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加速器破解版安卓:单霁翔:“工作狂”局长空降故宫 钱江晚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8:08:02

单霁翔:“工作狂”局长空降故宫

  单霁翔,走马上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院长前,他是国家文物局局长。所以外界一致评价,这位新院长是个懂行的人。

  作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生,他的工作经历,几乎一直与规划和文物领域相伴,他此前在国家文物局任职9年有余。在熟识单霁翔的人眼中,他是一个对文物有热情、有感情的人,没有什么架子,而且是个十足的“工作狂”,因为他喜欢穿着老北京布鞋跑田野考古一线。

同事眼中的“工作狂”干部

  2002年8月,单霁翔出任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

  在任期间,他着力推动大遗址保护;历时10年、全国2600多家文物收藏单位近万名文博工作者参与的国有馆藏珍贵文物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圆满完成;全国166万余件国有馆藏珍贵文物告别纸质卡片手写登录的时代,实现数字化管理;历经5年,史上最大规模的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汇集工作——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圆满完成。

  这些工作成效的背后,是单霁翔“工作狂”的形象。

  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对单霁翔的评价是:勤政、廉政。

  汶川地震后,单霁翔是第一批奔赴灾区的人之一。他调查当地羌族碉楼的情况。那时当地随时有发生余震的可能,一旦余震发生,碉楼也存在发生坍塌的危险,但单霁翔依然亲自进入碉楼第一现场。随行人员悄悄评价他“太拼命”。2010年10月,单霁翔到湖南省老司城遗址的土司王墓视察,他一路上山过桥,还趴在未完全开发的墓前拍照。紧张的工作,让单霁翔练就了坐在车上用电脑写稿子的本事,也让他的秘书不得不跟着练。在国家文物局期间,他换了5个秘书,能坐在运动的车内写稿干活,是每个秘书必过的一关。

记者眼中的“没架子”官员

  单霁翔的名字进入公众视野,也许是从去年他指出国内文物每年因为腐蚀等原因损失过亿的消息,而对于很多采访过他的记者来说,这个脚上经常穿着适合田野考古调查的老北京布鞋、语言鲜见“官员体”的胖墩墩的省部级高官,是个“没架子”的人。

  单霁翔是个很有亲和力的人,面对记者,他一般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会热情地打开电脑,帮记者拷贝一些资料。

  虽然 “没架子”,但是单霁翔一向以“敢说”著称。此前,北京梁思成、林徽因故居面临被拆除的危险,单霁翔看到媒体的报道后,坚决站在保护一边。在他的支持下,媒体的舆论监督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梁林故居得以保存。

  接近单霁翔的人士说,一些地方官员想要向这位局长“示好”,考察结束往往会送些礼品,对此,单霁翔有他自己的招数:他把汽车后备箱的钥匙紧紧抓在手里,谁也别想往里塞东西。

行家眼中的“新思路”博士

  单霁翔科班出身,又浸淫文物界多年,但是他一直在不断学习。2003年,年近半百的单霁翔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两院院士、著名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吴良镛教授,2008年获工学博士学位。他在参加不少文物建筑保护的论坛时,几乎不拿稿子,两小时的讲话滔滔不绝。他说,那些建筑,那些街巷,自己都实地去过。“这些用双脚丈量过的地方,又何须照本宣科?”

  单霁翔很注重新的文物保护理念的转变和引入。在他的主持下,文物局每年都召开“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将国内外最为前沿的文保观念传播到国内。

  在他的倡导下,近年我国对传统文物保护的理念有了新的转变。从文物到文化遗产,从单个文物保护到整体保护,从“古董”保护到近代遗址纳入文保范畴,理念的改变正与世界接轨。

  故宫系列事件发生后,单霁翔曾强调,故宫必须认清自身的两个身份,一个是世界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一个身份是博物馆。“博物馆能干的事,不一定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能干的事。”他指出,所有文保单位必须死死把握住两点:首先,一定要确保文物安全;第二,要突出公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