就瞒着艾米偷偷到纽约去过夜,为的是去看阿瑟,第二天下午再匆匆忙忙赶回来。每次我俩分别我都悲痛难忍, 就像家猫在外面逛了一夜似的,离开时肝肠寸断!因为他虽是我此生遇到的最好的人,但他已经结婚,而且有了孩子,有自己的家。我可不打算破坏别人的家庭,但谁又能理解我真挚的感情呢?小时候,在孤儿院里,我认识了不少小孩,他们原来都有家庭和父母的,他们呆在孤儿院,就因为有别的男人或女人插入他们的家庭,将他们的父母拆散了,而后,他们的父母再也未能走到一起。在父母各奔前程时,那些可怜的孩子只好被送进了孤儿院。我可不愿做这样自私狭隘的人,我不能落下这样的坏名声,让人们说是由于我的缘故才使几个孩子失去父母。尽管阿瑟总是向我解释说,他和自己的妻子早想离婚了,一切和我没有关系,我不是其中的破坏者。我真希望他说的是实话、真话。我有时就这样宽慰自己,有时就拒绝了和他定下的约会,我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因为我从没有像爱他这样爱过另一个男人,虽然我结过 两次婚。第一次,我年龄大小,真的还不懂什么是爱情,是为了怕回孤儿院, 你知道吗?第二次是乔·迪拼命追我,而我要比他被动得多,当然喽,我也喜欢他,请你注意,我觉得喜欢和爱是有相当的区别的。他对我所说的一切关于爱的许诺我部深信无疑,可是他却对我拳脚相加,就差使用棒球棍了,可我从未招惹过他。在怒气冲冲的他的面前,我无可奈何。我一向珍惜婚姻不愿老是制造婚恋新闻,给自己惹麻烦。可我相信我和阿瑟不会有悲剧的结尾,我俩是从心灵感应开始相爱的,而且爱得深沉,爱得发疯,爱得无法表达!”

1956 年初,在密尔顿先生的建议下,阿瑟·米勒决走把《推销员之死》 改编成电影,由玛丽莲·梦露扮演其中的女主角,片名改为《汽车站》,这样,他们必须经常碰头研究,也就有了多次自然而然的幽会的机会。
越是相处长久,米勒对她的柔弱越是同情,对她白壁无瑕的纯洁理解得也越深刻和透彻。作为一个具有思想深度、不同凡响的作家,他对她产生了热烈的同情之心,并非是玛丽莲·梦露用出众的女性魅力征服了他。他深深体会到她在好莱坞这架复杂的“赚钱机构”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受的伤害。20 世纪福克斯公司只把她当成赚钱的机器,从没真正关心过她的命运,她做人的尊严。
1956 年 6 月,米勒和梦露举行了结婚典礼。 这一对新人的婚礼,因事先毫无传闻,使举国哗然!虽然他们都是社会名流,但人们普遍认为米勒是伟大的天才,妙笔生花的作家;而性感偶像玛 丽莲·梦露可能在知识上属浅薄之辈,这两个人怎么可能产生共同语言呢? 于是有人说:“阿瑟·米勒一定是疯了!”但大多数美国人却认为:“玛丽 莲·梦露一定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机智,富有才华,否则她怎能获得美国最 伟大剧作家的爱情呢?”
然而,无论社会舆论如何,玛丽莲·梦露是沉浸在自己幸福无比的婚姻中了?
婚后,玛丽莲笑口常开,歌声轻快,走起路来飘飘若仙,洋溢着甜蜜的感觉。
可以说,这次婚姻是玛丽莲·梦露一生当中最称心如意的事情,也是她最美满的一段生活。
让我们听听剧作家阿瑟·米勒的心声:
“我和玛丽莲·梦露有5 年幸福的婚姻生活。起初,我俩都陶醉在这种幸福中,恩爱、甜蜜、分不开、离不了、相互分享生活中彼此的欢乐和苦恼, 从精神到肉体我们成了一个人。我欣赏她,她热爱我。正是为了使这种感觉永不消失,我被卷进了那曾吞食她的‘好莱坞机器’。
“陪她应酬那些永无完结的接见和茶会,为了她的影片,我出谋划策,亲自动笔,还要无数次和制片人、导演协商, 我逐渐发现自己找不到任何创作的时间和灵感了,我失去了太多的自我。即使灵感的火花偶然降临,脑海中出现了戏剧的人物和场景乃至精彩的对话,可我却不能独自与笔纸相处。玛丽莲像顽皮的儿童需要保姆一样需要 我的关怀、安慰、照顾、鼓励和推动??天哪,我还能写剧本吗?我不再是 阿瑟·米勒了,仅只是好莱坞明星玛丽莲·梦露的丈夫了。”
“1960 年,我被玛丽莲·梦露折腾得身心疲惫不堪,决定与她分手。”
“她哭得令人心碎,还说她会自杀的。” “我说你不必这样,你的一生注定和好莱坞分不开,而我的一生也是和戏剧不能分开的。我们谁也不必为另一个人而牺牲自己的事业。那么,我们只有舍弃彼此的爱情。 “我出于无奈,也是一种变相的残酷的自私。她已经那么习惯于把我做为她的神明、伟大的精神支柱。可我却退却了,把她留在黑暗的人世海洋中,使她如一叶孤舟在茫茫世界里,又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后来,听说她开始酗酒,开始沉沦,开始变成了上层政界要人的情妇,心里真难过。 “难道我没有责任吗?上帝宽恕我吧!”
六、情痴反被误 与总统兄弟的隐情
1961 年上任、1963 年遇刺身亡的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总统出身于20 世纪美国最有权势的家庭。他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原是伯利恒船厂的助理经理,
1926 年到1928 年还曾从事电影事业,有在两年时间内拍出过 76 部 电影的记录。早年有机会认识了罗斯福,后来,在富兰克休·罗斯福竞选总 统时·约瑟夫·肯尼迪是他竟选班子中的得力干将。但当罗斯福当选总统后, 因听信了别人的谗言,对这位为他出过力的人漠然而视,使一心想当财政部长的约瑟夫失望之后转而弃政经商,从事卖酒生意。他利用罗斯福总统之子 詹姆斯的关系,取得了苏格兰威士忌和杜松子酒在新英格兰的经销权,因而获利颇丰。他和妻子罗斯到英国寻求酒类经销权期间,又与黑社会有了来往。 后来,罗斯福政府任命他为证券管理委员会主席。他进入了华尔街,干得很 出色,不仅证明他真正具备行政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还有非凡的工作热忱和充沛的精力。
1936 年他出版了名叫《我支持罗斯福》的书。书一出版,他立即给罗斯 福寄上一本。不久就收到了总统罗斯福亲手写的收据,上面写着: 亲爱的约瑟夫:我支持肯尼迪。书好,我很高兴。
富兰克林谨启这当然是比任命他当“证券管理委员会主席”更高的奖赏, 他把它装在镜框里挂在客厅的墙上。不久他又接任了美国驻英大使的职位,在二战中为罗斯福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巩固了他的政治地位。 他有四个儿子:长子:小约瑟夫·肯尼迪;次子:约翰·肯尼迪;三子:罗伯特·肯尼迪;幼子:爱德华·肯尼迪。还有两个女儿分别叫凯瑟琳和帕特里夏。

1960 年年尾,次子约翰·肯尼迪当选为第35 届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第二次大战中参加过海军,负过伤,当过战斗英雄。但他从不以此自吹自擂,他是一个质朴无华,温文尔雅,富有幽默感的人。1952 年,约翰·肯 尼迪当选为参议员,从波士顿迁往华盛顿。那时,他还是个未婚青年,被视 为华盛顿最有吸引力的单身汉。不仅因为他富有的家庭背景,受过良好的教 育,更吸引姑娘们的是他的气质和风度。
她们常常找各种借口接近他,其中就有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杰奎琳·伯维尔。她是华盛顿《时代先驱报》的优秀记者,整天挎着照相机四处采访,在 她撰稿的专栏里,充满了幽默动人的语言。她文笔流畅、思想敏捷,梳一头深褐色的短发,在追求肯尼迪的女人中间,她绝不是最漂亮的。当时,著名影星奥德丽·赫本、玛丽莲·梦露都曾是这位参议员的嘉宾,但杰奎琳以她的机智和朝气,良好的家族背景,胜人一筹,征服了约翰·肯尼迪。
他们于1953 年6月订婚,1953 年 9 月 12 日在罗得岛新港的圣母玛丽亚教堂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典礼。1961年,杰奎琳做为美国第一夫人入主白宫。约翰成为肯尼迪家族史上最显赫的要人。
但他们的婚姻并非完美无缺。1955 年当杰奎琳住院生产时。肯尼迪却正 在为他的竟选做准备,没有留在她身边。不幸的是她产下一个死婴,她把这 一切都归咎于丈夫对妻子的忽视和失职,积怨于心。因为当约翰·肯尼迪为他的腰伤动手术时,她曾寸步不离、为拯救他的生命而付出了全部心力。 约翰·肯尼迪总统在家族中最亲密的朋友是他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
这位罗伯特自从哥哥当上总统之后,在社会上自然处处受到欢迎,干什么事儿都得心应手。
当得知玛丽莲·梦露与著名戏剧家离婚之后,罗伯特频频拜访这位明星。 并告诉她,现在当上总统的哥哥约翰·肯尼迪,还记得当年他身为参议员时, 与她见面的种种情形。说他俩都喜欢她。
玛丽莲听了此话,深受感动,就拜托他向总统致以亲切的问候。当时, 玛丽莲正处于强烈的感情失落中,她唯一深爱的男人阿瑟·米勒与她离异 后,她的精神支柱崩塌了。有好几个月,她独自哭泣、酗酒,没有一天不吃 安眠药。严重的精神创伤使她的情绪很难稳定。她认为自己是因为电影的缘 故才失去了心爱的丈夫,因而对电影产生了空前的恐惧。有时躲在化妆室里 长时间地哭泣;有时某个情节使她想起米勒,她就坚决要求修改剧本情节; 有时没拍完规定的场景,她却失踪了;有时她一个人能一天不吃不喝失魂落 魄地呆坐着。她被严重的忧郁症折磨,人们只好把她送进医院治疗。
出院后,玛丽莲·梦露离开了好莱坞,到赌城拉斯维加斯度假,在这里她又遇到了罗伯特·肯尼迪。在他花言巧语的哄骗之下,玛丽莲终于成了他的情妇。罗伯特·肯尼迪生于 1925 年,他只比梦露大半岁,但此时已是声名大震的美国司法部部长了。
他极其真诚地表示,一定设法与妻子埃塞尔·斯卡凯尔离婚,但必须等待适当时机,因为此事举足轻重,不妥善处理,或许会影响到整个肯尼迪家 族的政治前途和命运。他的一番表白,得到了玛丽莲·梦露的理解,玛丽莲 轻信了他的许诺。从此,梦露重振精神,幻想着未来更惊人婚姻的可能性。
罗伯特·肯尼迪开始经常光顾玛丽莲·梦露在洛杉矶郊区华丽的别墅, 并帮她请了专职护理人员和私人医生顾问格里森大夫。还给她装上了直通他 办公室的专用电话。
当他和当总统的哥哥谈及玛丽莲·梦露时,约翰·肯尼迪神秘地笑了。
不久,玛丽莲·梦露开始频频接到白宫发来的各种邀请,参加各种场合 下的宴会和各种名目下的仪式,在这些场合中她应付自如,从容得体,人们 在报刊上常见到她那依然诱人的风姿,闪闪发光的时装,她又成为公众注视 的目标。1962 年 5 月 19 日晚,约翰·肯尼迪在麦迪逊广场公园举行盛大生日晚会。整个公园犹如神话中的水晶宫殿,灯火辉煌,四处是欢声笑语。肯尼迪更是神采奕奕,他发表了简短而有趣的演说:“45 年前,我的父母把一位新的肯尼迪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来,那就是站在你们面前的我??”欢呼声、掌声轰然响起。总统的讲演结束后,身穿翠绿色紧身长裙,光艳照人的玛丽莲·梦露走上台,她那丰满动人、曲线毕露的夜礼服,使她在彩色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高雅、俏丽。在官宦满座、富豪如云的隆重仪式里,她演唱《祝你生日快乐》和肯尼迪最喜欢的《当艾里什眼睛含笑时》.那动情的歌声,甚至压过了第一夫人的光彩。一曲终了,欢呼声鹊起。玛丽莲·梦露的魅力使整个公园里的节日气氛更浓了。
玛丽莲·梦露暗中成了肯尼迪兄弟俩的情妇,这在情报局里几乎是尽人皆知半公开的秘密。
梦露更爱他们其中的哪一个呢?聪明的人不难情出.她爱的是总统约翰·肯尼迪。因为约翰·肯尼迪具有天生的幽默感,即使在“古巴危机”时,他也会说些令人捧腹的笑话给梦露听。他对梦露这样说起林肯:“我就睡在林肯住过的那间屋子里。每天看着他那神气的模样,第一个向我道早安的人是他,最后一个祝我晚安的人也是他。”
玛丽莲·梦露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你这是怎么啦?我的美妞?我说的是笑话,照片又不会开口说话。你为什么发呆?” “可是,我有过和你同样的经历??”梦露说。“你住过白宫林肯室?”肯尼迪哈哈大笑。
“不!我小时候也有一张亚伯拉罕·林肯的照片,我每天早晨也是第一 个对他说早安,晚上最后一个向他道晚安的人。可是,你是住在白宫里, 而我那时却是住在贫民窟里的一个可怜的孤儿院里??”说到这里,两颗晶莹的泪珠滴落在总统的领带上。
自从她家里安上了直通白宫和司法部的专线电话,除了极少数的朋友能 在事先约好后来看她,她已经与外界隔离了。她再不去好莱坞上班,停止续 签一切合同,而把自己封闭起来,直到她意识到自己上了当为止。她期待着出嫁,但她知道,总统是不可能娶她的,她也不愿因自己破坏了他的政治前途。可是罗伯特是可以娶她的,他不仅信誓旦旦地保证过,况且他是司法部长啊,真想离婚,不是易如反掌吗?
可是他每次来寻欢作乐后,总是对此推三推四,当玛丽莲真的怀上了他的孩子时,他却让她打胎。再后来居然避而不接梦露的电话。 玛丽莲·梦露终于明白了,她想结婚,结束这种不正常的关系,只是一厢情愿的梦想。后来,她主动避开了他们,拒绝做他们的玩偶。她在想对策,她忍不了这口气。于是她自己向某个小报的记者放风:玛丽莲·梦露将要公开个人密恋的记录——她的日记。她还打算召开一次记者招待会,宣布她与某个官界人士的私情??可以想象这种风声对肯尼迪家族产生了多大的震撼。
她通向白宫和司法部的专线立刻被拆除。梦露明白,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因此,她再不敢轻易走出家门,她知道那样会有被暗杀的可能,她不得不为自己的生命多加小心,她把自己的一切记在了她 那本粉红色的日记里。她决定再回到电影和舞台上去。
两位具有最高权势的肯尼迪兄弟,也许对玛丽莲·梦露都不想下毒手。他们真爱也罢,假爱也罢,总归从这位女人那里得到过快乐和满足。 但他们的所做所为,始终没有逃过老约瑟夫·肯尼迪的耳目,这位为肯尼迪家族建功立业的人还活着。虽然半身瘫痪坐在轮椅里,可是通过各种可 能的渠道,他依然全身心地注视着儿孙们的一举一动,不容任何入败坏肯尼迪家族的名声。别忘了:他在电影界也是个老前辈,对付一个“小演员”, 他有的是办法。他早在30 年代初就和美国的黑社会有关系。
老约瑟夫·肯尼迪在两个儿子和玛丽莲·梦露的这场“游戏”中,始终怀着警惕在冷眼旁观。当小报上的消息传出后,他会坐视不顾吗?
七、案情有进展 二十年后再掀波澜
玛丽莲·梦露死因始终是个悬案。经过 20 年的岁月,直到 1982 年12月,才有了进一步的调查结果公布。当年接到报案即赶到现场的杰克·克莱 蒙斯警官,是一个有正义感而性格刚毅的人,是他坚持要求对玛丽莲之死一 案不做“自杀”结论,而送法院解剖的。他对几位在场人察颜观色的结果, 使他认为其中必有谎言。尽管后来“自杀委员会”把他们的调查结论“应属 自杀”写在了诺古奇的解剖报告里,他依然坚持自己对“谋杀”的怀疑。
另一个怀疑玛丽莲死于谋杀的人是洛杉矶市一个自称曾与她有4 天婚史的作家罗伯特·斯莱沙。他认为被诺古奇医生忽视的那块乌青事出有因,说不定是在玛丽莲·梦露被轻微麻醉的情况下,从那儿强行注入了大量安眠药物致死的。因为注射少量麻醉剂的小针眼儿消失很快,几个小时后当然不会再发现。可是强制注射时,对方稍有反抗,就会在皮肤上造成损伤,这就是瘀斑形成的主要原因。另一种可能是被注射者虽不能反抗,但执行注射任务 者心情紧张,用力过猛,也同样会留下外伤,因为那瘀斑的位置确在腰下髓骨处,与臀部注射部位十分接近,这一说法令许多人信服。
尤其让人生疑的是,与梦露同住一住宅区的一位妇女说她曾看到过罗伯 特·肯尼迪同一个身背药箱的人一同进入过玛丽莲的家中。这种说法可能让人难以置信,因为干这种事,一个司法部长用不着亲自参与就能办成。但杰克·克莱蒙斯警官说,在1962 年,确曾在验尸官的办公室里见过那本传说 中的粉红色日记本,可第二天就不见了。据说其中有些内容涉及到当时的国家机密,因此被国家安全局的人收走了。这更证明玛丽莲·梦露生前的确和肯尼迪兄弟有密切往来,否则她又能从何种渠道得知什么“国家机密”,而把它们记在自己的日记里呢?
玛丽莲·梦露死前不久曾向她的一位好莱坞女友透露:不久,她有可能再次结婚,对方将是肯尼迪总统的亲弟弟罗伯特·肯尼迪。 罗伯特·肯尼迪涉嫌玛丽莲·梦露之死的另一证明人是电话窃听专家伯尼·斯平德。他控告说,由于他知道玛丽莲·梦露曾拥有通向司法部的专线电话,他为某些其他事情搜集过有关罗伯特·肯尼迪的材料,因此而遭到过 纽约州检查院的搜查。当时检查院院长弗兰克·霍根是罗伯特·肯尼迪的好朋友,他们没收了伯尼·斯平德家中的全部录音磁带,其中包括涉及到玛丽 莲·梦露死因的证据。斯平德 1980 年起诉,要求归还这些物证。因此可以认为关于玛丽莲·梦露死因的官方说法,始终是不可信任的谎言以上这些情况 说明:玛丽莲·梦露的死因与当时的政界要人肯尼迪家族有直接关联。
另一位名叫詹姆斯·霍尔的人称,1962 年他曾在洛杉矶当过救护车司机,他说玛丽莲·梦露从她家抬上车时,的确还没死。在他正要把这位明星救活之际,跟她上车的一个医生给她打了一针,说是强心针,可是她却立刻死了。他至今记得那个医生留着络腮胡子,脸上好像还有麻子。可是洛里森 大夫却没有麻子,那这麻子又是哪儿来的,跑到哪儿去了呢?这一说法似从 一个侧面证实了杰克·克莱蒙斯对现场观察的怀疑。
于是旧闻重炒:关键证人,那位当时玛丽莲·梦露的专职护理人尤妮斯·默里女士,人们怀疑她肯定是被人收买后才沉默不语。以谎言掩盖事件真相的。 还有玛丽莲·梦露死的前一天住在她家中的那位帕特·纽科姆,她的新闻发言人,是否也是被人收买的呢?据默里护士讲,他曾因为拿过梦露的安眠药而与梦露发生了争吵,其间他做过什么手脚没有呢?解剖医生诺古奇 20 年前 究竟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诺古奇为了澄清自己,在 20 年之后,自己也发表声明要求重新审理此案。另外,当年负责验尸的助手洛兰·尤迪声称,他当年 在玛丽莲·梦露的死亡证明书上签字是被迫的。
全国又掀起了一场要求重审玛丽莲死亡案的波澜。终于,洛杉矶地方法 院表示要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重新开庭审理。到重审那天,记者们再一次一窝蜂似的聚集在洛杉矾地方法院、等待现场采访。地方法院被警方重重包 围,他们阻拦一切记者入内。出入意料的是还未开庭就传出了地方法院驳回 了斯莱沙等人要求起诉的说法。至此,众望所盼的“水落石出”又化为泡影。 在记者和全国舆论界的不依不饶之下,洛杉矶地方检察院在1982 年12月终于公布了其调查报告,报告原文如下: “一宗谋杀案非同小可,其过程、结果必定需要密谋。
凡在 1962 年 8 月 4 日到 8 月 5 日之间,到过死亡现场的所有人,主任法 医及验尸官,临时指定进行尸体解剖的外科医生,派往现场的所有的警方人 士,以及洛杉矶警察局的高级官员等等??经过多方调查,反复查证,没有 发现任何可以支持某种谋杀假说得以成立的迹象。”
此报告还附带说明:“之所以进行这次调查,是因为 1962 年地方检查院对该事件未进行过彻底审查(不过诺古奇医生做尸体解剖时,地方检察院院长约翰·迈因纳在场)。
这份报告公布后,如释重负的诺古奇医生最感激的是几位有社会地位的医学界名人对他的解剖报告给予了出人意料的充分肯定。但绝大多数持“谋 杀”观点的人们并没有因这一报告的公布而疑虑全消,他们认为这是法学界 无能的具体表现。
欺骗之说未能消除。有几位知名记者说,联邦调查局根据新闻自由的原则转给他们参阅的玛丽莲·梦露的档案,因缺页太多以致无法连接起来。一位受人欢迎的电影明星的档案,又何劳联邦调查局的大驾去删节呢?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1962 年监督诺古奇医生解剖的地方检察院联络官员约翰·迈因纳当年曾和杰克·克莱蒙斯警官有一致看法。他不仅观看了解剖,还亲自询问过玛丽莲·梦露的私人医生格里森大夫,这位大夫曾给他听过自己在梦露生前和她谈话的录音,迈因纳保证不向任何人透露,但是他后来对克莱蒙斯警官说: “我有充分理由相信你的怀疑是有道理的,玛丽莲·梦露绝不是自杀而死的。”
但当 1982 年地方检察院公布了调查报告后,迈因纳对当年所说的话作了更正:他说当时的意思是,玛丽莲的自杀可能并非出于本意,或许是在某种意外情况下吃错了药。
对这一切均不屑一顾的是那位作家罗伯特·斯莱沙。他声称,即使把自己的一生都献出去,他也心甘情愿。他要继续进行单独的私人调查,要为曾做过她4 天妻子的玛丽莲·梦露报仇雪恨。
八、意外的尾声 明星死于政治谋杀?
在 1982 年玛丽莲·梦露的疑案旧事重提后,又过了 3 年。1985 年 11 月23 日,巴黎法新社发表了一条新闻:“有一应自称跟玛丽莲·梦露有过 4 天 婚史的美国作家罗伯特·斯莱沙今日在罗马举行的一次招待会上说,他有证据表明,这位性感明星当年并非自杀身亡,而是因为她涉嫌跟美国前总统肯 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的桃色关系而遭杀害的。”
消息自然又通过越洋电传,传回了美国。 1996 年,事隔 11 年之后, 一本名叫《33 号地下室:玛丽莲·梦露传说最后章》一书在美国出版,该书 是由两位美国作家合写的。书中说,当时已因中风而半身瘫痪的老约瑟夫·肯 尼迪(肯尼迪总统的父亲)秘密跟黑帮头子联络,由他派人下手杀了梦露。 而后来的掩饰行动,据说美国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及肯尼迪兄弟都参加 了。
书中还说:玛丽莲·梦露在死前两周曾堕胎,打掉了她和罗伯特·肯尼迪的骨肉,当时,她曾威胁说要把他们的丑事公诸于众。如果梦露真的这样做了,当时的总统约翰·肯尼迪和他的弟弟罗伯恃·肯尼迪都可能终止自己的政治生命。
1986 年拍卖的玛丽莲·梦露的一个电话本被一个青年人买去,它只有12页,可是在其中的某一页上写着“11 点给杰打电话”,杰克是肯尼迪的爱 称。此事也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相信梦露死干政治谋杀的人认为它是又一 个有力的佐证。
梦露死后,肯尼迪兄弟也先后遇刺身亡,命运之神谁也把握不了,而且他们的死也成了历史之谜,至今无法破案。会不会是哪位倾心于玛丽莲·梦 露的影迷干的?或者是玛丽莲·梦露那不朽的冤魂向她的谋杀者施行了报复?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梦露之死和肯尼迪之死一样,虽然在公众中引起过种种猜测,但至今谜 底仍未揭开,也许它们在等待历史中的某一个契机,也许它们永远是一个谜, 谁知道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