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药吃过量了会死吗:理性的起源:认知进化的行为基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42:40
分类:演化经济学自发秩序与公共选择
文章提交者:顾自安          发表时间:2010-10-29
字号:
Google提供的广告
生命的起源
生命是如何开始的?万物是从偶然 中进化,还是被创造出来的?
www.yesuzhongxin.org
事实上,从前述人类社会进化的经验来看,文明对于人类的进化而言具有两个十分显著的特征:一方面,文明在较大程度上用于指称人类告别洪荒和野蛮之后的社会状态,因此,从生物进化意义上讲,任何与人类行为相关的社会事实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构成;另一方面,则正如伊德(J. Eade)所言,“文明”的概念一直强调的是疆域及传统的连贯性。具体一点说,文明摆脱不了社群领域的规范,所有个人生活的创造意义都要累积并具体体现于这个领域之中,这当中隐含着个人和社会存在的重要意义。因此,如果进一步做比较深入的解释,文明可以被解释为人类经由象征性符号(包括信仰图腾、语言、价值等)创造出意义而后建构的生活秩序。[ 转引自:杨志诚,《调和全球化挑战的天道主义》,载《逢甲人文社会学报》,2005年第10期,第131-154页。] 显然,无论是从行为层面还是从认知层面来考察,人类文明的奇迹都与我们的认知进化水平直接相关,而发现“进化的规律”则是人类文明成熟的重要标志。 现代社会科学通常习惯于用“理性”来描述人类行为的意向性以及人类认知能力方面超乎寻常的发达水平,但由于“理性”一词更多突出认知水平在指导人类行为时的出色表现,从而导致表现为认知水平变化过程的理性“进化”特征被掩盖或忽视。更为严重的是,在笛卡尔建构唯理主义之后,尽管有许多学者在批判建构理性的同时,重申了理性的进化特征,但目前社会科学对理性的滥用仍然相当严重。哈耶克在《感觉的秩序》中就曾指出,“就人类生活的事实性状态而言,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是相互孤立的‘原子’,而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时时刻刻与其他个人发生交往联系的‘社会人’。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个人的心智结构都是在他与其他人的交换和行为互动中逐渐形成和进化而来的。”[ 马永翔:《心智、知识与道德——哈耶克的道德哲学及其基础研究》,北京: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217页。]同样,福尔迈在《进化认识论》中也指出,“我们的认识装置,是进化的产物。主观认识结构适合这个世界,因为它们是在适应这个现实世界的进化过程中形成起来的。而且,它们还与现实结构(部分地)相一致,因为只有这样一种一致,才使生存成为可能。”[ 福尔迈:《进化认识论》(中译本),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46页。]正是基于认知进化这一前提性基设,哈耶克将进化理性定义为:“所谓理性——我想它在这里并不是指构成思想训练和推理证明的理解能力,而是指某些明确的行为准则,所有的优良品质和养成正确道德观所需要的一切,都是由此而来……理性并不确定并宣布这种自然法则,而是寻找它、发现它。——与其说理性是自然法则的创造者,不如说是它的解释者。 ”[ John Locke, Essays on the  Law of Nature(1676), ed. W. von&nbs p;Leyden, Oxford, 1954, p. 111.转引自:哈耶克,《政治思想中的语言混乱》,载《哈耶克文选》(中译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29页。] 这一观点,与我在前文中做出的“发现进化的规律是人类文明成熟的重要标志”—— 这一判断不谋而合。 在明确了本文在认识论方面所持的进化立场后,我将通过对认知进化的行为基础的考察,为人类理性的起源提供一个说明。如前所述,如果我们将文明的核心内涵界定为,经由象征性符号的流通而“建构”(实际上是描述)的意义和秩序,那么,只要扩大“符号”流通的速度、频率和范围,自然就可以突破空间限制、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建立统一生活的意义和秩序。对于人类社会的互动行为而言,用于“交换”的符号有很多种,但最重要的莫过于“语言和货币”。鉴于前文中我已对货币作为交换中介的功能有过专门的描述,本节中我将重点通过对语言的考察来揭示认知进化的行为基础。 在人类进化史的研究文献中,“语言”一直被视为进化链条上最关键的一环。但这一“猜测”似乎并不能有效解释语言的起源及其演化对于人类进化本身的真正作用。多数研究者都默认了“把语言作为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最为重要的特征,并认为正是因为人类发展了能够充分表达自己意识的语言,才使得人类的进化实现了飞跃,并最终成就了进化的奇迹。然而,真正的问题并没有被正面给予回答。这就是人类的语言和动物的语言的根本区别何在?以及认知进化的动因作何解释?  语言学家通过实验观察动物与人类传讯和语言能力差异的研究表明,人类的语言与动物的传讯能力确有天壤之别,而人类的语言表现能力较其他动物而言则更为突出。 [ George Yule:《语言学导论》(中译本),台北书林出版社,1999年,第6-9页。]Karl van Frisch 对蜜蜂的研究和Jake Page对鸟类的研究表明,昆虫和鸟类主要依赖特定的肢体动作和有限的声讯来承担传递信息和沟通的语言功能。 [ 谢国平:《语言学概论》,台湾三民出版社,1998年,第31- 43页。]而对黑猩猩(与人类最为接近的灵长类动物)[ 黑猩猩在解剖和生理细节上都和人类十分相似。事实证明,在分子方面它们和人类也很接近。生物化学家马丽·金和阿伦·威尔逊对 44个色点上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作过比较,发现人和黑猩猩之间的总差异与分离几种几乎不能区别的果蝇间的遗传距离相当,比高加索人、非洲黑人和日本人之间的差异也只大 25 至 60  倍,黑猩猩和人类之间的分裂最近也可能是 2000 万年前开始的,但这在进化过程中是比较短的时间。(转引自:威尔逊,《论人的天性》(中译本),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6页。)]的语言能力的研究表明,在肢体动作和有限的声讯之外,它们还能通过表情来传递讯息进行沟通。黑猩猩在传讯能力方面比昆虫和鸟类都更为突出。但威尔逊在考察人与黑猩猩的进化分岔时指出:“更多的证据表明,正如一般进化论所预言的,人类行为中较普遍的形式跟哺乳动物是一样的,甚至更特别具有灵长类的特征。在社会生活的细节方面,黑猩猩与我们十分接近,而在智力特征的某些方两,它们甚至可以和人类相提并论。更确切地说,人类社会行为是由那些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物种所共有的基因以及那些人类所特有的基因共同形成的。”[ 威尔逊:《论人的天性》(中译本),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9页。]显然,威尔逊所主张的“基因决定论”与语言学所主张的“自然声源说”都表明,从人类在语言进化方面的独特性是有限的,包括史蒂芬·平克提出的“语言本能论”,[ 史蒂芬·平克:《语言本能:探索人类语言进化的奥秘》(中译本),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也因为无法有效区分人与其他动物在语言天赋上的本质区别而夹在天赋论与自然声源说之间。从语言功能在于解决与同伴互动的渴望和需求这一历史现实主义立场出发,笔者更倾向于接受自然声源说的进化论立场。 自然声源说只是在一般进化论意义上对人类语言进化的独特性做出了解释,但如果真的要了解语言与认知的进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需要我们关注三个与之相关的非常显著的进化事实:即发声器官的进化、声讯符号语言产生和文字符号语言的产生。关于发声器官的进化,如同威尔逊指出的那样,尽管我们与黑猩猩的进化分岔发生在大约500万年前,但对黑猩猩学习人类语言的训练实验表明,黑猩猩在发声器官的进化水平上仍与人类非常接近,差别更多表现为人类在发音方面的灵活程度更高,这一点已被史前人类颌骨的考古学证据所证实。[ 威尔逊:《论人的天性》(中译本),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9页。]人类语言进化的第二个显著事实是表意符号语言和标声符号语言的出现。表意符号的出现为人类记录信息创造了新的形式,表意符号经历了从图腾到象形文字的演化。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成就之一。考古学发现,最早的表意符号语言是 5000年前古埃及和古中国的象形文字,此后,有些象形文字逐渐具有了抽象的表音功能,这样就出现了表形、表意和表音相结合的文字。到公元前600年表音符号开始规范化,埃及人创造了目前所知人类历史上最早创造的标声符号,后经腓尼基人完善形成了早期的希腊字母文字,现在欧洲各国的字母文字都是从希腊字母文字发展而来。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人类语言的符号化发展是人类语言进化区别于动物语言的根本特征,而驱动这一符号化进程的动力,则是源于以交换为核心的人类互动行为对信息记录需要的不断强化。 史前人类进化历程的回顾和语言起源的考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认知进化提供了生理层面和工具层面的前提。接下来,我们需要通过人类在社会中真实生存的现实层面的考察来说明认知进化的行为基础。史前人类进化历程的回顾[ 从脑进化的过程来看:从森林古猿到人类与黑猩猩的进化分岔点上,脑容量从300ml扩大到400ml 历时长达1500万年;从分岔点到非洲南猿的进化,脑容量从400ml扩大到550ml历时约550万年;从非洲南猿到能人的进化,脑容量从 500ml扩大到800ml历时约100万年;从能人到直立人的进化,脑容量从800ml扩大到1000ml历时约50万年;从直立人到智人的进化,脑容量从1000ml扩大到1200ml仅用了约15万年;从智人到现代人的进化,脑容量从1200ml扩大到1500ml仅用了5万年。(参第3章,图1-1)] 引起我们关注的最显著的行为变化发生在大约150万年前,“火的驯化”大大推动了人类行为的适应性进化,并成为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推动力,甚至有可能是启动原初市场交换的动因。人类告别被动用火的关键在于燃料问题的解决,在缺乏点火技术的条件下,获取燃料维持固定地点的火种对于早期人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燃料供应的短缺使人均占有食物资源越多的古人类群体面临更大的压力,保持火种的强烈需求导致早期居住地的燃料耗尽半径越来越大,直到用于获取燃料消耗的能量超过从火中获取的有用能量时,我们的祖先就必须被迫改变居住地点以保持燃料供应。由于点火和引火技术的限制导致早期火种具有的非竞争排他性使用的物品特性,这为“火的驯化”和“火的交换”创造了条件。自然选择的过程最终确立了火种拥有者与借火者的有偿交换机制,这种原初的市场交换促进了火的驯化的分工进化。事实上,在这方面,史前人类进化的历程也非常符合一连串的避免短缺的跳跃。火的交换形成了原初市场的交换机制,即在真正发生短缺前将短缺转化为一种相对更高的价格,火的交换不仅是古人类经历苦难的见证,也是他们克服短缺谋求生存的原动力。考古学的证据表明,人类最初的用火发现于露天遗迹,而不是洞穴遗迹,可见,火的交换促进了与火的驯化相关的分工的进化,这使得洞穴作为火种供应点的做法得到广泛应用。洞穴居住的采用推动原始群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极大的增加了古人类人际交往的频度和范围,这种日趋复杂的生存形式对认知进化产生了强烈的需求,早期交换各方从各类交往活动中获取的好处不仅取决于他们智力的绝对水平,而且还取决于他们智力的相对水平。[ 哈伊姆·奥菲克:《第二天性:人类进化的经济起源》(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第37页。]行动者的智力水平相对低下,就会在交易中处于比较劣势。自然选择通过一种“刺激-反应机制”启动了认知进化的学习机制:即如果某个人在交易中略占上风,别人就开始效仿他,这一自我加强的竞争过程一旦启动,认知进化就会自动进行,并世代保持增强的趋势,直到到达一种种群意义上的平衡点。与史前人类认知进化的行为基础类似,认知进化的学习机制在最近 5000年的人类文明史的进程中显得更加突出。比起人类祖先在原始群形态下经历的2000万年的漫长历程,此后的人类文明却仅用了不到 5000年就先后跨越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并叩响了信息社会的大门。考古学的研究证明,人类脑容量在大约1万年前就达到了现代人的水平,换言之,人类在那时已经完成了认知载体的功能进化,剩下的疑问恐怕只能通过认知进化的解释来做出说明了。火的交换只为我们提供了原初市场起源的猜测,更多的疑问需要我们通过交换行为的扩展和广泛应用做出解释。适应性进化的根本压力来自于资源稀缺引发的竞争性生存的客观前提,而人类进化的奇迹恰在于找到了一种更能有效解决稀缺资源竞争的互动行为方式——商业交换。与暴力竞争和自然食物链原理不同,商业交换提供了在同物种内部获取食物和资源的和平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极大地缓解了自然选择的竞争压力,也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生存竞争的互动方式。首先,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都不可能是完全自给自足的,但商业交换为我们克服人类不可自足性的特征提供了有效的渠道,人类可以依赖商业交换从自身外部获取生存和发展需求的各种资源;[ 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8页。]其次,商业交换体现了“交换正义”这一互动行为的自然法则,它甚至作为一种基本的自然法则无处不在地规约着人们的互动行为。 [ 帕特里夏·沃哈恩:《亚当•斯密及其留给资本主义的遗产》(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43-47页。]商业交换对于生存竞争的有效性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演化的历史进程,随着人口规模和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的交易(交往)半径也大大延伸,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对认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我加强的认知进化机制在特定种群范围的平衡点不断被加速扩展的交易半径所突破,并随着市场扩展以加速的形式向更高水平进化。最后,在哈耶克意义上,以商业交换为行为基础的市场自发秩序的作用就在于:作为一个竞争的发现过程,唯有商业交换的市场秩序,才能够使每个经济主体所掌握的分散的知识为社会所用,并且提供一种使错误的知识为人们所发现并改正的程序。因为它们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个人在行为互动过程中交流这类知识的过程。更为具体的说,市场交换是一种激励人们去努力发现和创造知识的过程,而价格的形成却是传播知识或信息的过程。当人们进行交易决策时,他们是通过商业交换这一特定的互动行为(而不是单纯依靠语言符号或数字),来沟通他们对于这一正在讨论的商品的供求知识和偏好。价格的波动本身就提供了间接地获取他人知识的途径,借此就可以协调与他人的行为。[ 更为详细的分析,可以参考伦纳德·里德在《铅笔的故事》一文中的经典论述。]简言之,商业交换加速认知进化过程的奥秘就在于它能使‘分立的默会知识’明朗化,市场的参与者通过卷入市场交易的过程中,超越自身知识和信息的不可避免的零碎性、主观性、不可言传性,从而在社会性意义上实现了认知进化。
<%@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GBK" %>
新闻世界 -经济院系 -研究机构 -经典链接 -个人主页 -经济报刊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挪用,有任何问题与建议留言板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