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rejuvenation:节日背后,曾有那么多别样的韵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8:28:48
 节日背后,曾有那么多别样的韵味  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的课本怎么了?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事实的缺失……救救孩子,不只是喊口号,最好落实在行动上。

目录

  • 1.前言:人情淡了,钱味浓了
  • 2.穿越古代,体味早已逝去的节味
  • 3.物质越来越好,节味越来越淡
  • 4.礼品越来越贵,敬畏越来越少
  • 5.本期参考书目
  • 6.结语:接下来,我们拿什么抚慰内心?

前言:人情淡了,钱味浓了

有人说,春节过得不是快乐,是人民币。

今天,我们还能不能找到一个没被金钱侵蚀的角落?它把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变成了赤裸裸的敛财机器;它把本该是象牙塔的大学变成了谎言的摇篮;它给我们亘古歌颂的爱情冠上“小三 ”的名字……它是美好和传统的敌人,颠覆一切,毁灭一切。节日,也不能幸免。

过年本是团圆事,却因攀比成风、炫富成风,让多少思乡游子变成了“恐归族”。

还有被天价月饼荼毒的中秋,被商家咬住不放的七夕……从生活而来的“中国节”,在生活中被慢慢消解。

从小普及的天文知识,让月宫神话成了笑话;月饼粽子,也不再是珍馐美食;而登高望远,早已成了钢筋城市中,高层住宅的专利;虚拟社交取代了摩肩接踵的灯会,适龄男女再不需要这 样的场所来私定终身……

我们步伐快了,感情淡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幼儿园小朋友说,视频吧。

 

1

穿越请注意:春节古时叫“元旦”

春节,古代称之为“元旦”。正式把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是在民国以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决定改用公历纪年,从1912年1月起实行。这样一来,我国就有两个“新年”,公 历的新年称为“元旦”,农历的新年便称为“春节”。

元旦,又叫元日。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国人难解一个团圆心结,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中吃 年夜饭、守岁。古代人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清扫家具门庭,去尘秽,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到了晚上就用香花供物迎接神灵,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此外,古代 的人还会在除夕晚上桶里贮满水,米缸填满米,点长明灯,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春节来临,古人要“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一家老小都要穿上新衣,端正衣冠,以次拜贺……

今天除夕夜的守岁,少了一些传统气息,注入了春晚、麻将等现代元素,也算是,传统节日的现代传承吧。

2

“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日行”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书法史上被尊为“书圣”。相传,有一年腊月,他从山东老家迁移到浙江绍兴落户,乔迁之喜又值新年之庆,不禁挥毫写就一副门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景 新家。”

此联嵌了三个“春”字和三个“新”字,非常贴切地展现了“新春”景象。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王羲之所以也不生气,又提笔写 了一副,让家人再贴出去。这副写的是:“莺啼北里千山绿,燕语南邻万户欢。”

此联充满春日的生机,对仗亦十分工整。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家门前已围了很多人,大家对书圣写出此联很是不解。这时王羲之出门提笔在原联下分别加了三个字。大家一看,对联变成:“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日行 。”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3

“相偷为戏”:明朝真人版偷菜更好玩

在古代,元宵节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不仅州官能放烟火,也容许老百姓点灯,人们便“相偷为戏”。清初查嗣瑮的《燕京杂咏》中写道:“六街灯月影鳞鳞,踏遍长桥摸锁频,略遣金吾 弛夜禁,九门犹有放偷人”。原来,偷东西与放小偷,竟成为了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在火树银花、明月逐人的元宵节,人们并非为了彻底摆脱日常法度与礼典的规范,而只是故意挑逗这些 约束,使得元宵节的“闹”愈加带来欢笑。

在太湖流域的许多水乡古镇,以前普遍有元宵节“偷青”的习俗。有的是偷取别人蔬菜园里几棵青菜,如果得到主人的谴责,被认为是一种吉兆。有的是特意偷取小葱,给孩子喂食,觉得 这样孩子就能“聪(葱)明”。还有一些地方,妇女们在元宵节观看灯月“走三桥”,是为了免除百病。而偷摘人家的菜叶,拍打肩背,会更加有效。如果女子偷窃到了别人家的猪食盆,遭到 主人诟骂,心里还会感到很高兴,因为这是生男孩的征兆。

这种在“元夕偷青者以受詈为祥,失者以不詈为吉”的习俗,并不是为了倡导偷窃,给偷窃罩上民俗的外衣,使之合法化、正当化。在特别的节庆日子里反常、非礼的行为,无论偷、骂或 者放,都只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体现了人们的谐谑意趣和宽容情怀,是对自我封闭、以邻为壑的反叛。

4

让王安石“捡联获妻”的走马灯

东京开封上元夜的灯会是大宋嘉年华会的压轴戏。夜幕刚刚降临,开封城内大街小巷已是人头攒动,就是被重重礼教约束的姑娘这天晚上也被应允到街上观灯,美女作家李清照和朱淑真都 在她们的作 品中提到上元夜的灯。

灯会的主角当然是各种彩灯,龙灯、宫灯、纱灯 、蘑菇灯……最吸引人的当数走马灯:

灯笼内的灯烛点燃后,热气上升,形成气流,从而推动叶轮旋转,剪纸随轮轴转动 。它们的影子投射到灯笼纸罩上,形成“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的情景,分外吸引眼球。

据说,王安石赶考路上路过马员外家,看到门上旋转不停的灯上“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的联语颇费思量。谁知道运气来了根本挡不住,考场出的联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 藏身”。“ 走马灯”改写了一介书生的前途命运,金榜题名后,王安石又与马家女儿洞房花烛。王安石捡来两联,上应主考,下获贤妻,一时传为美谈。

5

元夕之夜:青年男女“私奔”高发时段

北宋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中所写的男女交往的场面令人刻骨铭心,过目难忘:“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夕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元夕之夜更是男 女幽会的浪 漫时刻,而如昼的花市,无疑则是男女社交的浪漫之地。此时此地对于男女之间两情相悦的交往充满幸福和希望,而周围的环境,无论是花、灯,还是月、柳,都成了爱的见证,美的表白, 未来幸福的 图景。情与景联系在一起,展现了美的意境。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南宋著名词 人辛弃疾用一阕《青玉案·元夕》证明了那个时代让人惊喜、令人感叹的节日之夜男女交往的场景。

火树银花不夜天,人潮汹涌。一个年轻的男人和一个美丽的女人走散了,那个男人在人群中急切的寻找那个美丽的倩影,久寻不着,未免暗暗着急。已经是灯火阑珊的时候,那个男人无意 间的一次回首,却看见那个美丽的女人在微笑着等待。“众里寻他千百度”这样的情话由辛弃疾这样的男人说出,格外缠绵动人。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样的场景,也正 是古代男女最浪漫交往的生动写照。

6

禁城开放,瞧瞧皇帝长什么样儿

古代每逢元宵节,禁城会向百姓开放,君主也会出城与民众一起庆祝元宵。《新唐书》卷四记,景龙四年元宵,唐中宗与韦皇后曾于十四、十五两夜连续微服出行,混在长街观灯的人山人 海里体验狂欢。

每逢冬至以后,开封府就要早早开始在宣德门前的御街上搭建长度达百余丈的灯彩之山,灯山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上面还竖着“大观与民同乐”或“宣和与民同乐”的金字大牌。从年节 到元宵,整条御街都向民众开放,并有皇家军乐团、太常寺歌舞剧团等轮番为大家演出。入夜,皇帝也登上宣德楼,公开展示“天颜”,“万姓皆在露台下观看”,切身感受与最高当局一起 欢度佳节的无比幸福。在此过程中,还不断有“乐人时引万姓山呼万岁”!上述情形,在明末时来华之葡萄牙传教士加伯利埃·麦哲伦所撰的《中国新史》里,是这样表述的:

这位国王为了表示他对贵人的百姓的仁爱,每年要在他的宫里公开露面八个夜晚,没有护卫,宫门全部打开,让群众进宫观看烟火和灯笼,同时演奏符合帝王崇高气概的音乐招待他的臣民 ,与民同乐。

据《宣和遗事》前集载,十五之夜,参加御前狂欢的民众还能在宫城“内门直下”免费享用皇帝恩赐的御酒。 

7

明朝灯市口的灯谜很幽默

明代时北京的灯市就设在今东城区的灯市口。元宵之夜在灯市口整条街上,除了两旁商家林立张灯结彩外,珠宝玉器、日用百货,更是应有尽有,热闹非凡。清末民初时,地安门、什刹海 一带正月十五还搞过冰灯,极受百姓的喜爱。

过去“灯”和“谜”是分不开的,有灯必有谜,所以称“灯谜”,俗称“打灯虎”,此说是从李广在北平射虎的故事中引申而来。在灯节夜晚一般是把谜条贴在花灯上或挂在拉绳上,猜中 者有奖。

有的店铺也张灯挂谜,还特意标出奖品,“如有猜中者,奖苹果三千”,当猜中者上前领奖时,奖品不过是一只苹果上插着三根牙签,以此增添欢乐气氛。灯节上出的谜语一般都是通俗幽 默,趣味性的。如,谜面为“八戒洗澡”(打一肉食名),谜底是“猪下水”。又如,“农夫心内如汤煮”,(打三字俗语)谜底为“干着急”等。

8  

晚会并非今独有,《踏歌》一曲动四方

别以为晚会演出是现代的产物,宋朝中秋节的《踏歌》就是一场华丽无比的中秋之夜压轴戏。《宣和画谱》里描写:“中秋夜,妇女相持踏歌,婆娑月影中。”宋朝的踏歌是金明池畔实景 演出,一群盛装的宫廷女子在月华中联袂为歌,踏地为节,美妙绝伦如梦如幻。万头攒动的场面难免有些混乱,来归相怨怒,都为观《踏歌》。

四个老人忍不住在山路上仿效美女的样子踏歌。树影婆娑亭台楼阁,老人们边走边歌自得其乐,画家马远将这四位可爱的老人形象用画笔定格下来,宁宗看了马远的《踏歌图》从心里高兴 ,亲自题款:“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

宋朝的老人都这样热情奔放,说宋朝的幸福指数最高绝非妄言。真想穿越时空,亲临其境去看一场中秋之夜的歌舞演出,带着幸福的感觉在回来的路上载歌载舞。

9   

荡秋千,适龄宅女最钟爱之体育运动

李清照曾写了一首《点绛唇·蹴罢秋千》。一时间,荡秋千几乎成了女性的专利品。

“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女子们在清明节都要特地打扮漂亮,到处串门,然后再去打秋千。尤其是闺中女子。据说,秋千荡得越高意味着将 来的生活会过得越好,女子们都放下矜持,兴高采烈地打秋千。男子们在帮忙推、送和检查秋千时,也容易获得女子的好感,成为年轻男女互生爱慕的时机。

唐朝宫中也盛行荡秋千游戏,并有了一个雅号“半仙之戏”。《开元天宝遗事》中说:“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荡之,呼为半仙之戏,都下士民因而呼之。”宋代,荡秋 千活动也是妇女在寒食节的游戏。欧阳修有一首《越溪春》:“三月十三日寒食,春色遍天涯。越溪阆苑繁华地,傍禁垣珠翠烟霞,红粉墙头,秋千影里,临水人家。”陆游的诗中也说:“ 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蹴鞠墙东一市哗,秋千楼外两旗斜”。说明秋千活动在宋代民间得以广泛开展。

如今的女人们早已走出深闺,不需要这样的社交活动来结识异性。“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也让秋千没了栖身之处。清明的女性色彩,渐渐淡去了。“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更是没多少人 知道了。
 

10   

“地方领导与当地群众一起欢度佳节”

元宵之夜,各级地方领导与当地群众一起欢度佳节,似乎也是一条不成文的惯例。《水浒》六十六回闻达向大名府尹部署如何过节,讲明“相公亲自行春,务要与民同乐”。同书第三十三 回“宋江夜看小鳌山”而被捕,原因也在于刘知寨夫妇亲临现场,与民同乐。

清咸丰九年元宵,翁同龢正以陕西学政身份在三原县作教育视察。据其日记可知,十四、十五、十六三日,他连续三夜参加了当地民众的闹花灯活动,其间还有多起村民组成的龙灯队马灯 队闯进其行署大院来作表演。更妙的是十五那天,三原县政府的书吏差役等在衙署大门外神庙前为民众演剧一日,众目睽睽下,三原知县萧令“乘醉登戏台”,不能自禁。

《北流日记》里,也有当地少数民族同胞于正月初四涌进县署大跳狮子舞,又“杂以角抵之戏”的描写。《李星沅日记》里,也有正月初九他和一批府厅官员团拜会饮后又一同观看民众表 演龙灯舞的记载。
 

11   

雇人扫墓代替了千里行孝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这在亲情渐渐疏离的今天看来,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因何断魂?因为“古墓花影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冬后生命的篷勃生长,使人想起逝去的祖宗亲友。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吟咏清明的小诗, 今天读来仍然那么哀怨,那么亲切。

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会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要去亲临察看。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 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而今,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口流动性增强,短短3天的清明假期,在外的游子不一定能够亲自回家扫墓,以尽后人之职。于是,便出现了“雇人扫墓”的奇观。看似公平的交易背后 ,是对清明的误读。因为祭奠,不仅仅是摆水果、燃香烛那么简单,而是在祭拜中,与先人神交,感受生命繁衍的伟大,获得行进的勇气。

12   

从拜名帖、磕头作揖到电话拜年

“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各处贺岁皆如此,赠予纸店大笔金。”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清波杂志》载:“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到明代仍然如此。

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今日中国民 间,“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和同事们,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

及至晚清,拜年之俗又有不同。梁实秋回忆幼时,拜年仍然很庄重:那时节拜年是以向亲友长辈拜年为限……我只好硬着头皮穿上马褂缎靴,跨上轿车,按照单子登门去拜年。有些人家“ 挡驾”,我认为这最知趣;有些人家迎你升堂入室,受你一拜,然后给你一盏甜茶,扯几句淡话,礼毕而退;有些人家把你让到正大厅,内中阒无一人,任你跪在红毡子上朝上磕头,活见鬼 !如是者总要跑上三两天。

“后来年纪渐长,长我一辈两辈的人都很合理地凋谢了,于是每逢过年便不复为拜年一事所苦。”拜帖也罢,磕头也罢,过去那些颇有一番讲究的习俗,渐渐地就失传了。

到了今天,除至亲之外,拜年渐渐被电话取代。高科技自有其方便之处,但随着旧时拜年习俗丢失的,还有其中的一分味道。
 

13   

看电视取代了上元夜的全民狂欢

古代人们只能借助日月星三种自然的光源,安排生产和生活,主要靠的还是日光,所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人们格外珍惜光阴,“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含着哲理也透着无奈。 上元节作为很长时间里惟一的灯节,也就不言而喻是最隆重的节日了。风流皇帝唐明皇过正月十五,场面之宏大,灯式之奇巧,蔚为壮观,史无前例。有高150尺,30间见方的彩灯楼,皆用丝 绸扎成,其上高悬龙腾虎跃的动物形象,檐角“悬珠玉金银,微风一至,锵然成韵”。

上元节,是光的世界,是灯的海洋,有人看到了美好的风景,有人找到了中意的情人,也有人悟出了人生的至理。无论是风景,是情人,还是哲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珍惜最美好的 一切,憧憬光明,追求灿烂。

物以稀为贵,当没有采光变成一件极其容易的事,当手工制作的花灯被大批量流水线的生产替代,灯节,也渐渐从普通人的生活中退出了。取而代之的是阖家看电视晚会的节目。再也没有影影绰绰的人群,再也黄昏后的邂逅,再也没有有趣的灯谜。
 

14    

民国小学生的《中秋赏月记》

银河泻影,丹桂流香。此何时乎?盖秋时也。晚膳后,入小园中,作散步之举。既至,举头四顾,但见万家灯火,辉映天空,如星罗棋布。余愕然曰:“今夕何夕,胡庆闹若是也?”友曰 :“此中秋 之节也,汝不知乎?”仰视天空,则云浮天半,隐现生光,红日藏于西山,倦鸟息于平林,将届夜矣。既而月上梢头,园林渐朗,俄顷月从东山起矣,余等鼓掌欢呼而迎之。

斯时也,清风阵阵,丹桂吐香,树影参横,山色光亮,诚大观也!且碧天如海,一望无垠,点点疏星,亦争相朝贺,花随风舞,有似伏首而贺之者,余等乐而尤甚,登石山而望,则见处处 灯火辉煌, 家家笙歌响亮,冈陵起伏,楼阁横斜。余乃有感焉。

这是民国小学生所作的《中秋赏月记》。“余愕然曰:'今夕何夕,胡庆闹若是也?'”中秋佳节,该生竟然不知,可见当时,天灾人祸之下,祈求团圆的中秋节在人们心中,已然变淡了。

虽然佳节不再,但古人留下的赏月之风仍存。而他笔下“树影参横,山色光亮”的美景,拷问我们:同一轮明月,今人,还懂吗?
 

15  

从“令人心跳的事”变得“无可无不可”

梁实秋曾说,回忆幼时,过年是很令人心跳的事。只因“平素轻易得不到的享乐与放纵,在这短短几天都能集中实现”。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布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随即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但民间传统显然无法于一日间革除,当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民间照例过了传统 新年,其他 传统节日也照旧。有鉴于此,1913年7月,继任大总统的袁世凯采取了折中的方法,批准以每年旧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并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起开始实行。这也就是春节一词的来历。

尽管坚守传统的人仍是多数,但新旧之风的犬牙交错,毕竟影响到了普通百姓,对于过节,人们有了不同的态度。

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过年不再做年菜,而向致美斋定做八 道大菜及若 干小菜。”他的父亲则说道:“我愿在哪一天过年就在哪一天过年,何必跟着大家起哄?”

16    

曲水流觞,本为祓灾祈福

晋穆帝永和九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偕同当时的天下名士谢安、殷融等42人,在会稽山之阴、兰亭曲水之滨,共襄了一次名垂青史的曲水流觞修禊盛会。众名士列坐曲水两侧,将酒杯置 于清流之上 ,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此次聚会全部得诗三十七首,这也许称得上魏晋名士中最富文学色彩的一次雅集了吧。

“曲水流觞”之俗,溯其源流,得从三月上巳这一古老风俗说起。而上巳,就是我国古代一个祓除祸灾,祈降吉福的节日。每逢该日,官民都去水边洗濯。不仅民间风行,连帝王后妃也去 临水除垢, 祓除不祥。后来,此俗又进一步演变为临水宴饮。

王羲之这次兰亭聚会,虽也举行修禊祭祀仪式,但主要进行了“曲水流觞”活动,突出了咏诗论文,饮酒赏景,对后世影响很大,在绍兴,“曲水流觞”这种饮酒咏诗的雅俗历经千年,却 一直盛传不 衰。

17    

重阳登高,为求山神庇护

“独在异乡为民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登高习俗,也跟对鬼神的敬畏有关系。古代认为“九为老阳,阳极必变”,九月九日,月日均为老阳之数,不吉利。故而衍化出一系列避不祥、求长寿的活动。登高源于古代对山神的 崇拜,以为 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灾祸。或许最初还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才逐渐转化成为一种娱乐活动了。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 ,为时宴之 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 ,正是故事 。”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 赏菊及登高 观景的韵致。
 

18   

为防火灾,寒食节最长时达三个月

在民间信仰中寒食之俗虽与介子推有关,但寒食一节之起源,并非源于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即《周礼》所谓“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为什么一定要仲春禁火呢?因为在古人的观念中仲春正是大火星出现之时,若不禁火,无异火上浇油,酿成灾害,因此寒食期间必须禁火。

据《后汉书》讲,最初的寒食节时间很长,最长的长达105天,最短的也要禁一个月。寒食期间不得生火,只能生食,给人民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危害。魏武帝曹操当政后,下《明惩令》 云:“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寒食之风至此才有所收敛。但寒食之风的真正衰落期则出现在南宋以后。随着“寒食”之风的消失,寒食节也 渐渐融人到了清明节中。

19   

曾经严肃的灶神渐渐被“恶搞”

祭灶在中国起源甚早。在《礼记》礼器篇中就有祭灶的记载。不过,祭灶的日子随着寺、地而有不同。为恐灶神上天后,说了任何不利自宅的话,吴人祭灶时,会“以酒沃门、谓之醉司命 ”。荆楚一 带的祭灶习俗则是在腊日“并以豚酒祭灶神”。

尽管祭灶的习俗起源甚早,由祭灶的供品看来,人们对这位会打小报告的灶神,敬畏的程度一直在降低。早先还用黄羊、豚酒等牲醴慎重的祭拜,到后来干脆就酒将他灌醉。宋朝以降,灶 神根本就成 了被开玩笑的对象。宋人祭灶使用一种称为“胶牙饧”的灶糖,用意无非是使灶神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也有人说是要让灶神的齿牙被糖黏住,说不出话来。

由于不喜欢被揭短,人们对会打小报告的灶神越来越疏远。“祭灶糖”、“祭灶汤”等祭拜礼物越来越少见,现代社会,祭灶之风更是逐渐淡化。

20    

被天文知识消解的“自然崇拜”

有关祭月的习俗,最早的文字记载《礼记》中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明代祭月之风盛行,明世宗还特派官员大兴土木,修建了夕月坛,就是现在北京的月坛公园,这是专门供朝廷 祭月的地方 。那时候,民间的祭月活动也日益丰富多彩。等到中秋月亮升起,人们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红枣等甜点和瓜果供于桌案上,隆重祭拜月神。

文人墨客们在天朗气清月圆如镜的中秋之夜举行盛大的诗歌笔会,一大批优秀的命题作文应运而生传承后世。此外,民间还有种种美丽的传说,曾流传有 “八月十五天门天”的俗语,说 的是月宫娘 娘受到人们的祭拜后,要到人间周济穷人,天门重开,人们可以在想象中接受上天的恩惠。民间还有“在家不拜月,出门遇风雨”之说。

其实古时候,由于人们对月亮的圆缺规律无法理解,所以对能带来光明的月亮非常敬仰,甚至有点畏惧。如今,科学技术水平的高度发达,人们在对宇宙万物的探索中,对月亮的认知能力 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祭月拜月之风逐渐被赏月玩月的娱乐活动所取代,这是时代的进步。但同时我们是否应从古人的风俗中,重拾其敬畏自然之情,让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回归,以指导人们 的日常行为,让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取代征服自然、破坏自然。

21   

敬畏少礼物贵:官员送礼造成交通堵塞

春节送礼收礼,是古代官场盛行千百年长盛不衰的“潜规则”。明朝周晖《二续金陵琐事》记载了万历年间南京春节送礼的壮观场面:除夕前一天,周晖外出访客,至南京内桥,看到中城 兵马司衙门 前聚集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每人手捧食盒,竟使道路堵塞。经打听,原来这些人都是来给中城兵马司送春节礼物的。

当时的南京设五城兵马司,每城兵马司分设正副指挥,掌管本城区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看守囚犯及消防等事项。名为兵马司,实际不掌兵。衙门不大,正副指挥品级都很低。春节之 前,中城兵 马司门前都有这么多送礼的人,其他更大、更热的衙门,送礼的盛况可以想见。
 

22   

寒食的秋千,到手的官阶

据梅尧臣《碧云騢》一书,“文潞公入相,因张贵妃也。”被封为潞国公的文彦博,当初官拜宰相,靠的是张贵妃的提携。怎么个说法?

文彦博担任成都地方行政长官时,贵妃提示文彦博,时近上元(元宵节),宜赶织图案新奇的蜀锦献上。文彦博乃令工人“织金线灯笼,载莲花为锦”。并制作秋千一副,以备贵妃寒食节 玩。到了上 元节,张贵妃穿着文彦博献的异锦做的衣服,去见宋仁宗,仁宗惊问:“何处有此锦?”贵妃说:“妾让成都文彦博织了送来。妾父与文彦博是旧友。然而妾怎能支使文彦博呢?是文彦博特 意献给陛下 的。”宋仁宗很高兴,从此留意文彦博。文彦博从成都回京,被提拔为副宰相,后又升为宰相。

文彦博献给张贵妃一副秋千作为寒食节的礼品,也有深意。张晓红《秋千与寒食、清明》一文云:“秋千又与悲伤、惜春、叹老等情感不可分割。由于寒食、清明已至暮春,秋千的出现也 意味着春天 行将结束,它便牵动了人们的惜春伤春情怀。” 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文彦博献秋千,意在勾起张贵妃思念先父之情,并进而勾起其对自己的感念之情。

23  

梁实秋珍藏本系列:大道无所不在

作者: 梁实秋

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2

分类:文集

官规则(千年官场中的升迁厚黑学)

作者: 晨未

出版: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7

分类: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14堂心灵修行课

作者: 于海英 廖春红

出版: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4

分类:文化

李居明2012龙年运程

作者: 李居明

出版:西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

分类:星座运程

查看更多?

27  

结语:接下来,拿什么抚慰内心?

一轮明月看尽了中国人的健忘和迷茫。

越来越多的人,不分男女,会戴上一个手串,这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与安心的意味,这手串停留在装饰与信仰之间,或左或右。这其中,是怎样的一种焦虑 或不安?

我们走得太快太干脆,我们用月饼取代了中秋,用年夜饭取代了新年,用忙碌取代了端午、清明、腊八……

“我好奇的是:快速前行的中国人,现在和将来,拿什么抚慰内心?”我们,也好奇。 
这是个很难说“再见”的年代。因为一转身,可能就又遇到你——机场、车站、或者干脆,微博里。现代化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让心与心离得更远。 

出品:中国雅虎新闻中心

编辑:文娜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