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s 画集 高达:僵尸生存及逃生指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0:35:17

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起来去吃个早点先。咦,怎么街上一个人也没有,远处那个跑过来的家伙怎么浑身流汤儿?靠,僵尸爆发了,不要怕,赶紧想想美剧里是怎么说的就好。可是,我下载的《行尸走肉》还没看呢……

为了不让大家陷入僵尸爆发脑子一片空白的悲惨境地,美国《纽约》杂志特意咨询了各类僵尸“达人”:编剧、游戏设计师、神经生物学家,还有史蒂芬?金,编写出了一份简单版的《僵尸生存指南》,以供拖延症严重,不愿阅读长篇大论的同学们使用。下面,果壳网就带大家快速学习一下这份指南:

(什么?你说你拖延症严重到这都不想看?那你只能祈祷僵尸不爱吃拖延症的脑子了……)

去还是留,这是个问题

僵尸来袭,是缩在家里等主人公来救,还是干脆自己开启主角光环冲锋陷阵?在这一点上,小说家和医学工作者好像有着不同的意见:

“答案很简单,但必须小心行事:尽快撤离市区,但务必避开地下通道。必要时可以过桥,但需要步行(交通拥堵,汽车帮不了你)。最好的逃生路线是水路,因为僵尸不能游泳。——《手机》(Cell),史蒂芬?金

“留在公寓里,锁好每一道门,浴缸里灌满水备用。当你确定要出门补充物资时,一定要做好一切准备。当然,如果你在外面还一边走一边刷微博的话,等着被咬死吧。”——《僵尸验尸笔记》,史蒂芬?施洛茨曼(Steven Schlozman,哈佛医学院教授)

“当然要离开,市中心人太多了。不过要选择徒步或者使用轻便抗造的山地自行车,虽然你会被那些开悍马的邻居笑话,但你踩几个小时的脚蹬,就能撵上他们的空车,发现僵尸正在啃他们的骨头。”——《Dying to Live》系列,吉姆?派芬罗斯(Kim Paffenroth)

僵尸分类考

虽然不同游戏和剧集中的僵尸名字略有不同,不过大体可以分为三种:

缓行不死僵尸,又名乔治?罗梅罗僵尸

碰到僵尸怎么办,跑!图:eltamont

该种僵尸反应迟缓,行动僵化,只能通过破坏大脑消灭他们。除了被咬,人死后也会变成罗梅罗僵尸(由《活死人之夜》导演而得名)。所以如果你身边有人死掉,请破坏他们的大脑以保安全。《行尸走肉》中的僵尸还会捕获气味,因此浑身涂满它们的内脏,混迹于僵尸群中也不失为一种良策。一些僵尸能被夜空中的光或者烟火吸引,这也是很实用的技巧。

考据:

  • 《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1968,乔治?罗梅罗),罗梅罗僵尸由此而生。
  • 《行尸走肉》(The Waking Dead,2010),经典的罗梅罗僵尸。
  • 《生化危机》(Resident Evil,2002),我们最熟悉的一类僵尸。
  • 《僵尸肖恩》(Shaun of the Dead ,2004),肖恩僵尸能通过举止区分人类,因此需要好好练习僵尸步法。
  • 《活死人黎明》(Dawn of the Dead ,2004),翻拍自罗梅罗1974年的同名电影,片中的僵尸步伐变快,但它们仍然还是不死族。

急速活僵尸,又名惊变28天僵尸

《惊变28天》中的僵尸是可以被饿死的。图:IMDB

他们是被病毒感染的活人,因此行动速度很快,这也意味着你可以省去破坏大脑的步骤。有很多实际可行的方法杀死他们,例如把他们困在室内饿死或直到脱水。只要你跑得比他们快,又能找到安全的地方躲避,就有很大的把握活下来。最重要的一点是避开人群——病毒可以在数秒之内传播开来。

考据:

  • 《惊变28天》(28 Days Later,2003),丹尼?鲍尔的极速活僵尸是继《活死人之夜》后对现代僵尸最大的革新。
  • 《惊变28周》(28 Weeks Later,2007),经典的续作。
  • 《僵尸验尸笔记》(Zombie Autopsies,2011),不幸的是,该种病毒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所以为保小命,请戴上面罩,远离任何人。

能说话的永生僵尸,又名活死人归来僵尸

活死人,杀不死的僵尸。图:clauzzen

基本上,活死人归来僵尸是杀不死的。更惨的是,如果放火烧,只会加快病毒传播。它们的每一个细胞都已僵尸化,也就是说即使砍下僵尸手臂,它也能追着你满街跑。该种僵尸十分聪明,甚至还能说话。在《活死人归来》的两部电影中,僵尸被斩首,却还能不停地说“人脑,人脑”。因此,当有人按你的门铃说送快递时,千万不要犯糊涂,况且你根本就没有包裹要收!

考据:

  • 《活死人归来》(The Return of the Living Dead ,1985)
  • 《That's Not Your Mommy Anymore》(2011),“该片中成人全部变成僵尸,它们的捕猎目标主要是孩子。”

来自神经生物学家的终极解释

在《僵尸围城指南》中,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如何针对僵尸受损的大脑来制定对策。而下面,就是匹兹堡大学的蒂莫西?维斯提内(Timothy Verstynen)博士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布莱德雷?沃泰克(Bradley Voytek)博士对僵尸大脑的究极分析:

僵尸大脑分析。作图:Kagan Mcleod

僵尸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轻易锁定目标。当它们看到东西时,需要稳住视线。这和普通人顶叶①受损的情形一致——即巴林特氏综合症(Bálint’s syndrome)。因此,如果在僵尸面前暴露,你只要分散它的注意,就能彻底摆脱追捕。僵尸行动迟缓,稳定性差,问题出在小脑②受损。这和普通人醉酒时的感受一样,是小脑的活动受到了抑制。

人类生命体的核心功能——呼吸和心跳,是由位于脊柱顶部的脑干担负的。由于僵尸既不呼吸也没有心跳,那么控制其活动的应当是下丘脑③,即人体内主导摄食行为的部位。所以只需用力袭击僵尸两眼中间的部位,就可以破坏它们的下丘脑。

选对工具很重要

随手可见的冷兵器。上排为斧子、十字弓,下排为球棒、板球拍。

在搞清楚僵尸的分类和生物学原理之后,就该选一把趁手的武器了。对此,开设有《大众传媒中的僵尸》课程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布雷顿?瑞利(Brendan Riley)认为:要打破它们的头得用结实点的工具。比如铁制的棒球棍,不能用木质的,会断掉,板球拍也不错。

铁锹虽然比较沉,不过它不但能拍碎僵尸的脑袋,还能用来开门。我不觉得枪械适合打僵尸,因为对于未经训练的人来说,要打中移动的僵尸头部没那么容易。弹药也会有用光的情况,并且枪械容易使人大意轻敌。

博物馆中的冷兵器。上排为盔甲、旧式十字弓,下排为武士刀、长柄戟。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冷兵器馆馆长助理德克?布瑞丁(Dirk Breiding)也是个冷兵器爱好者,而且显然博物馆给他提供了天然的武器库:“首先我会穿上武装到牙齿的盔甲。人们认为盔甲会降低灵活度,这是一种误解。我认为这其中只有5%-10%的损耗,而且你仍然可以像没穿那样灵活自如。”

布瑞丁的首选武器是十字弓,它在60米以内表现绝佳。如图中这把来自1460年代德国的复合弓,能发射更短、更粗的弩箭,尽管操作复杂,但它能一次射穿两具僵尸。日本的武士刀是供近距离使用的理想武器。五郎入道正宗锻造的刀有最好的刀刃。不过,血液比水更易腐蚀优质钢,因此需要随时维护刀面的清洁。如果想离僵尸远点,我推荐使用斧矛合并的戟,可以使你与僵尸保持2-3米的距离。

黄金法则三条

如果你确实懒得看上面那么多字,那就记住下面三条“黄金法则”吧:

一个靠谱的搭档很必要。

  • 和朋友在一起: 不过也不能太多。“出去混时,最好和一个能靠得住的人搭伙。如果选择三人行,你们很难保持协调一致,另外你还可能被他们合伙干掉或甩掉。”——三上真司(生化危机之父)
  • 守住阵地: 但不能太浪费弹药。“如果不是要清场,就没有必要去和僵尸硬拼。这样只会浪费弹药,而且它们还能杀回来。选择一个易守的地方:比如码头,假设僵尸是避水的种群。要不然就找一处牢靠的公寓, 周围有能点火的空地或进出通道。”——《死亡岛》游戏制作人,阿德里安?希茨斯基(Adrian Ciszewski)
  • 不要被咬到: 如果中招,就别遮掩了。“总会有那么一个害群之马,被咬到却不吱声,接着在这个刚产生信任的团队中就有了僵尸。当然,我的假设前提是我们能帮到感染者。即便不是这么个情况,即便你会因此挂掉,敢于摊牌也是一种英勇的体现。”——美疾病防治中心公共卫生应急反应办公室主管阿里?卡汉(Ali Khan)
  • ============================================
  • 僵尸围城怎么办?不怕!通过扫描僵尸的大脑,我们找到了僵尸固有的弱点。只要学会利用这些弱点,我们保你从僵尸围城杀出一条血路,奔向围城之外!

对各种天灾人祸——如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泥石流等,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些应急预案,但是你想过该怎么对付僵尸么?你也许会觉得这想法很可笑,但是CDC(美国疾病预防中心)可不这么认为,它在这个月16号发表了一篇如何对付僵尸的文章,希望能向公众普及一些相关的应急措施。

僵尸的由来

我们在很多电影中都看到过僵尸,但是这些电影都没有合理地解释僵尸从何而来,以及为何他们对人脑情有独钟。

僵尸(指的是zombie)这个词源于海地和新奥尔良的巫术,随着时间流转,它的意义有了些许变化,但它主要还是指一个已死之人神秘地变成不死的亡灵。在电影和文学作品中,僵尸通常是由某种感染性的病毒引起的。

哈佛精神病专家史蒂芬(Steven Schoolman)写过一篇有关僵尸的医学论文,他认为所谓“僵尸”其实患有一种病症——由传染源感染引起的基于共济失调的神经退化性饱腹感缺失综合征(Ataxic Neurodegenerative Satiety Deficiency Syndrome)。《丧尸生存手册》一书将这种病症的传染源称之为茄属(solanum)。

僵尸电影鼻祖《活死人之夜》将僵尸的成因归咎于美国航空航天局一架废弃的金星探测器所发出的辐射,当然还有人认为僵尸是由朊病毒、疯牛病病毒、麻疹或狂犬病病毒的变异种引起的。

【多伦多一年一度的僵尸大游行中,一对夫妇化装成电影《油脂》中僵尸的样子】

如何应对僵尸?

在电影《生化危机》中,变异的活死人涌向街道,见人咬人,场景实在恐怖。观影者往往会冒出一种想法:要是真有那么多僵尸向我张牙舞爪地扑来,我该怎么办呢?来看看CDC给我们的建议吧!

与应对其他天灾的准备一样,我们需要在家中随备装有水、食物、药品和其他物品的应急包,量要足够你撑到找到没有受到僵尸感染的难民营为止。下面是一些具体的物品清单:

(1)水:应备有可供家中每人一天一加仑的量。

(2)食物:最好是你常吃的不易腐烂的。

(3)药品:包括常见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4)常用工具:小刀、胶带、用电池的收音机等。

(5)清洁用品:家用漂白水、香皂、毛巾等。

(6)衣物和床被:也包括换洗衣物和毯子。

(7)重要证件:驾照、护照、出生证明复印件等。

(8)急救用品:若你被僵尸咬了,那你怕是活不成了,但要仅仅是小伤的话可以用这些用品救急。

【应急包——你需要的】

准备好应急包后,你就该坐下来与家人好好商讨僵尸暴乱时该逃亡何处;以及当僵尸出现在家门前时,你们该向谁求助。你需要考虑的有以下几点:

  1. 勘察下除了僵尸以外,你家附近的地形最有可能发生什么灾害,若你不确定的话,可以咨询当地红十字组织。
  2. 选个集合地点,以防僵尸入侵你家,家人很可能因此分散。这个地点也适用于各种自然灾害的情形下。
  3. 列个紧急联系人清单,如当地的警察局、消防局或者僵尸应急小组,除此之外还得列上几个其他州的联系人。若家人失散后无法联系,可以通过这些联系人互报平安。
  4. 计划逃离路线。僵尸刚出来应该很饿,他们吃不到一两颗人脑怕是不会罢休,所以你要尽可能快地逃离闹僵尸的地点。选个目的地,然后列出能够到达目的地的多条路线。这么做的好处是:当其他灾害发生时,你也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尽快赶到庇护营。

不要怕!CDC在你身边!

【CDC的口号——一个工具箱,一份好计划,面对僵尸我不怕!】

如果僵尸开始在街上晃荡,CDC会立刻采取行动,为各州、各城市甚至联盟国进行僵尸感染信息共享和技术支持,包括进行咨询、实验室测试、病人监控和护理、跟踪和病原控制(如检疫与隔离)。这样操作下来,CDC就能判定这种疾病的成因、病毒来源、传播方式、现阶段的感染程度、怎样防止感染、怎么预防以后的类似事件发生和该如何治愈病人。

到那时,不仅科学家们会尽全力找出僵尸暴乱的成因,CDC也会联合其他联邦组织向已感染地区派送医疗小组和初期应变小组。
======================================================

AMC公司的剧集《行尸走肉》大获成功,这再次证明了:虽然僵尸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货了,但他们又一次卷土重来,成功转职成为了新的身份——吸血鬼。为什么美国人喜欢僵尸,这背后究竟有什么名堂呢?

虽然最近,人们印象中最好的僵尸故事都产自英国,如《惊变28天》、《僵尸肖恩》,但最新潮的僵尸正在美国崛起。自从地摊小说流行以来,美国佬好像一直就孜孜不倦地涂写着关于僵尸的故事。如今,这个国家也产生了像电影《活死人之夜》,小说《僵尸世界大战》,和现在正流行的美剧《行尸走肉》(改编自美国漫画)这样的经典之作。

甚至第一个僵尸游行也起源于美国。几十上百个人COS成僵尸的样子缓慢地行走在闹市区。这种僵尸游行迅速在加拿大乃至其他地方流行开来。假装成自己已经死了,披着腐烂的外皮,啃食自己的同伴,美国人乐此不疲。现在,让我们探讨一下,为神马人们喜欢干这样的事。


僵尸与被奴役

在美国,僵尸的传说都植生于加勒比海上的奴隶与殖民文化。民俗专家追寻起因,发现可以追溯到海地巫毒教中的zombi。在海地,关于僵尸的故事一直流传于人群之中。这些僵尸往往是被一个主人控制着,漫无目的地东游西荡……

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苦大仇深的僵尸摆脱了非洲加勒比神话中的奴役人生,成为如今流行文化里的“美国僵尸”形象的?大概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海地白人观光客们关于巫术的耸人听闻的故事,开始被录入通俗小说家例如H.P. Lovecraft的小说里。随后又迎来了它的转折点:1932年,贝拉?卢戈西(Bela Lugosi)参演的电影《白魔鬼(White Zombie)》。该片讲述了邪恶殖民者在海地开着靠僵尸运营的糖厂。主角——一个海地的种植园主人,爱上了另一个男人的未婚妻。他在糖厂找到了卢戈西,要求他给他一些僵尸浆液。利用这些僵尸浆液他就可以操纵他爱上的女人并且与她结婚。

这是美国电影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僵尸形象。这些僵尸不仅很容易分辨,更是一种联系起奴隶劳动力与非洲加勒比文化的意象。僵尸代表着黑人奴隶。实际上,这部电影的名字《白魔鬼》正突出强调了电影中白人与僵尸文化的不寻常的关系。

难以置信的是,20世纪40年代的电影《与僵尸同行》(I Walked With A Zombie),有许多的剧情点就与《白魔鬼》相似(例如插曲“把这个小姑娘放进僵尸浆液里,这样她就会嫁给我了”)。在这部电影里我们能看到更加明显的奴隶与僵尸之间的关系。电影里,一位护士来到圣塞巴斯蒂安岛照顾变成僵尸的种植园主的妻子。她与种植园主的弟弟出去喝咖啡,无意中听到一位卡利普索歌手唱的诅咒她老板的歌(由当时真正的卡利普索歌手,来自特立尼达的兰斯洛特爵士Sir Lancelot演唱)。

这也是美国观众第一次在电影里看到卡利普索式的歌唱。又一次,非洲加勒比文化与僵尸文化建立了联系。确实,这部电影正展示了一个邪恶的白种种植园主,是怎么利用巫毒教的巫术去控制他的种植园工人的。

20世纪中期还有另一些关于僵尸的电影——从《僵尸反叛(Revolt of the Zombies)》到《僵尸王(King of the Zombies)》等。电影里僵尸的形象仍然深深植根于他们的由来——奴隶文化。

从60年代,乔治?A?罗梅罗导演的革命性电影《活死人之夜》开始,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电影里,黑人主角要对付成群的白僵尸。虽然关于这些亡灵的故事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里仍在改变,它们的根基依然是奴隶制度与种族关系。

在二十世纪下叶与二十一世纪早期,僵尸变成了类似“反叛机器人”的腐烂人肉模式。他们被塑造成没有意识,爱咬人的奴隶。与机器人不同的是,僵尸们没有镭射枪,没有红外线眼的武装。他们只有牙齿和爪子,和人类一样。


疾病与饥馑的怪物

自从罗梅罗僵尸崛起后,我们的不死朋友就变得更专注于消费。《活死人黎明(Dawn of the Dead)》,可以说是20世纪70年代最伟大的僵尸电影,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购物中心的故事。影片中的人发现,那些天然呆的死人又回到了他们生前熟悉的地方。他们还和生前一样喜欢消费。首先,他们想吃你的肉,其次,他们想购买一些体育用品。

僵尸的好胃口已经成为他们在电影里的标准装备。这种胃口来自于僵尸故事的变体,就好像疾病一样蔓延的僵尸病毒。在《白僵尸》中,不死的奴隶是用药剂配置出来的。而如今的僵尸是能够自我复制的。甚至他们还能通过汁水淋漓的一啃,将你变成他们的一员。

从僵尸军团横扫千军的疾病模式,到《僵尸世界大战》、《行尸走肉》和《僵尸之地》中的启示录模式,事实上,僵尸已经普遍地与灭绝级瘟疫联系在一起,为此哈佛医学中心的博士还刚刚出版了一部名为《僵尸尸检》的书。该书以一种有趣的方式介绍给初学者现实生活中的流行病学和法医科学的基本知识。

如今一提及僵尸,人们脑海中最先出现的画面就是饥饿的城市大军,病态的怪物漫游在后启示录一般的背景里。这是一个对人类未来的荒诞视觉:在一个没有卫生保健的世界里,没有足够的食物,我们变成了盲目的动物,为了生存不停袭击别人。这就是为什么如今末日电影和僵尸电影风格如此相近的原因了。《我是传奇》与《末日危途》看起来感觉更像僵尸片的基调。亡灵已经从哥特式恐怖的境界跳转到了科幻片里。

然而,他们仍然植根于奴隶文化。在过去,从未被忘记。


死亡归来,因你不能逃避过去

像早期时代的僵尸电影一样,《行尸走肉》在很多方面都明确地表明了美国的种族主义。存活的人类以种族主义的眼光看人,偶尔爆发成致命暴力。其它的僵尸故事,例如《僵尸世界大战》,反映了美国阶级福利的历史。Max Brooks的小说明确地建立在Studs Terkel的关于大萧条与世界大战的口头历史之上,揭露了各界人类在种族及阶级矛盾之间的共同性。

当然,没有什么幻想物能够像僵尸一样流行,且整齐归结成一个单一问题的寓言。种族和阶级斗争是僵尸故事的一部分,是和饥荒,疾病和战争一样的恐惧。几年前,我们网站(http://io9.com/)做了一个关于僵尸电影是何时出现的的历史时间分析表,试图找到它们的模式。我们有了NB的发现:僵尸电影的大生产总是尾随着社会动乱和战争。

如果说僵尸片有什么相同点,那大概就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大规模历史创伤的源头。当百万人在一起经历着可怕的事情——不管是奴役,战争还是鼠疫时,他们似乎对僵尸故事十分饥渴。

僵尸就像是那些我们努力想要逃脱、想要忘记的恼人记忆。然而他们却不只是一个记忆——他们是我们关于失去生命,房屋倾毁,山河破碎的大量记忆的集合。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僵尸总是一大群出现的原因。他们就像那些充满创伤的记忆一样回来找到我们,无法躲藏。然后在我们的幻想里,以一种比原来更扭曲的形式存在着。他们来到这里,让我们记起我们已经走过的路和已经忘掉的事。

在那腐烂的颌骨和流血的眼睛后面,僵尸在问着你什么?他正在问,我们是否能永远逃离那些伤害过我们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