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柯.扎罗内: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难成大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8:19:07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难成大才——跟梁启超学教子

2011-9-30 12:33:03  月出东山上   『亲子中心』[育儿日记]--天涯社区
  初识梁启超,是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上,因为他居然反对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闹起义,心里有点小反感。
  
   第二次认识梁启超,是由于梁思成。
   有一天我打车去首都机场,结果在机场高速被狂堵一个多小时,差点误了登机。路上1039交通广播的主持人调侃道:我们真该后悔当初没听梁思成的劝告,50年前,他老人家就放过话,‘北京城如果今天规划不好,早晚有一天你们会看到工业污染、交通阻塞、人口拥挤等诸多现代城市病症的出现’。
  
   梁思成是谁啊,这么牛?回家上网一查,发现这老头还真了不得。他是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奠基人,曾主持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联合国大厦建筑顾问委员会专家,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更出人意料的,他竟然是梁启超的大儿子。当时已经身为人父的我,对梁启超的印象有了一点点改观:虽然他不赞成革命,但为国家培养了如此杰出人才,也算得上是个好父亲。
  
   第三次了解梁启超,是在地坛书市淘得一本《梁启超家书》。
   方知梁启超子女9人,个个皆英才。除梁思成外,次子梁思永是著名考古学家,次女梁思庄是著名图书馆学家,最小的孩子梁思礼,是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其他子女在各自领域内,都取得了突出成就,成为本行业的专家。
  
   我想起2005年,温家宝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此问一出,立即成为社会讨论焦点,被称为“钱学森之问”。
  
   可见,即便是在当今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和平年代,杰出人才之培养,尚属不易。而梁启超竟然以一人之力,在政治动荡、风雨飘摇的社会大背景下,培育梁氏一家“满门俊秀”,更是难上加难。
  
   读罢《梁启超家书》,我掩卷长思:为什么梁启超的子女个个是人才,而我们的孩子为什么难成大才呢?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与梁启超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差距?   经过反复斟酌比对,我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不同,希望和广大网友共同交流探讨:
  
   一、我们常替孩子作主,梁启超总让孩子自主
  
   二、我们严格要求孩子,梁启超严格要求自己
  
   三、我们生怕孩子吃苦,梁启超最怕孩子安逸
  
   四、我们看重孩子分数,梁启超关注孩子能力
  
   五、我们一味苛求成功,梁启超提倡趣味生活
    一、我们常替孩子作主,梁启超总让孩子自主    众所周知,梁启超是清末明初政治舞台上叱诧风云的人物,他以 “笔锋常带感情”的如椽之笔,写下了大量抨击政府、揭露黑暗、批判政敌的文字,让无数热血青年为之疯狂,也让当政者和其政敌胆战心惊、不寒而栗,视之如洪水猛兽。
  
   然而,在梁启超子女的眼中,父亲却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他非但没有那个时代父亲所常见的封建大家长作派,而能与孩子们平等相处,慈爱有加。他在信中常常亲密称呼自己的孩子为“宝贝”,像朋友似的和孩子们拉家常、谈人生、讲学问。他关心孩子们的生活和前途,但又十分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和意愿,从不独断专行。从学业到婚姻,都由孩子自己作主。
   1、“不必泥定爹爹的话”
  
   1927年8月,他的次女思庄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已学习一年,该选学具体的专业了。梁启超希望女儿去学生物,他在信中自信满满地对思庄说:“我很想你以生物学为主科,因为它是现代最进步的自然科学,而且为哲学社会学之主要基础,极有趣而不须粗重的工作,于女孩子极为合宜,学回来后本国的生物随在可以采集试验,容易有发明。截至今日止,中国女子还没有人学这门,你来做一个‘先登者’不好吗?”
  
   后来,梁启超从二儿子思永的来信中得知,由于麦基尔大学的生物学教授课讲得不好,无法引起思庄对生物学的兴趣。梁启超知道后,心中大悔,深为自己的引导不安,赶紧写信给思庄:“庄庄,听见你二哥说你不大喜欢生物学,既已如此,为什么不早同我说。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你离开我很久,你的思想近来发展方向我不知道,我所推荐的学科未必合你的式,你应该自己体察作主,用姐姐哥哥当顾问,不必泥定爹爹的话。我很怕因为我的话扰乱了你的治学之路,所以赶紧寄这封信。”在父亲的鼓励下,思庄后来改学图书馆学,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2、被“父爱”逼疯的俊才
  
   同样是子女选专业,看看当今我们的父母是怎么抉择的吧!2011年04月20日,《中国妇女报》曾刊登过这样一篇报道:
  
   俊才从小就是一个性格内向、心肠柔软、偏胆小的孩子,但是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并且勤快、孝顺。俊才最大的梦想是当一名文学家。从初中开始,他写的文章就经常在校报上发表,进入高中后,他写的文章已经陆续在校外的报纸和杂志上发表。
  
   然而在俊才读高二时,其祖母突发脑溢血,在祖母即将去世的那一刻,作为乡镇医生的父亲把俊才拉到祖母面前说:“无论如何,我要送才伢子读医科大学,我找不到治脑溢血的办法,我的儿子也一定要找到。”然后拉着俊才跪下,要他当着即将去世的祖母发誓。
  
   后来,在父亲的坚持下,俊才填报了医科大学。进入医科大学校园以后,俊才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体会到大学生活的快乐,只要一涉及针灸、手术等与人体接触的课程,他就惊恐不安。第一年,他硬撑了过去;到了第二年,他开始长期失眠,做噩梦,不想去教室,特别是解剖实验室……他鼓起勇气给父母写信,要求重新读高三,再报考其他专业。
  
   他在信中写道:“我尽了所有的努力,但是我还是做不到。我求求你们让我重读,不然,我会疯的,真的会疯的……”可俊才的父亲回信要他坚持,并赶到学校鼓励他,陪伴了他半个月时间,“这两年你不也坚持下来了吗?”父亲离校时还对他满怀希望。
  
   想回去重读,父母坚决反对;想离校出走,又怕父母伤心。俊才的精神濒临崩溃。白天,任脑子里胡思乱想,躺在寝室睡;到了晚上,才出去吃一顿饭。有一天夜里他出门散步,竟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河里……后来,水声把他惊醒。
  但就是到了这个时候,父母还是没有引起警觉。其后的一段时间,俊才先后三次跑回家里,有时候显得衣冠不整,像是喝醉了酒;有时候又自言自语,别人不知所云。而且每次回家对父母都不理不睬,父母仍然以为他只是在赌气,总是好言相劝一番,送回学校了事。
  
   终于有一天,俊才在实习医院里看到了尸体而惊厥昏倒,醒来后的他认不出自己的父母,而且追打父母,最终不得不送到医院进行精神康复治疗……
   3、教育类似农业
  
   读了上面两个反差强烈的故事,或许能触动某些家长的神经,但肯定也有些父母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孩子年龄尚小,身体智力发育未健全,社会经验不足,父母替孩子做主,正是为了避免他少犯错误,少走弯路,绝大多数孩子在父母无微不至的精心“呵护”下,都会健康快乐成长,像俊才那样被逼疯的极端案例,毕竟是少数。
  
   乍一听来,这些父母的看法似乎不无道理。但事实究竟是怎样呢?据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调查,目前我国小学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初中生的这一比例分别是14.2%和2.9%;高中生分别是14.8%和2.5%。“十一五”期间,全国法院判决的青少年罪犯5年间增长12.6%,其中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长情况更加突出,5年间上涨68%。
  
   看来实际情况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乐观。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原本应该天真烂漫的孩子,产生异常心理问题倾向呢?
  
   我们不妨听听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曾经作过的一个比喻: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工业是把原料按照规定的工序,制造成为符合设计的产品。农业可不是这样。农业是把种子种到地里,给它充分的合适的条件,如水、阳光、空气、肥料等等,让它自己发芽生长,自己开花结果,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吕先生所说教育“类似农业”,意指孩子就像农作物的种子一样,本身都具备开花结果的潜能,只要外界条件适宜,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发挥自己与众不同的能力,长大成才。但如果你不按作物生长规律,拔苗助长,或者作物本身是南瓜种子,你非按西瓜方法栽种,即便付出再多的努力,它也无法长出西瓜的模样来,最后只能变成“歪瓜裂枣”,一无是处。
  
   法国伟大哲学家卢梭在其经典名著《爱弥儿》中指出: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3种,一种是人自身潜能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一种是身边的人对我们的教育,是人的教育;一种是周围的环境或事物对我们形成的影响,是事物的教育。
  
   如果在一个人身上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既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都是服务于人的潜能发展的,他就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始终如一的坚持自己的人生目标,生活将很充实,很有意义。
  
   相反,如果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孩子就会表现出烦躁、不安、沉默、依赖、自闭等不良反应,长大后对工作缺乏激情和创造力,生活枯燥乏味,没有目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做最好的自己。如果生命的成长趋势受到阻扰,那么,这一受阻的能力便会改变进程,转而成为对生命的破坏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产生异常心理倾向,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当我们发现孩子“ 有话不对家长讲”、“没有学习积极性”、“ 情感反映冷漠”等问题苗头时,身为父母的我们,是否应该深刻反思一下,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是在帮助他成长,还是阻碍他成长? 
          4、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
  
   梁启超曾在家书中教导孩子们说:“你们各人要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又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所成就一样。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便是一等人物。”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借鉴梁启超之教子心得,培养孩子自主独立意识,最大限度发挥其个性特长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信任。要坚定地相信每个孩子都具有人类的全部潜能,他总是一个个体、一个唯一的实体,他与其他人是不同的。他的性格、气质、天资、性情正是他区别于其他人的地方。他们是种子,如果给予适当的发展条件,这些种子就会生长、并有所展现。
  
   要坚信如果孩子不能自主的运用自己的能力,他就不能实现内在的和谐与完整。他就会烦躁不安、支离破碎,被驱使着逃避自己、逃避无能、厌烦、软弱感,这就是他失败的必然结果。
  
   今天,我们常常碰到一些行为和感觉如同机器般的人:他们每天忙忙碌碌,却从未真正体验过真正属于自己的任何事情;他们每天随波逐流,却从未听从过自己内心的呼唤;他们感叹时光飞逝,回过头时却发现一片茫然,单调的绝望取代了真正的忧伤。
  
   我们要坚信,如果现在不让孩子放开手脚,走自己的路,十年或二十年后,他们也会成为“机器人”大军中的一员。 
          5、满足生命的需要和规律
  
   培养孩子自主意识并不是放任自流,而需要家长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帮助。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即便先天条件再好,如果没有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也难成大器。
  
   梁启超对孩子的关爱无微不至,当孩子们在学业遇到困难时,梁启超总是引导他们解开疙瘩,战胜困难,继续前进,教导他们要“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当得知在国外求学的思庄对英文成绩不满意时,梁启超就多次去信安慰:“绝不要紧,万不可以此自馁,学问求其在我而已。”为了充实子女们的国学、史学知识,从1927年下半年起,梁启超就聘请他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学生谢国桢来做家庭教师,在家中办起了补课学习组,课堂就设在饮冰室的书斋里,课程包括国学方面:从《论语》、《左传》开始,至《古文观止》,一些名家的名作和唐诗,由老师选定重点诵读,有的还要背诵。
  
   需要提醒的是,梁启超对孩子的帮助,完全建立在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志愿基础之上。他从不强求他们一定遵照父母的意图,遇事总是反复征求孩子意见,直到满意为止。在给孩子的信中没有任何说教,只有循循善诱;没有指责,只有建议;每封信都充满真挚的爱,促使孩子们不断奋进。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儿童具有丰富的潜力,能够指引人类发展的恰恰就是隐藏于儿童中的那种个人能量。在这一阶段,我们能做的只是帮助生命发展,尽力满足生命的需要和规律。
  
   比如在孩子呀呀学语之时,每天跟孩子多说话,多唱歌,多讲故事;在孩子蹒跚学步之时,每天带他到户外多运动,多练习;在孩子萌芽出正当的兴趣爱好时,小心呵护,尽力创造优良条件促进其发展。
  
   切记,在给孩子提供帮助时,家长不应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更不要以自己的意志代替孩子的意志,以自己的智慧代替孩子的智慧,即便是给孩子帮忙,也要问问孩子同意不同意、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否则,如果家长一意孤行,独断专行,很可能会费力不讨好,最后导致家长孩子身心俱疲,两败俱伤。            二、我们严格要求孩子,梁启超严格要求自己
   细读梁启超家书,你会发现,梁启超在信中很少板起脸孔教训孩子,更像是一个跟孩子们亲密无间、嬉闹无常的老顽童,例如他写信央求孩子们说,“我想破戒饮一回酒,你答不答应”,被疾病折磨时他诉苦道,“若顺儿在身边,我向她撒一撒娇,苦痛便减少许多”等等,整部家书字里行间充溢的不是殷切期望,谆谆教导,而是自己工作、生活的点滴琐事,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喜怒哀乐,无所不包。
  
   这些家信的内容初看起来拉拉杂杂,无头无序,但细品却能窥出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即以自身行动为孩子作表率。正如梁启超自己在给孩子们的信中所说:“我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不愧做你们姊妹弟兄的模范。”
    1、“把我的功课表写给汝看”
  
   1922 年11月,梁启超给远在加拿大的大女儿思顺写信,像个小学生似的给女儿汇报近期工作安排。
  
   我的宝贝思顺,你猜我一个月以来做的什么事,我且把我的功课表写给汝看。
  
   每日下午二时至三时在东南大学讲《中国政治思想史》。除来复日停课外,日日如是。
  
   每来复(周)五晚为校中各种学术团体讲演,每次二小时以上。
  
   每来复四晚在政法专门讲演,每次二小时。
  
   每来复二上午为第一中学讲演,每次二小时。
  
   每来复六上午为女子师范讲演,每次二小时。
  
   每来复一、三、五从早上七点半起至九点半,最苦是这一件,因为六点钟就要起来。我自己到支那内学院上课,听欧阳竟先生讲佛学。
  
   此外各学校或团体之欢迎会等,每来复总有一次以上。
  
   讲演之多既如此,而且讲义都是临时自编,自到南京以来(一个月)所撰约十万字。
  
   信写至此,嘎然而止。绝无一句“你要向父亲学习,刻苦努力”之类的话,但捧读此信,又有哪个子女不对父亲肃然起敬,暗自用功呢?
       2、地铁惊魂一幕
  
   回头再说说早晨我乘坐地铁撞见的真实一幕吧。
  
   一位母亲左肩斜挎小提琴,右手抱一三岁左右的女孩,挤进地铁,一年轻小伙立马起来让座。母亲很礼貌地教导孩子:“快谢谢叔叔。”
  
   因为琴把太长,母亲坐下时碰到了邻座的一位上了岁数的老大妈,老大妈不客气的把提琴推到一边,母亲气恼,回过头瞪了一眼。
  
   地铁行过几站,母亲一直给孩子讲安徒生童话故事,启发孩子要懂礼貌,讲文明,大度宽容,与人为善。
  
   这时,一个急刹车,老大妈的身子整个倒在了这位母亲身上,母亲以牙还牙,狠劲地推了一把。
  
   一石激起千层浪,母亲的这个举动惹火了老大妈,老大妈一语惊人,怒骂道:“你竟然欺负一个残疾老人,太可耻了。”
  
   母亲不甘示弱,阴声道:“哎呀,你是残疾人啊,我怎么没看出来呢?”
  “你这人素质太低了,刚刚那个小伙子就不该给你让座。”
  
   “我看你不像有残疾啊,精神这么好。”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骂的话越来越难听。可怜的孩子惊恐地看着脸已气得变形的陌生的母亲,终于忍不住,大声哭了出来。两人对骂才告终止。
  
   两人究竟谁是谁非,我无心做过多的评判。我只是可怜小女孩,看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该作何感想?刚刚母亲绘声绘色描述的“礼貌待人”、“宽容大度”等崇高品德,该怎么理解?
      3、“小孩子是好模仿的”
  
   我国现代幼儿教育奠基人陈鹤琴说:小孩子是好模仿的,家中人之举动言语他大概要模仿的。若家中人之举动文雅,他的举动大概也会文雅的;若家中人之言语粗陋,他的言语大概也是粗陋的。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事事谨慎,务使己身堪有作则之价值。
  
   有些父母常存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我们苦口婆心、挖空心思给孩子讲道理他不爱听,一些无意于他们仿效的举动,如说脏话、吐痰、抽烟,他们却乐此不疲地模仿呢?
  
   其实这种现象不难解释,因为孩子在幼年时期,最先发展的是感性思维。卢梭就曾指出:“人的最初的理解是一种感性的理解,正是有了这种感性的理解做基础,理智的理解才能得以形成。所以说,我们最初的哲学老师是我们的脚,我们的手和我们的眼睛。”
  
   父母的说教大都是理论性的、抽象的,纵使你是演讲天才,谈判专家,把道理剖析得条分缕析,十分透彻,孩子也不一定能听进心里,付诸行动。
  
   而父母的行为、言语、表情,则是生动的,可触可感的,孩子观父母的言行举止,就像看一部精彩的动画大片。父母作为动画片中的主角,如果表演的主题是正面的,孩子们学到的就是善良、宽容、友爱等高贵品质;如果父母经常表演的是愤怒、争吵、斤斤计较,那么,孩子学会的自然就是狭隘、自私、偏激等恶劣的品性。当孩子长大以后,这些恶习也随之形成。父母这时也不必感到惊讶,因为是他们直接把邪恶教给了儿童,使儿童在精神最柔软,最易于支配的时候,就离开了德行的道路。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J•麦肯兹曾说过:孩子从小就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者,又是一个敏锐的观察家。他最主要的探索环境是在家里,家庭是孩子走向真实世界的训练场。
    4、父母都能成为孩子的榜样
  
   曾经收到一个网友给我的留言:现在工作压力这么大,每天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就为给孩子多攒点钱,将来能考个好大学,有个好前程。至于给孩子作表率、当模范,就算我有这心,实在也没这力啊!
  
   这位网民的留言或许正道出了当今社会多数平常父母的心声,在他们看来,自己如此平凡甚至卑微地生活,是没有优点值得孩子一学的,那些风光无限的大老板、大明星、大官员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其实不然。每位父母都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无论富贵贫贱。关键在于父母拿什么来给予你的孩子。如果父母给予孩子的是他的生命的活力,是他对理想的执着,是他对生活的热爱,是他的欢乐、他的旨趣、他的理解、他的知识、他的幽默,给予他的生命活力的全部表达方式和全部证明方式。这样,即便是在一个经济条件十分拮据的家庭,也使得孩子成为一个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一个真正富有的人。
  
   相反,如果父母拥有万贯家财,豪宅名车,但他给予孩子的是他的贪婪、他的自私、他的高傲、他的愤怒、他的悲哀、他的胆怯、他的懒惰,那么,他的孩子也将很难学会爱,学会宽容,学会创造,学会坚持,或许终其一生只能成为一个生活的弱者,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纨绔子弟,一个穷得只剩下钱的人。
  
   《南方周末》曾发表过一篇文风犀利的评论文章:在这个网民戏谑为拼爹的时代,再一次证明,无论是官二代、富二代还是星二代所惹下的风波,根子都是上一代的问题。那些苦心经营的爹们,用金钱、名誉、地位换来的不过是子女的无知、无耻和无畏。以为开一辆名车,就可以领跑全世界;拎一个名包,就可以领袖中国;如此这般一厢情愿地自封其为未来领袖,充其量是未来水袖吧,除了证明那些爹们长袖善舞,其他是当不了真的。
  
   弗洛姆曾深刻指出,对孩子生命的肯定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为保护孩子的生命和成长,关心和责任是绝对必要的。另一个方面要比这种保护更深一些。对孩子逐渐灌输热爱生活的态度,从而使孩子产生这种感觉,活着是美好的,做个小男孩或小女孩是美好的,活在这个世界上是美好的。
     5、有理想的人海阔天空
  
   这是一个物欲横流、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电视、网络、手机等高科技手段无时无刻不在传播一些不健康的、低俗的价值观。作为孩子人生引路人的父母,如果不以身作则,谨慎提防,正确引导,就很可能导致孩子误入歧途,甚至滑向犯罪的深渊。
  
   新华社记者乔云华在其撰写的《罪与罚——与少年犯对话》一书中追问:少年犯们心中的爱是怎样一点点被抹去的?他们为什么会那么无畏,自私,残忍,冷漠?究其原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科学的教养方式所致他们没有树立完善的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导致他们在是非面前缺失辨别的能力。
  
   为什么父母不能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呢?原因很简单,不是父母不愿意帮忙,而是父母自身根本就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一个为吝啬、羡慕、妒忌及所有其它贪婪形式所驱使的人,一个悲观厌世、萎靡不振的人,如何能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马克思曾教导人们:如果你想感化别人,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能实际上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
  
   当代学者熊培云曾有过一段十分精彩的演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部史诗,区别只在于有的人坚持写完,有的人过早放弃。有理想的人海阔天空。读书、写作、旅行,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心有所想并身体力行,做点力所能及且自认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事业,这样的人生是无比美好的。
  
   梁启超是一个有理想、有执着、有追求的人,因此他很有信心的告诉子女:“十年之后当思我”。而他的子女们在父亲精神感召下,亦各有所成。因此,在我看来,无论处在何种境遇,父母都应该积极生活,努力工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完美诠释最重要的人生品德:尊重他人,并热爱自己。
    三、我们生怕孩子吃苦,梁启超最怕孩子安逸
  
   目前,中国的孩子普遍是独生子女,父母视之为掌上明珠,宁可自己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也决不让孩子吃一丁点儿苦,受一丝委屈。孩子们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下慢慢长大,每天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不知世上尚有苦吃。
  
   梁启超虽早在青年时代就已跻身社会名流,却从不以生活安逸为福,他常常告诫子女说:“处忧患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又说 “人生惟常常受苦乃不觉苦,不致为苦所窘耳。”“使汝辈再处如前数年之境遇者,更阅数年,几何不变为纨绔子哉。”
     1、住院正好读书
  
   1923年5月7日,梁思成和梁思永坐着一辆小汽车出门,在街口被一辆大汽车横撞过来,思永血流满面,嘴唇碰裂。思成左腿骨折,被送进医院,需住院两个月。
  
   住院期间,梁启超一方面从生活上、心理上给予关怀,一方面又怕思成因病偷闲,白白浪费了两个月的光阴。便给躺在病床上梁思成写信说:
   “吾欲汝以在院两月中取《论语》、《孟子》,温习闇诵,务能略举其辞,尤于其中有益修身之文句,细加玩味。次则将《左传》、《战国策》全部浏览一遍,可益神智,且助文采也。更有余日读《荀子》则益善。各书可向二叔处求取。《荀子》颇有训诂难通者,宜读王先谦《荀子集解》。可令张明去藻玉堂老王处取一部来。”
  
   孩子住院,我们见过煲汤热饭,送营养保健品的父母,见过出手阔绰,送手机、随身听、笔记本的父母,也见过天天陪护,承诺住院期间减免学习任务的父母,但给孩子送书、嘱咐其在病床上努力学习的父母,你见过几个?
    2、留日学生机场弑母
  
   2011年4月1日,上海浦东机场,一名在日留学5年的中国学生汪某因学费问题,与来接机的母亲顾某发生争执。遂拿出行李中水果刀,对身后毫无防备的母亲头部、手臂、腹部、背部多处进行砍、刺,致母重伤。汪随即被赶来的机场民警抓获,上海浦东新区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汪某有期徒刑3年6个月。
  
   汪某坦言自己在日本的学习生活并不如意,“经常有人故意整我,不让我吃饭,不让我睡觉。”久而久之,汪某就买了两把刀防身,并在回国时把刀具装在行李里托运抵沪。
  
   据媒体报道,汪某2006年起赴日本留学,每月房租、生活费两三万元,加上一年学费8万元,每年开销30万-40万元。留日五年内,汪某从不打工,生活费完全由其母每月7000元的工资来支付。按其母亲顾女士所言,儿子的生活费、学费耗尽了家中的积蓄,甚至已向亲朋好友借了万把元的钱。刚开始几年,母亲顾某还能准时把钱给儿子汇过去,但“孩子可能不知道,这钱是问别人借的”。2010年起,当汪某再次伸手要钱时,顾某开始表露为难;今年3月底回国前,汪某又在电话中向母亲索要学费,遭到拒绝后他决定亲自回沪,“电话里说不清楚”。于是在机场上演了血腥一幕。
  
   事故发生后,顾女士反复告诉记者,汪某“精神不正常”,“我不想儿子坐牢,希望儿子早点出来,我还要带他去看病”。顾女士甚至问别人:“是不是去日本的孩子压力特别大?”她甚至还在关心:“日本的学校还会要他吗?”
  
   据顾女士的一位亲属反映,“姐姐太溺爱儿子,只要是儿子提出的要求,不管什么总是想尽办法满足,可以说是要什么给什么,没有的话,也要想尽办法变成有。”
     3、冰天雪地里也能生活
  
   为什么梁启超时刻敦促孩子吃苦,孩子最终能功成名就,尝到人生甜头?而我们一心为孩子创造甜美生活,孩子走入社会后却往往四处碰壁,尝尽辛酸呢?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究竟道理何在?
  
   其实说起来并不复杂。人的一生,受自然、社会等诸多因素影响,总会遇到许多坎坷与挫折,没有谁能在父母的庇护下平平坦坦安度一生,有悲哀论者甚至认为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在人生路上跌倒或栽跟头时,惟有那些意志坚强、身体强健的人,才能顽强地爬起来,继续前行。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在无数次风雨洗礼、摔打磨砺中成长的孩子,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意志和体魄。圣人孟子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成大事者,谁不是在一次次失败苦痛中,咬紧牙关,汲取教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最终练成常人所不具备的真功夫。
  
   试看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从幼儿园到走入社会,时时处处依赖父母的孩子,有几个不是意志薄弱、弱不禁风,经不住一点点挫折和打击的温室花朵?有人曾对某小学的学生做过调查:遇到困难怎么办?97%的小学生回答:找父母和老师。
  
   卢梭曾告诫天下父母: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的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你劳心费力地想使他不至于死去,那是枉然的,他终归是要死的。
  
   博学多识的梁启超早就看透这点道理。所以即便他收入不菲,生活安逸,也总是寻找、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孩子体验生活的艰辛。因此,当梁思成遇到困难,写信向他诉苦时,他不但不安慰,反而有点“幸灾乐祸”地回信说:“汝生平处境太顺,小挫折正磨练德性之好机会。”
      4、给孩子多提供吃苦的机会
  
   有的父母可能会反驳说,现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愁吃,不愁穿,做事有保姆,代步有汽车,即便是想让孩子吃苦,也确实没有苦可吃啊?
  
   其实,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可以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如:当孩子学会走路时,放手让他自己独立行走,不要总是背着、抱着;当孩子摔倒在地时,让他努力自己爬起来,不要着急将他抱起;孩子稍大后,可以让他试着料理自己的生活,比如吃饭、穿衣、穿鞋、洗碗等。
  
   这些在成人看起来轻而易举的小事,对小孩来说,就像是一座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如果不是经过一番刻苦努力,是很难成功翻越的。而孩子也正是在一次次失败的挫折体验中,强化了自己的意志,增强了自己的能力,练就了不凡的本领。
  
   孔子因早年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干过不少繁重的体力活。他曾对弟子们说:“吾少也贱,固多能鄙事。多乎哉,不多矣。”意思是说,我年幼时因为家境贫困,学会了做一些粗鄙的活计,但我觉得在苦难中掌握的这些技能,是一项宝贵的财富,不是太多了,而是还不够。
  
   德国著名教育专家舒马赫说:给孩子多多提供尝试机会,也是实施挫折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孩子一旦被剥夺了尝试的机会,也就等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因此也不可能迈向成功之路。
  
   现在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生活舒适,把孩子的事情全都包办代替,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脚、动脑,那么父母就等于把孩子的手、脚、脑都束缚起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让孩子什么事都不能做,也不会做。
  
   在日本,一些家庭利用“挫折教育”手段,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吃苦能力。每到冬天,他们就让幼儿赤身裸体地在风雪中摸爬滚打。瑞士十五六岁的女孩,初中毕业后,就要到别人家做一年女佣,上午劳动,下午上学;男孩到一定的年龄也要参加劳动,锻炼他们的劳动能力和独立生存能力,以免长大后成为不能独立生活的无能之辈。
  
   中国著名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创始人吴玉章,在1964年曾让自己的子女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他指出:“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我以为最主要的是爱与严相结合。在生活上既要给子女适当的爱,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特别要舍得让他们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在风雨中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爱。”
  
   现在有许多家长鼓励孩子大学毕业后到边远山区支教,到经济落后的农村担任村官,与当地百姓同甘苦、共患难,都是磨砺孩子意志品质的不错选择。
      5、不要爱惜孩子的体力
  
   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吃苦过多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其实这种顾虑完全是多余的。卢梭非常肯定地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不使孩子做超过其能力的事情,则使用他们的体力同爱惜他们的体力相比,其为害还是要小一些。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知名企业家,老来得子,十二分怜爱,稍微费一点体力的事,决不肯让孩子动手。而且,为了让孩子享尽人间至福,从孩子三岁起,他经常带着孩子出入各大餐馆酒店,有时甚至为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乘飞机到千里之外的城市,吃完下午乘飞机返回。刚开始时,这些色香味俱佳的美味佳肴,总能让孩子垂涎三尺,胃口大开。但渐渐的,孩子胃口越来越叼,家常便饭难以下咽,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蜡。为了让孩子“有饭可吃”,企业家专门安排一名员工,每天物色各种新鲜奇特的美味。即便如此,也很难吊起孩子的胃口。终于有一天,孩子食欲彻底丧失,什么都吃不下了。身体也一天天消瘦下去,最后变得百病缠身,手无缚鸡之力。
  
   当然,孩子因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在遇到困难与障碍时,难免产生危难情绪,甚至感到委屈,或者萎靡不振,都是正常现象。父母要适时给予精神鼓励和心理支持,让孩子及时摆脱失望、伤心等情绪干扰,克服困难,重振信心,轻装上路。
    四、我们看重孩子分数,梁启超关注孩子能力
  
   学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人类的诸多本领,如说话、行走、吃饭、穿衣等,都是通过学习而来。孔子云:“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努力学习,增强实践能力,本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但在当今应试教育泛滥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多数的中小学生谈学习则色变,有的甚至为逃避学习而跳楼、服毒,不惜牺牲如花般娇艳的生命,让人无比惋惜痛心。
  
   早在90多年前,梁启超就对应试教育之弊端大加诟病,他在对清华大学师生们讲演时说:“若求学而专以试验及格为宗旨,则试验之后,学问即还诸教师,于我无有也。然则若何?当求在应用而已。”“若以学问为学校照例之功课,谓非此不足以得毕业证书,则毕业之后,所学悉还诸教师,于己一无所得也。”
  
   他还对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年来毕业学生,悉啻千万,问其可以能致用于国家者,能有几人?此无他,亦曰为人太多,而自为太少耳。”所谓自为太少,既指应试教育在发展学生自身能力方面,作用甚微。
    1、求学问不是求文凭
  
   1925年,次女梁思庄报考大学未被录取,心情沮丧。梁启超写信劝导她说:“你若看见别的同学都入大学,便自己着急,那便是‘孩子气’了。稍旧一点的严正教育,受了很有益。你还是安心入加校吧。至于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
  
   思庄听了父亲的劝慰,静下心来读了一年大学预科,第二年便顺利考上了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基尔大学,后又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院。在校就读期间,梁启超教导她做学问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去做”,更要注重“优游涵养,使自得之”,不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思庄谨记父亲教导,摈弃一切杂念,潜心钻研图书馆学。学成归国后,立即投身我国图书馆事业,先后在北平图书馆、燕京大学图书馆、广州中山图书馆从事西文编目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她为图书馆事业呕心沥血、默默无闻地工作了整整50年。一生致力于西文编目工作,在这方面被公认为全国首屈一指的专家。
     2、“最牛神童”一语天下惊
  
   2005年6月,不到10岁的张炘炀参加高考,并以505分的成绩顺利考取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现更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成为建国以来最年轻的大学生。
  
   3年后,13岁的张炘炀通过北工大硕士研究生的复试,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研究生。2011年9月1日,他再次刷新记录,来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到,正式成为“最年轻的博士研究生”,被人称为史上“最牛神童”。
  
   然而,就在人们对他的成功表示惊诧和羡慕时,这位最牛神童因为石破天惊的一席话,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2011年10月16日,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播出了对16岁博士张炘炀的专访《长大要成人》。节目中,张炘炀发出疑问:“我博士出来,我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博士毕业有用吗?博士后毕业有用吗?”他理直气壮要求收入微薄的父母全款在北京给他买房,并威胁说:“最希望我留在北京的是你们,所以你们应该为了我过上好的生活而努力。如果你们不给我在北京买房,我就不参加硕士论文答辩,也不考博士。”节目播出后,舆论一片哗然。
  
   作为神童的培养者,张炘炀的父亲几年前曾出过一本书,名叫《神奇的学习——10岁大学生张炘炀培养纪实》,书中单讲学习,不提做人,强调要缩短学习课程的时间,学过的知识绝不反复“嚼”,把省下来的时间花在学新知识上。还说教书如盖楼,封顶再装修。然而张炘炀在接受蔡静专访时却悲观地认为:“因为根基不牢固,这座高楼就像楼脆脆、楼歪歪,迟早要倒掉。”
  
   对此,《湖南日报》发表评论说,如果引导不好,这种心智发育不成熟的“神童”很可能希望之花中途夭折。于今来说,家庭也罢,学校也罢,社会也罢,对这种非智力因素教育并不重视,或者说并不真的重视,而是共同发起了“神童化教育”,旨在造出许许多多“神”来。把孩子教育的重点放在分数和成绩的提高上,让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孩子们就在这种教育方式下,不知世上还有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这样的“神童化教育”在造就了“神童”的同时,也产生了冷漠者、自私者、偏执者。马加爵杀人、“硫酸泼熊”事件、廖天野打骂父母,虽然只是极端例子,但我们在其中都看到了教育残缺的影子。
       3、真知识还是伪知识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纵观历史,恐怕没有哪个时代像当今一样,如此疯狂迷恋考试分数。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已经成了许多家庭的头等大事,有的家庭80%以上收入都用于孩子学习。然而,尽管我们投入了如此多的时间和金钱,寄予了如此厚重的希望,却很难收到理想效果,最后,常常弄得家长孩子身心俱疲,两败俱伤。原因何在?
  
   如果你仔细翻阅一下各地教育部门印发的中小学教育大纲,或许能从中找出答案。我们仅以一年级上学期语文为例,2011年人教版教学大纲上提出的教学目标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正音,学习普通话。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100个会写。概括起来主要就是两项内容:拼音和识字。
  
   为此,这些刚刚迈入小学门槛,还对生活充满着七色幻想的孩子,每天要将近花费超过5个小时的时间,不断重复地读、背、抄这些毫无生趣、与他们生活经验毫无关联的拼音和汉字。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思想与行为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真知灼见是跟着智慧走的。而那些不是从经验里发出来的知识,便是“伪知识”。
  
   当前,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绝大多数中小学校所注重的,恰是些无用的、远离孩子生活的“伪知识”。这些脑子里塞满垃圾知识的孩子们,除了考试,别无它用。他们不仅浪费了人生中最宝贵时光,没有学到实用的才干和本领。更严重的后果是,在日复一日单调乏味的机械训练中,他们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欲望一天天丧失,他们的学习兴趣被一点点消磨。就像是嚼口香糖,明知早已无味,但在外力的逼迫下,还要不停地咀嚼,最后终于弄得恶心呕吐的地步,一辈子再也不想吃。
  
   现在有些家长抱怨网游公司,让太多的孩子沉迷网络,不能自拔。其实,让孩子深陷网络游戏的罪魁祸首,正是那些百无聊赖的课业学习。试想,如果学校的书本、课堂设计得像网游一样有生趣,读书识字,犹如游戏一般快活,孩子们怎么会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逃离如游乐场般的学校?
  
   但悲哀的是,在孩子们眼中,学校如地狱,教师像囚室,父母皆祸害,教师是令人惊怖的魔王。只有人声嘈杂的网吧,才能带给他们一丝温暖。
     4、不视求知为苦差事
  
   古罗马著名教育家普鲁塔克说:“引发动机与兴趣,是教学的重点。学习可能是件苦差事,但想办法让学童兴致勃勃地一心向学,这就是教育的成功。”那么,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如何重新唤醒孩子的学习兴趣,即使没有老师、家长的监督,没有功名前程的诱惑,孩子们也能如着魔一般沉浸在学习的乐园呢?
  
   我想,当务之急,就是要改变让学生们深受其害的所谓“标准化”考试。中国青年报曾经刊发过一篇报道,题目是《令人震惊的小学生试卷》,作者说正在读小学的侄子语文试卷上有这么一道题: 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诗:(),()。 侄子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后面是一把大大的“×”。标准答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考试内容,只会钳制孩子们的自主思维,培养毫无主见、惟命是从的奴隶和顺民。西方教育从不给学生画条条框框、不给死板规定,不给千遍一律标准答案。只提供思考的方法或路径,而不是强行灌输某种观点。
  
   其次,教师要开放思想,因材施教,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不要鼠目寸光,眼睛只盯着几本教科书,一切以分数论优劣。要鼓励孩子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多创造让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现代心理学之父威夫斯说:“儿童在认知过程中,如能多与自然接触,也比较能引发其学习兴趣,满足其求知欲。让孩子在自然界中尽情地去看、去听、去闻、去触、去尝,则学习动机一定相当高,不会视求知为苦差事了。”
  
   当然,教育体制的转变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那么,在大环境没有明显改观的情况下,作为孩子的家长,既不能灰心丧气,怨天尤人;更不能火上浇油,额外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黄玉峰总结经验说:“大环境不好,我们可以创造良好的小环境。”
  当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时,不要逼着他们再进没完没了的培训班、补习班;当孩子学习滑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时,不要讥笑辱骂,甚至大动干戈;当孩子偶然在学校犯了点小过错、挨了老师批评时,不要小题大做,揪着不放。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孩子学习成绩的优劣,并不能决定将来前程的好坏。与考试分数相比,我们更应该注重孩子的品德培养、身体锻炼、理想志向以及对知识的好奇心、爱钻研的精神,提出问题的能力,寻找答案的兴趣,有效的学习方法,平和的学习心态。
  
   今天,我们仍要深刻反省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的一段话:“中国的教育所以弄到山穷水尽,没得路走,是因为大家专靠文字、书本做唯一无二的工具,并且把文字、书本这个工具用错了。青年学子把他们的脑袋子里都装满了,拿出来,换不得一肚饱。”
     5、从日用饮食求学问
  
   梁启超非常重视从实际生活中求取学问,他写信给女儿思顺说:“尝告彼‘学问是生活,生活是学问’,彼宜从实际日用饮食求学问,非专侍书本也。”
  
   梁思成和林徽因新婚后度蜜月,他亲自给他们设计旅游线路:“我替你们打算,到英国后折往瑞典、挪威一行,因北欧建筑极有特色,市政亦极严整有新意,必须一往。中间最好能腾出点时间和金钱,到土耳其一行,看看回教的建筑和美术。”这趟蜜月之旅,表面上是游玩,实则是让梁思成夫妇实地体验欧美各国建筑之美。
  
   梁启超最反对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他在大学演讲时曾尖锐地指出:“教授一科学问,并不是教学生把教师所讲牢牢记得便了,注重的在教他们懂得研究这门学问的方法,然后多发问题令他们自己去研究。越研究得多,判断力自然越丰富;越研究得精,判断力自然越深刻。”在他看来,教育的天职,就要养成遇事考虑的习惯,而且教人懂得考虑的方法,自然每一事临头,就会拿出自己的主张。
  
   梁启超曾经骄傲地对儿女们说:“你们有我这样一位爹爹,也属人生难逢的幸福。”是的,当我们仍然热衷于考试分数、迷信老师权威时,梁启超早已洞穿学习的本质,因材施教,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想想那些成天愁眉苦脸、泪水挂在脸上的孩子们,他们是多么希望有一个梁启超式的开明父亲啊?
   五、我们一味苛求成功,梁启超提倡趣味生活
  
   著名语言学家林语堂曾说:美国人是伟大的劳碌者,中国人是伟大的悠闲者。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人的脚步也变得匆忙起来。大街上、工厂里、校园中,随处可见神情焦虑、忙忙碌碌的大人和孩子。大家忙挣钱、忙升官、忙考学,忙得四脚朝天,心力交瘁。
  
   梁启超极端鄙视这种急功近利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他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捱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沙漠,要来何用?”
  
   在他看来,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趣味,“我只嫌二十四点钟不能扩充到四十八点,不够我享用。我一年到头不肯歇息,问我忙什么?忙的是我的趣味。我以为这便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我常常想运动别人也学我这样生活。”
    1、分出点光阴学常识
  
   梁启超不仅身体力行自己的快乐主义哲学,也积极动员孩子们也学过这样的生活。他写信教导正在苦苦求学的梁思成:“你所学太专业了,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学科中之某部门,稍为多用点工夫。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再者一个人想要交友取益,或读书取益,也要方面稍多,才有接谈交换,或开卷引进的机会。”
  
   他举自己为例说:“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积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
  
   在父亲的循循善诱之下,梁思成逐渐显示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善于钢笔画,在管乐队吹第一小号,爱好体育运动,曾在校际运动会获跳高第一名,毕业时同学们用英文为他写了一份短评语,其中有一段是:“他是一位有高度音乐修养的人,能欣赏多种乐曲。”
     2、怀疑人生的小熊
  
   我想起邻居小熊的故事。
  
   小熊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父母说东他绝不往西。最关键的是,他几乎从没让父母失望过。
  
   小学时,父母让他学古琴,学满三年,他就以精湛的演技,登上当地电视台举办的春节晚会舞台。初中时,父母让他学演讲,每次学校演讲比赛他几乎包揽冠军。
  
   在父母的安排下,他还学过书法、跆拳道、摄影,都称得上小有成就。记得当时我们这群资质平平的孩子,不知因为他的优秀挨了多少莫名的骂声,父母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跟人家小熊学学,喝的都是一条河里的水。
  
   高考时,小熊按父母的授意,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非常热门的经济学专业。当然还是如愿以偿。
  
   大学毕业,小熊又考上社科院研究生,硕士读完接着读博士。最后留在社科院做研究员,待遇不错,社会地位也很高。从上小学到工作,小熊的人生完全可用四个字形容:一帆风顺。
  
   原本以为,以小熊的卓越,工作也一定会平步青云,一马平川吧。
  
   但有一次,偶然从同学的口中得知他的近况,让我吃惊不小。原来自从工作后,小熊状态一直很低迷,跟他一起进单位的同事,有的升了职,有的出了研究成果,有的分了房,可他还是跟进去时一样,两手空空。
  
   小熊跟同学聊天时说,不是他比不上别人,而是他根本就不想去拼,去闯,去努力,他觉得做这些事都没什么意义,都不会让他快乐。他怀疑自己患了某种心理疾病,多次去找心理医生咨询、诊疗,效果都不明显。他依旧觉得很疲惫,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3、美是看不见的竞争力
  
   曾经在一个QQ群里和家长们聊天,我提出让孩子享受趣味生活,培养审美情趣。结果遭众家长一致反对,大家看来:“现在孩子竞争这么激烈,哪有闲工夫学这些?”言下之意,所谓趣味、审美,都是虚幻无影的东西,不如上培训班、辅导课实用。
  
   的确,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在短时间内很难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人的一生来看,从小受过良好的艺术熏陶,善于发现美、体验美、享受美的人,往往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也较高。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说:“缺乏绘画、雕刻、音乐、诗词以及各种自然美所散发出来的情感,生活将了无情趣,也失去了滋味。”
  
   近日,一本名为《美,看不见的竞争力》的图书面市,备受媒介关注。该书作者——台湾著名文化学者蒋勋,提出一个观点:美是一种看不见的竞争力,它不是考试和学分所能衡量的。有时候我们没有耐心去感受这会是一个竞争力,可能等到某个时刻,当我们觉得生命不可以萎靡、不可以肮脏、不可以堕落、不可以腐败、不可以低级趣味的时候,它就会变成我们无以估量的什么东西,把生命变成一个比较崇高的状态。
  
   无数事实证明,凡是对人类文明进程有重大影响的伟大人物,几乎都有着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人文素养。比如孔子爱弹琴,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苏轼喜欢书法,被誉为“宋四家”;爱因斯坦不但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是物理学家,但他对历史、诗词、绘画、音乐等文化艺术,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也十分喜好……
  
   科学研究表明,具有良好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的人,大多乐观开朗、心态平和、精力充沛,其身体健康状况也远远好于其他人群。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史占彪介绍,人类所患的疾病中约有三分之二可以归为心身疾病。这都是由于现代社会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承受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引起的。他指出,音乐可以影响人的身体和大脑,能使人产生兴奋、镇定和平衡三种情绪,可以消除大脑工作所带来的疲劳和紧张,有利于身心健康。
     4、趣味总是越引越多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言:“教育如能造成人民用欣赏的眼光来看人生,则人生自有乐趣,而幸福亦在其中矣。”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如何才能培养和造就孩子欣赏型的眼光呢?梁启超以一身之经验,总结出四条途径,大家不妨参考。
  
   一是无为而为。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而为”。凡有所为而为的事,都是以别一件事为目的而以这件事为手段。为达目的起见而勉强用手段,目的达到时,手段便抛却。例如学生为毕业证书而做学问,这种做法,便是以学问为手段,便是有所为。有所为虽然有时也可以为引起趣味的一种方便,但到趣味真发生时,必定要和所为者脱离关系。
  
   二是持之以恒。每日除本业正当劳作之外,最少总要腾出一点钟,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
  
   三是深入研究。趣味总是慢慢的来,越引越多,像那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得好处。假如你每天定有一点钟做学问,但不过拿来消遣消遣,不带有研究精神,趣味便引不起来。或者今天研究这样明天研究那样,趣味还是引不起来。趣味总是藏在深处,你得想着,便要入去。
  
   不怕范围窄,越窄越便于聚精神;不怕问题难,越难越便于鼓勇气。你只要肯一层一层的往里面追,我保你一定被他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
  
   四是相互切磋。趣味比方电,越摩擦越出。一个人总要有几位共事的朋友,同时还要有几位共学的朋友。共事的朋友,用来扶持我的职业;共学的朋友和共顽的朋友同一性质,都是用来摩擦我的趣味。这类朋友,能够和我同嗜好一种学问的自然最好,我便和他打伙研究。即或不然——他有他的嗜好,我有我的嗜好,只要彼此都有研究精神,我和他常常在一块或常常通信,便不知不觉把彼此趣味都摩擦出来了。得着一两位这种朋友,便算是人生大幸福之一。
    5、天下第一等苦人
  
   在一些人眼中,所谓休闲、消遣、审美、享受,只是有钱人特有的生活方式,那些成天为生计劳碌奔波、风尘仆仆的平头百姓,是没有资格吟风弄月,把酒言欢的。
  
   其实不然。品味生活能力的高低与财富的多寡,并不一定成正比。陶渊明躬耕垄亩,草屋三间,却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心境;苏东坡被贬岭南,生活艰辛,仍然高兴地写信告诉朋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回过头来再想想,当今社会,又有多少 “富二代”、“官二代”,因打架斗殴、淫乱吸毒、惹是生非,被媒体曝光,万夫所指。
  
   对生活的艺术有深刻领悟的林语堂说过:“没有金钱也能享受悠闲的生活。有钱的人不一定能真真领略悠闲生活的乐趣,那些轻视钱财的人才真真懂得此中的乐趣。他须有丰富的心灵,有简朴生活的爱好,对于生财之道不大在心,这样的人,才有资格享受悠闲的生活。”
  
   梁启超极其反对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且无聊。他语重心长地教导子女说:“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那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
  
   当前城市中小学生普遍压力很大,常常被紧张、焦虑与惶恐的情绪困扰。据统计,中国近八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60%以上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很大。如果用梁启超先生的标准评判,他们大概已经是天下第二等苦人了。倘若老师家长无动于衷,继续变本加厉,增其痛苦,一旦孩子辍学,估计离第一等苦人的距离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