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智电话是多少:什么是中风病?中风是如何发病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33:57

什么是中风病?中风是如何发病的?

2011年05月18日 17:07
来源:凤凰网健康综合

中风含义:

“中”为打击之意,又为矢石之中;“风”善行而数变,又如暴风疾至,古人将此类疾病症状与所观察的自然现象联系起来,用比喻的方法为疾病命名,中风就此得名。

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中风是怎么发病的?

虽然中风病发病急骤,但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风病人在发病前体内就已经发生了病理改变,这种病理改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者加上某种诱因就突然发病了。

中风病主要是指现代医学中的脑血管病。换言之,就是脑的血管出了毛病,我们先简单讨论一下血管。人体的血管就像一幢现代化建筑物里星罗棋布的上下水管无处不到。

正常情况下血管里的血液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轨道永不停止的循环着,如果某根血管发生堵塞,血液就不能通过正常的轨道为它原本应该营养的组织器官提供营养,这些组织器官得不到血液供应则出现缺血症状,这种情况出现在脑,我们就成为脑缺血性中风病。

如果这些血液从脑血管内流到了血管外,血液形成的血肿及刺激产生水肿和引起出血液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轨迹永不停止的循环着,营养着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包括脑组织,如果某根血管发生了阻塞,血液就不能通过正常的轨道为它原本应该营养的组织提供营养,这些的症状,我们称为出血性中风。

临床医生发现绝大多数中风病人有脑动脉硬化的基础,就是正常柔软有弹性的动脉由于弹性减弱或消失而变硬了,这时硬化的血管就像生锈的上下水道,就有可能发生阻塞或管道破裂,脑血管病从动脉硬化到中风发病也是经历了至少几十年的漫长岁月。

中风——脑溢血

2011年05月18日 17:27
来源:凤凰网健康综合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中风——脑溢血和脑梗塞

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是人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的统称,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后遗症严重,致残率高合并症多的特点。

脑溢血

脑溢血,又称脑出血,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

中老年人是脑出血发生的主要人群,以40~70岁为最主要的发病年龄,脑出血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硬化有关。血管的病变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通常所说的脑溢血是指自发性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表现为失语、偏瘫,重者意识不清,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头痛、呕吐。

脑溢血发病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绝大多数患者发病当时血压明显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

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绝大多数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

相比较而言,脑出血一般起病较急,发病时间只有数分钟或数小时,但脑出血还是有其逐步发展演变的过程。在起病初期会或多或少表现出一些异常情况,即出现一些有预兆的前驱表现。在发生脑出血的患者中,50%有先兆症状。先兆症状出现后的第一年内发生脑出血的危险性很大,尤其在两个月内最为危险。一旦出现这些先兆表现,就预示着脑出血即将发生,或已是脑出血的前驱阶段。这时如能仔细观察,就能及时发现异常,并到医院争分夺秒地进行治疗,从而控制疾病发展,避免严重后果。

凤凰网健康 > 疾病 > 中风资料 > 正文

中风——脑梗塞

2011年05月18日 17:47
来源:凤凰网健康综合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中风——脑溢血和脑梗塞

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是人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的统称,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后遗症严重,致残率高合并症多的特点。

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

脑梗塞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脑梗塞主要有血栓形成及栓塞两类。

(一)非栓塞性脑梗塞的病因有:

1.动脉硬化症在动脉血管壁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基础上形成血栓。

2.动脉炎脑动脉炎症性改变多可使血管壁发生改变,管腔狭窄而形成血栓。

3.高血压可引起动脉壁的透明变性,动脉内膜破裂,使血小板易于附着和集聚而形成血栓。4.血液病红细胞增多症等易发生血栓。5.机械压迫脑血管的外面受附近肿瘤等因素的压迫,可以出现血管闭塞的改变。

(二)栓塞性的脑梗塞的病因常是血流带进颅内的固体、液体、或气体栓子将某一支脑血管堵塞。其病因很多,主要为心源性与非心源性两类:

1.心源性急性或亚急性心内膜炎,一般发生在心脏病的基础上。病变的内膜上由于炎症结成赘生物,脱落后随血循入颅发生脑栓塞。诸如风心病、心肌梗塞、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肿瘤、心脏手术等都易造成栓子脱落。尤其这些心脏病,出现房颤时更易将栓子脱落,均可造成脑栓塞。

2.非心源性气栓塞、长骨骨折时的脂肪栓塞、肺静脉栓塞、脑静脉栓塞都是非心源性脑栓塞的原因。有的查不到栓子的来源称为来源不明的脑梗塞。

脑血栓是脑梗塞其中的一种

同属缺血性脑卒中

脑梗塞,就是由于脑血管中的脂质等特质阻塞脑血管,或者心脏瓣膜脱落随着血液流入脑血管,从而造成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细胞坏死的一种严重危险中老年人健康的脑血管意外疾病。脑梗塞从发病部位及程度上可以大体分为以下四个症型,即:血栓性脑梗塞(脑血栓)、栓塞性脑梗塞(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脑腔梗)、多发性脑梗塞。所以,脑梗塞与脑血栓是一回事,脑血栓只不过是脑梗塞其中的一种症型。

脑血栓——偏瘫为主要表现

脑血栓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压偏低的条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着在动脉的内膜形成血栓,称之为脑血栓。临床上以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生于50岁以后,男性略多于女性。

患者发病前曾有肢体发麻,运动不灵、言语不清、眩晕、视物模糊等征象。常于睡眠中或晨起发病,患肢活动无力或不能活动,说话含混不清或失语,喝水发呛。多数病人意识消除或轻度障碍。面神经及舌下神经麻痹,眼球震颤,肌张力和腹反射减弱或增强,病理反射阳性,腹壁及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

脑血栓轻微者表现为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感觉迟钝、失误,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但由于发生的部位不一样,脑血栓的症状也不一样。

1.呈突然起病,常开始于一侧上肢,然后在数小时或一、二天内其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进行性累及该侧肢体的其他部分。

2.多数不伴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较大动脉闭塞后数日内发生的继发性脑水肿可使症状恶化并导致意识障碍,严重脑水肿还可引起致命性的颅内结构移位(脑疝)的危险。

3.大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最易受累,出现对侧偏瘫(程度严重)、偏侧麻木(感觉丧失)、同向偏盲,主侧半球(通常为左侧)受累时可表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时则发生失用症。

4.颈内动脉:可引起同侧眼失明,其他症状常常与大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闭塞后出现的症状体征难于鉴别。

5.大脑前动脉:不常见,一侧可引起对侧偏瘫(下肢重,上肢轻)、强握反射及尿失禁。双侧受累时可引起情感淡漠、意识模糊,偶可出现缄默状态及痉挛性截瘫。

6.大脑后动脉:可有同侧偏盲、对侧偏身感觉丧失、自发的丘脑性疼痛、或突然发生不自主的偏身抽搐症;优势半球受累时可见失读症。

7.椎-基底动脉:眼球运动麻痹、瞳孔异常、四肢瘫痪、进食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1.脑出血多在情绪激动或用力的情况下发病;脑梗死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

2.脑出血发病急、进展快,常在数小时内达高峰,发病前多无先兆;而脑梗死进展缓慢,常在1~2天后逐渐加重,发病前常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

3.脑出血病人多有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病史;而脑梗死病人多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心脏病史。

4.脑出血病人腰穿脑脊液压力高,多为血性,而脑梗死病人脑脊液压力不高,清晰无血。

5.脑出血病人发病后常有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血压亦高,意识障碍重;脑梗死发病时血压多较正常,亦无头痛、呕吐等症状,神志清醒。

6.脑出血病人中枢性呼吸障碍多见,瞳孔常不对称,或双瞳孔缩小,眼球同向偏视、浮动;脑梗死病人中枢性呼吸障碍少见,瞳孔两侧对称,眼球少见偏视、浮动。

当然,个别轻度脑出血病人临床症状轻,与脑梗死相似,两者难以鉴别。而大面积脑梗死病人,出现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时,也酷似脑出血,临床上不好区分。要力争尽早做CT扫描检查。脑出血的CT表现为高密度阴影,而脑梗死表现为低密度阴影,两者截然不同

脑溢血与脑梗塞有哪些不同?

2011年05月18日 17:40
来源:凤凰网健康综合

1.脑出血多在情绪激动或用力的情况下发病;脑梗死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

2.脑出血发病急、进展快,常在数小时内达高峰,发病前多无先兆;而脑梗死进展缓慢,常在1~2天后逐渐加重,发病前常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

3.脑出血病人多有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病史;而脑梗死病人多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心脏病史。

4.脑出血病人腰穿脑脊液压力高,多为血性,而脑梗死病人脑脊液压力不高,清晰无血。

5.脑出血病人发病后常有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血压亦高,意识障碍重;脑梗死发病时血压多较正常,亦无头痛、呕吐等症状,神志清醒。

6.脑出血病人中枢性呼吸障碍多见,瞳孔常不对称,或双瞳孔缩小,眼球同向偏视、浮动;脑梗死病人中枢性呼吸障碍少见,瞳孔两侧对称,眼球少见偏视、浮动。

当然,个别轻度脑出血病人临床症状轻,与脑梗死相似,两者难以鉴别。而大面积脑梗死病人,出现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时,也酷似脑出血,临床上不好区分。要力争尽早做CT扫描检查。脑出血的CT表现为高密度阴影,而脑梗死表现为低密度阴影,两者截然不同。

酷暑防中风 4招温中求胜

2011年05月17日 18:43
来源:凤凰网健康论坛

酷暑高温,冲一个凉水澡、狂饮一杯冰凉的饮料无疑会使人爽彻心肺。但是,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或者其他心脑血管疾患的人来说,凉水、冷饮、空调、风扇都可成为诱发中风的隐患,是消夏的大忌。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的专家提醒大家,消暑防中风,应缓中图治,温中求胜,这对于有慢性病的人尤为重要。

1.温水浴

高温环境下,机体为了散热,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皮下血液循环的血流量是原正常时血流量的3-4倍。此时如果用凉水洗澡,表皮会受到冷的刺激,毛孔迅速收缩。不但体内的热量不能有效地散发,而且,在毛细血管收缩的同时会使大部分在皮下循环的血液固涩在体表,导致血容量下降,流向其他部位,心、脑血管的血量明显减少,从而大大地增加了患缺血性中风的危险性。

专家建议,夏季洗澡的水温应保持在34-36℃,这个温度接近人体温度,这样洗浴后,在水分蒸发的同时,会使热量有效散发,增加回心血量,人体也会感到更加舒适、凉爽。

2.温热饮

人们在夏天运动后,体内的水分从皮肤、呼吸中大量散失,所以,常会有一种干渴的感觉。因为高温和运动使全身的血液重新分配,此时大部分血液在四肢和体表,而胃肠血液较少。如果在短时间内喝下大量冷饮,胃黏膜血管收缩,胃肠道血液流量会更减少。此外,冷刺激还使胃肠道蠕动加快,减少了营养物质在肠道中的吸收。此时,人体就会进入一种脱水缺养的状态,血黏度骤升,极易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栓塞。

专家建议:如果患有心脑血管疾患的人,夏季饮水以室温下放置的白开水为宜,应减少冷冻饮料的摄入,也不宜喝碳酸饮料。

多喝水能防止夏天热中风 最佳治疗时间只有三小时

2011年05月17日 18:54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宋黎胜

一周以来,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已收治10多位中风病人,大多为缺血性中风,老年人居多。专家提醒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夏季多喝水。

该院神经内科顾苏兵主医师说,缺血性热中风病人增多除了疲劳、情绪变化等原因外,气温高引起身体排汗及水分蒸发量增多、血液粘稠度增高也是重要因素。最简单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多喝水,哪怕不渴时也要多喝。每天需饮水2000-2500毫升,可以是白开水也

可以是淡茶水,这样能稀释血液,防止血液粘稠度过高,避免发生血管栓塞。患者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

中风早期诊疗十分重要。如果突然出现脸部、手臂或腿部麻木,尤其是身体单侧;说话困难或理解困难;单眼或双眼视力出现问题,看不清物体;行走困难,头晕眼花,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等症状要及时去医院。脑中风发生后三个小时内是最佳治疗时机。(通讯员宋黎胜 都市快报)

“管好”血压才能预防中风

2011年05月18日 14:59
来源:今日早报

管好血压才能预防脑中风

控制血压五秘诀

“脑中风没有特定的年纪,而是一个几率问题,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控制血压。”在做客本报第51期名医大讲堂时,省立同德医院脑外科主任金心教授,和别的医生不同,他不但给大家介绍了脑中风,还透露了10多年来,自己控制血压的独家心得。

15岁少年  刷牙时突然晕倒

昨天,看着在省立同德医院脑外科病房里来回走动的豆豆,女士感觉特别欣慰。两个月前的一个早晨,15岁的豆豆正在洗手间里刷牙,突然毫无征兆地晕倒了,女士发现的时候,儿子已经躺在地上没有任何反应了,马上送到省立同德医院。

送到急诊时豆豆呈昏迷状态,一侧瞳孔散大,情况非常危急,立即做CT检查,发现他额顶右侧运动区大面积出血,压迫大脑和脑干,初步诊断为先天性颅内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必须马上手术。

癫痫及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大部分无任何征兆,都是在脑中风发生后才发现是这种疾病。豆豆平时并无特别不适的表现,也未引起注意,直到颅内出血,才考虑到这种疾病。

豆豆的出血部位,在大脑支配手脚运动的区域,术后瘫痪的风险极高,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神经功能,教授采用了显微镜下微创血肿清除,血管畸形切除术,术后又尽早地进行了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

现在豆豆不但能够自己站起来了,而且已经可以跳绳了,每分钟还能跳20下,在医院组织的病人和医护人员参与的跳绳比赛中,还获得了特别奖。

豆豆并不是教授年龄最小的病人,最小的一个孩子只有5岁,也是血管畸形引发的脑中风。

“在年轻人中,血管畸形引发的脑中风比较多,最大的隐患是,因为血管畸形没有任何征兆,所以绝大多数年轻人都是发生脑中风后,才发现这个事实的。”金教授建议,如果平时有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肢体抽搐,手脚不明原因的麻木,就应当警觉,及时到医院检查,常规检查是头颅CT和CTA,可发现大部分的畸形血管团,如仍不明显,可进行DSA检查。

老人少给脖子按摩 动作不当可能诱发中风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副教授 曹启富

现今有很多按摩器械备受青睐,子女们也非常愿意买来孝敬父母。殊不知,颈部按摩不当,对老年人的健康非常不利,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我曾经有一个病人是建筑工程师,因为多年伏案工作常感颈肩部不适,过年时,儿子给他添置了一件按摩椅。不久前的一天,他躺在按摩椅上按摩颈部时,突然出现口齿不清、手脚失去活动能力的症状,紧急送到医院,竟是中风发作,好不容易抢回一条命。

颈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其结构相当复杂,有很多从颈椎通向脑部的神经和血管,其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动脉血管叫颈内动脉,脑组织内的大部分血液由其供应。很多老年人,由于高血压、高血脂等血管病变,颈部的这条血管也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或是钙化。如果随便按摩颈部,容易造成硬化斑块脱落,随血液进入颅内,堵塞颅内血管,引发中风。

因此,50岁以上的中老年朋友,特别是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抽烟、肥胖等危险因素的人,应定期去医院检查颈动脉超声,确认自己的颈动脉状况。一旦发现自己已存在有颈动脉狭窄,千万不要随便按摩颈部,以防小病按出大病来。而且,老年人按摩最好请专业人士操作。

此外,颈部不适的老年人不要剧烈活动颈部,少做甩头动作。否则会导致颈动脉内的血液产生涡流,有可能冲击动脉壁上的硬化斑块,使其破溃、脱落,造成极为严重的动脉血栓和脑血管栓塞。正确的颈部运动方法应该是将头部分别缓慢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倾仰,然后缓慢转头,先顺时针后逆时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