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宝岛花园酒店英文:你想过自杀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7:44:59

你想过自杀吗?

关键词:自杀 死亡 自私 ┊ 文字 ┊ 推荐: ┊ 来源:有意思吧 ┊ 收藏

艺术家拍下的"死亡"的瞬间

 格格巫~小朋友在【U条评论】长篇,大论中说:“兔子老发那些好大争论性的,然后当然就一堆人忍不住写大把大把的评论啊。”这一次,我依旧选择了“自杀”这么一个似乎有“好大争论性”的话题,也依旧希望大家“忍不住写大把大把的评论”。不过,切记切记:蛋定! --------------------------------------------兔子固执的分割线---------------------------------------------
你想过自杀吗?问过几位朋友,答案出奇得一致:谁没想过呢……谁没想过呢!为什么想呢?自杀究竟是逃避责任还是在解决问题?近日,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一女生在校内学生公寓上吊自杀,接着北京科技大学某女生从9楼跳下。到底面对了什么,她们选择了自杀?女生家长的一句话:希望在孩子跳下的那一刻,她不再痛苦。到底痛苦的是什么?一句老话叫:好死不如赖活着。而当下的现象却说明:赖活着不如好死。在死去那一刻,无论欢笑,悲伤,还是压力痛苦,都没了意义。虽然未来有许多个可能性,但是在他们终结自己的一刻时,这些可能性也就此终结。
未来有许多个可能性,但是过去却只有一个,于是如果出现了。我曾经问过自己很多次:如果,在那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摸电门的手没有缩回来;如果,在那个我还没有明白生命的意义的过去,我摸电门的手缩回来时发生了意外;如果……我没有给出过自己答案,因为只是想想就已然让我后怕得不能自已。 在之后的十几年时间,一直到现在,我还是会偶尔地想到“自杀”这个代表一了百了的词汇,想到死亡这个充满了神秘的事物。活着是不需要理由的,只有赴死才需要一个借口。当我的身体被病痛折磨得难以忍受时,当我的成绩糟糕得一塌糊涂时,当父母恨铁不成钢的眼神让我不堪重负时,当家庭的重担即将压在我的肩头时,死亡,似乎是种解脱。 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不过,自我解脱,有着另外的一个名字:轻生!而生命的重量是我们无法衡量的。怀胎十月,一朝分娩。每一个新生儿都是承载着无数的期许以及祝福降临到这人世间的。降临到世间,的确不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但是活下去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做的,而且要努力地活得幸福快乐。当生活不如意时,请问一问自己:真的就坚持不下去了吗?真的只有死亡才可以使自己解脱吗?死亡真的就是解脱吗?请好好地问一问自己:我有着去死的勇气,又为什么不能勇敢地活下去? 希望在孩子跳下的那一刻,她不再痛苦。这是一个母亲最后的关怀。因为她已经失去了她可以关怀的对象——她的孩子。如果,依旧是如果,那些自杀的人,在自杀前听到了这位母亲的话,他们还可以硬起心肠慨然赴死吗?可惜,他们听不到了。他们的纵身一跃,分割了生与死,逃离了责任与痛苦,把这个社会加注给他们的一切完完全全地还给了这个社会。 自杀的人,大都是不相信灵魂存在的人,不然也就不会有“一了百了”的说法了。在自杀这个话题上,我不想回避鬼神。道教求长生,佛教反对杀生,基督教明确规定“凡自杀者不得埋入教堂墓地”。一个有着信仰的人,是不会轻易地放弃生命的。有神论者,自然相信灵魂的存在:当死亡无法解脱时,还会有人傻傻地自杀吗? 未来有许多种可能性,但是自杀的人都不需要去理会了,并且他们的家人也只会体验未来那无数可能性中的一种:一种名叫“悲痛”的命运。自杀,不是消弭痛苦,而是把痛苦无限放大之后交给了最爱你的人们。自杀,是一种自私的行为,任何的理由都无法掩盖这个事实。  后记:本文中的自杀,仅指那些因为压力等自身原因而产生的自杀。至于我的自杀,它发生在我的小学时期,具体几年级记不得了,反正那时候我还很小。当时似乎只是因为在学校受了点小委屈,然后便决定自杀:一方面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小小地发泄一下不满(那时候对于死亡的可怕完全没有概念,幼稚地认为和过家家没有什么两样),另一方面竟然是想知道老师说的“电死人”是不是真的可能(似乎上午老师讲课过程中提到了这个,也由此可见我很早就有了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囧Orz……然后,在触电的瞬间,我的手本能地缩了回来,似乎都没有感觉到疼痛,以至于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都认为触电是没有感觉的一件事,再次囧Orz……